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竦点了点头,道“堪比绢帛的,也只有金、银和香药了。只是市面上不多,收买也难。现在军资库里毛皮着实不少,一下子撒到货场里去,只怕金银之类轻货不足,价钱上扬,反而不美。”

    杜中宵微微一笑“货场的牙人都归衙门所有,不必怕卖得亏了。只是用大量毛皮买轻货,衙门不亏,商户必定要亏,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夏竦道“做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道理,商户亏一些没有什么。”

    杜中宵拱手“相公如此说,此事便就交予我做,这两个月尽快把库里毛皮换成轻货就是。以后毛皮收的税,不再入库,直接在货场交易换成别的就是。”

    沈士龙道“如此最好。不然库里毛皮积压,就必然要用来充抵俸禄,难免军兵官吏抱怨。”

    杜中宵点了点头,心中明白,此事要解决,还是要从货币上想办法。不过以自己现在的身份,解决不了这么复杂的问题。用贵金属货币,由于可以储存,随着商业发展,总是会遇到货币不足。哪怕现在境内发现大铜矿,也只能短时间缓解,长久来看还是这个趋势。要想解决,只能使用纸币。

    货币和银行,是商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总是避不开的。

    见杜中宵主动接过了解决库存毛皮过多的任务,夏竦便不再提,道“本州两监,除了永利监的土盐之外,还有大通监的铁。那里产铁甚多,这几年也是积压不少,陈铁山积。虽然可以铸钱,但铁钱民间盗铸极多,无利可图。到了来年,签判到那里想想办法。”

    杜中宵拱手称是。朝廷总是面临这样的困境,不管是铜钱铁钱,一旦铸得多了,便成本上升,铸得越多亏得越多。河东路铁矿多,煤矿多,行用铁钱之后,民间盗铸严重,币值飞速下降,以至大通监积压了大量的铁。这些铁拿来铸钱,铸了就亏,只能堆在那里。那里是河东路的冶铁中心,民间冶铁由于固定需求,一直不停,铁课不停,铁越积越多。

    这就是收实物税要面临的难题,账面上看税收不多,实际用处则要打个大折扣。

    。

第23章 割韭菜() 
康成栋和耶律不花到了交易大厅,找到何昆,对他道:“这两日我们在并州城里问过,果然毛皮都是如你说的那样交易。既如此,便与你签一纸契约,代我把毛皮卖了吧。”

    何昆听后大喜,急忙问道:“不知员外有多少毛皮?欲要换哪些货物?”

    康成栋道:“初次来并州做生意,带的并不太多,只有不到两千张生皮。卖了之后,多换些珍珠和香药。我这里有张单子,写了要换的货物,你拿去照着买就是。”

    何昆拿了单子看了,摇了摇头:“员外为何买这么多香药?这两日香药价格暴涨,不是买入的好时候,不如换些其他货物。便如绢帛之类,划算得多。”

    康成栋奇道:“前两日还无事,怎么香药的价格一下涨起来?”

    何昆叹了口气:“听说州里各库毛皮太多,折支作为俸禄发给军兵,引众人不满。为平息众怒,衙门卖出大量毛皮,收买香药。城里的毛皮生意,州里都是十抽一,府库里毛皮山积。一下放出来,自然会压低价格。好在并州做毛皮生意的商人多,又有货场存放,纷纷买了存货。不过这么多毛皮换香药,香药又不多,价格便一下涨上去了。唉,衙门此事做得急,我们也是措手不及。”

    “这可如何是好?不知香药价钱涨了多少?”

    何昆道:“就一两日的功夫,便就涨了一倍不止,今天依然还涨个不休。员外看那边白板,香药的价格现在是每个时辰变动一次,眼看着就涨。”

    康成栋听了,转身对耶律不花道:“郎君,这可如何是好?香药价格暴涨,现在买了岂不吃亏?”

    耶律不花有些恼怒,不想遇到这种事情,咬牙道:“看看年关将近,我要买了回去送人的,价钱涨了也要买!真是流年不利,竟然遇到这种龌龊事!”

    正在这时,一个与何昆打扮一样的人过来,对何昆道:“哥哥,你手里还有香药么?我这里几个大员外一起买,着实没有货源了!真真急死个人,做不成这笔生意,平白少许多钱!”

    何昆道:“现在城里的大员外,人人都是屯香药,我手里一点货源,只能照顾自己生意,哪里还有多余地匀给你?俗语云买涨不买跌,这些大员外都是人精,只是苦了我们。”

    康成栋听了奇道:“既然香药价格暴涨,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买?不是急用,不会等价钱降下来了再买?若不是我实在有用处,此次便就不换香药了。”

    何昆听了就笑:“员外,你这样想,就不是个做生意的了。衙门收香药,那是知州相公定下,一定要收够数目的。这些大员外,把货场里的香药买了,没有货源,价钱自然涨个不休。你看,这才一两日的功夫,价钱便就翻了一倍,这钱来得多容易?”

    康成栋眼光一亮:“还有这种事情?那现在岂不是人人屯货?”

    “当然。幸亏现在临近新年,外地客商急着回家过年,他们手里的香药必须要卖,不然货场里早就没有货源了。这就跟地上捡钱一样,谁会错过?”

    康成模眼珠转了转,又道:“如此说来,此次价钱暴涨,是因为衙门收购香药?那等到他们收购足了,香药的价钱岂不是又会降下来?那时存货的,可就是亏钱了。”

    何昆道:“就是如此,这种生意就看眼力与胆色。消息一出来敢果断下手,在价钱下跌前就抛售出去。做得好了,几天时间赚的钱,就能赶上别人一辈子。”

    康成栋听了不由咂舌,自己辛辛苦苦贩两千张羊皮,不知费了多少心力。先从契丹组织货源,与人定好了,再一起到榷场,申请公据,最后再运到并州来。劳碌几个月,不过几百贯钱。而并州城里的大员外,只要瞅准时机,一进一出,一两天的功夫就赚到了。

    越想越是心动,康成栋低声对耶律不花道:“难得遇到这样一次时机,郎君,不如我们多待上三五日,把羊皮全部换成香药。不需贪心,赚上一倍便就收手,也可以过个好年。”

    耶律不花早就蠢蠢欲动,连连点头:“好,好,正该如此!”

    杜中宵的客厅里,夏贵眉开眼笑。见到杜中宵进来,急忙站起身来,口中道:“签判这一计果然厉害!就在今日上午,货场那里的香药价格已经翻了一番,还在涨着呢!”

    杜中宵笑了笑:“主管,既然涨了,先前你屯的香药可曾卖出去了么?”

    夏贵连连摇头:“价钱正涨得疯,怎么会卖?再屯上几日,就比我辛苦一年赚得都多了!有了这一笔钱,相公家里可以过个好年,也能看出我能干。签判,以后我也不必去辛苦做生意了,只要安坐在并州城里,这样一买一卖,就能赚大钱!”

    杜中宵叹了口气:“主管啊,人贵知足,该收手时即收手,才能真赚到钱。一旦行情反转,手里的货可就砸自己这里了。前几天我也屯了一些香药,今明两日便就全卖出去。”

    夏贵一愣:“干吗这么着急?何不再等上些日子,让价钱多涨一些?反正只要衙门要收香药的消息在,便就有了屯货,不愁卖不掉。安坐家里,便可赚钱,这种好事怎能不做?”

    杜中宵笑着摇了摇头:“主管,其实这种钱不该赚的。只怪军资库里的毛皮太多,不用点手段难以销出去,我才作这种花招。并州城里要想从货场长久赚钱,便就要保证行情稳定,最怕大起大落。衙门管着全部牙人,又管着货场存货,还有军资库物资无数,操纵价格实在轻而易举。不过,这些交易赚多少钱总有个大致数目,衙门下场,把钱全刮到自己的手里来,商人赚不到钱,毛皮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这便如割韭菜,要恰到好处,时时施肥,才有长久收益。”

    夏贵哪里听得懂这些,只是失望地道:“依签判所说,这钱只能赚一次?唉,可惜!”

    杜中宵笑道:“货场就在那里,怎么会只赚一次,只是以后不能这么狠了。主管在衙门里认识的人多,什么消息都打听得到。那些交易的货物,价格涨跌该心里有数才是,依现在货场规制,只要让牙人下了定单,根本不需要买卖货物,靠着价格变动就可以赚钱。”

    夏贵想了想,自己有夏竦这个靠山,确实什么消息都打听得到。但要说掌握价格走势,总觉得做不到。拍拍脑袋,叹了口气:“到了这个时候,才发觉我这脑袋有些不够用,以后还要签判提携。”

    杜中宵微笑,暗暗摇头,夏贵还是那个贩货卖货的思维,跟不上并州的节奏。现在的牙人制度,加上货物都在货场里,本地商人并不交割,仅仅靠价格就可以做生意赚钱的。衙门的消息灵通,可以预见到货物短时间的价格波动,总有机会低买高卖。像杜中宵和夏贵这些人,可以利用这种便利,搭着顺风车做投机生意。就像这次这样,香药的价格暴涨暴跌,杜中宵也赚了不少钱。

    夏竦要把军资库中的毛皮卖出去,换成金银香药等轻货。杜中宵怕消息一放出去,造成市场毛皮价格暴跌,造成官府财物损失,自己担上责任,便先操纵了一次香药投机。

    杜中宵先放出风声,衙门要用毛皮换香药,然后军资库大量的毛皮运到了货场里。对外说这些毛皮卖出去了,市场价格没有大的波动,其实并没有多少交易。在这几天,杜中宵用卖出去的毛皮,其实没买香药,全部收购的是金银。之所以香药不足,是利用控制牙人的便利,从账上大量消灭了香药货源。

    每日的交易货物,都显示在交易厅里的白板上面。短时间内香药突然大量缺货,传言四起,价格暴涨,使得大商人纷纷入场屯货。利用牙人交易信息的不透明,悄悄进行了货物转移。原来香药的主人,以为是在价格暴涨前卖掉的,实际是在暴涨之后才转到屯货商人手里。仅这一个价差,大量毛皮屯积在货场的成本便就出来了,可以在以后慢慢卖掉。

    至此杜中宵的目的已经达到,自己处理军资库的毛皮存货,最少不亏钱了。这个时候,乘着市场上香药价格高企,衙门几个库里的香药悄悄进场,高价卖出。至于以后香药价格泡沫什么时候破灭,已经跟杜中宵无关。反正衙门不会在价格高的时候买进,商人早晚会发现,投机的基础消失了。

    这场风波最后收场时的台词杜中宵都已经想好了。无非是本来要用毛皮换香药,结果衙门有人泄露了消息,造成价格暴涨,交易不划算,衙门不买了而已。

    有这种交易市场,就有这种投机,不过官府不应该下场。杜中宵做过这一次,便就要想办法堵住制度的漏洞,让后来者没法做同样的事。小的投机,既没办法,也没必要禁止。

第24章 劫富济贫() 
并州后衙夏竦住处的客厅,杜中宵和夏贵对面而坐,中间坐着夏竦。

    仆役端了肉片上来,夏竦道:“天气严寒,签判这个把肉片涮了吃的法子,极是舒适。并州这里的羊据说是养在盐碱滩上,没有一丝膻味,非中原可比。来,我们吃肉喝酒,说些闲话。”

    杜中宵拱手称是,与夏竦和夏贵一起,喝了一杯酒。

    说了些天气变化,城中内物,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