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唐易和‘毛’逐这样的人來说,肯定是不感兴趣了。

    在逛摊的时候,他们还发现了很多青‘花’梅瓶,多是高仿元青‘花’和永宣青‘花’。

    唐易一边走一遍和几个摊主闲聊。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几年前曾经掀起过一股梅瓶风‘潮’,从瓷都成车成车地往外拉梅瓶,高仿低仿都有,结果量太大,最后连‘门’外汉都不买了,囤积下了的梅瓶。

    “那几个,好的,五百一个,这边的,两百。173173)”在一个靠近广场中心的摊位前,一个头顶微秃的摊主见唐易他们三个都拿起了一只梅瓶看了看,不由十分“豪爽”地说道。

    “过了这么多年了,鬼叔高仿的宣德青‘花’梅瓶还是不好卖…大庄家说有专家认出來,看來正是因为假货太多,人家的警惕‘性’提高了…”唐易暗暗思忖,心里也有点儿好奇,便问摊主道:“当年梅瓶是怎么火起來的?这元青‘花’和永宣青‘花’哪能这么好仿?”

    “别提了,一开始仿得是万历梅瓶。梅瓶不是装酒的么?当年好像有个很大的酿酒公司,因为一个明代酒窖中的梅瓶打起了官司。有个人看到了机会,跑到我们瓷都來做了一批仿制明代的梅瓶,运到天府省一处距离酿酒老窖不远的地方埋了起來。过了一阵儿又去挖,说是挖到了一个万历年间的酒窖。”摊主恰好知情,也愿意介绍。

    “结果呢,一个台岛的古玩商到了地方入了局,‘花’了一大笔钱全买了下來,定做梅瓶这哥们发了。事儿也赶巧儿,不久之后,瓷都附近的工地上真的出土了一批元青‘花’梅瓶,好几十个呢,这可不是高仿品,实打实挖出來的…这下子好了,那一阵儿家家做梅瓶,梅瓶风靡华夏收藏界…”

    “还有的更狠,不仅做梅瓶,还装上点儿老酒。有人还真喝了,嗐…住院的也不少啊…”摊主说到最后晃了晃脑袋,“仿品泛滥,真的也跟着不好卖了…”

    摊主的样儿,既不是幸灾乐祸,也不是叹息痛恨,很难形容,可能他的心情也比较复杂。唐易说了句客气话,“跟你长见识了”,目光又大致在摊子上扫了一遍,准备就此离开了。

    不过,就在此时,他的目光却被摊子靠近摊主一角的一只青‘花’大碗给吸引住了。

    这碗比那只“邢窑白瓷碗”还要大,看起來很端庄,青‘花’发‘色’很明快,在浓重与淡雅之间,碗的外壁是一条游龙。就在碗沿上,从右往左写着让人无比熟悉的六个小字:大明宣德年制。

    刚说了永乐宣德青‘花’梅瓶被仿制得臭大街了,这摊子上的宣德青‘花’梅瓶就好几个,洠氲交褂幸恢恍虑唷ā笸搿

    只是这碗太大了,而且胎体厚重。唐易拿起來的时候,得双手才能拿稳。拿起來仔仔细细看了几遍之后,唐易问摊主道:“这个大海碗吃拉面不错,也两百?”

    “我给你说兄弟,这个碗可不是高仿,我看是到代的东西。”摊主看了看唐易说道。

    “拉倒吧,青料就不对。再说你看看,外壁还好,碗里面的釉面磨损痕迹太重了,你见过拿着官窑这个用法?这么大,我真是想用來吃拉面…”唐易说着,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呼风在旁边看了看这只碗。虽然写着“大明宣德年制”,但是青料首先就有问睿幌窆希匆膊皇切鹿僖で唷ā玫乃章槔肭唷T倬褪翘埔姿档耐肽诘哪ニ穑淙惶埔姿档煤芸湔牛肥的芸吹揭恍┥舷伦呦虻暮奂#退闶浅苑褂玫模馨淹氤猿稣庋暮奂恚

    看釉问睿共淮螅湫偷摹傲燎嘤浴保矣悦娌惶秸彩恰伴倨び浴薄U庑┒际切虑唷ā奶氐恪

    “我也洠凳枪僖ぐ 碧饕惶埔姿怠扒嗔喜欢浴保椭浪歉鲂屑遥罢庥悦娴母芯酰隙ú皇歉叻碌模铱戳宸碌亩疾皇牵褪敲鞅境模赡苁敲褚ぶ械摹贰!

    “你这么说,倒还有点儿意思。只是就算是明代民窑,也不是‘精’品,你看着龙嘴,像个猪嘴。”唐易接口,“你就说多少钱吧。”

    “兄弟你也别逗我,我看出來了,你是个行家,买了吃拉面这种话就不要说了。你贬了这一通不就是买么?这碗胎釉不错,又是个老东西,我给你说个实在价儿,六千,少了一分钱我也不卖。”

    “两千…”唐易说罢,拔‘腿’就要走,摊主却笑着看着他,半点儿洠в幸沟囊馑肌

    唐易都走出一步了,摊主还是不动。

    ‘毛’逐不傻,知道唐易再回來就一分钱讲不下來了,立即说道,“我说老兄,这碗估计你摆了很久了吧,上面的灰都‘挺’厚了,两千你不卖不要紧,多少你再让点儿不是?”

    摊主瞥了一眼唐易,唐易已经走到旁边的摊子前了,低头看了起來。

    “六千真是实在价儿,不行真的别谈了…”摊主对‘毛’逐高声说道。

    “老板洠阏饷醋錾獾模獗榈氐奶樱挠胁唤布鄱模俊薄鹦ψ潘档馈

    还洠У忍骺冢埔兹赐蝗蛔矶浴鹚档溃骸氨鸶擦恕

    ,!r405

    。。。q。

第204章 栽你面子() 
更多

    毛逐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唐易就走到摊主面前道:“你确定一分钱不降,只能六千成交?”

    摊主看着唐易,神色坚定,隐约露出一丝得意:“对!”

    唐易拉开包,拿出准备好的一沓现金,从中点出六千,递给了摊主,“找个盒给我装起来吧!”

    摊主喜滋滋地找来一个锦盒,将大碗装好,又找了一个结实的塑料袋,弄好递给了唐易,心想,果然是想买,幸亏我咬住了口。173

    “货款两清了啊!”唐易轻轻掂了掂袋子,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并没有离去的意思。

    “对,两清了,碗跟你姓,钱跟我姓!”摊主揣起了钱。

    呼风和毛逐转身要走,想换个地儿问问唐易为何要买这个大碗,结果唐易却喊住了他们,“知道我为什么买这个宣德官窑青花云龙‘头盔’碗么?”

    “头盔?”毛逐有些发愣,他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

    呼风却是一惊,“你是说这是个骰子盔?是这个‘骰盔’?!”

    “没错!”唐易道,“呼兄果然是高手啊!”

    “嘿嘿!”呼风笑道,“有的我明白,有的我不明白,比如你刚才说的这条龙的鼻子高耸,有点儿像猪鼻子。我知道,并不是因为画得差,而是因为宣德官窑画的龙,很多都这样!再就是,宣德官窑的龙多为三爪,很奇特,这条龙也符合。”

    呼风顿了顿,接口道:“不过,这青料我就看不明白了,既不是苏麻离青,也不是国产料。173”

    “除了龙的形态,宣德官窑青花胎体厚重,多是无釉白色细砂底,足边有火石红斑点,这个碗也都符合。”唐易看了一眼摊主,摊主此时也有点儿发蒙,正竖着耳朵听着呢。

    唐易接着说道:“这青料看起来不像苏麻离青,发色不够浓艳,也没有铁锈结晶斑点;同时,也不像国产料那种蓝中带灰的色泽,或者清淡有晕散。这青料发色明快,在浓重与淡雅之间,这是因为,混合使用了苏麻离青和国产青料!”

    “啊?”摊主不由自主的喊了起来,“宣德官窑还有这个用料的方法么?”

    唐易瞟了摊主一眼,“宣德中后期,苏麻离青料越来越紧张,这种混合使用,在官窑上是有史料可查的!”

    “你不说我还真想不起来,还真有这么回事儿。我们很容易先入为主,其实很多典型特征并不一定在的器物上体现,就好像元青花,也有不使用苏麻离青的。”呼风也好似明白了。

    “那这碗里的上下痕迹是怎么回事儿?用筷子能擦出来?”摊主已经不由自主地凑上前来。

    唐易将塑料袋交给身后的毛逐,横身站在摊主面前,“亏你还在瓷都摆摊,这叫炸釉,这些爆裂纹不是擦出来的,是砸出来的!你没看碗底的痕迹比碗壁重么?”

    呼风此时已经明白了唐易的想法,他笑吟吟对摊主说道:“这叫骰子盔,也叫骰子碗,知道干嘛用的吗?这是赌博用的,掷骰子!这碗是瓷的,骰子种类繁多,就算是骨头的,也很硬,三天两头往里面敲砸,能不炸釉么?”

    “嗯?炸釉都是烧制瓷器的时候出现的,没听说后来还能砸出炸釉的!”摊主倒是没有完全蒙圈。

    “我只是借用这个概念。行了,老板,谢谢了。既然一分钱都不减,我捡漏也得告诉你不是?这叫捡个明白!”唐易面带微笑,显得很是诚恳。

    摊主知道唐易是故意这样,恨得牙根痒痒,心说:“这小子够坏的,看我不让价儿,诚心给我添堵!”但是他又不甘心,突然又说道,“这宣德皇帝是一代明君,创造了仁宣之治,还能让官窑烧这个么?”

    唐易一听,嘿,还跟我讲历史,“蛐蛐皇帝你不知道么?”

    “他是蛐蛐皇帝,可这掷骰子成赌博了,那性质能一样吗?”摊主道。

    唐易摇摇头,“你看看,你一分钱不让,我这纯粹是义务给你讲讲。宣德皇帝朱瞻基是个好皇帝,有过宏图大业,可也最爱娱乐消遣,你知道吧,燕京故宫里至今还有一幅《明宣宗行乐图》,他爱玩儿的多了,斗蛐蛐,掷骰子,还打‘高尔夫’呢!”

    唐易所说的“高尔夫”,其实就是古代的捶丸游戏,《明宣宗行乐图》有一部分描绘的就是捶丸图。

    捶,击打;丸,小球。捶丸,在华夏古代,确实是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确实和高尔夫有相似之处。

    这摊主听得一愣一愣的。

    唐易最后看了看他,突然严肃说道:“不讲价儿不要紧,谁也没规定必须要讲价儿!但是我今天栽你面子我给你说个明白,我走了,我朋友笑着和你商量,你板着个脸大声嚷嚷什么?不尊重我的朋友,就别怪我栽你面子!”

    唐一说罢,昂然转身离去。

    “嘿!”毛逐快步跟上,嚷道:“感情这面子是给我找的!”

    呼风却对唐易开始佩服起来。都说现在捡漏比登天还难,可是真要有漏让你看到了,你真的捡的水平?就拿这个宣德青花碗来说,稍有点儿瓷器水平的人,一看青料不对,加上碗底这些痕迹,就可能断定是民窑或者仿品,但是唐易却能一眼看破机要,认定是官窑。

    这唐眼的名头,真是绝非浪得虚名。

    所以说,捡漏不捡漏,最关键的基础,还是眼力和水平。尤其是知识储备,多看一点儿,说不定到时候就能起到关键作用。

    几人向前走去。

    此时,摊主却盯着三人的背影,颇为恼恨的嘟囔着:“艹,几个外地小子,跑我这里六千块钱取走了上百万的东西,我他妈要是善了了,就真成了棒槌了!”嘟囔完,他掏出了,咬牙切齿地拨打了一个电话。

    唐易他们三个,自然不知道摊主的这一举动,往前逛着。沿着地摊区域走了一会儿,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东西,便又走向了临近的店铺区。

    店铺区有几条街,他们先走进了最宽的一条街。“这小店有意思!”呼风伸手一指路边的一处不大的店面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