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牌配角:天才制符师-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人争气,嫁过去的第一年,就有了简家大少爷简怀清。可惜,生活中总有人让你不如意:简老太太的婆母简老夫人,想让大孙子过继给早夭的幼子,让幼子一脉不致断绝。老太太不愿意,简老太爷不愿意妻子和母亲产生龃龉,便许诺妻子,日后他们有了其他孩子,便过继一个给冯氏,老太太琢磨了一整晚,晓得事已至此,有婆婆压着,她又刚在简府立足,再闹下去,怕是丈夫也要恼了,便忍着心痛,终是借着这个梯子下了台。好在简老夫人想补偿媳妇,简怀清仍旧在老太太膝下生活。

    到了简怀清三岁,熬过了天花,简老夫人便带着孙子回老家改族谱去了,她也不是糊涂人,知晓过继之后名分到底不一样了,日后儿子媳妇必定会再生子嗣,这个大孙子处境就有点尴尬,所以为了保障孙子日后的生活,出行前便和儿子商议,做主将家中产业一分为二,一半归简老太爷,另一半给简怀清。对此,老太太自是心甘情愿,简老太爷倒是有些犹疑,但终归是同意了,简老夫人怕儿子反悔,连夜准备,第二天就将事情过了明路,再无更改。又自己出钱,在简府旁边另建了宅院,说是将来给简怀清娶妻生子用的。理由也很简单,简家向来是幼子养老,因此老夫人将来是要跟着孙子简怀清生活的。

    老夫人带着孙子回老家去了,老太太再度有了身孕,按说生活又平静下来,老太太可以舒心下来,可哪想到更沉重的打击还在后面。老太太这一胎怀得不稳,冯家不放心,便将孙女接回家中调养,终归是世家,好的方子自是有的,三个月后,老太太和肚子里的孩子都被养的健健康康的。娘家不是久居之所,老太太带着冯家送的满满一车的礼物回到简府时,简家多了个姨太太。老太太一时没反应过来,愣在那里把简老太爷吓个够呛,再等听完丈夫的解释,她心里什么都明白了。无论简老太爷说的多么好听,一个姨奶奶一个尚在襁褓的男婴都说明了问题。老太太给自己关在佛堂一天一夜,再出来之后,仿若一切都很正常,什么也没发生,问过了下人,知晓那个男婴,也就是简家二少爷,名叫简怀生。

    简老太爷当时忐忑了一段日子,发现妻子和平时并无两样,当然前提是那个姨奶奶别在她面前出现就行,这个不难,简府到底是有些底蕴的家宅,别的不说,就是府院够大。当然,他知不知晓自己的妻子将那个姨娘的底细早已查清就难说了。

第229章() 
番外:回到现实前的小世界

    老太太听过冯家给的信,长叹一声,心底明白自己娘家不想让这不干不净的事影响自己和孩子,可到底意难平。青梅竹马的追到这里,怪难得啊,老太太心底嘲讽,面上不显,她们冯家自来不是那种没有爱情就不能活的人家,即便不是简家主母,她也照样是顶门而立的冯家千金。

    事情转变是在简老夫人带着简怀清回来之后,时间已过了一年,老太太的二女儿简怀冰百岁儿刚过,简府里人称三小姐。提起排行,还有一段古要讲。在简家,因为开创家业的是位女户,男主人是入赘进简府的,所以,简家的女儿很是贵重,地位待遇与男孩儿一般,便是出生时赏给稳婆的赏钱都是一样的。又因为简家子嗣艰难,所以一直到老太太嫁进简家,女孩和男孩还都是一起排行的。

    简老夫人一辈子刚强,之所以以妇人之身顶住门户靠的都是个信与义;昔时入赘之事,若不是冯老太爷主动解除,硬着头皮她也不会反悔,只是会给小儿子要个承继香火之人。她应诺冯家自己儿子终身不纳妾,今日却被打嘴,老夫人怒气难当,见了儿子二话不讲,搬出家法立时惩戒一番

    。简老太爷倒真是对那个姨娘上了心,死活非要留下,只说是姨娘又有身孕,不能始乱终弃。老太太叫人唤来姨娘一看,登时气晕过去,原来这个女人姓佟,和简老夫人丈夫最爱的妾室是姑侄,和简老太爷倒真是“青梅竹马”。

    简老夫人心中憋屈,想当初与冯家娃娃亲是尚且活着的简老爷干的好事。将她生的儿子“许给”冯家当上门女婿,为的不就是给他心里那个贱人的儿子让路么?好在她争气,不久又怀上小儿子,才守住她在简家的地位。也是那贱人的孩子命不好,没躲过天花,倒让那贱人和简老爷一起赴黄梁。可惜她婆婆非但目不识丁无法守住家业还常常将简老爷之事迁怒于她,可怜她怀着遗腹子既要看家护业,又要照顾长子,时常还得应付婆婆的刁难,使得幼子不足月便降生,先天不足,也早早的去了。在简老夫人心中,简老爷干的唯一一件好事,就是与冯家结亲,若不是冯家明里暗里多多照顾,恐她母子三人早就无处安身、无业立命了,这也是她感念冯家,信守当初简老爷承诺的缘由。

    想起当初的苦日子,想起离开自己的幼子,简老夫人老泪横流,指着长子痛骂,简老太爷到底是像了父亲,沾上佟姨娘就挪不动步,始终不退让,老夫人灰了心,亲自去冯家请罪,回来之后便将家业全部交给儿媳,至于佟姨娘,则是在生下一个女儿后,被老夫人让人灌下碗药水,从此不准她出所住的冬园一步,而简老太爷也不再被允许过问家中产业。佟姨娘的两个孩子,儿子简怀生,就放在儿媳身边,后来生的女儿简四小姐简怀晶因为和三小姐只差一岁,便放在老夫人自己身边看着。

    老太太有了娘家和婆婆的双重支持和丈夫的愧疚,开始了当家主母的日子。长子七岁入学那年,她又一次生下自己的儿子,一对双胞胎,简府的五少爷简怀铮和六少爷简怀鸣。彼时,简怀生在她那里已经生活将近三年。老太太不是个狠心的人,这位二少爷的吃穿用度皆是和她的长子简怀清相若,府中上下无人敢欺凌。到双胞胎抓周过后,简怀生感染天花,要按简老夫人的说法,便是让那庶子好好的去了,省得将来平白生出事端,可老太太看着那张苍白的小脸,想着他好歹在自己身边生活三年,还是个小孩子,让她看着他消失,心里的坎她迈不过去。老太太手里握着药方,挣扎几番,终究还是命人准备药材。简老夫人知晓之后摇摇头,却也没再说任何话。

    时间就那么不咸不淡的过着,老太太时隔三年再诞双胎,正好是一对千金,分别是七小姐简怀娉和八小姐简怀凝,喜得老夫人直道凑成了一双“好”字。老太太也挺高兴,只是始终惦记着给娘家过继子嗣之事,老夫人找她谈过,不希望将双胞胎拆单,那为今之计只有继续生子,虽然看着简老太爷膈应,可老夫人活一日,她的子女一日未成人,她就只能忍。忍字头上一把刀,随着时间的雕刻,却将老太太琢出另外一番风骨,而这番风骨竟被她的所有儿女皆继承了去,简老太太后来一直庆幸,她所出的儿女终究没有继承简家的劣性。

    老太太在双胞胎儿子六岁入学时,给他们添了一个弟弟作为贺仪,就是简家九少爷——简怀承。六年之后,再添一子,简十少爷简怀兴。至此,老太太的孩子们算是齐了。简怀承出生之时,老太太就想将孩子过给娘家,老夫人也默认了,却是简老太爷不知是想给他亲娘添别扭,还是给他媳妇找麻烦,竟然不同意了,还径自给孩子取了名,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这孩子的名字根本就没进族谱。冯老太爷也不搭理那个不着调的孙女婿,给这个过继来的孙儿取名冯亦知,待得过了天花,看过天性,便加进族谱,只作老太太父亲这一支的延续,严格来说,却没有入嫡支的资格。当然,作为给孙女的补偿,这孩子冯亦知将继承的不仅是老太太父亲的家业,连冯老太爷的私房也一并得了去。

    简家十少爷出生时,过继出去的大少爷简怀清也已经19岁,到了该定亲的时候,待其娶妻之日,便是他出府另过之时。想到自己生的儿子,自己养大大孩子,成亲不能拜自己,老太太心里难受,简怀清为人忠厚孝顺,知道母亲心思,时常哄老太太开心。最终,老夫人给孙子订下了自己娘家侄女的嫡女儿沈盈。

第230章() 
番外:回到现实前的小世界

    沈盈出自江南望族,父亲是江南布政使司布政使,哥哥是杭州的知府,正因为她是家中的老来女,十分受宠,才被许给姑祖母家的孙儿,为的是嫁过去不受欺负。双方皆有意成好事,遂订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十迎娶。

    本来该是喜洋洋的气氛,却被突如其来的战争打乱了。光绪二十年八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到了11月21日,日寇攻占旅顺进行了4天3夜的大屠杀,这便是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消息传遍全国,百姓无不愤恨,在广东更有人一个名叫杨凯的年轻人带领一队壮汉猎杀了一支日本商队,并喊出“活扒日寇,踏平东瀛”的口号。如果简易在这里,一定会大呼一声:历史不一样了!

    不管世道多么艰辛,日子总要过下去。老太太三伯家的堂哥赶在简怀清大婚的日子来到京城,兄妹二人叙过旧,老太太瞒过众人,从娘家给的银楼里暗中支了两万两银票,兑了银子,悄悄的运到远郊的一家田庄,第二天堂兄告辞,老太太便回了娘家,此后十几载冯家再无儿孙归来。

    简怀清大婚当晚,老太爷倒喝了酩酊大醉,老太太的丫鬟碧淑悄悄地请老太太去到书房,进门竟发现本应在新房的简怀清夫妇正在里面

    。怀清夫妻双双向老太太行礼,算是补上心中那份遗憾。这使老太太欣慰之极,但终归于礼不合,被人发现便不美了,便急忙赶着二人速速归去。到底是热闹之际,有心人算无心人,此时简府的三个主人谁也不知道后面又将再起风波。

    三天回门之后,又过了一个月,便到了简怀清搬进当初另建的宅院之日,当天一早老夫人将一家人叫到内厅,指着简怀生让他跪下。原来,简家的祖产是在白山黑水之地,简老太爷这一支搬到京城,除去老宅、田地,只留下一家书院,田产所出除用以供奉祠堂祖先、维护宅田外,均用以周济族人、书生。本来简家家大业大,不靠这一点,只是祖宗留话,此算为功德,后世子孙不得免除,因此,简老夫人虽然远居京城,平素里仍旧精心关注老家的产业,时常命心腹之人奔波两地,于短短几十年间,又添布坊、绸庄各一座,又扩大书院规模,使得简家在老家善名远播,便是简氏嫡枝也很看重。因此,简老夫人嫡孙大婚,简家族长便派人观礼庆贺。可惜,所来之人道贺之后,带来的消息让老夫人气闷不已。

    原来,简家老家正是旗人的发家之地。半年前,一个宗室的王孙子弟跑到简家书院里和里面的一个书生大打出手,而后,简家的田庄、布坊、绸庄连连被官府拿捏,简家族长一脉也受到牵连,族长派人使钱打听,却原来此事和京城的简家二少爷简怀生有莫大关系,再细细打听,竟又扯上了宗室格格。这毕竟是旗人的天下,事关重大,族长不敢耽搁,又恰赶上简怀清大婚,便连夜派人找到老夫人商议此事。

    老夫人一听便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简家男儿每到十六岁时,便要亲自到祖宗跟前上香,嫡子嫡孙更要亲手在祠堂后的林子里种上一株常青树,以示子孙繁盛。半年前,正是简怀生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