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璧今年也十六了吧?”饭后,提起段简璧,李渊的脸上总算是有了些笑容。

    这年头女儿不值钱,但是在一些贵族家庭,女子在长辈的眼里却还是很喜人的。

    虽然男贵女贱的思想依旧存在,但也不至于像普通家庭那样明显。

    “父皇,简璧虚岁已经十七了。”四姐笑着回应道,但心中却并不怎么高兴,当然,任谁一家子刚刚被训了一顿,这时候也不可能会立即高兴起来。

    “十七了,也不小了,有婆家了吗?”李渊感叹了句,十七了,如果没有玄武门的话,自己的重孙子现在都应该会跑了吧?

    四世同堂啊,这辈子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机会

    “父皇,暂时还没有接到提亲!”

    “元吉,你觉得应该给简璧找个怎么样的婆家?”李渊将目光看向李元吉。

    本来这事是想自己直接定下的,但结亲这事也不是乱结的,既然自己已经离开了权力的中心,那么再去做这种事情也就不太合理。

    段简璧没有接到提亲,并不是因为人长的丑,事实上,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即便人真的长的丑不可言,前来提亲的人也依旧是排着队。

    之所以没有人敢前来,则是因为段家的地位太高,一般人根本不敢去窥探,更不要说去结成儿女亲家。

    有这个资格的,至少也得是都督一级的,或者朝廷内阁成员,最次也得是六部侍郎一级的,其他人的话,除非是皇帝特别看好的,否则基本还是不用想了,根本不可能。

    “简璧可有中意郎君?”虽说身为皇帝,但李元吉内心其实还是跟后世差不太多,对于成亲这事,多多少少的也还是有些倾向于自由恋爱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自由恋爱是根本不可能的,没那个条件,也决不允许。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不是一句空话。

    特别是这些皇亲国戚,距离稍微远一些的倒还好说,向段简璧这种距离比较近的,她的亲事,甚至是包括段俨的亲事,四姐和段纶都未必能有决定的权力。

    皇族就是这样,你享受到了别人享受不到的待遇,得到了别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得到的东西,那你也要付出的更多才行。

    当然,关于婚事这个问题,无论是皇族还是普通百姓,其实都是一个样,要嫁要娶的人,都未必是自己认识的,甚至普通人家的女儿,在出嫁当天都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夫君是谁,这种事情并不稀奇,也不奇怪。

    “舅舅,璧儿哪有中意的郎君呢”说起自己的婚事,段简璧则是满脸的通红,羞的恨不能将脑袋埋在桌子下面。

    “若是有了中意的人选,就告诉朕,不论对方身份如何,家室如何,只要人品还行,能真心待你,哪怕只是个普通百姓,朕也支持你们。”李元吉微笑着说道,瞅着李渊似是对这番言论有些不满,连忙继续解释道:“皇家固然需要联姻来稳固自身,但也不是要牺牲掉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朕不该将江山的稳定,与你们捆绑在一起,所以朕并不想一言断定你们的将来。”

    李元吉的话放在这个时代的确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皇族联姻,大家族联姻,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有强强联合,结果才会更强。

    想当初,五姓七望牛成什么样子?为了确保自身的血统足够高贵,嫡出的联姻对象只能是其他五姓七望的嫡出子女,嫡出想嫁给庶出或者娶一个庶出,根本是不可能的,想都不要想。

    门当户对,甚至早些年的时候,连皇帝想娶个五姓七望女都不容易,除非皇帝本身就是五姓七望之人。

    “朕给你一年的时间,若是一年之内,你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朕便将你许配给他,若是不能,明年的这个时候,朕在为你安排一门亲事。”想去改变,但却不能一下子完全改变,李元吉也知道这其中的难度,所以只给了段简璧一年的时间。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虚岁才十七岁,这个年纪就成亲,在李元吉心中看来,的确有些早了,甚至连身体都还没有完全发育起来就要成亲生子,这或许就是古人寿命短的另一个原因。

    虽然十七岁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大龄未婚青年了,十二三岁成亲结婚的人都是一大堆,很多人这个年纪连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而这事也让李元吉心中萌生了一种想法,是不是要将成亲的年龄往后推一推?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是古代,人均寿命普遍不高,想要做到这点,很难。

    如果强行推迟,怕是会有很大一部分人连自己的孙子都抱不上,甚至连自己最小的儿子成亲都看不到。

    李渊努了努嘴,似是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李元吉是如今的大唐皇帝,他想做的事情,李渊也不好去改变,虽然十七岁已经不小了,可对于段简璧而言,好的婆家并不难找,重要的是这个婆家能不能给皇室带来一定的帮助。

    这个帮助并不需要太大,积少成多即可。

    家庭宴会就此结束,小家伙段俨像是终于逃脱了地狱似的,在李渊离开以后,整个人便再次活跃了起来。

    只是在高密公主的一双眼神之下,瞬间变成了乖宝宝。

    “打明日起,你就跟着你舅舅,让你舅舅好好治一治你身上的那些臭毛病!”四姐朝着段俨训斥道,对于这个儿子,她也是头疼的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就是很皮,根本毫无办法。

    “好啊!好啊!”一听要跟着李元吉,段俨整个脑袋犹如小鸡啄米似的,欢快的点着头,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

    李元吉心中微微一笑,看来小家伙还是很有期待感的嘛

    只是希望,这份期待感可以更久一些,不要明天还没结束,就被打回了原形。

    人群纷纷散去,回到自己的屋子,李元吉正打算洗洗睡觉,连日来的赶路,虽然不急,路况也还不错,可整个人也还是感觉到了有些些许的疲惫。

    “陛下,小公主求见!”

    “哦?看来朕的这个外甥女还有些悄悄话要跟朕讲啊”李元吉哈哈一笑,示意让宋忠去将她请进来。

    李元吉倒是挺期待的,也很想知道段简璧到底有什么悄悄话要跟自己讲?

    很快,段简璧那苗条的身影出现在了屋内,脸色依旧有些红润,脑袋恨不能钻入地下,害羞的让人觉得有些可乐。

    “舅舅,关于璧儿的婚事”段简璧始终低着头,也不敢去多看李元吉一眼,但说着说着,却又没了声音,似是害羞,又似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看来璧儿还是有心上人了啊,说出来让朕听一听,看看是哪家的小子有这个福气!”对此,李元吉倒是没有觉得意外,谁人少女不怀春呢?自己都奔三了,见到美女不还会小心肝砰砰乱跳吗?

    “不是”听到李元吉的话,段简璧的脑袋低的更深了,连忙摇头否认:“璧儿是想说,舅舅可以直接给璧儿安排婚事的,其实很早的时候,母亲就告诉过璧儿,我们这种家庭,儿女婚事根本由不得自己的,舅舅虽然贵为皇帝,但璧儿若是能为舅舅分担一些忧愁,此生也就足够了,所以璧儿不需要一年的时间”

    “璧儿长大了,也懂事了,可是朕说出去的话,又岂能轻易的收回?婚事,朕会为你安排的,但前提是这一年内你没有中意的郎君,朕不希望你下半生过的不幸福,不快乐,你要知道,就算没有你们的联姻,朕也能将这个江山治理的很好,所以,朕不需要牺牲你们的幸福”

第四三九章:朕一言九鼎() 
    李元吉这次并没有选择暗访,毕竟这次出来的时候是大张旗鼓,搞的满城皆知,就算是暗访,也未必能查出什么东西来。

    再一个,身为皇帝,不能总是去找下面官员的麻烦,偶尔的也需要去鼓励一下他们。

    段纶作为自己的姐夫,在工作方面还是没有问题的。

    无论是监事台传回的消息,还是从洛州官方传来的汇报,都证明了段纶在洛州干的很不错。

    至少,洛州如今已经超越了镇北,成为了继长安之后,整个大唐排名第二的城市。

    这个排名是综合排名,李元吉特意搞出的一套内部评比的机制,即加入了后世管理的一些思路,也整合了当代的管理模式。

    其中排名第一的,则是自古以来便很重视的人口。

    在此之前,只有人口才是衡量一位官员的标准,人口数量猛增,则意味着官员的能力越强,人口下降,则意味着官员能力不行。

    这也是之前官府对于各地官员考核的主要标准,虽然不是全部,但却可以决定到一位官员的去留问题。

    而现在则改为了积分制,一共有三个方面,没有满分,也不存在什么占比问题。

    排名第一的,依旧是人口问题,每十万人口算作一个积分,不满十万则不算积分。

    第二个自然是经济指标,看的不是那些虚无的gdp之类的,而是看地方全年的税收总和,每收入一百贯的税收,算作一积分,不满一百贯则不计算积分。

    前两个比较容易,各地官员自己也都知道个大概,即便是有偏差,也只是一两分的差距,无足轻重。

    但是第三个计算方式可就难了,这个是在暗中进行的,由监事台的监事负责进行。

    其评分标准更是五花八门,而计分方式也与之前两个大为不同。

    第三种计算方式采取的是百分制,即每年正旦开始,各地积分恢复为一百分,这一年中,监事会无处不在的去抽查。

    现在不是以前,监事人手不够,很多地方都只能保证每两三个月才有监事走一趟,随着科举的进行,监事的人数越来越多,像洛州这种地方,基本上可以保证每一天都有监事在这里,其他的地方也可以保证至少每半个月就会来一位新的监事。

    监事积分,没有加分,只有扣分。

    没有具体的抽查项目,可以是随即的走访,甚至通过与百姓的聊天,得到某些高层无法得知的消息,这时候监事只需要打一份报告,上交给上级监事台,然后由监事台派人前去暗中调查,若是属实,则扣掉一积分。

    百姓,商铺,官府,等等所有你能够看到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扣分项。

    当确定扣分之后,监事台会将情况传给各地官府,责令整改,若是限期内没有整改到位,则直接扣除五分。

    若同一问题,在同一官员任期内连续发生,这位官员便会被监事台上门谈话,运气不好的,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将来。

    对于官府来说,这项制度或许有些不近人情,近乎惨绝人寰。

    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这种制度却是他们最希望见到的制度,就这样,在这个封建时代,百姓的潜意识也在逐渐的改变着。

    当百姓受到欺负,无法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的时候,虽然也有人选择了跟以前一样的方式,自己忍声吞气的忍下来,但更多的人也变的鸡贼了不少,留存证据,然后暗中寻找监事,将这些事情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处理。

    李元吉将这种制度称之为封建式民主制,跟君主立宪制有些相似,但又并不相同。

    至于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说一步,而后面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