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都不懂我,也没人能看透我。什么甘为驱驰,你们也不明白八路军。

    杨天风心中感慨,故意叹了口气,说道:“知我者,马兄也。边区发展到今日这般景象,杨某实在是得助于马兄甚多啊!”

    “杨老弟客气了。”马玉名脸上得意的神色一闪而逝,摆着手谦逊道:“微薄之力,微薄之力啊,实在是愧不敢当。”

    杨天风笑着指了下马玉名,说道:“马兄如此谦虚,兄弟却索求不断,惭愧的应该是我嘛!”

    “你我兄弟,有话直说,不必见外。”马玉名很亲热地做着表示。

    杨天风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三个月内,我需要三部大功率电台,一部在上海,一部在澳门,另一部在这里。上海和澳门的,就得麻烦马兄和军统,帮着偷运过去了。”

    马玉名略微想了想,说道:“此事兄弟还真做不了主,不过,上面应该会满足老弟的要求吧?”

    “同意不同意的,马兄多费心吧!”杨天风似乎并不是很着急的样子,话风一转,说道:“还有关于山东的敌情,也要军统多多帮助。”

    “杨老弟要北上?”马玉名随口一问,见杨天风似笑非笑并不作回答,不由得会意地一笑,“这没有问题,肯定会搜集得又多又详细。”

    真的要北上吗?杨天风并不是很确定,但北面的威胁可能将是以后不得不重视的。多田峻,冈村宁次,一个比一个狡滑毒辣,八路军未必能抵挡得住。

    新七军是被动地等着鬼子慢慢地逼到家门口,还是力争主动,拓展并稳固根据地外围地区,确保核心地区不受侵扰,杨天风还要依形势作出决定。但有备无患,他必须早作准备,以免到时措手不及。

    卡尔逊经历过一个美国人在所难免的曲折、变化的途程。远在1927年,他第一次到上海时,他满怀着白种人的成见,用轻侮的眼光对待中国人。可是,他在中国呆下去了,特别是抗击日寇那活生生的火焰般的现实,使他改变了立场、观点。

    能有这样的改变,说明卡尔逊是一个诚实正派的军人,而不是什么政客。对于这样的人,杨天风不会过于讲究礼节上的客气,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他是很怠慢的。

    除了机密的兵工厂等产业,杨天风只派了几个陪行人员随着卡尔逊进行考察,甚至没有亲自去会见卡尔逊。但杨天风却知道卡尔逊在中国学到了什么,也知道如何投其所好。

    半个月后,卡尔逊考察完毕,才与杨天风进行了会面交谈。而此时,卡尔逊基本上已经看到了边区的大概情况,并被杨天风特意安排,观摩了两场规模不大的战斗。一场伏击,一场拔据点,都有特战小队参加,准备得充分,打得也相当顺利。

    “我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无非是蹲在战壕里打枪打炮,你打过来,我打过去。士兵都象机器一样,根本不动脑子,枯燥得很。后来,我看到了八路军的打法,实在有味道,很有斗争艺术,一面打仗,一面考虑许多问题,不单着眼于军事,还搞政治、搞经济、搞文化,这是我从来没见过,也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卡尔逊不喜欢客套,与杨天风见面之后,便开门见山说到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想,“你们的办法也很高明,我看到边区的民众生活比较安定,军队也很强。”

    “比八路军相比,你们的武器装备要好得多,战术打法也更加犀利、专业。”卡尔逊对所观摩的战斗印象深刻,不掩赞赏的表情,“这比八路军‘打了就跑’的战术更加凶悍,对日本人的损害也更大。当然,主要还是武器装备的差别。如果八路军有你们一半的火力”

    八路军的“粉丝”啊!杨天风耐心地听着,不时微微颌首,等到卡尔逊说完了,才缓缓开口说道:“卡先生观察得很细致,大多结论都是正确的。其中一个词说得很好,那就是专业。专业代表着精细、准确,我的部队确实正向这方面努力,这也是我所要求的标准。简单地说,这是一种进阶的游击作战,更高级,对武器装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

第二百八十九章 会谈的作用,北进的必要() 
“八路军的武器弹药全靠从敌人手里夺取,很难达到你们的程度。”

    “我们也靠缴获来武装部队,当然不是全部。”杨天风沉吟着说道:“如何能缴获更多的武器呢,那便是力争打歼灭仗。冷枪冷炮的消耗战呢,我们也不放松。这两个战法其实也不矛盾,目的都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只不过,我们做得更好一些。”

    “是的,你们对付日军扫荡的办法也与八路军不同,他们似乎更加灵活。”卡尔逊点头表示同意。

    “我们有自己的军工产业,这是必须要全力保卫的。这不同于八路军,他们负担少,可以灵活转进,不必和鬼子正面交锋,靠坚壁清野也能把鬼子拖垮。”

    问答在进行着,当杨天风指出美国卖给日军大量的废钢铁及石油,而日本用来制造枪炮炸弹,驱动飞机、坦克来进行战争时,卡尔逊顿时很尴尬。

    “我不能相信美国人会有意地介入我在过去两年中看到的中国人遭受的屠杀和蹂躏。”卡尔逊摇着头,表示并不确信,以及不知道怎样为自己的祖国辩解,“日本在中国越有进展,越显示出它要计划发展一个帝国。而中国的独立不仅仅是个道义问题。它是对太平洋区域未来和平至关重要的条件,那也意味着美国的和平。回国后,我会把我的分析写在给总统的信件中,并提醒美国公众注意:无论过去还是将来,我们的第一防线都是英勇抗击着日本的中国!””

    “对此,我深表感谢。”杨天风停顿了一下,说道:“尽管这对目前美国政府的政府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我相信,这世界上正直的人还是很多的,他们的鼓与呼在精神上也是对中国抗战的一种支持。而且,你对美日关系的看法是睿智的,对美日战争的预测也是正确的。日本有强大的海军,但却一直没有什么建树。而南洋地区有丰富的战争资源,石油、橡胶、粮食等等,都是日本这个贫乏的岛国所需要的。”

    卡尔逊回到美国后曾预言: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远东之后,必将在海上和美国决战。他不止一次地公开地宣讲他坚信的事实——对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抵抗,美国最后不得不向日本摊牌时,gc*d领导下的军队将是美国最可靠的同盟,国民党内部的一切民主倾向都该得到支持。

    而此时,卡尔逊还只是非常隐晦地透露出了他的看法和结论,杨天风直白地说明,令他感到惊讶。

    接下来的谈论就比较专业化了,着重在对日作战的经验、策略,以及国际形势的预测和演变。卡尔逊的汉语并不能达到通熟的水平,但杨天风却对他不时用外语作的表述对答如流,卡尔逊的翻译都成了摆设。

    “杨将军,你是我见过的最博学、最睿智的中国将领。”卡尔逊仿佛又发现了一个新世界,由衷地对杨天风表示赞佩,“嗯,或者说在某些方面,你不象中国人。”

    与他见过的大多数中国人不同,杨天风的身上融合着新旧两个思想和习惯,在卡尔逊看来,杨天风是他所见过的最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你印象中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杨天风笑得意味深长,“谦虚、朴素、勤劳嗯,如果这样的话,我确实比较另类。”说着,他叫着警卫,沏上咖啡,请卡尔逊品尝,并作着介绍,“这是朋友从大后方捎来的,我平常不大舍得喝。说实话,这个东西比茶叶的提神效果好。”

    “哦,与我的交谈让杨将军感到无趣和困倦了?”卡尔逊呷吸着,感觉很惬意,开着玩笑说道。

    “如果卡尔逊先生能替我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的话,我就精神了。”杨天风笑着说道:“比如那个工合,我就很感兴趣。”

    中国工业合作社中文简称“工合”,也意味着:“努力干,一起干”。由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埃德加?斯诺夫妇和胡愈之、徐新六等发起成立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旨在将失业工人组织起来,建立工业生产合作社,寓救济于生产,支援军需和民用,支援抗日战争。

    当时,很多国共两党和民主人士参加了中国工合的领导工作。而为了争取海外援助,筹集工合发展资金,保证外来援助的正当使用,又成立了促进工合国际委员会。工合的各项工作也很快赢得同情中国抗战的各国正义人士和爱国华侨的热情支持,美国、英国、菲律宾还专门成立了支援工合的组织。

    熟练的技术工人,是杨天风需要的。尽管一直在招募、培训,但依着中国农耕社会的基础,人员还是有很大的缺口。再者,杨天风也希望得到资金和外来的援助。

    卡尔逊对杨天风的要求给予了积极的答复,并答应会尽快从海外帮助订购一批民用的机器设备,比如缝纫机、织布机等等。

    杨天风对此表示感谢,并邀请卡尔逊抽出两天时间,参观一下根据地的民间企业,欢迎他提出建议和意见。

    会谈持续了大半天,一直到夜里才结束。送走了卡尔逊,杨天风很是疲惫地倚在椅子里,闭目养神,也在思索着与卡尔逊的这番谈话会有多大的作用。

    相信,自己与卡尔逊的谈话很快就会被国府知道,没有什么毛病可挑,而且对卡尔逊解职的预言会实现,蒋委员长又该怎么猜测自己和美国的关系呢?

    而相对于和卡尔逊的谈话,以及向卡尔逊所展示的根据地的情况,杨天风更忧虑的还是军事上的问题。

    搜索着脑中的资料,结合着目前的情况,杨天风觉得应该早作准备,不管是左勾拳,还是右直拳,拓展根据地的游击区,使核心地带更加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一九四零年二月上旬,新七军的总兵力扩充至七万余人。三个主力师含炮兵、特种部队、师直属警卫等部队,在纸面上达到了一万五千余人;独立旅和警备旅各为六千人。杨天风还为每个主力师额外增加了一个山地旅的建制,使每个师达到了一万八千余人。

    国*军的冬季大反攻还在持续,新七军则以不断的小规模战斗稳定局面、以战代练,终于赢得了这难得的扩充、训练的时间。

    在夹缝中抓住机会,这自然是穿越者的优势,杨天风将其利用得更加淋漓尽致。战区拔付、作战缴获、生产自制,能将这七万余人的武器装备配齐,则更显示了军工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配齐,这个标准当然不能使杨天风感到满意。而要继续扩充,并保证部队的武器装备不下降,就目前的情况,杨天风只能选择从敌人手中夺取缴获,这似乎是最快捷的办法。

    商丘、龙亢的战斗,使杨天风认识到打击伪军是非常有利可图的事情。武器装备的缴获,矿山苦力的补充,可是都能够从软柿子伪军身上取得。

    而新七军目前能够再次向伪军下手的地方却不多。萧、宿两县的伪军已经不成气候,吃过亏的鬼子也不再相信他们。蚌埠倒是还有伪清乡支队司令沈席儒所率领的一个师(五千多人),可却主要分布于路东,要跨越津浦路去攻打,显然不太现实。

    杨天风将目光转到北边,除了打击伪军、扩张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