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当俞莲舟-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我虽然也受伤,但也算因祸得福,让为师摸到了先天门槛,机缘呀。”

    宋俞二人闻言,皆是心中充满疑问,先天为何物,俞莲舟前世虽看电视小说知道先天之境是习武之人把武功练到一定境界才能成就,但先天之境到底是一种什么境界,怎样修炼就不知道了。

    张三丰看见二人急不可耐的神情,遂言道:

    “现在江湖将武者分为六个境界:不入流、三流、二流、一流、超一流和最后的绝顶之境。”

    宋俞二人闻言连连点头,这个在自己习武前师傅就对自己讲过,自家师傅早就达到了绝顶之境,已是人间巅峰,而先前师傅有提到先天之境,难道先天之境是第七个层次。

    俞莲舟心道:“为何师傅从未说过,江湖上也从未听说比师傅更厉害之人,否则天下第一的名头怎么会落在自己师傅头上,自己孤陋寡闻也就罢了,毕竟自己还未正式下山,但大师兄可是早早跟随师傅,前几年更是自己一个人在江湖游历,但看师兄神情也是不知,看来,这个江湖还有许多辛密呀。”

    这一想,俞莲舟才发觉自己对这个江湖了解太少,以现在自己这三流水平,对整个江湖而言根本不够看,亦是心中下定决心今后要更加努力了,自己不求称霸武林,但也要有自保实力呀,况且自己身为张三丰弟子,武功也不能太差。

    话分两头,现在的江湖,习武之人有近七成是不入流武者,乍一听这不入流应该不怎么样,其实不然,不要小看这些不入流的,要知道就是不入流的江湖人物也是寻常十余个大汉难以近身。

    所谓不入流之境,首先要自身能产生气感,要知道这是需要一定天赋的,有些人资质愚钝,身体根骨不行,悟性太差,就算产生气感也难有所成,一身成就有限,难以踏入三流武者。

第8章 境界() 
习武者光有了气感还不行,还要做到引气入体,气存丹田,这样才能正式踏入武者行列,成为不入流中的一员。天赋上佳者从感应气感,再到引气入体,气存丹田也要一年有余。

    武者在踏入不入流之后,就要开始打熬身体,也就是俗称炼体境,这个境界对身体的消耗比较大,所以修炼者食量惊人,以弥补自身消耗。

    当练体圆满后,武者便开始打通经脉,这时一本好的功法尤为重要,功法好,丹田就聚气快,所练内息就后力十足,对打通经脉帮助很大。

    就打通经脉这关就难住了大多数武林武者,那些没门没派的,手上没有好的内功心法,终其一生也难以一条经脉,就算机缘巧合下打通一条,也会有损身体,难活长久。

    一本好的功法对武者而言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成就,而少林之所以能成为武林泰斗,就是因为少林拥有许多好的筑基之法,所以少林高手不断。

    武者在打通一条经脉之后,武学步入一个新的天地,气力大增,内息可以在经脉行走,可用内劲伤人,十余个不入流武者难以匹敌,这就步入了江湖三流之境,根骨上佳者,仍需近三五年时光才能走完练体的过程。

    人体总共有二十条经络,这二十条经络一条比一条难以打通,有些人耗尽一生也终难全部打通,这一关又卡住了无数武者。

    其中有正经十二条,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另外的八条经络便是奇经八脉了,分别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打通正经十二条者就会成为江湖二流高手,在武林上也是个人物,成为小门派掌门,帮派首领,可敌十数名三流武者,资质不凡者,仍需要十年八载才能全部打通正经十二脉。

    正经十二脉通了之后,就要考虑奇经八脉了,此奇经八脉比之正经十二脉更难打通,稍有不慎就会经断人亡,涉及到奇经八脉的这类内功心法皆是名门大派不传之秘,镇教秘籍,非核心弟子不传。

    其中在奇经八脉中最难打通的是任脉和督脉,任脉在身体正面中央,督脉在身体背面中央,这两天经脉贯穿全身,连接身体的天地二桥,是所有脉络中最重要的。

    就算有上乘心法,有的人一辈子都也难以全部打通奇经八脉,卡在任脉、督脉上终老一生,万难踏入江湖一流之境,成为武林鼎鼎有名的高手。

    这二十条经络连通人的五脏六腑,都被打通之后,体内真气便可以在身体内行转小周天,内力无时无刻不再增长,这就迈入了江湖一流之境,能够坐到真气外放,伤人于数尺之外。

    这些一流之境的人物个个都是名震武林的江湖高手,同时声威显赫,江湖中人基本都听过他们的名号,资质根骨不凡者,若无天大奇遇,恐要耗费数十年之功才可打通任督二脉。

    就连少林空见神僧得少林全力辅助,又加上本人资质绝顶,也是在三十余岁打通任督二脉,迈入一流之境的,虽然少林内功名震天下,但是由于其修炼前期最是艰难,所以少林的一流高手大都是大器晚成之辈。

    而空见能在三十岁多岁踏足一流之境,在少林数百年来的历史之中也能排进前几,目前江湖上年青一代能与之比肩者唯有阳顶天一人尔。

    所以现在武林一流人物大多年岁不小,而且数量不会太多,一流高手数遍江湖明面上的也不过数十人,再算上暗地里的,恐怕也不会超出百位,而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各大派的人,江湖散人很少。

    要知道在古代有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可见古人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但一旦步入一流之境,全身五脏六腑得到真气温阳,会延年益寿,活个七八十岁不成问题。

    二十条经络全通之后,就要开始打通全身剩余窍穴了,要知道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血,合计720个穴位。

    二十条经络虽然包含大部分窍穴,但还有一小部分不在这二十条经络中,脆弱非常,就是上乘心法也难以包含这些穴位,同时打通它们最是费时费力,稍有疏忽就会摧毁穴道,虽不至于毙命,但也有损身体,导致寿元大减。

    再加上与人争斗,留下暗伤,所以有的一流高手也有不长命的,未能寿终正寝,有的人更是难以活到六十岁,一是因为打通窍穴之时,损伤了窍穴,使得身体亏损,寿元大减,而是由于身上有暗伤存在。

    全身窍穴打通,真气就可以在身体内行转大周天,全身气血旺盛,真气布满全身,普通刀剑再难入体,这便踏足超一流之境,神而明之,这类人物江湖上屈指可数,大部分都已归隐,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人一辈子也看不到一个。

    这些超一流人物,就是有些各门大派也没有,即使少林这个武林圣地也只有几位,非天下武林大事不出,所以有些超一流高手过世,许多江湖人也不知道。

    最后便是绝顶高手了,以前江湖上只知道张三丰一人,但自从百损道人与张三丰比武之后,武林人物见识到了百损道人的厉害,绝顶高手又加了一个百损道人。

    但武林之大,能人异士不在少数,可能还有绝顶高手隐藏其中,这些就不是一般江湖人物能知道的消息了。所以现在江湖绝顶高手明面上就张三丰和百损道人两人。

    从超一流高手迈入绝顶高手之境,就是要将自己丹田真气由气态化成雾状。

    首先真气化雾,必须要体内真气精纯,非顶尖功法练不成如此精纯之气,其次丹田之气必须浑厚至极,非有一甲子功力者不可尝试凝气成雾,否则真气化雾之时,会后继无力,使丹田真气涣散,最终导致功散人亡。

    武者在真气化雾时,困难非常,古往今来有不知道多少武林豪杰在凝气化雾时失败,最终导致身死道消。

第9章 先天之道() 
绝顶之境已是目前武林人士所知道的最高武学成就,江湖每隔百年才出几个,从射雕之时至今,已有百余年,第一次华山论剑时,只有中神通王重阳一人达到绝顶之列,其余四绝不过是超一流之境罢了。

    到后来四绝加一个老顽童得九阴真经之助,提纯体内真气,这才踏足绝顶之境,而到了在神雕完结之时数遍江湖只有郭靖,杨过,金轮法王达到此境,算上觉远大师这半个绝顶才四人而已。

    其后数十年间,武林就只有张三丰和百损道人是绝顶之境的人物,江湖再也没有听说其他人了踏入此境了,目前江湖在未来能踏足绝顶者,呼声最高者恐怕只有少林空见与明教阳顶天二人。

    而今日听闻张三丰言语,似乎在这绝顶之境之上还有另外一层境界,便是这先天之境,宋俞二人都是满脸震惊,目光不离张三丰片刻,等待张三丰为自己解惑。

    虽然张三丰在平常教授弟子时会讲解一些武学境界,但由于宋俞二人年纪尚青,修为不足,并未向弟子详细讲解,尤其是绝顶之境到底是怎么回事,张三丰更是一字未提,今日之所以讲解,一是因为张三丰自己修为大进,二是也有对弟子警示之意,不要小看天下英雄。

    迈入绝顶高手后,已是达到了凡俗武者的顶点,武者若想更进一步,除了日积月累的提升功力之外,另一个途径便是感悟天地大势,提升功力倒是好办,只要肯刻苦修炼,意志坚定,功力自然能够精进。

    但是感悟天地大势,这就看个人的资质和机缘了,纵是有先人遗留典籍,也是只供参考,让后来者少走弯路而已,古往今来,有许多纵天纵奇才,都未能感应到天地大势,最后遗憾终生。

    迈入绝顶之境的武者一旦悟出天地大势,那自己的武力值便飞速飙升,远不是那些未能悟出天地大势的绝顶高手能够匹敌的,简单的说,悟出天地大势的武者,已是初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能够简单的运用天地之力。

    宋俞二人只听张三丰缓缓道来:“前些日子我和百损道人比武,江湖大多数高手都已来到,你们也都见过,今后你们行走江湖遇上了,一定要以礼相待,不可怠慢。”

    “是,师傅。”

    张三丰点头道:“之前在教授你二人习武时,我也有所提及江湖境界之说,但后面几层境界并未细说,是因为你们武学修为未到,说多了对你们无益。”

    二人听闻张三丰所言,点头相应,心中仍然诧异,今日为何对我等细讲,但想到师傅总是为自己好,便不作他想。

    “现如今你们修为已有小成,即将迈入二流之境,也是该对你们详细讲解一下后面几层境界了,让你们在武学上少走弯路。”张三丰解释道。

    “尤其是莲舟,你在十四岁就练到如此境界真是天纵之姿呀,比之你大师兄现在也不弱,为师在你这个年龄哪有你这份功力,今日你们待听我道来……”

    随后张三丰详细讲解了各个武学境界的划分,而且将如何突破境界也一一道来,宋俞二人只觉眼界大开,心胸为之宽广,体内真气运转比之先前更加流畅。

    张三丰一讲就是两个时辰,其中更是夹杂着自己对武学的领悟,二人听得如痴如醉,以往在武学上的难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