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最强主宰-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次日清早。

    中军大帐。

    身披盔甲的陈到前来汇报,声称典韦已醒。

    刘辩当即放下碗筷,第一时间赶赴典韦所在的军帐。

    不多时,刘辩出现在典韦的塌边,轻声问:“感觉可好了些?”

    “多谢大王惦记,可惜典韦没有捉到吕布那厮,还请大王恕罪!”

    典韦正要起身拱手作揖,反被刘辩强行按倒,“有伤在身,切勿乱动。本王不会治你的罪。”

    典韦闻言,眼眶之中不由得闪动晶莹的水花。

    典韦追随刘辩的时间不长,却深知这位主子的铁血手段,更加清楚礼贤下士的风姿。

    故而,典韦面对大王的态度,内心深受感动。

    刘辩道:“将近几日所发生的事,以及你的伤,一五一十的告知本王。”

    典韦轻微点头,继而将事件的前因后果尽数道出。

    盏茶过后,刘辩在典韦的话音中,明白整个经过。

    殊不知,典韦所言,与高顺知道的差不多。

    典韦之所以受伤,恰恰因为追赶吕布而进入函谷关,碍于困倦,被飞熊军所伤。

    另外,董卓已在数日前赶赴长安了。

    虽然郭汜将消息封锁的很是严密,但刘辩岂会料不到?

    “好好养伤,这个仇,本王会为你报!”刘辩说着,拍了拍典韦的另一侧肩膀,以作安慰。

    旋即,刘辩起身离开军帐。

    陈到、徐晃、高顺等人紧随其后,卫士们则在刘辩的授意下,前去寻找孙坚、曹操、公孙瓒等人。

    老话常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孙坚等人来到中军大帐时,带来了一个消息——

    军粮所剩无几,最多还能撑七日。

    另外,其他诸侯因为函谷关久攻不下,已然生出退意。

    只是,不便向刘辩道明罢了。

    粮食是根本。

    没有足够的补充,就算攻下函谷关,后面还有潼关,仍旧难以为继。

    再有,飞熊军过于强大,城关久攻不下,对将士们的心理也会造成负担。

    刘辩对此,不由得陷入两难境地。

第78章 瘟疫横行() 
0078、瘟疫横行

    此后三天,刘辩在众将的陪同下,查看营中所有受伤的士卒。

    众人面对大王的礼贤下士、嘘寒问暖,心底很是感激与感恩。

    可现实仍旧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刘辩的心头。

    函谷关虽不如潼关那般坚实,可若想强攻,仍旧不切实际。

    最基本的,刘辩手上没有攻城利器。

    虽说刘辩可以通过超强大脑进行创造,但仍旧需要时日。

    更何况,全军所剩粮草不多,根本不允许刘辩花费时间去创造。

    另外,即将迎来一场噩耗,促使刘辩不得不放弃夺关。

    ……

    两天后。

    随着天气回暖,气温逐渐升高,地上的积雪即将化尽。

    即使暂时没有办法破关,可刘辩却没有闲着。

    早饭过后,刘辩在中军大帐,提着狼毫在草纸上勾画‘狼铣’、‘铁蒺藜’以及改良版的‘塞门刀车’。

    由于飞熊军的力量过于强大,刘辩率领的士卒不堪一击,所以只好通过‘旁门左道’取胜。

    铁蒺藜诞生于战国时期,但历朝历代均有使用,并且均有获得较大的成功。

    刺入敌军足底,防止敌军前进的同时,配备明朝戚继光创造的神兵‘狼铣’,或者改良版的‘塞门刀车’。

    塞门刀车也诞生于战国时期,但刘辩的改良,则是与诸葛亮改良的‘冲车’相结合。

    无论在防御、杀伤力等方面,均会给敌军造成不同程度的打击。

    就在这时,守门卫士忽然出现在帐内,拱手道:“禀大王,徐将军有事禀报。”

    刘辩闻言,下意识的抬头看向那卫士,心说:“来的正是时候!”

    “快,让他进来。”刘辩话音落下,卫士转身离去。

    刘辩刚刚勾画完草图,他徐晃就来了,岂不是装…逼的最佳时机?

    很快,徐晃疾步进入帐内。

    只是,不等刘辩将草图递过去,只见徐晃满脸慌张地说:“大王,大事不好了!”

    大事不好了?

    “发生了何事?”刘辩收起满心得意,正色道。

    徐晃再次说道:“随着天气转暖,大王唯恐官道上百姓们的尸体发生恶臭,命将士们妥善掩埋。

    昨日忽有近千士卒发生寒热症,今早全部死…光,随军疾医认为是、是瘟疫!

    疾医不敢将消息散播出去,可‘瘟疫’症状已在军中传开,发现竟有上万士卒被、被传染。”

    瘟疫在古代是很常见的疑难杂症,尤其发生在战争之后。

    史书记载——

    董卓挟汉献帝及洛阳地区百万居民西迁长安,百姓死于流离途中者不可胜数,故而引发瘟疫的流窜。

    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

    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

    汉末九州,百姓总计有三千万人,却在相继数次瘟疫中,死去百姓达到两千多万人!(真实数据)

    自黄巾起义开始,先后经历诸侯讨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直至三国内战,百姓达到了‘百不存一’的地步。

    此时,刘辩的瞳孔不由得微张,极度吃惊的站了起来,“可当真?”

    “末将不敢欺瞒。”徐晃郑重道。

    ……

    不消片刻。

    在徐晃的带领下,刘辩来到疫情严重的灾区。

    孙坚、曹操等人见状,纷纷赶来阻挡刘辩前进的步伐。

    “大王,不可上前!”曹操齐齐拱手。

    “眼下如何了?”刘辩刚好看见,那些一动不动的士卒,均被身子虚弱的同伴抬往营外。

    显然,那些身子虚弱的士卒均被传染。

    “回大王,又有数百人难以忍受痛楚,死去了。”孙坚道。

    刘辩起初认为,天气转暖,无论是官道上、或者是战场没有处理的尸体,必然会引发恶臭,导致瘟疫横行。

    于是,趁着危机尚未降临,便命人将尸体掩埋。

    可此时,刘辩忽然改变了主意——

    “此刻起,所有因为瘟疫死去的士卒,全部用火烧掉,不要再掩埋了。另外,将没有染病的士卒进行隔离,并统计人数。”

    殊不知,刘辩正是想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地下土壤若被沾染病菌,一样对人体有害。

    更何况,此处距离渭水极近,若将病菌汇入河水中,那么下游州郡的百姓皆会遭殃。

    只是,孙坚、曹操听了刘辩的话,反而下意识的互看一样。

    不掩埋,用火烧?

    刘辩选用火烧,自然是为了防止疫情扩散。

    可他却忽略了一点,古时凡是尸体火化者,多为大奸大恶、无儿无女之人。

    眼下,既然是弘农王下令,孙坚、曹操反而不敢反驳,只好依命照办。

    ……

    未时稍过。

    孙坚、曹操来到中军大帐。

    “大王,疫情蔓延的很快,没有染病的士卒……”孙坚欲言又止,不由得看了眼身边的曹操。

    “但说无妨。”刘辩知道瘟疫流窜的快,故而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孙坚闻言,下意识的收回目光,再度说道:“不足三万。”

    不足三万?

    仅仅一天一夜,竟有三万余将士被传染?

    刘辩闻此噩耗,瞳孔不由得放大,满面吃惊。

    就在这时,帐外忽然传来嘈杂的声音——

    “休要拦我,我要去见大王!”

    “你这护卫,怕是不想活了吗?”

    “今日,我一定要见到大王!”

    “……”

    顷刻间,陈到向刘辩拱手作揖,继而大步离去。

    不消片刻,陈到将外面的人带了进来。

    刘辩只见来人是刘岱、鲍信、孔侑、张超与韩馥等人。

    “诸位到此,所为何事?”

    刘辩话音稍落,众人纷纷屈膝跪地,开始七嘴八舌的哭诉。

    刘辩虽听不清楚,却能听出一二,不外乎粮草不足、瘟疫横行,准备返回。

    “好了!”刘辩高声道:“瘟疫无情,本王也没有办法。

    眼下粮草不济,函谷关一时半会儿难以攻破,本王明白诸位的心情。”

    殊不知,刘辩根本不明白他们的心情。

    城关难破可以理解。

    他们参加诸侯联军,为的是诛杀董卓,维护汉室权威。

    可如今将士们皆因瘟疫而死,难免不甘心啊!

    如果继续留守此地,不等被郭汜的人灭掉,反而会被瘟疫传染致死啊!

第79章 山野疾医() 
0079、山野疾医

    不多时,刘辩无奈道——

    “罢了,眼下粮草不济、加上瘟疫横行,朝夕难以破关,尔等……散了吧!

    但有一点,诸位是汉室子民,食汉室俸禄。

    待重新积聚实力,还请诸位协助本王诛杀董卓,救回陛下!”

    这是……允许他们走了?

    众人闻言先是一惊,随即眉宇间便流露出喜色。

    旋即,众人纷纷叩拜,山呼:“谢大王成全,我等随时等候大王的命令。”

    刘辩没有再言语,反倒抬手扶额,闭上了双眼。

    刘辩重回汉末,意气风发的试图阻止董卓迁都。

    虽说没有改变历史,但却在董卓手中救回50万百姓,粮草、珍宝若干,算是小胜。

    可自从大破汜水关,一路追击至函谷关,反倒因为指挥不善,导致先后两次损兵折将,董卓却在不知不觉间西去长安。

    如今瘟疫横行,仅一天一夜时间,三万余将士的生命遭到吞噬。

    眼下,各地诸侯请愿返回,刘辩无奈啊!

    重回汉末又能怎样?

    还是得面对现实。

    不多时,众人起身相继离去。

    然,随着众人离去,孙坚、曹操两人却不由得互看一眼,反倒没有离去的意思。

    不消片刻,刘辩在失望之中睁开双眼,却发现两人依旧站在丈外。

    刘辩不解道:“两位,为何还留在此处?”

    扑通!!!

    孙坚屈膝下跪,拱手道:“回大王,孙坚与犬子乃是戴罪之身,不敢轻易离去。”

    曹操躬身作揖,道:“曹孟德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乱臣贼子尚未诛杀,不敢离去。”

    孙坚的话语没有问题,显然出于本心。

    至于曹操……

    刘辩很希望他说的是真心话。

    不过,无论真假,至少他们二人比别人强!

    总而言之,他们二人能够留守,刘辩还不算太失败。

    只是,眼下瘟疫横行,刘辩绝不会将他们留在此处。

    “本王明白二位的忠心,只是瘟疫横行,你们必须离开。”

    刘辩话落,郑重道:“孙坚、曹操听令。”

    听令?

    孙坚、曹操满面不解之余,互看一眼。

    旋即,两人躬身作揖,齐声道:“末将在。”

    “自汜水关一战之后,两位的表现,本王皆看在眼里,很是欣慰。

    故,孙坚父子无罪,即刻返回长沙,继续做长沙太守。

    曹操与徐荣一战败北,仍旧选择随本王追杀乱贼,特任命你为东郡太守。

    待二位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