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后的车厢虽然不起眼,但其实也算是特制的,这就是个移动的军火库,就是个移动的炸药包,移动的火力点。

    整个列车一共十三节车厢,连带上车头与煤水车厢,一共十五节,比普通的列车少了两节。

    而十三节客运车厢,除去一节专用的特制车厢,余下的十二节车厢内,一共存在着七十二挺机枪,二十四门轻型迫击炮,四十八具火箭筒。

    因为是专用列车,车上有专用的弹药库,所携带的弹药,是完全足够这些装备使用的。

    而这仅仅只是重火力,如果再加上一千名士兵的话,去除控制机枪迫击炮等装备的士兵,这列专列上至少还有八百支步枪。

    在当下这个环境里,除非是找死,不然绝对没人敢来触碰这列火车。

    而此时此刻,专用的特制车厢内,气氛多少有些沉默。

    位于正座的青涩少年,显的有些紧张,而在他对面的三位大臣,对此好像也并不在意,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尽管在李元吉面前表现的很坚强,很完美,可李承光现在还是无法避免紧张之意。

    “殿下无须过于担忧,此行安南,并无大碍,殿下只需做好自己当做的事情即可,余下的,臣等会替殿下分忧的。”李道宗暗暗的叹了口气,开口开导着自己的这位堂侄。

    他觉得李元吉有些瞎胡闹了,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去安南处理这件事情,虽说他是太子,虽说也未必就是让太子自己去处理的,但在他看来,现在还是太快了。

    至少也要等到太子十七八以后,才能够单独的去处理这种事情。

    可以看的出来,现在的李承光身上背着的压力很大,李道宗倒是有些担心,这股巨大的压力会不会将他给压垮?

    “皇叔,你再给孤说一说安南的情况……”李承光依旧皱着眉头。

    有紧张,但更多的还是要办好这件事情。

    临行前父皇告诉他,此行的目的为多看,多听,可以适当的发表意见,但更多的是要看其他大臣是如何处置事情的。

    为此,李元吉特意将马周与魏徵两位内阁大臣都给派了过来。

    接下来对安南的处理,依旧是李道宗在主力负责,魏徵和马周负责出谋划策,李承光,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说,没什么好的建议就是去当个吉祥物也是有收获的。

    除了这三位大臣会以李承光为中心来操作以外,身边还跟了一千名禁军护卫,这是李承光的贴身护卫。

    当然了,去安南那种地方,身边只带着一千护卫,李元吉是不会放心的。

    驻军和十九军都忙着自己的事情,一时半会儿的也抽不出更多的精力。

    于是,李元吉大手一挥,第三军第十一师已于前日乘坐专列出发,他们将于李承光之前两日提前抵达海州,并且直接登船出发前往安南,只需要在海州留下一个团的部队就可以了。

    这一个团会跟随李承光一起出发,这样李承光身边的兵力就达到了五千人左右,安全方面也就大大的提高了。

    仅仅只是一个十一师,是远远不够的,驻扎蜀地的第十三军第二十二师,经蜀地走陆路直接开赴安南,驻扎于岭南的第十七军第十八师,也通过陆路直接进入安南。

    随着李承光的到来,安南整整增加了三个甲种师的兵力,这些兵力一部分是用来保护李承光的,一部分则是用来弥补十九军兵力不足的。

    要想下重拳,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来保证在他们挥舞拳头的同时,不会有人拿着一把刀冲上来跟自己拼命。

    当然了,驻扎扬州的第八军已经全体进入战备状态,全军只留下一个师镇守,余下的四个师全部开赴码头待命,只要前线传来情况,不管安南局势如何,第八军都将全体出征安南,毫不犹豫的,不带任何疑虑的。

第六九九章:骂声一片() 
可以说,为了李承光的安全,李元吉已经动用了巨大的力量。

    如果不是岭南的十七军不易调动过多,直接下令十七军全军备战才是最合适的,但是这并不影响。

    就算安南真的出现了问题,以当下那里的兵力和战备部署情况,撑上几个月是完全没问题的。

    当二十天后,李承光抵达交州之后,并未住进总督府,而是直接跟着住进了驻扎在交州外的军营内。

    军营的规模并不大,只有两个团加上一千人的禁军,九千人左右的规模。

    余下的兵力,则是完全散了出去。

    十九军负责的区域进行了收缩,将空下来的地方移交给了第三军,第十三军及第十七军的三个师,如此一来,每一个州县的驻守兵力都有所增加,对于接下来的大动作,起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全军进驻完成之后,李承光发出了来到安南之后的第一道命令。

    皇帝的命令叫圣旨,太子的命令叫教令,简称太子令。

    两者以圣旨为主,若没有圣旨,太子令也属于合法合规的命令,一旦接到太子令,任何人不得抗拒。

    太子令则是作为国家第二级行政命令的存在,但是在此之前,太子令并没有使用过,再往前数,李建成倒是经常使用。

    而李承光发出的第一道太子令,便是痛斥安南官风不正,将全面严查的消息。

    然后接下来,自然而然的就是一阵鸡飞狗跳,所有的官员,所有的官府人员,不管是有编制的公务人员也好,没编制的吏,临时人员也好,全部在第一时间内被各地的驻军给抓了起来。

    在接下来,当然是抄家了,经济方面不存在问题的,则进入第二阶段的审查,经济方面若是存在问题的,则全家被抓,财产没收。

    对于如何判别有问题与没问题,这个其实也很简单,每一个级别的官员俸禄都是有限的,一个一年能赚二十贯的官员,即便他家里有一百贯那也是正常的,但是有二百贯的话,这个问题就大了去了。

    “还没货吗?这到底要查到什么时候呀?”一名男子有些不满的埋怨着。

    尽管朝廷已经在努力了,可还是无法避免的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

    家里穷,很多生活必备品都不可能一囤就囤上几个月的,很多人都是一次性采买个十天半个月,然后下次再买。

    其他的倒是好说,可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店铺内竟然买不到盐了。

    一天两天的倒是好说,可是连续一个月都一直缺货,这就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了。

    好吧,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需求量其实并不大,很多百姓家中食用的盐,都是每顿只放一点,或者一天只吃一次盐,有些条件更差的,甚至不舍得将盐放入锅中,只是在吃饭的时候拿着舔两口算事。

    这种在其他地区似乎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在这里却是事实,而且在几年前,在整个大唐,这也是普遍现象。

    “盐商被查了,官府说正在从其他地方调盐过来,估计也就这两天了。”店铺老板摇了摇头,有些无奈。

    这次朝廷的严查,让他的生意的确好做了一些,平日里的那些牛鬼蛇神,现在也不见了踪影,自己可以安安心心的做生意了,但问题在于,特喵的缺货啊。

    没货做个毛的生意,现在搞得他隔三差五的都要去官府问一问情况,但无济于事,官府只告诉他正在调盐,具体的情况却什么也不肯透漏。

    “盐商还能被查?不是说只查官老爷们吗?”有人愣了下,百般不解道。

    “盐商怎么不能被查?”一个刚巧路过的男子停了下来,一脸的鄙视,作为一个知情者,这个时候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有一个这么好的装逼机会如果不好好珍惜的话,那是要遭雷劈的……

    果不其然,停下脚步的男子,做出一副极为装逼的姿态,一脸高傲的说道:“我邻居家的小子就是跟着一个盐商跑腿的,最近正在家里面歇着呢,据说呀,咱们这里的盐,是那些盐商从其他地方的官方渠道购买的,有官府出面,拿货的价格也会稍微低一些,但即便是价格低,运到这里价格也就上去了,他们的利润也就不多了。

    据说啊,这些盐商们靠着在外面低价拿的盐,换一个近一些的地方,以相对较低的价格直接卖掉,至于咱们这边的盐,都是从海边直接挖个坑,引海水进来晒干收集上来的,根本没什么成本。”

    啥?

    我特喵的,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哼,这算什么呀?直到现在老子才知道,以前这些官员到底有特喵的多混蛋。”又一人开始咆哮道。

    “啥情况?”听到有新的情况,众人不在纠结于盐的八卦。

    这段时间安南有不少的八卦,今天这个官员被抓了,明天那个被抄家了,然后爆出了什么更惊人的消息,反正在这里,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要惊讶,也不要惊慌,客官们只需要准备好瓜子板凳就可以了。

    八卦的流传热度已经快到了说出下一个八卦的时候,能让人立即忘掉上一个八卦。

    “官府刚刚贴出来的公告,说是查到有人吞了公差的工钱,按照朝廷的规定,今年之前公差每人每天是三钱,今年开始每人每天是四钱,但不管之前还是现在,咱们这边拿的一直是两钱,但是画押的时候,上面写的可是四钱。而且,还查出了所有公差有四成的人是不存在的。”

    “有四成是不存在的?啥子意思?”

    “笨啊,就是名册上有你的名字,但是实际上公差里并没有你,你甚至是不知情的,工钱自然不可能给你,活都让剩下的人干了,这部分不存在的人,工钱就彻底的被这帮孙子给吞了。”

    “我日他个仙人板板的,还有这回事?”

    “狗日的阮二蛋,当初还让我拿一百钱才肯给我介绍公差的活,感情是自己出钱去让他们折磨的啊。”

    各种各样的骂街声不断的响彻在每一座州县内,每一片安南的土地上。

    李承光并没有掩盖丑闻的意思,反倒是定期,将某些得到查证的案子公布于众。

    虽然没有人提及太子的好,但是在这个时候,大家骂的更多的还是之前的那些官员,并没有对现在正在办案的,和太子等人有什么不满。

第七百章:四个光杆司令() 
张集最终还是来了安南,只不过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的新婚妻子。

    两人刚刚成亲三天,按照礼制走完了相应的流程,夫妻二人便在婚后的第四天踏上了前往长安的列车。

    而后在长安待了半个月,等到了吏部的分配,并且拿到了相关的资料,到长安县学习了几天的时间,然后便跟着大部队一通踏上了东去的列车,到海州转坐乘船,一路南下,直奔安南。

    但是自从到了安南以后,张集整个人便高兴不起来。

    作为新婚的夫人,张集的妻子也高兴不起来,但是没办法,人妻有人妻的规矩,有些事情,女人是不能插手的。

    张集的职位早在长安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南安县主薄。

    这个位置怎么说呢,一个县的第三把手,老大自然是县令,老二是县丞,老三便是主薄,老四是县尉。

    一个县正儿八经的官员,有品级的,就这么四位,当然,这指的是中下县。

    余下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