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世界梦长生-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志,你的二十三队也是我们一员,难道你就不想为大家伙出一份力?晚上好好护卫,敢有怠慢,小心我踢你屁股。”不知道为什么,楚云明明是骂了他一顿,刘志反而有一股暖流从心里流过。刘志不懂,这就是被信任的感觉。

    当然刘壁也没有任何造反的意思,他只是再三嘱咐刘志好好巡夜,就休息去了,他虽然也被任命为都尉,但是到了晚上,没有传唤也不准随意待在外面。

    这天夜里看似宁静,其实有好几个人都没有睡好,第一个就是被刘志重点护卫的楚云,他虽然在外人面前表现的很大气,但是毕竟他们新降,楚云能够睡着才怪。其余的几个人就是付义、周斌、郭栓子、郭勇等几个掌握实权的都尉、校尉,他们都知道楚云的计划,也生怕刘壁造反,所以他们都跟士兵睡在了一起,如果有事他们立刻就起身,所以这几个人昨晚几乎都没睡。

    第二天早上,虽然楚云有些困乏,但是心里却十分高兴,因为经过了昨晚上,相信这些降军会发生极大的改变,果然楚云刚走出屋子,就看到了刘志和二三十个降军,他们全都单膝跪地,对楚云一丝不苟的行礼,看着这些满脸激动的降军,楚云知道,在给他一点时间,这些人就会融入铁血军。

    楚云亲自把他们扶了起来,然后安排七队代替二十三队护卫,所有人都准备吃饭。楚云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二十三队的人跟其余的伙伴吹嘘自己对他们的看重,楚云心里暗喜。

    刘壁不动声色的坐在楚云身边也吃着饭,他不是蠢人,瞬间就明白过来楚云的心思,他对楚云这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年轻头领,有了敬畏之心。

    “云飞,尝尝这个,虽然这些野菜有些发苦,但是当年我可是吃了几个月,全凭它们我才能活下去。而且这些苦菜去热止痛,是一位很好的中药。”楚云给心思不定的刘壁夹了一些野菜。

    “都督,我刘壁请求彻底归顺铁血军,任凭都督整合。”突然刘壁单膝跪地,楚云心里一喜一把把他拉了起来。

    “诸位,我宣布刘壁晋升为扬武都尉,地位仅次于我。”楚云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但是他的任命无疑是承认了刘壁的地位。

    就在楚云终于解决了内部分裂的时候,在豫州的一间屋子里,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吃饭,他吃的是常人难以尝到的美味佳肴,但是他的心思却没有放在饭的身上,他皱着眉头,像是在考虑什么心事。

    此人正是石勒最看重的谋士张宾,几天前他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发生了,让他心思不宁,他以为是自己的主子石勒要出什么大事,因此在不断的分析推敲。石勒攻略豫州十分的不顺,老天连降大雨,汉军降军饥疫,死者大半,晋又派扬威将军纪瞻督率大军集于寿春,军情紧急。

    连他这一位自诩为张良的一流谋臣都无计可施,这个张宾年青的时候常对其兄弟说:“吾自言智算鉴识不后子房,但不遇高祖耳”意思就是他的计谋不逊色于张良,但是只是没遇到刘邦。

    突然他的房门被打开了,一个年轻公子哭着跪在了张宾的面前:“叔父,程弟死了,您一定要为他报仇啊。”张宾听完,痛苦的闭上了眼,原来他这几天心有所感是这个原因,想起自己张家子弟不多,又想起张程小时候在自己身边玩闹的情景,张宾重重的放下了碗,朝着门外走去。

第二十三章 幽州() 
当张宾来到石勒的住宿的时候,石勒的几个重臣竟然都在屋子里。

    “孟孙,你来了,本来我想叫人去请你,现在不用了。刚才右长史刁膺主张投降,并求扫平河朔以赎罪,等晋退兵后再图他计。孟孙以为如何?”石勒身穿并不高,但是身材魁梧,他满脸的胡须,看起来就是剽悍之人,不过一双深深凹进去的双目却如同带刀一样,只要跟他对视,就会带有巨大的压力。

    刁膺此人是右长吏,可以说是文官之首,此人十分有文采,石勒虽是文盲,但是对于读书人却十分看重,因此刁膺常以第一谋主自诩,他对待张宾十分的不善,因为张宾几次献计,都被石勒采纳,因此他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冲击,因此他才会单独来献计。不过石勒听了他的话之后却不置可否,刁膺心生不妙。

    “大将军,张宾之父是晋中山太守,他张家世受君恩,却不思报恩,此等小人,大将军不可轻信啊。”刁膺不等张宾说话,就先倒打了一耙。

    “记得几年之前,我第一次见到大将军,我就曾经对身边的子侄张程说过,吾历观诸将多矣,独胡将军可与共成大事。自古君择臣,臣亦择君。我的为人,大将军和诸位都清楚,我也不做辩解。倒是右长吏的见解我实在不能苟同。”张宾看都没看刁膺一眼,反而转头看向石勒。

    “将军攻陷帝都,囚执天子,杀害王侯,妻略妃主,擢将军之发不足以数将军之罪,奈何复还相臣奉乎!去年诛王弥之后,不宜于此营建。天降霖雨方数百里中,示将军不应留也。邺有三台(即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宜北徙据之。伐叛怀服,河朔既定,莫有处将军之右者。晋之保寿春,惧将军之往击尔,今卒闻回军,必欣于敌去,未遑奇兵掎击也。辎重迳从北道,大军向寿春,辎重既过,大军徐回,何惧进退无地乎。”张宾说完,石勒点头称赞。张宾的话也很简单,先是数列了石勒的罪责,当然这是对晋人说的,你刁膺不是说先投降嘛?石勒攻破了洛阳,抓住了天子,杀了不少王侯,把皇帝的女儿抓来当老婆,犯下的罪责,就是一根头发一条,拔光了都数不完,这样就算是石勒想要投降,晋朝敢收嘛?

    然后张宾又提出了石勒的退路,翼州的位置很重要也不难得到,并且点出了自己的看法,再在这里浪费时间,什么都不会得到。支雄、孔苌等石勒重臣早就不想在这里对峙了,张宾的话符合了他们的心思,而且翼州自古就是一个成就帝业的地方,比如说袁绍,起码也能称雄一方了,在豫州这里瘟疫横行,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死在这里,因此他们纷纷赞同。

    刁膺看到这里眼睛一转又有了主意:“大将军,这个张宾的内侄死在了翼州,我看他是想劝你去翼州,好为他报私仇,您千万不要相信啊。”

    石勒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君既相辅佐,当共成大功,奈何遽功孤降!此策应斩!然素知君怯,特相宥耳。”说完就把刁膺的右长吏撤销了,任命张宾为右长吏,张宾正式成为石勒手下的头号谋臣。刁膺此人根本就看不出石勒枭雄之姿,他怎么肯对着晋人低头?也不怪他彻底失去了信任。

    石勒大排宴宴,正式宣告了张宾的任命,之后死了属下人人称呼张宾为右候,张宾终于成为了石勒手下第一谋士。

    宴会上石勒跟众人说出了张宾的内侄张程被杀的消息,不管是为了讨好张宾,还是为了其他的原因,众人都纷纷请战,但是却被张宾拦了下去。这个石勒不愧是枭雄,明明是他自己做的,但是说出来就跟自己死了儿子一样,让张宾对石勒更是忠心,世人都说曹孟德是奸雄,这个石勒也分毫不差。

    其实张宾就算是主张立刻撤军也做不到,石勒的众军陷入豫州这个烂摊子,想走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对面的纪瞻也不是简单的人物,贸然撤退,很可能引起溃败。张宾大义炳然的说道,不能因私废公,又获得了一片赞扬。宴会就在其乐融融中结束,张宾回到屋中,看着地面低声说道:“程儿,不管是谁害了你,我都会为你报仇的。”地面轰然塌下去一块,如果被人看到文质彬彬的张宾还是个高手,那么肯定会骇然的。

    骑马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学会的,不要说骑马作战。接下来的一个月,楚云并没有任何行动,只不过是加强了训练,万幸刘壁的降军中有不少精通骑术的,因此还算是顺利。

    楚云从新整编了部队,并且做出了铁血战旗,他手下现在已经有七千余人,房家也终于归顺了,楚云的势力越来越大,房卿也知道乱世之中抱大腿的道理,因此只能投靠。七千余人,壮年男子占到了一半,楚云深知乱世之中,部队才是本钱,因此他继续穷兵黩武,把几乎全部的壮年都编入了军队。

    楚云还是自认为铁血军都督,以王廉、张彤、房卿为从事,以刘壁、付义、郭栓子等人为爪牙,手下三千六百人,其中一多半都装备了皮甲和铁器,形成了一股不弱的势力。

    楚云整编了护卫队,命名为虎贲卫,楚云对这个名字情有独钟,下设六百人,由郭勇为虎贲校尉,他们的作用除了保护楚云,也卫戍铁血军的头脑人物,王廉等从事,每个人身边都有三十人的虎贲卫。而刘壁等都尉身边也有五十人作用的护卫,虎贲卫是楚云身边战斗力最强的,而且对楚云忠心耿耿,他们不光起到保护的作用,还有监视的作用。

    除了虎贲卫,剩下的三千人,分为了五个都尉带领,刘壁、郭栓子、付义、方大山、周斌五个都尉每人统领六百人,每个都尉手下有三个校尉,一个校尉带领二百人,但是他们每人手下还有个副校尉,校尉和副校尉虽然有级别的高下,但是却互不统属,除非战时,否则校尉和副校尉每人都统领一百人。

    不得不说,楚云当了这么久的霸王门门主,平衡手段还是学了不少,这样,就算是有一个都尉起了异心,但是也不能保证自己手下全部跟随。

    当然刘壁为扬武都尉,是仅次于楚云的长官,他手下也有六百人,加上五十的护卫,比以前还多不少。但是他忠心的属下却都分散开来了,他就算是想做点什么,也做不了了。但是看着他平时办事认真,楚云明面上对他的警惕放松了不少。

    就在楚云每天亲自下场带人训练的时候,他手下的冯成家突然来禀告,在铁血堡几十里外的匈奴人部落突然有了异动,楚云立刻就重视了起来。

    这只匈奴人的部落大约有二三千人,他们很少出寨,所以楚云也不清楚具体人数,他们平时低调得很,几乎没有什么动作,但是现在他们竟然动了,楚云立刻就注意上了。

    “都督,他们出动的大约有上千人,每人双马,不知道要去做什么。”楚云耳朵里就剩下每人双马了,楚云也没想到,匈奴人竟然能够在太行山密林里养这么多马。楚云虽然抢了不少马,但是他现在迟迟未动,还不是因为人多马少,带不了这么多人。

    “他们出去的方向是哪个方向?”楚云又问道。

    “是北方。”楚云陷入了沉思。他们所在的北方还是翼州,大小城市几十座,大部分都处于自治的状态,因为这里晋朝管不着,匈奴人刘聪注意力在关中,石勒注意力在豫州,幽州刺史王浚注意力在幽州,他不敢插手翼州,以免引起刘聪和石勒的敌意,鲜卑人则在幽州以及以北的地盘。这里反而成为了权力真空区域。

    当然楚云也不敢随便动手,不说这些大小城市都有城墙,易守难攻,就算是攻下来了,楚云也占据不了,如果伤亡惨重,更是不堪。当然这些地方不光有汉人,也有匈奴人、乌桓人、羯族人以及杂胡等很多的势力,这都是八王之乱后胡人慢慢迁移过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