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牌配角:天才制符师-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户?”简老太爷闻言,呆怔半晌,旋即大怒,“胡闹!”气愤之于,铁掌一般的大手拍向桌面,拍得桌子尚未散架,桌面上的茶盏却“哗啦”一声,碎个四分五散。简老太爷这一怒,让座下儿子媳妇儿孙子孙女儿们纷纷起身告罪,不管心里慌不慌的,面上都带上几分惶恐。二老太太双目往下一扫,垂下眼眸心中低叹,转而看向老太爷,低声相劝。简老太爷跻身高位多年,心性智谋早已经过千锤百炼之敲打。

第215章() 
番外:梦境

    这会儿看上去面上怒意不减,实际一直保持着头脑清醒,满堂儿孙在面前,一个个各样表现尽皆眼底,各人什么样,他心知肚明,只是俗话说得好,“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只要儿孙们不犯国法军纪家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作不知就好。可是,偏偏在他想做鸵鸟儿的时候,一片沙漠里偏偏里,偏偏他放脑袋的地方是一片实凿儿的大石板,脑袋钻不进去不说,还硌的额头生疼,真真是……气煞人也!于是,在满堂人都老老实实地一副诺诺之态,惟有简易在一旁老神在在地。因此,简老太爷一打眼儿,就看见例如沙漠之石的这个孙女儿。简老太爷这么一看,气得有些乐了,你要说老大家的这闺女行事放诞吧,她偏偏和周围的人行动一致,人家站、她也站,人家告罪、她也告罪,礼仪规范全无一点儿错处,可偏偏她站在那里、她低头告罪,就是和旁人完全不同,怎么看怎么让简老太爷运气

    。难道真是女肖其父?想到这儿,简老太爷这位当朝宰辅,忽然点亮了脑洞大开技能,不经然想起自己年幼之时,于农家院子里,听他的祖母时常念叨着,什么“老猫住在房檐下,一辈人传给一辈人”的,不禁低叹,果然老话儿有理。诶?不对啊!简老太爷突然想起来,自己不是应该问责简姿致那丫头擅自改为女户之事么?干咳两声,简老太爷发挥出用于朝堂之上的技能——脸皮自动增厚。他老人家仿佛没有意识到自己刚刚的思绪跑偏,仍旧保持着最开始的怒意,冷哼着:“都坐下!”坐在自己相公跟前儿,沈氏心里底气不觉增加,条件反射地就要说话,幸亏她那奶嬷嬷机警,即使从后面拉住沈氏,免得她那口舌又惹出事端。沈氏这回许是真开窍儿啦,从前谁拦谁躺枪的一往无前的脾气,这会儿竟也当真收敛起来,闭上嘴,只管低眉顺眼地听训。她这一安静,到让次媳尤氏频频侧目。二老太太在堂上看的分明,心中微微一叹,复又想到什么,脸色渐冷,索性把一向困于心中的烦恼全数撂下,从手上退下檀香串儿,闭目轻捻,不理旁事。简易虽然还面对着来自老太爷的压力,却也不忘把周遭人物尽放眼底,其中尤以二老太太、沈氏、尤氏为最。沈氏的做派倒叫她吃了一惊,再看看尤氏的表现,简易心底只道好玩儿,心想:看来府里这回比上一世有的好玩儿多了。倒是二老太太……思及上辈子,她的老太太的话,不禁皱起眉,略有所思。看到那个不受教不省心特别肖像他那长房长子德行的孙女儿,竟然在此处还敢走神儿?!简老太爷更加气愤。“大丫头,你可知错?!”别看简老太爷岁数大了,可丹田之气饱满,这一张口责问,便震得众人耳畔隐隐发疼。简老太爷在念书之前便已经于武学一道有所进益,他老虽然从文起家,却在拳脚上不让那些武夫,立于朝堂之上,要动嘴的,简宰辅出口成章,一张嘴引经据典,损得对方不知是被夸还是被骂,所受波及者无不晕头转向、哑口无言;若动武,简宰辅向前一步,那可真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有敌手站着过来,滚着离开。于是,这么几十载走来,简老太爷简宰辅在朝堂之上便有了一个雅号——“博万”。“博万”乃是先帝武业皇帝在朝堂上的笑言,本取简广闻“以一敌万而面不改色”之意,此“万”乃数词,以和其字“识千”之“千”相对。“博”对“识”,“万”对“千”,这么相合,也算是件韵事;又恰巧武业帝手上有北直隶都指挥使司上达的奏折,武业帝便眉开眼笑地赞简老太爷:“三司不换卿。”由此之后,简博万这个雅号儿便在内阁之间叫开了。嗯,言归正传哦,简老太爷大半生见过何等风浪,简易一转眼珠儿,他便猜得八。九不离十啦!当然,老爷子想的更多,他认为简易这一举动,完全冲着皇太女日后的女户科举而去。简易原没想到老爷子脑洞能开的那么大,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于是,这对儿爷孙俩你盯着我,我瞪着你;一个暗道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另一个暗想我没想到你能想的这么多;一时之间竟然只顾着相互用眼神来较量,丝毫不觉正堂之内,两房人因听到简易自办女户而尽都勃然色变。“孙女儿愚钝,不知错在何处。”“大丫头,你自办女户……”吴氏长子简知增一开口,简易便笑了。“二叔又怎知侄女儿乃是自办?若爹爹不知,侄女儿如何能办下来?二叔身为左副都御使,难道不晓得户政司之严谨,连至尊都交口称赞么?”“这……”简知增虽然干着没事儿找事儿的工作,却也不好过于反驳隔房的侄女儿,又因简易所言凿凿,他一时也拿不准,不禁看向自己老爹。简老太爷定定地盯着简易许久,不知他那个不受拘束一心经商的长子,有个什么章程,难不成……他也竟然犯了“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之失?这么暗暗思索着,简老太爷便不错眼地打量着一直不曾深入了解的长孙女儿,许久才叹道:“知错也好,不知错也罢,你自当好自为之……”正要再往下说,便有大管家上前回话:“回禀老太爷、二老太太,大老太太和大老爷一行,已经进城门啦!有小子快脚来回,说是再过一盏茶的时间,便能到府。”“哦?”简老太爷闻言,眼中精光乍现,而一旁的二老太太也睁开了原本半阖着的双眼,望向门外的眸子,古井无波一般平静。

    ……

    卯正时分,延和帝神清气爽地来到奉和殿,准备早朝。

第216章() 
番外:梦境

    此时,一班文武大臣早已于朝堂静候多时,此时见到皇帝陛下端坐于龙椅之上,都察院几位御史大人摩拳擦掌,准备力谏至尊收回成命。都察院官员入朝者六人,分别是左右都御使、左右副都御使、左右佥都御史,再往下,便不足四品,无有资格上朝临政。都察院六人中,左副都御使便是简易的二叔,简知增。因其前一晚由父亲叮咛嘱咐不许出头,遂告病闪遁;同样告病的还有左右都御使。早朝开始,一切都还正常,先有内阁辅臣上奏票拟之急件,延和帝捡要紧的事儿听了,指出几处有代表性的问题,让一干臣等讨论,其实也不过是走个过场,重要的事宜,早由内阁票之后,直递宣德殿;再有需要商议的方面,延和帝自会于议政阁召见诸位辅臣及一应重要官员。此刻早朝,不过是皇帝要明确地向朝堂、天下宣布一些重要事项的结果或者说是解决方法;朝臣们提出某些引起皇帝重视的问题……怪道延和帝曾和何皇后笑言,早朝不过是一个群臣较量的战场,之于内阁、议政阁,实无法相较。

    只是说是这么说,可延和帝每上十回朝,必有五六回是被气得暴走。因外廷多与内廷相连,仁寿宫太皇太后在永平朝为贵妃时,曾于陪都遭外夷围城,彼时城内,除英武卫不足万人相护外,一应随行官员皆为文臣。彼时,仁宗皇帝卧病于陪都行宫,贵妃文氏果断使计,命英武卫尽数护送仁宗暗夜出城;又令诸臣宫女内监与城中百姓配合,将一出空城计衍化巧用,拖延一个白昼,直到外夷强攻。

    守城之时,文贵妃一身戎装,佩剑弯弓,立于城头,连射夷旗并副首领二人,以振士气。贵妃带领城中诸人强守城门,防守、反攻,巧计连出,终于撑到左军都督领骁骑卫、龙虎卫,并镇守十三卫六万大军前来救驾。因护驾有功、又有护城之绩,文贵妃回京之日,仁宗擢升其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不久之后仁宗皇帝虽薨,然文皇贵妃母以子贵,一路从皇太后升至今时今日之太皇太后,位居尊贵已久,很有一批文臣武将相拥,其中不乏谦亲王在世时积累之人脉。

    因此,延和帝即位后,便着力削弱早朝之影响,使其形势大于实质

    。

    故而,在内阁辅臣上奏之后,其余大臣便垂首喏喏,不发一言。

    延和帝满意地捋捋胡须,准备退朝。

    正在此时,一个有些沙哑之声在朝堂之内响起:“陛下,臣有奏!”

    这音一出,旋即便有五六个大臣拱手出位,垂首而应:“陛下,臣等有奏!”

    翻译过来,就是“陛下莫要走,臣等有话说”。

    延和帝原本还等着看看内监带来的户政司户帖呢,却不想这班臣子爱卿这般没有眼色,不禁翻翻眼,望着大殿内顶,欲装没听到。

    不过,这帮御史大臣,辗转反侧、夙夜不休,便是等的现在,哪里肯让皇帝溜走?而皇帝这般有些无赖的样子,在这些大臣眼里,就是心虚的表现,因此更是振奋许多,就恨不得摞胳膊撸袖子,立时口沫横飞地上谏。

    “陛下,臣等有话说!”

    延和帝一耍赖,阶下拱手相留的大臣又多了五六位。

    这下真没辙啦,人家臣子响声震耳,便是皇帝也不能忽视,延和帝只能暗自撇撇嘴,收回了往外迈的腿。

    “卿等有何事要禀啊?”延和帝叹口气,脸上堆笑地问。

    皇帝问话一出口,左佥都御史李齐快速上前一步,抢先道:“陛下,臣有话说!”

    “准!”“臣于昨闻陛下下旨,欲整合内厂,置立锦衣卫,臣以为当之不妥。”“不妥?”延和帝面色不豫,双目于朝堂诸臣之脸上流连,半晌,方道:“诸位爱卿,也是此般所想?认为不妥?”延和帝话音落,原本出言的十二位朝臣,立时相应:“臣等皆以为不妥。”

    “诸位阁老也是这样想?”延和帝的声音愈发低沉。皇帝问话内阁,首辅简广闻、次辅章一贞、群辅蒋墨循、骆之云便要出列应话。原本,以简广闻之为人,定要陈述厂卫所存之害,然,正要开口,简广闻忽然想起,前一晚长房孙女儿简易神采,记起她已然自立女户,所立正户暗合皇帝及皇太女之意,不免有些犹疑。他这种见过大风大浪之人,最喜狡兔三窟,虽然不知那丫头能走多远,也不知其未来际遇如何,但是既然存在可能,他便要给她铺一铺路,用不用得到无所谓,但是其途不能因他而斩。

    思及此,简广闻将在舌尖儿之上打转的话,悉数吞下,原本已经精神起来的双眸,便又恢复浑浊。“简阁老,你先说!”延和帝见内阁四人全不应声,眉头一挑,干脆自己指人相问。“陛下,内厂之事,事关宫闱,属陛下之家事,不合于朝堂之上商讨……早朝之上,乃应以社稷江山百姓民生为重,勿要本末倒置……至于,锦衣卫之复立,不知陛下将命其何种职责?若只监察促公行正,为陛下行治理廉正而为,也无不可……只是,臣以为,监察与反监察二者不可缺一,万望陛下深思。”老狐狸!皇帝和诸臣都在心里暗骂一句,只是骂归骂,简阁老所言也有道理,若陛下可以采纳,说不定厂卫之事还有转圜之余地。不得不说,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