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高光与阴影效果刚好相反。这些技巧,都是取决于你在战场上能否存活下来的重要手段”

    经过了进阶的狙击急训,并有着很丰富的实战经验,吴金锁现在已经是新七军中相当拔尖的的狙击手,对于教材上的化装要领几乎能倒背如流。

    至于装备,倒不是非要最新最好的,关键在于熟悉和掌握。有“白色死神”之称的西蒙海耶,便是用一支不带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创造了无人能打破的纪录,并有在七百米外击杀敌人的战例。

    吴金锁对此是深有体会的,他没有更换枪枝,尽管那枝枪在理论上更加崭新,也可能更加精准。但他却离不开现在用的这支枪,持枪、瞄准、轻扣板机,千百次的接触,吴金锁能感觉到枪正愈发紧密地与他建立着某种奇特的联系。象是有一股血脉贯通了枪身,枪如同有了温度、有了神经似的,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而杀戮的痛快淋漓,更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使吴金锁能感到充盈于体内的力量,以及精神上的愉悦。

    杨天风扩大、加强游击渗透的命令被执行得很坚决。两个主力营,以及一批狙击手从军队中被抽调出来,充实到游击队里。而他们并不是两个人一组的抽调,而是六个人一大组的编制。

    狙击手是一主一副,副手也可以称之为观察员火力掩护组则是两个机枪射手配备一挺捷克造,一具榴弹发射器配发射手和弹药手。这样六个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掩护组在狙击手侧后方五六十米处,负责在出现意外情况时为狙击手提供保护。

    从这样的人员配备来看,很明显能知道新七军,或者是杨天风对狙击手的重视。当然,这些狙击手是精英,花费了很多弹药,和杨天风的心血,才培养出来的。

    隐蔽好,便是枯躁的等待,这也是狙击手的必修课之一。耐得住寂寞,心态依然平稳,才能射出精准而致命的一枪。

    周围静悄悄的,偶有枯叶打着旋从上面飘下。初冬的寒意,使所有的景物都有了寂寥肃杀的气息。

    说起来,此次狙击埋伏也有守株待兔之嫌,谁知道鬼子是不是天天有运输车辆经过,即使是有车经过,谁又知道是什么时间。但吴金锁却不以为意,今天不行就明天再来,耐性嘛,自己已经有了。

    两个小时过去了,就在后面的掩护组心焦难耐的时候,观察哨传来了用鸟叫伪装的信号,鬼子的车队来了,一共是十二辆。得到信号,伏击圈内的各小队长立刻督促各自的手下打起精神,举起枪支,准备着一场大战。

    等待敌人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慢而大战之前,时间却是过得飞快,让人总觉得还没准备好。七八分钟后,先是听到了远处的马达声,接着就看到鬼子的汽车一辆一辆地拐过弯来,慢慢进入伏击圈。

    汽车越来越近,也看得越来越清楚,每辆汽车上都插着一面膏药旗,车厢上架着机关枪,押车的鬼子如临大敌,警惕地四下瞭望。

    狙击车队在常人看来是首先敲掉头一辆,但是有经验的狙击手会从最后一辆打起。前面的车辆发现遭到攻击,到有所反应,再到搜索狙击手,枪口转向,起码需要四十多秒钟的时间,这个时间对于狙击手来说,足够他射光弹夹中的子弹。

    目标已经完全进入了埋伏圈,十二辆汽车,有六挺机关枪,押车的鬼子至少有三十多个。看来,鬼子对于游击队的袭击也是很警惕,戒备很严。

    吴金锁首先发枪,装有消音器的枪声显得轻微而怪异,一辆汽车立刻歪扭起来。他立刻拉动枪栓,推弹上膛,瞄准第二辆又是一枪,这辆卡车立刻撞向了路边。

    车队混乱起来,其他几名狙击手也都射出了各自的子弹,鬼子这才反应过来遭受袭击,刹车声响个不停,车上的机枪手也在张望寻找,枪口乱指。

    “呯!”吴金锁再发一枪,鬼子机枪手的鲜血溅到了后车窗上,尸体颓然倒在了车厢内。

    鬼子车队遭到了突然的袭击,在狙击手的打击下,六七辆车或急停或转向路边,撞向一旁,一片的混乱。

    机关枪、榴弹发射器开始发声怒吼,鬼子已经发觉偷袭,已经开枪应战,伏击部队也就不必再保持沉默。

    密集的子弹当即就把头车的驾驶员和副驾驶打成了筛子,榴弹把几辆汽车炸成为火团。

    “呯!”吴金锁再次开枪,一名刚爬出驾驶室的鬼子还没来得及起身,便被子弹钉在了地上。。

第二百七十三章 扫荡;南下北上?() 
感谢我想远飞2012,喜欢小说不是我的错,左先,叶怜秋,摩人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

    *******************************************************************

    战斗猛烈而不激烈,绝对优势的兵力,迅猛有力的打击,半个小时后,公路上便都是燃烧的汽车,横七竖八的鬼子尸体。

    这边的枪声稀疏下来,远处的枪炮声又响了起来,担任阻击的主力营与闻讯赶来增援的鬼子展开了战斗。

    游击队员们已经冲上公路,收拾着枪枝弹药,翻拣着残存的物资,迅速地脱离战场。

    燃烧的汽车在身后不断轰然爆炸,破碎零件飞上了半空,大火熊熊,燃烧得更加猛烈。

    队伍顺利钻进了山林,回头还能看见身后汽车燃烧冒出的黑烟,听到隐约的爆炸声。虽然身上负担沉重,但游击队队员们都喜色满面,边走边议论着这次成功的伏击。

    萧县、宿县周边,游击队渗透得越来越厉害,地雷、伏击、袭扰不断。骑八师一团的前出阵地已经改成了双堆集镇,并利用机动优势,两次夜袭了铁路,对津浦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新七军的大部虽然暂时进入休整,但这些小规模的行动却牵制了萧、宿两县的敌人。两个联防分驻县城,不仅要面临新七军主力和骑八师的威胁,还要对付频繁的游击袭扰。津浦路萧县至宿县、宿县至固镇县的守军也深感兵力不足,不断请求增兵。

    至此,鬼子的冬季大扫荡的布署被彻底打乱了。原计划参与扫荡的徐州第十七师团的两个步兵联队已经被完全牵制住,在固守县城的同时,不得不再分兵铁路,确保交通线的安全。

    鉴于这样的形势,日军不得不改变布署,扫荡由两路合击变成一路突击。第十三军调动的独立混成第12、13旅团陆续集结到徐州,与第十七师团的野炮兵第23联队、工兵第17联队会合,勉强组成了一个师团规模的扫荡部队,开赴萧县。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二十三日,真正的冬季了。而且,国府将要发动的冬季大反攻,也只有十多天就要开始了。

    尽管各战区发动反攻的烈度和时间都有不同,但这毕竟是从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有计划的全国性反攻作战,从华北、华中到华南,作战涉及全国十二个主要战区(第一到第十战区、苏鲁、冀察战区)的国*军部队,用声势浩大来形容,并不为过。

    所以,在这大反攻爆发之前,杨天风已经不太惧怕鬼子的冬季大扫荡,也断定其不能持久。

    “战区卫司令长官要我们抽调有力部队参与豫西反攻,反攻目标是新乡,以将豫西、豫北我军占领区连成一片,并破袭平汉线,进逼安阳”

    “第二十一集团军司令廖磊来电,希望我军能以有力一部由蒙城南下,与颍上、寿县友军出击淮南,牵制蚌埠日军,以利集团军主力攻击合肥日军”

    杨天风听着参谋念着电报,心中不免有些得意。新七军显然成了强军,成了香饽饽,战区看重,友军青睐,这感觉不错啊!

    “回电卫司令长官,日军集结重兵于徐州,正向萧县开进,意欲进攻我军。此情况已上报,请卫长官派兵增援,待我军击退日寇,才能抽兵执行长官命令。”

    杨天风口述完电报,又想了想,说道:“给廖司令回电,内容差不多就行。但口气要婉转一些,不要把话说死,希望廖司令能把反攻时间再向后延一下。”

    就现在的形势来看,日军的冬季扫荡已经很勉强了,只要再来些助力,就能迫使日军再度调整布署,从而躲过这一战,赢得数个月的宝贵发展时间。

    包括军工、煤化等产业的铺开,以及征兵政策的推行,新七军已经处于大发展、大爆兵的边沿,几个月的平和时间对杨天风来说,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

    虽然是立足于阻止和拖延鬼子的大扫荡,但军事上却没有放松,打的准备也做得非常充分。

    至于第一战区和第二十一集团军的反攻,杨天风也不能不作考虑。如果鬼子的扫荡被成功阻止,新七军没有什么损失,那参加冬季大反攻,给鬼子以更大的打击,他还是很愿意的。

    看着地图,分析着双方的兵力,杨天风研究着西进反攻新乡和南下助攻淮南的成功几率。

    新乡的鬼子有近一万,而豫西的国*军大概能出动六个师,再加上陵川、林县一带的庞炳勋部,兵力上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但中日两军装备、战力上的差距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是没有新七军助战,还真就不一定能达成作战目标。

    何况,鬼子还有铁路和公路,能够快速增援新乡,这就又增加了战斗的变数。

    南下助攻淮南呢,看似要简单容易一些。至于二十一集团军要向合肥周边进击,取得多大的战果,杨天风就力不能及了。

    虽然调兵助战看似小事,但熟知历史的杨天风却看得很远,想得很深。而且,这还涉及到了新七军日后的战略发展方向。

    北上,南下,东进,新七军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只能是向这三个方向发展。对杨天风来说,东进已经被否定,剩下的只有北上、南下这两条路。

    东面是徐州、蚌埠,是津浦铁路,是鬼子重兵防守,重点保护的地方。徐州的十七师团,蚌埠的第三师团的第五旅团,若是单独作战的话,还有得一打。但鬼子既然绝不会放弃这兵家重地,增援便是最大的困难。

    所以,对新七军来说,目前对东线的态势已经达到了目标。既对津浦线构成威胁,能牵制住徐、蚌的日军,又不彻底切断以引来鬼子的倾力反击。

    至于北上还是南下,杨天风虽然心中有所倾向,但却并未最后决定。

    纵观整个抗战,几大战区、上百万国*军都被驻扎武汉地区的日军第十一军所压制,一直到抗战结束,也没有什么作为。

    不可否认,第十一军的兵力一直保持在十万以上,最强时,加上配属部队兵力达到过十五万人。而且,该车还装备有飞机、坦克、装甲车、山炮、野炮及其他重型武器,是具有战略进攻能力的超大型野战集团军。(。)

第二百七十四章 蚌埠之敌;大反攻建议() 
但除了一九三九年的冬季攻势对第十一军造成了短时间的被动外,整个抗战期间,第十一军都是在主动进攻,很好地完成了日本大本营的任务,即“对集中之敌及时予以反击,以挫败其抗战意图,压制洞庭湖、长沙方面敌军主力”

    第十一军很强大,第十一军能得到优先补充,第十一军有不少名将指挥,第十一军但这就是五年时间让上百万**奈何不得的原因吗?

    好吧,不说一举将其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