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当俞莲舟-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莲舟闻言,心知必须打败眼前之人,今日之事才可了结,况且自己第一次入江湖,若是不战而退恐怕有损武当威严。

    刚刚刘老三得此人指点,战力大增,可见此人能为不小,俞莲舟不敢大意,遂拔出宝剑,一掐剑诀,武当守势剑法已成,凝神以待。

    刘老大见此,没有多说废话,手中刀迎风而起,快捷非常,向俞莲舟横腰斩去,俞莲舟见状只觉此人刀法凌厉,身姿轻巧,远非刘老三可比,眨眼之间刀光已来到近前。

    俞莲舟用剑一挡,只觉从剑身上传来一股巨力,心道:“此人功力恐怕在我之上。”

    片刻,场中二人已交手数个回合,刘老大的五虎断门刀使得虎虎生威,俞莲舟虽然已在刘老三身上知道其刀法路数,但刘老大刀法造诣更在刘老三之上,变化更多,一时之间,俞莲舟寻不得他刀法破绽。

    俞莲舟刚开始还能与之对攻,但是数十回合后只有防守之力,俞莲舟心道:“此人功力胜我一筹,刀法老练,敌对经验丰富,这非自己可比,不过他的刀法只有这五虎断门刀这一套路数,自己的武当剑法乃是江湖一等一的绝技,同时内功精纯,这便是我取胜的依仗。”

    心中主意一定,俞莲舟知道现在不是与之硬拼之时,牢记武当武学精要,以逸待劳,转眼之间柔云剑法运用而出,严守门户,一套柔云剑法使得滴水不漏。

    刘老大发现少年被自己打的毫无还手之力,遂招式越发凌厉,但不久就发现自己手上大刀像砍在水中一样,难受至极,刀身再难进到少年身边。

    数十招过后,刘老大就觉得自己身体内息开始凌乱,手上招式也为之一缓。

    俞莲舟有心磨砺自己剑法,遂只守不攻,数十招后只感觉自己的柔云剑法使得越发得心应手了,此时,只觉对方招式一缓,就知道自己该出手了。

    俞莲舟手上招式一变,武当七十二手连环夺命剑法毅然出手,此剑法是以回环运用奇正相生变化,十分复杂以迅捷凌厉招数取胜的上乘剑招。

    刘老大手上招式一缓之间,只看到敌对少年招式一变,一招接一招连续不断如长江浪涌大海潮生一般向着自己攻来,不一会儿自己就险象环生。

    “少侠好本领,刘某人认输,今日之事就此作罢。”刘老大果断发了一记大招,得空之间跳出战圈忙向俞莲舟抱拳言道。

    俞莲舟见此便收了宝剑,暗中运转武当内功心法,平复自己的内息,脸上含笑,对刘老大言道:“朋友本领非凡,在下赢的侥幸,若是生死相斗,恐怕俞某早就死在了你的刀下了。”

    “少侠不必过谦,你的剑法我已经见识过了,精妙非常,敢问少侠何门何派。”

    “在下武当俞莲舟,家师张三丰。”

    此言一出,刘老大心道:“果然。”

    “原来是张真人的弟子,失敬失敬,我等几人正要上山去拜会张真人,失礼了。”

    “敢问你们找家师何事?”

    “我们想要请张真人指点我们武功。”刘老三抢先答道。

    在旁边的刘老大和刘老二尴尬无比,无言以应。

    俞莲舟闻言,看向他们三人,只把他们看得浑身不自在,心道:“看方才他们言行,可见他三人品行还算良好,就当结个善缘吧。”

    遂道:“众位随我上山,我为你们引见家师。”

    三人闻言,甚是感激,要知道刚才三人为难俞莲舟,此刻见他放下成见,亲自领自己等人上武当,心中皆赞:“不愧为张真人弟子,心胸果然宽广。”

    遂收拾行装随俞莲舟向武当山上走去。

    “张老哥,一会儿我下山咱们在好好聚一聚。”

    “好,小哥慢走,一会儿下山到我家中做过,我让你嫂子炒几个好菜,好好吃喝一番。”

    河南洛阳城外,正有一名风尘仆仆的少年驻足门外,打量着这座古城,只见城墙高达十丈,眼下虽然天下有点乱,但还未达到以后天天打仗的地步,大门前也是人来人往。

    步入城中,街道上往来商旅络绎不绝,好一副繁华景象,不愧是历史名都。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二里头遗址),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在此定都,定都历史有1529年之久,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它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和核心。

    俞莲舟赶了长时间的路,也是心神劳累,找了一家客栈要了酒菜在窗边客桌上吃了起来。

    从武当山到洛阳,若是全力赶路,不过数日便可到达洛阳,但俞莲舟硬是走了一个多月才来到洛阳府。

    俞莲舟可是一路上好好了解了一下元朝的风土人情,顺手杀了几个强盗,补充了一下自己的腰包,遇见鞑子欺压百姓,就出手教训他们一番,非到万不得已不会取他们性命,毕竟现在还是鞑子统治天下,各地虽有义军,但是实力弱小,难以撼动元庭根基。

    俞莲舟一边吃着酒食,一边打量着窗外风景,回忆起自己这一个月来的经历,也算精彩,虽然俞莲舟已经做好了江湖厮杀准备,但第一次杀人,就算自己心里强大,也差点吐了出来,果然这些江湖人士都是从人命中杀出来的。

第14章 策马向天山() 
第二天一早,俞莲舟打坐完毕,走出房外,又要了酒食坐在先前的桌子上吃了起来,此时俞莲舟英气逼人,脸上更见几分肃杀之像,和昨天风尘仆仆的样子已然不同。

    吃完饭后,俞莲舟便走出客栈,打算好好游历一下洛阳城,走在街道上,细细打量着周围,端是一副繁荣景象。

    洛阳临近少室山,在城中经常看见少林弟子,各种江湖人物也是多不胜数,俞莲舟可以在洛阳城中感到少林弟子在江湖中的地位非凡,许多江湖人物对少林弟子敬重有佳,少林弟子脸上也是傲气十足。

    “我武当还需多加努力呀。”俞莲舟心想。

    转眼之间,俞莲舟已在洛阳城停留数日。这日俞莲舟还在老地方喝茶,就听到旁边一桌一人说道:“听说了没有,现在明教高手大规模出动,往天山而去。”

    “我也听说了,到底咋回事。”另一人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一个兄弟是明教的堂主,听他说明教有大事发生。”原先说话之人言道。

    “快说,快说,小二,好酒好菜尽管上,大爷我有的是钱。”另一人先是对自己的朋友催促一番,然后扭头大声吆喝店小二。

    “兄弟,这顿酒菜哥哥我请了,你刚才说的事……”

    “好哥哥,够爽快,此事也是我从我那兄弟处听说,乃是明教秘密,你可不能传出去。”

    “好好,你还不知道哥哥的为人吗,快快说来。”

    俞莲舟听闻,便凝神静听,但面不改色,眼光始终注视着窗外风景。

    “哥哥可知道百损道人吗?”

    “奥,知道知道,几个月前百损道人找张三丰比武闹得江湖人尽皆知,哪有不听说之理,难道明教此次行动与百损道人有关?”

    “正是如此,要知道百损道人入江湖,所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打败了明教教主衣琇,想那衣琇统领明教十数年,一代枭雄,百损道人打败他,使其在明教之中威望大损,教主一些元老本就不服衣琇,借由此事大力打压衣琇,衣琇在明教的日子不好过呀。”

    那人言罢便不在言语,另一个见状,忙道:“小二儿,酒菜还没好吗,小心大爷拆了你这酒楼。”

    “来了,客官,您先喝酒,饭菜我这就端出来。”店小二忙将好酒给客人递上道。

    “再来一坛三十年陈酿,今日酒钱本大爷掏了。”言罢,只见那人从怀中掏出一锭金子,啪的一声放在桌子上。

    “兄弟只管吃喝,今日必让兄弟尽兴。”

    “好,哥哥果然豪爽,兄弟我就不客气了。”原先那人说完后哈哈大笑,又言道:“那衣琇看见百损道人和张三丰比武受了重伤,这可找到了机会,令明教众人搜寻他的行踪,就在前些日子,发现了百损道人藏身之所,就在那天山之上。”

    “奥,兄弟,天山那么大谁知道那百损道人藏在何处,恐怕不太好找吧。”

    “这你就不知道了,听说百损道人有两个弟子,明教在天山脚下擒住了他们,逼迫百损道人现身,现如今许多江湖人物都赶往天山,我准备明日启程,哥哥可愿随我前去。”

    “如此盛会,哥哥我怎可缺席,同去同去。”说完,二人相视哈哈一笑。

    俞莲舟听到此时,发现他二人不在谈论此事,也没有听下去的必要了,心道:“百损道人和师傅比武受了重创,师傅言道他命不久矣,现如今明教众高手围攻他,百损道人恐怕难逃此劫,自己现在赶往天山,去看看这位与师傅争锋的前辈高人最后风采。”

    “小二,结账。”俞莲舟立马起身道。

    俞莲舟遂收拾了房中行囊,退了房间,又在洛阳马市上挑选了一匹良驹,策马向天山方向而去。

    天山,位于西域,山间常年积雪,从古至今充满了神秘色彩,数百年来从天山上走出不少武林高人,在江湖上留下种种传说。

    几百年前天山灵鹫宫威震江湖,下设有天山八部,外加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均是当时江湖有名的人物,天山灵鹫宫宫主更是当时武林上的绝顶高手,实力之强,就算是少林也是远远不及。

    但盛极而衰,天山灵鹫宫兴盛百年,最终还是衰落了下去,江湖人物看见天山灵鹫宫衰败,为了能得到灵鹫宫的武学,齐上缥缈峰,当时灵鹫宫宫主见大势已去,遂发动机关,将武林人士与灵鹫宫一同摧毁,灵鹫宫就此绝迹江湖。

    但百年来仍有江湖人士前往天山,寻找灵鹫宫旧址,希望得到灵鹫宫武学秘籍,称霸武林。

    俞莲舟骑马一路向西,一路上就看见许多江湖人物前往,也和许多江湖人物交手,渐渐地俞莲舟自己的名声就传了出去,现如今武当俞莲舟在江湖上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出了中原,道路难行,俞莲舟花费了十数日光景才到了天山脚下,只见天山脚下武林人士多不胜数,露天营帐布满周围,俞莲舟找了许久都找不到住宿之地,心急之间耳边便传来熟悉声音。

    “二弟,你下山了。”

    俞莲舟转头看去,发现却是大师哥宋远桥在远方挥手叫自己,心中大喜,不想在此处得见亲人,遂向宋远桥走去。

    师兄弟二人数月未见自是寒暄一阵,俞莲舟看大师兄言语行为之间已有大家风范,面部更加成熟,心想:“看来这几个月来,大师兄下山经历不少。”

    岂不知一旁宋远桥心中亦是震惊非常,心道:“几个月未见,我都快认不出二弟了,要不是我看其身影有点像,腰间带有我武当派的配剑,我还真不敢认他。”

    其实这也正常,要知道现在俞莲舟正值十四五岁的少年,身体已然开始发育,而又经过江湖几个月的厮杀,气质已与原先大不相同,若不是宋远桥看着他长大,换做别人根本不敢认。

    “想不到大师哥你也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