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要去担忧这些?又为何要将这种事情变成一种常态?给他们钱,是朝廷看在他们父辈为朝廷效忠的面子上才给的,历朝历代,又有哪个帝王这么做了?朝廷又为何要每年都给?又为何要给他们一辈子?”李元吉一连提出了几个反问。

    李渊愣了下,旋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是朕多虑了,这事你自己做主便好,朕老了,也跟不上现在的步子了。”

    是啊,为什么要让这种事情变成常态?

    而一旦变成了常态,他们也就会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总觉得朝廷给他们钱是应该的,一旦某一年不给了,他们就会对朝廷发出更激烈的不满的声音。

    可如果不是常态呢?可能连着几年都发,也有可能十年才发一次,什么时候给,看的是朝廷。

    只有不是常态,他们才会对朝廷感恩戴德,才不会因为今年不给,就心生不满。

    作为当过皇帝的人,李渊的政治眼光并不低。

    先前只不过是被某些东西给蒙蔽了双眼罢了,现在李元吉提出了这几个问题,倒是让李渊瞬间拨开了那层云雾。

    而这么做最大的好处,一是可以让那些勋贵之后能有更好的生活,能够对朝廷感恩戴德,虽然不敢保证所有人都会对朝廷感恩戴德,但至少绝大多数人是没问题的。

    二则是可以让如今还当政的这些官员们,可以对朝廷更加忠诚。

    忠诚这个东西,谁也不敢保证什么,更不能保证忠诚一辈子也不会下降,而这种方式,也可以看作是保证官员忠诚度,对朝廷产生归属感的一种辅助方式。

    如果运作的好的话,其实朝廷也并不需要每年都花费太多的钱。

    而最佳的时间,大概也就是三至五年发一次,而每发一次的数额,可能还不如皇室一年的开销。

    这种代价朝廷还是承担的起的,而且,按照李元吉的说法,这些人并不是固定的,换句话说,只给那些勋贵重臣的下一代发放,到了他们孙子一代,如果二代子弟能有这个资格,那会继续发放,若是没有,就只能取消他们的资格。

    钱虽不多,但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后代不是败家子属性?谁又能保证,自己死后他们不用为了吃饭而发愁?

    很多事情李元吉只需要开个头就好了,余下的自然有人去办。

    像这种明显的大好事,就更应该交给那些大臣们去办,只有他们自己参与了,才会知道如何去将利益最大化,又同时可以照顾到更多的方面,如果是李元吉全权操办的话,自然无法避免会遗漏某些方面。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李元吉去了趟紫微宫。

    或许唐代最大的好处就是,很多基础设施都不用花费巨大的代价去重新修建。

    长安的太极宫,洛州的紫微宫,都是隋朝时期便建好的,其规模,建筑质量,都很不错。

    如果不介意太多的话,只需要稍稍的修葺一下就可以直接使用,哪怕挑剔一些,也只需要多花些功夫就可以了。

    至于推倒重建,只有极个别的建筑需要推倒重建,大多数都是没问题的。

    紫微宫的规模要比太极宫小一些,但是各种应用设施却一点也不小,毕竟洛州在隋朝也是陪都,很多东西都跟长安一模一样。

    哪怕李元吉决定要迁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将都城从长安迁到洛州,根本不用费心费力的再去建那些建筑。

    随后,李元吉又乔装打扮了一番,在洛州城内逛了几天。

    而洛州给他的感觉则是与长安并没有差多少,商业气息也只不过少了一些异邦的商队而已,但这里的货物却一点也不少。

    除此之外,洛州还是整个中东部地区的枢纽地带,很多商贩都选择在这里进货交易。

    而洛州除了跟这些地方交易以外,还跟长安进行交易,多方面的交易,弥补了那些异邦商队缺少所带来的损失,所以,洛州的经济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可谓是瞬间腾飞了起来,甚至已经达到了长安的三分之二的程度。

    如果铁路开通的话,这个增幅可能会更多一些。

    “诗会?”李元吉皱了皱眉,这几日自己在洛州听到的最多的,便是这诗会二字,虽然自己对于这些并不感兴趣,可传的满长安都是的消息,也还是引起了李元吉的兴趣。

    “陛下,奴婢已经打听过了,这所谓的诗会,其实也并不能说是诗会,倒是可以将其比作是才艺大会更为合适一些。”宋忠这两天也在不断的打听着,见李元吉问起,便直接说了出来。

    “才艺大会?有点意思!”李元吉点了点头,身居高位,自己倒也忘记了很多底层的生活方式。

    “这才艺大会是几个落魄的公子哥举办的,每人缴纳五百钱的门票便可参与进去,据说他们邀请了洛州最红的才女青禾助阵,这位才女据说不仅懂琴棋书画,甚至还会写剧本,在剧院中也是颇受欢迎,据说如果参会之人的作品若是能让这位才女满意,便可有机会与她共进晚餐。除此之外,他们还邀请了其他很多剧团进行表演,据说表演的就是青禾的最新作品。”宋忠吧嗒吧嗒的介绍着。

    “一个才女便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李元吉倒是觉得有些意外,暗道是朕不够骚了?还是这世道变的太浮夸了?

    “陛下可别小瞧了这青禾,据说这青禾才刚刚十八岁,虽无父无母,被红楼老鸨养大,但是出道这几年以来却是颇受欢迎,而且就在去年,她已经自己出钱为自己赎了身子,这共进晚餐虽然听起来没什么,可若是能引起青禾的好感,便是将她带走也未必不可能。”宋忠继续说着,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个太监,怕是连他都动了心思。

    五百钱一位,还能有这个机会,谁不想去试一试?

    再一个,这种诗会的参加者,大多数都是同一类人,基本上都有相同的爱好,也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结交人脉的好场所。

    至于钱的问题,五百钱对他们来说或许有些多,但绝对不算出不起。

    而青禾的自由身,才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一旦能够走运,一钱也不用出便可将其带走,搞不好还能赚上一笔钱,这种大好事放过去的才是傻x。

    毕竟文人骚客嘛,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臆想,撞大运。

    一个十八岁就能自己赚钱为自己赎身的才女,讲真,李元吉也是挺感兴趣的。

    毕竟老鸨将她养大,又培养成才,将来以后赚到的钱,绝大部分都是老鸨的收入,能给她们留下一成就算是不错的了。

    倒不是见色眼开,而是想看一看这位才女到底有多厉害。

    “这诗会什么时候开始?”李元吉问道。

    “今日便已经开始了,明日是最后一天,不过这门票钱却是按日收的,一日算一日。”

    “走,咱们去瞧瞧!”

第四四五章:你知道学霸的痛苦吗?() 
    诗会给人的整体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虽然五百钱一位的价格太过高昂,但这也保证了入场人员的质量问题。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都说文人骚客,可这天下间是没人不爱财的,这些文人骚客也都一样。

    对于这些文人来说,这里的确是一个绝佳的交友场所。

    哪怕最终依旧没有能够一睹青禾的尊荣,可若是能够在这里结交几个好友,那也是不错的,毕竟放在平时,这些人可没那么多的时间去跟他们打交道。

    能拿得出五百钱的,未必都是有钱人,但至少可以保证一大部分都不是什么穷光蛋。

    而对于诗会的举办者来说,这就是一场敛财的活动,而且还是暴利。

    按照当下的行情,一个壮年男子一天的工钱依旧是三钱,一些特殊的职位大约会有个四五钱,五百钱,这几乎他们大半年的工钱。

    而五百钱,足以让一家人很好的过上半年的日子,不是以往那种不饿肚子的好日子,而是隔三差五的可以改善一下伙食的那种好日子。

    而搬出了青禾,这位洛州城内的顶尖红人才女,自然不愁吸引不来更多的人。

    当李元吉出现在会场面前的时候,也的确是这种感觉。

    这帮人虽然借此敛财,但却也是真的把这事当做事业去做的。

    会场的所在地是一栋酒楼,规模不小,但却算不上豪华,但是在此之前,却被打扫的干干净净,甚至还进行了特别的布置。

    除此之外,单单只是服务的下人就有二十余人,统一的服装,甚是到位的服务态度,从消费的观点去出发的话,这里的服务的确能够让人满意。

    李元吉一身不上不下的衣服,算不上有多华贵,但也不是一般那种普通的衣服。

    虽然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但也绝不想去干什么扮猪吃虎的事情。

    缴纳了一贯钱作为门票,领到了两个代表着门票的围巾。

    围巾在现在虽然并不稀罕,但也属于奢侈品一类的,对于唐人来说,有钱去买材料编织一条围巾,还不如直接做件衣服更划算。

    而围巾这种东西,大多数只是那些富家公子们的玩物,以及红楼女们最喜欢的东西。

    虽然一些大家闺秀以及豪门贵妇也很喜欢,但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就连价格,都插着十万八千里之远。

    至于被当做诗会门票的围巾,挡挡寒气倒是还可以,材料算不上珍贵,甚至连丝绸都不是,这玩意儿顶天了也就二十钱一条,批量的话,甚至十五钱或者十钱就能拿到。

    对于这玩意儿李元吉自然不会去在意,他是来体验生活的。

    无论是今生还是前世,李元吉也都从未体验过这样的生活。

    酒楼内人声沸沸,人来人往,不说人头涌动,但起码整个楼内能够看到的地方,少说也有一百来号人。

    供应不断的各种零食糕点,各种档次的酒水也在定点供应。

    整个酒楼内的气氛,可谓是热闹腾腾,三三两两的人群相聚在一起,紧握着手中的酒杯,谈到兴致之处,便举杯共饮,好不畅快。

    见此,李元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这帮人的确是把这诗会当做事业来做的,不然的话,又怎会将一个好端端的诗会搞成自助餐这种模式?

    虽然酒水未必都是好的,但那也是需要花钱去买的,这里似乎更热衷于烘托出一种气氛,用句李元吉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创造品牌效应。

    当初太平坊兴建之初,采取的模式和过程,不也与这里有些相似之处吗?

    不得不承认,李元吉倒是对这诗会的幕后者产生了一丝的兴趣,至少到目前为止,自己还没有见过一个通过这种方式来打造品牌的。

    “这位兄台可是刚来不久?”李元吉正打探着这里的环境,气氛,眼见的主便直接围了上来打着招呼。

    “不错,初至洛州,听闻此处有如此盛大之诗会,便是忍耐不住心中的骚动,特前来一睹之,只是不知是否来得及?”李元吉微微一笑,交朋友嘛……谁说皇帝就不能交朋友的?

    “不晚!不晚!兄台来的恰是时候,学生翟亮,恰比公子早来了些时候,倘若公子不嫌弃,亮可代为介绍之!”翟亮哈哈一笑,一副畅快的姿态,更是没有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想不到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