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这个消息,杜循就急着买货了,跟十郎和罗景一起,在市场里闲逛。

    逛了一会,突然迎面过来一个员外,看见十三郎,笑着拱手:“不想在这里见到节级,看看天近中午,不如一起去饮一杯?”

    说完,看着杜循和罗景道:“这二位是”

    十三郎道:“游员外,这一位是知军官人的父亲,这一位是家里罗主管。”

    那商人听了,两眼放光,连连拱手:“原来是老朝奉,失敬失敬。朝奉几时到的?”

    十三郎对杜循道:“这一位游员外是蜀地商人,专门向唐龙镇贩运砂糖的。唐龙镇做起来,便就是赖游员外和几个同伴,从蜀地贩砂糖来,对官人一向恭敬得很。”

    杜循点了点头,对游员外道:“我今日刚刚进城,不想犬子出城办事去了,闲逛一逛。”

    游员外听了,殷勤地道:“却是不巧,我也听说知军官人出城与北国的人谈事情了。朝奉,既然今日一缘,便就一起到酒楼饮几杯酒如何?权当为朝奉接风。”

    杜循不知这人底细,有些犹豫,不由看十三郎。

    十三郎凑到杜循耳边低声道:“这个游员外,就是八方会里的重要人物,与他结交一番只有好处。”

    听了这话,杜循向游员外笑着拱手:“员外破费,那便叨扰了。”

    此时唐龙镇最大的生意,就是川蜀商人的砂糖。西域商人的**玩砸了,债券不值钱,川蜀商人的砂糖债券水涨船高,正是他们春风得意的时候。这些商人被**价格暴跌吓到了,正想巴结杜中宵,避免这种风波。游员外正好撞见杜循,自然不会放过。

    

第143章 拉拢() 
酒楼的小阁子里,酒过三巡,游员外与杜循熟悉了,说话慢慢随便起来。

    饮过一杯酒,游员外对杜循道“朝奉,除了知军官人在外为官,不知家里还有什么产业?”

    杜循道“犬子未中进士之前,曾经向朝廷献了个从酒糟中蒸酒的法子,朝选特许三州卖酒。现在家中有几座酒楼,乡下有处庄子,还过得去。”

    游员外连连赞叹“朝奉家里如此多财产,着实令人羡慕。不似我们这些经商的,看着风光,其实遇到行情不好,动不动就赔得精光。前些日子价格暴跌,许多胡商便就倾家荡产。有几个以前与我玩得好的商人,现在沦落到给别人的店铺当小厮,着实让人心酸。”

    杜循道“怎么会如此?生意纵然有人赔了,不过一时落难,众人帮衬一下不就过来了。”

    游员外连连摇头“朝奉,我们这里做生意跟别的地方可不一样,都是十贯的钱,做着一百贯的生意。一旦赔了,就背上了许多债务,哪里是接济得过来的?像我,看着做许大的生意,其实手里也没有什么闲钱,都压在货物上呢。唐龙镇这里,一年可以赚其他地方十年赚到的钱,一个运气不好,也能赔上其他地方几辈子的债务。我们这些商人,难就难在这里。”

    听了这话,杜循摇头“员外,不是我说,都是贪心作祟。如果有十贯本钱就做十贯本的生意,又怎么会赔得这么惨?世上不管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踏实。”

    游员外叹了口气“身不由己啊朝奉。别人都是借债做生意,你不借,生意便做不过别人,很快就没什么意做了。借债就跟饮鸩止渴一般,明知道不好,却又不得不借。”

    杜循不清楚唐龙镇商业到底是个如何情形,便闭嘴不说。心里觉得,游员外说的不对,老实做生意无非赚的少一点,怎么就做不下去了?反正自己是绝不会这样做生意的。杜家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赚钱,而是保证杜中宵仕途顺利,只要他还当着官,家业就破败不了。

    其实游员外说得不错,唐龙镇这里的特点,不借债生意是做不下去的。哪怕你本钱比别多十倍,别人借债,生意规模也是同样大。要不了多久,借债的人就会后来居上,成为大商人。唐龙镇这里是大宗货物的中转地,规模越大越有优势,那些保守的商户很快就被淘汰掉了。

    不想冒这样的风险,就不要到唐龙镇来,火山军一样也可以做生意。在唐龙镇常驻的,都是游员外这种,对这种氛围又爱又恨,欲罢不能的。贸易的风波,让那些大商户越来越团结,他们聚在一起利用庞大的本钱和快捷的信息避免风险。相应的,小商户的风险就更高了。

    见杜循对债券的事情不感兴趣,游员外的心中有了点底。想来杜循重视杜中宵的官声,不想在债券上赚钱。如若不然,杜中宵肯定早就派人把债券的事情告诉杜循,让他到了这里之后应该怎么做。有杜中宵这个靠山,买卖债券,买空卖空,对杜家来说就跟捡钱一样。

    揭过债券的事情不提,游员外又道“前些日子,知军官人还专门找我们这些砂糖商人,说现在砂糖还是太少。种甘蔗跟种粮不一样,靠一家一户是不行的。甘蔗榨糖,越是大的作坊本钱就越低,榨出来的糖就越多。我们应该回乡建大的榨糖场,从民户手中收购甘蔗,才能够赚大钱。”

    听了这话,杜循连连点头“我常说我家大郎,就是不中进士做官,在家也是个大员外,对这些事情特别明白。种甘蔗榨糖我不懂,但在我想来,跟我们家酿酒也相差不多。现在我家卖的白酒里面,糟白酒已经不多,都是酿出来的白酒。这酒要味道好,从选粮便就十分讲究。现在我们那里,除了自己庄子里种酿酒的粮食,也从外面买,特别是在许州之外。我们收酿酒的粮食,都是跟几个大员外定好,让他们种什么高粱,什么麦子,什么豌豆,什么粟米,种子都是用我们的。惟有这样酿出来的酒,才是好酒。至于从市面上便宜收来的粮食,酿的酒就只能便宜卖了。”

    游员外一拍手“朝奉真是个行家!不错,知军官人也是如此说来着。说我们建大的榨糖场,选最好的甘蔗让周边百姓种,不只出糖多,榨糖场也省事。朝奉不知道,榨糖有许多讲究,不一样的甘蔗,榨法是不一样的。如果只种一种甘蔗,就省了无数烦恼。”

    杜循摸了摸颔下须髯,点头道“我家大郎对此种事,倒是一向比别人看得清楚。”

    游员外喝了口酒,低头不语,过了一会道“朝奉既然也是行家,有没有意思做砂糖这门生意?”

    杜循连连摇头“大郎在此地为官,我如何在这里置办产业?朝廷律法不许。”

    游员外道“在下不是这个意思。知军官人跟我们说了办榨糖场的事,我们几个商人也合计,觉得极有道理。只是没个人牵头,这事不好做起来。若是朝奉到川蜀走一趟,带头做起此事,功德无量。”

    杜循连连摆手“川蜀千里之外,我如何去得?此事不妥!”

    游员外道“其实也没有多远,从这里沿着黄河南下,到绛州渡河,到京兆府,便是到川蜀去的大路。像我们贩砂糖,一趟也不过几个月的功夫。现在外面修路,更加方便。朝奉,这是笔大买卖,若是能够做起来,一年赚的钱以万贯计,比卖酒可强得多了。”

    听着这话,杜循不由有些心动。这些年他一直在家里经营产业,现在一切都稳定了,家境殷实,有些静极思动。到底是举人身份,一辈子做个富家翁,有些不甘心。儿子已经中进士做官,杜循是不可能再折腾科举了,经商也是一条出路。

    杜中宵二十余岁,做到知军,虽然自己经常感慨不得志,无处施展抱负才华,在别人眼里就完全不同了。这个年纪,做到州军主官,前途无量,唐龙镇里的商人都想巴结。奈何杜中宵爱惜前程,跟这些商人一直保持距离,让大家有力气无处使。碰到杜循,游员外就觉得自己拣到了宝。巴结不了杜中宵,巴结他父亲也是一样的,说不定更好。

    作为有数的几个大砂糖商人之一,游员外有无数赚钱的路子,就怕杜循不想赚钱,不然总有一款适合他。只要拉他与自己合作,以后必然有说不尽的好处。

    一起合作买卖债券最容易,上手快,赚钱快,又在唐龙镇里,好处最多。其次就是建榨糖场,那里是这些砂糖商人的老家,一搭上了线,一辈子的好处。而且杜中宵说的有道理,这确实是条赚钱路子。从产糖到贩运砂糖,两条路子接起来,以后有赚不完的钱。

    杜循在家里经营农庄几年,自觉有些经验,听了游员外的话不由心动。那里远是远了一些,好处是连着唐龙镇这里,别人都要奉承自己。避开了杜中宵的辖地,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

第144章 做大事情() 
后衙,杜循看着端上来的一锅羊肉,不悦地道:“往常在家里,羊肉也吃得多。现在千里之外,我前来看你,怎么端一锅肉上来?偌大的唐龙镇,就没有点别的好吃的?”

    杜中宵笑道:“阿爹,是真不一样。这的羊,吃苦碱水长大,肉质鲜美,没有丝毫膻味。今日的羊是来自西边的一个蕃落,肉质格外好,你和罗主管吃一吃就知道了。”

    说完,杜中宵让十三郎把锅里的肉取出来,在一个大盘里摆好。煮的都是羊肋,每块都留着一小块骨头,便于用手拿着吃,是杜中宵从前世的手抓羊肉学来的。

    杜循不信,羊肉不都是一个味道?抓起一块吃了,面色缓和,点了点头:“味道还真是不一样,这肉鲜嫩得多,不是寻常羊肉可比。常说各地风土不同,习俗不同,没想到羊也不一样。”

    杜中宵道:“也不尽然,这里自古以来养羊的多,品种繁多,自然就会有一些地方格外不同。外面的羊肉也不都是这般好,有几个地方特别,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前些日子,这个蕃落来唐龙镇,送了几只羊,我养在衙门里,你们今日来,便宰了一只。”

    说完,取了酒来给杜循倒了一碗,又道:“阿爹,这是河东路这里的菖蒲酒,味道清香,最适合这个时候饮用,您尝一尝?”

    两父子与罗景和十三郎一起,围着一大盘羊肉,边吃边谈,说着这几年的变化。

    讲过了现在家中的情况,杜循道:“我在路上听人说,最近唐龙镇里的乳香价格暴跌,好多商人亏了本钱,百业萧条。在你任上出了这种事,不要被朝廷责怪才好。”

    杜中宵笑着道:“阿爹安心,市面上价格涨跌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朝廷怎么会因为这种事责备地方官?再者说了,此次商人亏钱,官府又没有亏,还大赚了一笔,不碍事的。”

    杜循一愣:“碰到这种事情,官府还能赚钱?这种事情可没有听说过。”

    “岂止是官府赚钱,有的商人也赚了不少。特别是本钱雄厚的,像那些砂糖商人,因为此事买卖债券还赚了一笔呢。价格涨跌,货物还在那里,不碍事的。”

    杜循摇了摇头:“你们这里生意如何做法,我是搞不懂。不似中原的正经商人,贩货卖货,专一搞些让人不明白的事。千里远来,我还想从这里贩些货物回去,这样可得谨慎了。”

    杜中宵道:“贩货回去无妨,哪个敢对你动手脚?只要不去买空卖空,便就无事。”

    杜循道:“我花几贯钱都小心翼翼,不见货物,哪个给钱?什么买空卖空,我听这说法,就知道不是正当生意。大郎,你是个踏实的人,怎么弄出这种名堂来?”

    杜中宵饮了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