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最流行的,其实是灌钢。就是利用生铁的熔点比熟铁低,密封后加热,生铁先化,渗进熟铁里面,从而达到提高碳含时的目的。钢本就是碳含量介于生铁和熟铁之间的铁,生铁熟铁两者结合,刚好能够炼成钢。这是最盛行的方法,军中的刀剑,多是用此法制成。

    杜中宵在永城的时候,还试过另一种方法。就是用熟铁打制成农具,而后熔化生铁,淋在制成的农具上,而后淬火。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而且用得久了,刃部的钢被磨掉之后,可以很容易地修补。用淋生铁的方法制成钢刃口,是成本最低、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坩埚钢制成高等的工具钢,灌钢则是大批量刀剑使用的中等钢,熟铁刃口淋生铁,则制农具等价廉的铁制品。对于大通监所产的铁,杜中宵早已经规划好了用途,只是推广还要时间。

    杜中宵吩咐匠人,把制好的钢带放到炉火上,重新烧得暗红,而后开动一边的钢辊,一片一片放了进去。钢带被钢辊带动,缓缓前进,依照钢辊之间的缝隙,慢慢被轧成厚度均匀的钢板。

    陶十七跟在杜中宵身边,看着钢板成形,笑道“真是神奇!这么一会功夫,那边的生铁便就成了这一块一块的钢板。不过,官人,这些钢板要来何用?若是打制锄头、铁锨,钢条就足够了。”

    杜中宵笑道“一个简单的用处,可以用来制作盔甲。对了,这几日怎么不见十三郎?他的身躯长大,又一把好力气,打一副钢甲穿着,必然威猛。”

    陶十七道“自到了大通监,便依官人吩咐,与陈勤一起四处查看。这里群山联绵,好多冶户都在山里,这么多日子都没有查完。——官人,若是这能制钢甲,给我也制一副。”

    杜中宵听了就笑“你的身板,穿得起来么。”

    这些钢板厚度均匀,已经可以利用那边的水利锻锤,制作钢甲了。若是有心,就是制成杜中宵前世电影中看见的,西欧后期的那种全身板甲也是不难。不过宋朝的对外战争规模,和军中战马情况,没有必要就是了。性价比远不如部分钢甲,加上大量装备来得划算。两军对阵,三千精锐骑兵,可比三百板甲骑兵有用得多了。宋朝对契丹和党项,都是大规模战争,枪炮比板甲重要多了。

    看着一块一块钢板成形,杜中宵出了口气“有了这些钢板,大通监的铁便就有了出路。天下事无钱不行,有了钱,其他产业才能兴旺发达。现在河东路,最缺的就是钱啊——”

    陶十七不在其位,也不关心那些,只是看着这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心中欣喜。跟在杜中宵身边数年,已经习惯了见他化腐朽为神奇。大通监的铁人人发愁,杜中宵来了不多日子,便就看见了出路。

    孙承平带着三个儿子,到锻铁的这边略看了看,便就回到炒钢炉那边。锻造对他们来说,太过了高端了些,以自家实力,还接触不到。孙承平做人实际得很,没用的东西,看了白看。

    正在这时,那边山上转下来陈主管和牛主管两人。他们听说了这边自己炒钢,并不介意。不过到底是同行,听说今日开炉,相约了一起过来看看。这是附近常有的事,倒不是有意来看。

    一过了河,看见趴在地上的三座炒钢炉,牛主管道“作怪,这里的炉子怎么跟我们的不同?”

    陈主管也觉得奇怪,急忙拉住牛主管的袖子,道“走,我们赶紧过去看一看!”

    孙承平正弯着腰,看匠人从出铁口取铁水出来,一边的大郎猛地位他衣角“阿爹,那边陈主管和牛主管来了!我们许多辛苦,这炉子可不能被他们看了去!”

    孙承平猛地警醒过来,直起身道“可不是,被他们看去,我们不是白辛苦了!我去截住他们!”

    。

第33章 悔不当初() 
迎上陈主管和牛主管,孙承平道:“两位主管因何今日有闲?平日可是一步都不舍得离开钢炉。”

    陈主管道:“听说建了个炉子炒钢,我们过来看看,庆贺一番。”

    说完,指着两人身后跟着的小厮。两个小厮各提了一只鸡,抬了一缸酒。

    孙承平喜道:“两位主管有心。看看天色晚了,不如你们先到监里去,我去唤杜官人。”

    陈主管不疑有他,正要答应,被旁边的牛主管拽了下衣袖。陈主管猛然警醒,才察觉今日的孙承平跟往日不同,过于热情了。三家都是炒钢,但孙承平家本小利薄,按往日习惯,是没资格跟陈家和牛家并称的。今日在这里,却跟主人一般,过来抬待。

    牛主管道:“酒肉由小厮抬到监里就好,我们既然到了,怎么也去拜见官人。”

    说完,拉了陈主管,不管孙承平,向炒钢炉那里去。陈主管已经明白过味来,这里的炒钢炉跟自己家的不同,莫不是有什么古怪?孙承平拦在这里,有些蹊跷。

    看两人绕过自己向前而去,孙承平来不及拦截,急得跳脚。

    此时太阳西斜,一抹余晖洒在大地上,把炒钢炉描上了一圈金边。烧了一天,周边热气腾腾,在这里的匠人都满头大汗。五个大汉在一边拉着风箱,炉中烈火熊熊,铁水不住地从出铁口出来。

    走得近了,见这番景象,陈主管和牛主管都惊得呆了。这跟他们的炒钢炉完全不同,即使上从外表上看,这里的炉子也先进太多。特别是从出铁口出来红红的铁水,尤其让两位主管震撼。他们的炒钢炉出来的都是豆腐渣一样的铁块,里面杂质极多,需要不停地锻打,才能成为铁锭。而这里出来铁水,直接浇到旁边的范里,便是上好铁锭。

    好一会无语,陈主管才道:“啊呀,这是什么炉子?怎么如此厉害!似这般炒钢,一日岂不是出几百斤?呀,这样一座炉子,一日要赚多少钱!”

    生铁炒成熟铁,损耗一般在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加上大量人工和燃料费用,价增数倍。像这样的炒钢炉,由于出来的就是粗铁锭,几乎就是一座金山摆在这里。

    见孙承平赶上来,陈主管揶揄道:“怪不得孙员外不让我们过来观看,原来是有新炉子在这里。这样一座铁炉,昼夜不停,不知要赚多少钱财!只是,孙主管,如此好事,怎么不让邻居知道?”

    牛主管冷声道:“以孙员外的身家,建得起这样大炉吗?”

    反正两人已经见到,孙承平便不再掩饰,抗声道:“两位主管放心,我自有办法。说起来此事怪不得我,官人先去找得的你们。是你们再三推托,才来找我。现在炉子如何建,我已了然如胸,等到此间事了,自有办法回去依样建一座起来。只是两位主管,想照着建就不容易了。”

    牛主管面色阴沉,知道孙承平说的不错。当日杜中宵找到自己,结果两人贪图自家活计,把机会推掉了,现在知道已晚。前面恶了杜中宵,衙门必然无人帮忙,孙承平要独占生意,更加不会教。这炉子看着就怪异,跟原先用的完全不同,没人教可建不起来。

    拉着陈主管到一边,牛主管道:“似这般炉子,在附近一旦建起来,必然日进斗金。我们早一日学会,便就早一日赚钱。只是现在看来,孙承平那厮,是必然不会教我们了。唉,可惜前几日恶了那位杜官人,想从衙门里学,只怕不易。一会我们庆贺,要多多奉承杜官人。切记,切记!”

    陈主管连连点头。如果当日知道会学到这些东西,就是把两家的炒钢炉停了,两人也会带着人来帮衙门建炉。当时一念之差,落了这么个结果。

    离开炉子,陈主管和牛主管一起看了旁边锻铁的地方,一起唏嘘。衙门到底是大气,随便一出手便就是这样一处大产业。看这里的情形,一天就能炒一两千斤铁出来,加上一边锻炼得法,一天不知道要赚多少钱。往少了算,几十贯总是有的。

    见杜中宵跟陶十七站在一边,陈主管和牛主管两人急忙上前行礼。

    杜中宵看着两人,似笑非笑地道:“怎么主管今日得闲?”

    陈主管道:“听闻衙门这里建起了炉子炒钢,我们两人凑了些酒肉,前来道贺。”

    “有心了。”杜中宵点了点头。“炉子新建,今日点火,两位四处看看。若有不合适的地方,尽管跟我说。只要对衙门有用,我吝封赏。”

    牛主管道:“官人这里建得极好,岂是我们可置喙的?小的们四处看看,不打扰官人。”

    说完,拉着陈主管四处观看。看见这里都是用水力锻锤,两人羡慕不已。仅此一项,就不知道省了多少人力。可惜水利官府垄断,一般百姓只能想想。

    看一边锻好的钢锭,泛着乌光,甚是整齐,一眼就可看出,里面没什么残渣,远不是两家锻出来的可比。陈主管叹了口气:“衙门做事,非我们可比。你看这些钢锭,俱是铁精。”

    牛主管连连点头,羡慕不已。自己两家数代经营,含辛茹苦,跟这里一比,却什么不是。

    走到钢锭前,牛主管实在忍不住,不由就想伸手去摸。

    另一边的陶十七看见,一个大步上来,抓住牛主管,口中道:“你这浑人,要做什么!”

    牛主管道:“我见这铁粲然可爱,不由就想摸一摸,看滑也不滑。”

    陶十七厉声道:“这钢锭刚从铁砧上取下,看着乌黑,其实其热无比。你的手摸上去,最少要褪几层皮!你是常年在铁炉边做事的人,怎么会如此鲁莽!”

    牛主管一个激灵,忙向陶十七拱手道谢。到了这里,被这里的场面震慑,牛主管一时心神不属,竟然做出这种没头没脑的事情。这些铁锭看着已经不红,实际温度还非常高,哪里敢用手摸。牛主管炒了一辈子钢,因为这件事,不知训斥了多少人,没想到自己竟然犯这种低级错误。

    陶十七也懒得理他,按着杜中宵的吩咐,指挥几个厢军,把轧好的钢板收拢好,用扁担挑了,准备运到大通监里面的货场里。这些钢板是杜中宵最在意的,其他钢锭和钢条,只是一般高品而已。

    制出来的铁再好,也要地卖掉才能赚钱。而对官府来说,卖东西着实不易,要么抑配给百姓,要么设场发卖。大通这个地方,到哪里去找买铁的商人?

第34章 新钱() 
货场边上,杜中宵看着陶十七带了几个兵士,向建好的池子里面加锡块。一边十三郎和陈勤两人蹲在地上,看兵士抬了煤块过来,不由问道:“官人,这里烧锡要做什么?”

    杜中宵道:“把锡烧得化了,镀到铁上。”

    十三郎看看陈勤,想不出锡怎么镀到铁上,更想不出镀到铁上能干什么,摇了摇头。陈勤一样想不出,两人蹲在地上,静静地看。

    在池里加满了锡块,陶十七在指挥着兵士在下面烧起火来。又命另一拨兵士,把昨天制好的钢板一一用醋擦拭,摆在一边。

    太阳爬到了半空,空气温暖起来,杜中宵感到有些懒洋洋的。陶十七随在自己身边时间长了,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多事情自己一说,他便知道怎么去做,让杜中宵越来越懒于动手。

    锡的熔点很低,煤火烧起来,用不了多久,池子里的锡便就开始熔化。从灰扑扑的锡块,慢慢变成了亮白色的液体,阳光下看起来有些晃眼。

    陶十七直起身,到杜中宵身边叉手:“官人,池里的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