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最强主宰-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乱政,霍乱朝纲,陷千万百姓于水火,这就是你口口声声献忠献义之人?

    丁原被杀,你不去诛杀凶手也就算了,竟然助纣为虐,与豺狼为伍,可还对得起你的初心?

    本帝乃汉室正统君王,竟被董卓命人险些鸩杀,若不是张文远,本帝已然去见先帝了!

    你,竟还妄谈忠义,首先你就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

    刘辩说到最后已然怒了。

    高顺闻言,身子巨震。

    殊不知,高顺不得不承认,刘辩说的很对。

    可是,他高顺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兵将,如今能够身居骑兵都尉,均是‘站队’得来的。

    当然,高顺不是一个追名逐利的人,俨然心里只有忠义,却是愚忠!

    史料记载,吕布知其忠而不用,因部将郝萌叛变而疏远高顺,并夺其兵符交给有亲戚关系的魏续,高顺对此并没有怀恨在心。

    198年下邳之战,陈宫建议‘出兵于外,闭守于内’的战略布局对抗曹贼,却因吕布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导致高顺、陈宫因忠心而被杀。

    “我、我……”被戳中事实,高顺无言以对。

    殊不知,高顺忠勇,知谋善策,却偏偏是一个不被重视的人,导致英年早逝。

    这时,刘辩将手中兵刃横于胸前,“此槊,乃郭汜的兵刃,后面是一万五千石粮草、五百大车珠宝,城内还有七千二百石粮草,以及十万饱受迫害、死里逃生的洛阳百姓,若继续你认为的忠义,本帝,奉陪到底!”

    刘辩话音落下,陷阵营成员率先震惊了。

    且不说,夺取郭汜的兵刃难如登天,在樊稠与成百上千的西凉军中偷梁换柱、劫取粮草无疑是虎口拔牙。

    可是,他们竟然神奇的做到了!?

    然,此刻高顺反倒不在意兵刃、粮草辎重,而是那十万百姓。

    殊不知,高顺心存忠义,却也着实不忍诛杀无辜百姓。

    但,军令如此,他不敢违抗。

    扑通!

    突然,高顺屈膝跪地。

    高顺拱手道:“高顺自认为忠心为主,可今日听闻大王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

    是,吕布诛杀刺史大人实为不忠不义,董卓扰乱超纲、祸国殃民,人人得以诛杀!

    但,高顺不过区区一介兵将,立场问题不是高顺所能选择的。

    如大王不弃,请给高顺和陷阵营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罪将必然忠心报效汉室!”

    此刻,高顺一脸诚挚,可见字字发自内心,掺不得假。

    “陛下!”张辽急忙向刘辩拱手示意。

    徐晃、陈到起初以为要战,可眼下已然看清,这是要收啊!

    诚然,刘辩着实有收降高顺之意,却并不是因为陷阵营,而是他的那份初心,对主子的忠心。

    汉末三国,君子之交淡如水,能像高顺这般忠心为主的人,恐怕只有荀彧了。

    当然,荀彧只忠于汉室,格局远比高顺大的多。

    刘辩道:“浪子回头金不换,本帝念你遵从初心,坚守忠义,允。”

    刹那间,高顺和张辽的瞳孔不由得微张,旋即一连三拜。

    “此刻起,着,高顺、陷阵营镇守宜阳,守护两万两千两百石粮草,五百大车珠宝,以及十万百姓,可愿意?”刘辩问。

    “陛下,慎重啊!”徐晃忙道。

    “陛下,他高顺刚刚受降,如此重任过于草率啊陛下!”城关之上的杨修连忙屈膝跪地,身后的县令长、县丞也跟着跪地。

    “陛下,此獠若反水,粮草是小,可十万百姓的性命……”

    不等陈到说完,刘辩挥手打断,“本帝相信高顺。”

    “陛下!”徐晃、陈到、张辽纷纷屈膝跪地。

    当然,张辽是出于感动,另外两人则是试图制止。

    “感谢陛下信任,末将百死难报,但守城之责重大,恕末将不敢接受,请另立贤能。”高顺的内心非常感动,可纵使其他几人同意,他也不敢接受此命。

    高顺先前称呼刘辩为‘大王’,正是因为心中有另一位陛下;此刻称呼刘辩是‘陛下’,则完全出于对汉室的忠心。

    因为,在高顺看来,刘辩更像是一位帝王。

    “尔等,想让本帝收回军令?”刘辩看向跪地众人。

    军令?

    军令不可违。

    刹那间,众人不由得纷纷抬头看向陛下,纵使心有不甘,却也不敢抗命。

    殊不知,此举于刘辩而言着实冒险,却是收揽人心的最佳法门。

    “我等不敢。”众人纷纷应和。

    “后面一千五百车辎重,交给陷阵营搬运,杨修负责指派,其他人回去安歇。”刘辩话音落下,手提寒槊大步入城。

    众人闻言,徐晃与陈到互看,张辽与高顺互看,均是一脸不解。

    不过,高顺面对陛下刘辩的决定,心底更加坚信,定要报效汉室,报效陛下的恩情。

    ……

    由于陷阵营成员的身体素质绝佳,搬运完一千五百车辎重,天边刚好泛起鱼肚白。

    全新的一天,在刘辩眼中却是一个节日。

    什么节?

第48章 故布疑阵() 
0048、故布疑阵

    卯时过半。

    太阳跳出地平线,天色大亮。

    府衙后院,刘辩的住处。

    “禀陛下,郭汜现已进驻渑池,城内段煨的旧部全部诛杀,没人知道高顺的下落。”

    自渑池返回,充当斥候的禁卫如实汇报。

    刘辩点头会意,且问:“可知张济、樊稠身在何处?”

    “回陛下,十四里外。”禁卫道。

    刘辩转眼看向杨修、县令长、县尉等人,“继续封锁消息,万不可泄露半分。”

    “诺,我等定幸不辱命。”杨修等人应声,作揖执礼。

    就在这时,张辽来到门口,拱手道:“陛下,现已准备完毕,随着可以出发。”

    刘辩闻言会意,继而看向高顺,“守护十万洛阳百姓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刘辩话音落下,大步离去。

    “预祝陛下凯旋!”高顺屈膝跪地,拱手作揖,

    “恭送陛下!”顷刻间,杨修等人纷纷跪地,叩首拜别刘辩。

    片刻后。

    刘辩来到关前,翻身上马,“出发!”

    “出发!!!”张辽、徐晃相继附和。

    旋即,众人率领六员禁卫、七百骑兵、两千步卒,直奔洛阳方向。

    ……

    话分两头。

    辰时二刻。

    渑池,守将府。

    因莫名丢失一千五百车粮草,五百大车珠宝,张济、樊稠找上郭汜。

    张济身形魁梧,一身西凉戎装,正面色铁青的看向榻上闭目养神的郭汜,转眼又看向身边一脸淡然的樊稠。

    然,面对郭汜的态度,张济的脸上更添怒意,“发生如此大的事,难道两位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虽然三人皆是牛辅的麾下校尉,但张济、樊稠二人的身份远没有李傕、郭汜高。

    如今李傕被杀,郭汜已然展露出强势的一面,反倒不将张济、樊稠二人当回事。

    至于张济为何如此气势,显然与打胜仗有关。

    毕竟,话语权往往通过战争获取。

    纵使郭汜强势,可面对如今的张济,也不得不低人一头,谁让他和樊稠失职呢!

    “这事儿你得问樊稠,我身上有伤,对外面的事丝毫不知情。”郭汜将责任推给樊稠。

    “我在最后,可最先出现问题的是……”樊稠本想辩解,可以想到郭汜的强势,只好转变话锋,“此事,还是交给相国大人处理吧!”

    在樊稠看来,无论能否解决此次事件,他都难逃董卓的责罚。

    但,郭汜身为前军,伪命令是在前军传向后军,责任自然在他的麾下…身上。

    至于中军、后军上当受骗,只能说明碍于他郭汜的yin威,不得已才会听从命令。

    然,郭汜闻言,猛然看向张济,辩解道:“我没有意见,可丑话可得说在前面,我身受重伤在前面驱赶贱民,你樊稠负责后面两军事宜,发生这等事,理应全责!”

    “既然二位如此态度,只有公事公办,如实对相国大人禀明。”张济话音落下,转身离去。

    张济是有功之将,出了这等事,自然找不到他身上,反倒置身事外。

    樊稠闻言,看了一眼榻上再度闭目养神的郭汜,负气离去。

    不多时,出城的樊稠追上张济,连忙解释道:“太可气了,他郭汜分明仗着受伤推卸责任,反正我要如实禀报相国大人。”

    张济闻言不言语,只是瞥了他一眼,便带着身后五十位麾下,直奔十余里外,争取在董卓来此之前,进入渑池。

    然,樊稠看了一眼离去的张济,反而更添怒气。

    可就在这时,樊稠身边的一个卫士忽然道:“将军,那是……”

    樊稠闻言不解,故而顺着卫士的手指望去。

    赫然间,樊稠发现东北方出现数百骑兵,正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奔来。

    同时,奔出二十余丈的张济一行,也已然勒紧马缰,下意识的望向东北方。

    “戒备!戒备!!”

    由于对方骑兵越来越近,卫士不由得发出呼喊。

    顷刻间,樊稠身后三十余人纷纷拔…出背上的标枪,冷眼看向愈发靠近的骑兵。

    同时,张济的麾下也一样取出标枪,望向愈发靠近的骑兵。

    只是,当对方距离不过半里之际,忽然转变方向,向东而去。

    “将军,追吗?”一个卫士发出询问。

    “那个方向……可能是韩暹的人!”樊稠忙道:“快,速去追查!”

    “诺。”卫士应声,策马而去。

    然,樊稠发现张济并没有命人前去查看,而是直接向北返回队伍。

    樊稠不知对方的想法,故而带领麾下继续向北,返回所率之队伍。

    ……

    樊稠、张济离去不消一刻钟时间,一股大队人马出现在此处。

    不多时,一个头顶裹着头巾的小卒凑上近前,向骑在马上的武将拱手道:“禀将军,自地上留下的马蹄印来看,有三股人马一路向北。”

    然,马上武将闻言,反倒眉头微皱,嘴上喃喃道:“马蹄印来到此处之后,并没有入城,而是一路向北?”

    马上武将乃是韩暹。

    据他得到的消息,郭汜所部入城之前,高顺前夜出城直奔东南方向,便没有回来。

    此时的张济、樊稠两部还在路上,两人却因夜间丢失粮草,想找郭汜讨一个说法。

    “莫非……樊、张二人故布疑阵,试图假郭汜之手挑起与我的矛盾?”

    旋即,韩暹打消此想法,“不对,地上的蹄印如此清晰,张、樊不会这么傻!难道……会是郭汜?”

    此时的韩暹只考虑到对方关系,并没有去想丢失的粮草问题。

    小卒提示道:“将军,按照地上的蹄印来看,不是郭汜、便是张、樊二人,反正他们都不是好东西,不如抢些粮草回来。”

    “是啊将军,他们都是一丘之貉!”

    “对,不如趁此机会,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身边的士卒们纷纷附和。

    当即,韩暹不由得回过神,看向七嘴八舌的麾下士卒们。

    “既然他们三个都有问题,倒不如趁机打劫一番,走!”韩暹振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