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4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五根枪管是单独供弹的,但是扳机却只有一个。

    虽然看起来有些另类,不过对于科学院能够拿出这样的东西,李元吉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不管咋样,意识是有了,剩下的只是通过努力去改进一下,让它变的更合理,更适合战场使用。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武器是刚出来就是完美无缺的,从初步的定型,到真正的列装,中间或多或少的都要经过很多次的更改。

    武器坊那边似是早有准备,不仅把组装好的机枪拉了出来,旁边的箱子内还放着分解的机枪,可以让人看到都是有什么部件组成的。

    当看到那些部件之后,李元吉心里只剩下了三个字,真简陋。

    “陛下,这是两款不同设计的连射枪,根据之前的测试显示,将一条一百发子弹组成的弹链打完,大约只需要不到二十息的时间,而且其弹道,落点也相对稳定,配合三角支架的话,枪的性能会更加稳定,除此之外,它最大的优点在于,有效杀伤射程达到了四百米左右……”

    ‘嘶……’

    随着兵器坊官员的介绍,程知节在一旁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

    他是兵部尚书,武器的事情,他自然有权参与,而其他内阁成员这次也就没有跟过来,只有李元吉跟程知节两个人来了。

    在听到不到二十息的时间内就可以将一百发子弹打出去的时候,程知节整个人内心都是崩溃的。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依靠这一条枪,就能抵上一个班的火力。

    不过帐不是这么算的,四百米的有效杀伤距离,这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只要它装备了部队,那么唐军在武器配置方面,已经不存在任何短板了。

    虽然真实的战斗中还有一些短板,但那更多的是因为运输速度的问题,至少在理论上,五百米开外的地方,是火炮可以照顾到的,二百米以内,则是步枪的范围,一百米以内,还有火箭筒和手榴弹作为火力的补充,唯独五百米至二百米这个范围是真空的。

    而有了这款连射枪,也就意味着,未来作战的时候,敌人发起大规模冲击的话,他们很有可能在进入二百米范围以内之前,就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

    前提是部队装备了足够多的连射枪和有足够的弹药去支撑这场战斗。

    李元吉倒是没有像程知节那样惊讶,只是微微的撇了撇嘴,示意他们可以开始测试了。

    然后,李元吉就看到了那令他觉得汗颜的一幕了。

    机枪需要两个人操作,正副射手嘛,这很正常,问题是操作的套路很不对,甚至让人觉得别扭。

    见过手动摇动发射的机枪,类似于早期的加特林那样的,但是你见过手动上弹的机枪吗?

    没错,就是手动上弹。

    副射手的任务并不是辅助上弹,然后观察目标,为主射手提供攻击的区域参考。

    副射手的任务就是,辅助主射手上弹,然后,与主射手呈九十度的角度坐在地上,双手紧紧的拉着那条出来的弹链,然后用手去拉动弹链,用这样的方式来将子弹输送到弹仓。

    说白了,这就是取消了弹仓,改为弹链供弹的步枪,或许还改动了拉栓结构,可以使步枪在射击后自动退弹,然后再将新的子弹发射出去。

    射速的确是提高了不少,但是问题同样很严重,这样的机枪拉到战场上虽说也能起到效果,但是在李元吉看来,这完全就是在浪费资源。

    单管的机枪是这样,五管的机枪就更奇葩了。

    这个需要三个射手去操作,一个主射手,一个第一副射手,一个第二副射手,主射手任务不变,第一副射手则负责操纵三条弹链,第二副射手操纵余下的两条弹链。

    五条弹链同时供弹,哪怕某一条出现了问题,也至少可以保证四颗子弹可以同时的发射出去,在火力方面,五管机枪是完胜的。

    但也仅仅只是如此罢了。

    两款不同机枪的表演,看的程知节目瞪口呆的,暗暗感叹着科学的强大,科学的魅力。

    十年前的时候,他敢想象会有这玩意儿出现?十年前的时候,谁又敢想象,现在的唐军会变得这么强?以至于强大到唐军什么时候会失败,完全就要看他们自己能不能重视自己的问题。

    其意所指的就是前线的部队会不会丧失理智,不顾一切的往前冲,以至于后勤跟不上而导致的失败。

    但是,李元吉却在心中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两个设计。

    本以为自己不去干预,他们已经逐步的进入了正轨。

    可是现在看来,终究还是思想的问题。

    或许是自己要求的太严格了,或许是作为一个后世人,知道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或者说并不是最合适的设计。

    看看程知节的反应就知道了,对于一线部队来说,这样的武器,才是他们最爱的武器。

    等到射击表演完成之后,李元吉这才上前亲自拿起了旁边的零部件仔细的打量了起来,并且对照着旁边的成品去进行对比。

    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思路和努力是值的肯定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朕不会同意它列装部队的。”

第六二一章:否定() 
    李元吉的这一句话,瞬间让不少的人心里哇凉哇凉的。

    辛辛苦苦钻研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搞出来的成品,而且看起来效果这么好,没想到到了李元吉这里竟然会是拒绝。

    虽然之前也给出了表扬和肯定,可哪有什么卵用?

    一时间,兵器坊的官员开始根据李元吉的思路来分析这句话所指的含义。

    思路和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也就是说,他们在大方向方面是没有出错的,李元吉也是肯定这一点的。

    这个大方向就是连射枪,但最终还是不会同意它列装部队,那也就是说,李元吉并不看好它。

    恩,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这两挺枪并没有获得李元吉的认可。

    p啊,大半年的努力白费了呀?这下好了,又要重新开始了。

    “除了这两个设计以外,你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设计思路?”李元吉也觉得这样好像有点打击他们积极性了。

    或者说的在光棍一点,李元吉在见到机枪以后,就有些等不及了。

    之前没提,那是有很多原因在一起的,如果可能的话,李元吉还是愿意去提出来的。

    不过李元吉也担心机枪对弹药的损耗,会让后勤司那边的人叫苦连天。

    所以,这个玩意儿,即便是装备了,初期也不可能大规模的装备,就是现在,后勤司的人都有些想撂挑子了,到处跟人吵架,为了一列火车,恨不能天天去赌铁路管理局的大门,可后勤压力依旧没有任何的减小。

    这还仅仅只是战争刚刚开始,等到接下来越来越多的部队投入战斗以后,后勤司的人真不知道该怎么去过。

    不过那些都是后勤司的问题,至少现在,李元吉还是对机枪起了兴趣。

    虽然这两款机枪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它已经有了作为机枪的雏形,做出一些改进的话,倒是可以作为初级的机枪来使用。

    “回陛下,之前倒是有些其他的想法,只是难度太大,操作起来太难,一时半会儿的没办法解决更多的问题,所以只能暂时选择了这些相对简单一些的办法。”官员回应道。

    “其他的方面还好,最大的问题在于供弹方面,现在的这种供弹方式,朕觉得不太稳定,除此之外,这种方式也极大的影响了枪械的射程。”李元吉直切正题的问道。

    机枪只有四百米的有效杀伤距离,这是在搞笑吗?

    就算发射药的质量比不上无烟火药,但是在增加了发射药的数量之后,它的射程也不应该只提升这么点。

    况且机枪的口径,也比步枪更大。

    所以,问题最终还是出现了供弹方式上。

    这种供弹方式需要在另一侧多预留一道口子用来将弹链拉出来,除此之外,这又影响到了其他的一些设计,最大的问题便在于,影响到了发射仓的密闭性。

    无法保证发射仓的密闭性,就会导致动力的下降,更会直接导致机枪射程的下降。

    就算火药质量有问题,但是作为机枪的话,而且还是重机枪的存在,哪怕在考虑到现在这个时间段,技术能力。

    机枪的有效杀伤距离,怎么说也得在六百米左右吧?

    你又不是轻机枪,拿着重机枪打出了轻机枪的效果,那还玩个什么劲儿?完全就是在给后勤添乱。

    “倒是按照步枪的供弹模式试验过,不过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打完一颗子弹以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退弹都是个问题。”官员老脸一红,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说着。

    “步枪是手动退弹,连射枪完全可以改为气动退弹嘛,在这里增加一个口子,一根真空的管子,找个合适的位置连接到这里,利用多余的动能来推动供弹机械的运转,同时完成一退一进的步骤,另外就是要保证发射仓的密封性,确保其是完全密闭的,这样射程就可以有所提升。实在搞不明白的话,可以去火车组那里找找灵感,他们在玩气这方面都是老手,应该会给你们一些比较有用的建议的。”李元吉很光棍的指挥着。

    至于气动退弹跟火车到底有没有关联?李元吉觉得应该会有些关联吧?

    火车不就是利用蒸汽来提供动力的,动力又需要不断的往复,机枪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能够确保连射下可以完美的配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就算一时半会的找不到,那也可以以牺牲射击速度来弥补这一点。

    对于现在来说,一分钟射击一百发跟射击九十发有什么区别吗?

    况且,这么一番改进过后,其射速怎么着也能到一分钟三百发以上吧?

    当然,最让李元吉无语的是,他们曾经找对了方向,通过步枪来找灵感,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却因为难度以及问题而暂时抛弃了这个正确的路子。

    对于真正的军工人来说,如果知道了步枪的运行原理,那么搞出一挺机枪难吗?

    性能什么的暂且不论,单纯操作性来说,并不难,因为机枪只比步枪复杂一些而已,需要的零部件更多一些而已,多动动头脑的话,并不难搞出来。

    只要搞出来了,性能再差又能如何?后面不还可以接着改进吗?

    按照李元吉的思路就是先搞出来,只要大方向不错,细节方面可以一点点的去改进,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总是可以搞出来的。

    大唐现在已经领先其他人太多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搞这些。

    ……

    从试验场出来,程知节依旧是一脸惋惜的表情。

    尽管李元吉看不上,可在程知节看来,如果那两挺机枪可以装备到部队,那么部队的战斗力至少可以提升几个台阶,如果一个排能够配备一挺的话……

    在防守作战中,一个连完全可以当一个营来用了。

    因为防守需要的是火力,一挺机枪放开了去打,他的火力完全可以压制一个排,而对于面前的敌人,只需要一通扫射,他们就会统统的趴下。

    “陛下,要不先弄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