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咣当一声被踢开,火光迸射,一团铁砂先喷了进来。亮光稍瞬即逝,周围依旧是黑暗。一个黑影跳进房中,打着枪,猫着腰,一付老兵架式,川口没理他。

    “没人啦!鬼子被杀光了,哈哈!”

    川口躲在暗处,他听到这个敌人在喊。讨厌的声音,该死的支那人。

    又进来了一个,象是个军官,他的动作自然而符合规范,这是长年职业训练的结果,全世界一个样。而穿什么衣服,佩什么肩章,则并不重要。这个军官四下看了看,什么也看不清,说道:“打开手电。”

    川口大吼一声,冲前两步,抡圆战刀,拿出日本刀术的架式向这个军官劈砍下去。

    电光火石之间,宋青圃确实来不及招架,只来得及下意识地退了一步,勉强侧了侧身子。

    由于黑暗,川口能进行一次成功的偷袭,但也由于黑暗,他踩中了地上的弹壳,站立不稳,刀偏了,掠过宋青圃的肩头。

    川口迅速站稳,再次挥动军刀,宋青圃得到了宝贵的调整时间,再退一步,手一晃,打光子弹的手枪掷了出去,击中川口的面门。川口晕了一下,鼻口冒血,但还是挺住了,再次大喝一声,拼尽全力,向宋青圃斜肩夹背劈去。

    轰,屋内的另一个特种队士兵的眼睛适应了黑暗,向川口开了一枪,一团铅弹击中了川口的侧腹,强大的冲击力立刻使川口的所有动作都停滞下来。

    宋青圃向前一蹿,已经欺近身来,左手闪电般托住了川口举刀的手腕,右手在大腿上一抄,已经拔出匕首,从川口肋骨下方插了进去,然后顺着刀尖往上猛挑,割断三根肋骨后直刺心脏,血喷了他一身一脸,川口软软地瘫倒了。

    调度楼被占领,散布于镇里、车站的鬼子群龙无首,陷入了混乱,而各处似乎都有敌人,外围的马蹄声轰鸣如雷,枪声、爆炸声此起彼伏。

    将近一个大队的鬼子,田中勤对车站镇这个前进基地兼物资囤积点不可谓不重视。但在周边收缩据点、拼凑兵力的作法,却给我军的大纵深穿插制造了方便。当然,平时游击队对该地区的渗透,以及暗线的潜伏发展等因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次单纯的军事上的穿插,而是各种积蓄的力量的联合发动。

    在绝对优势的兵力打击下,鬼子被分割包围,只能是各自为战、负隅顽抗,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夏邑县城的战斗还未结束,但也只剩下几小股鬼子的死命抵抗,蒋支队留下少数兵力清扫残敌,主力整顿北进,向车站镇集结。

    几乎就在车站镇打响的同时,永城根据地调动的人马对陇海路的文庄、黄口、闫集车站发动了猛攻。至凌晨三时许,三个车站都被占领,歼灭鬼子六百余人。萧山县的宫山大队也应命出击,破袭了刘套镇附近的铁路。

    陇海路西段被彻底切断了,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各路突击部队如猛虎下山,扑向孤立的大小车站和沿路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接着一处。上百公里的铁路,顿时淹没在我军和人民群众大破袭的火网之中。

    “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个隧道,不留一支电线杆”,对铁路的破袭在这“五不留”的口号下,执行得特别彻底。动员起来的联防队和群众有数万之多,在这场大破袭中,拿着锄头、绳子来破路的百姓与拿枪杀敌的战士一样拼尽全力。

    在杨天风的建议下,专员公署还颁布了中对搬运钢材有功的群众予以奖赏的条文。“注意各种资材,如粮食、钢、铜、铝、铅、仪器、**、汽车、发动机、重工业工具、机器、化学品、医药等之获得与运输,对此类工作有功的,按量给赏。”

    用“万人破路”来形容并不过分,因为不仅破袭铁路,还有公路。截止会战结束的五天时间里,累计动员百姓近五万,共毁公路、铁路两百多公里,炸毁桥梁七座,毁机车两辆、车厢三十余节,收缴电线一千多公斤,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车站集的调度楼,已经成了伤员们的临时医院。

    没有人呻吟呼痛,即便受了最重的伤势,伤员也在咬牙苦忍。几个医护兵忙得手脚不停,好在缴获了很多药品,似乎是特意为他们准备的。

    黄小芳,她的职业是护士,从沦陷区投奔而来。年纪不大,却已经经过了两次战斗的考验,这个时候更显示出了她的能力和精干。而房间里因为多了个女性,让这些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特战队战士有些局促。

    “没有关系,只是被弹片削掉块肉,养好了照样是男子汉。”黄小芳手上利索地上药包扎,脸上还带着温柔的笑容,安慰着这个大腿根受伤,光着下身接受治疗的战士。

    这个裸露下体的战士闭着眼睛装死,可即使是烟熏火燎的脸上也能看出红得发紫的颜色。

    春风送暖的感觉,黄小芳给战士们的不光是治疗和包扎,还有那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关怀。

    宋青圃捂着肩膀走了进来,血已经殷湿了胡乱包扎的布条,紧张的格斗之后,他才发现川口也给他造成了伤害,军刀在他的胳膊上划了个口子。但他还要布置防守,协调各部,此时才得空过来包扎。

    “你受伤了?”黄小芳从后面便看到了宋青圃,关切地问道。

    “哦,一点小伤。”宋青圃指了指旁边正忙碌的医护兵,很随意地说道:“等他忙完,给我上点药,简单包包就行。”

    “我是护士,能做和他一样的事情。”黄小芳指了指椅子,命令道:“请坐下,在这里由医护人员说了算。”

    宋青圃瞪起了眼睛,除了杨天风,好象还没有人敢跟他这样说话了,还是个女的,黄小芳不示弱地与他对视。

    “好吧,你动作麻利点。”宋青圃觉得在伤员面前发脾气,会影响到他们,只好软了下来。

    血污的衣服被剪开,一道足有三寸长的伤口出现在黄小芳眼前,肉向外翻着,象个小孩张着的嘴。。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叔?形势剧变() 
黄小芳瞅了瞅宋青圃,这个家伙好象没有感觉,侧着脸,眼睛眨巴眨巴,很有趣地看着墙上的日本画。

    黄小芳消毒清创完毕,拿出缝针,扎了下去。

    “嗯!”宋青圃哼了一声,转过头看着,不乐意了,“不是说简单包一下就行吗?我还要去指挥战斗,你怎么动起针线来了?”

    “很快的,不会耽误你指挥。”黄小芳面无表情,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宋青圃无奈地撇了撇嘴,扭过头不说话了。

    针刚缝了一半,外面的枪炮声又响了起来,声音传进屋里虽然减弱了不少,但也能听得清楚。

    “怎么还没干掉那股小鬼子?”宋青圃腾地站起来,吓了黄小芳一跳,微微退后了一步,宋青圃也不管肩上还带着针线,转身就冲了出去。

    “嗨,就差两针了。这人”黄小芳醒过神来,招呼了一声,见宋青圃已经跑得远了,不由得嗔怒地跺了跺脚,收拾了些应用物品,背上急救箱跑了出去。

    黄小芳找到宋青圃时,宋青圃正光着半拉膀子,在一堆沙包后举着望远镜在观察鬼子据守的一座房屋。

    “嘿,你这丫头。”宋青圃看到黄小芳,立刻瞪起了眼睛,“快回去,马上就要打仗了。”

    “就剩两针了,我处理完就走。”黄小芳执拗地说着,不等宋青圃答应,已经伸出手来。

    “好,好,你快点干完快点走。”宋青圃侧了下身子,又举起了望远镜,嘴里还嘟囔道:“小丫头可真缠人。”

    “我十七了,不是小丫头。”黄小芳手上不停,和宋青圃斗起嘴来,“丫头这个词儿挺新鲜的,宋大哥,听口音,你也是河北人吧?”

    宋青圃哼了一声,说道:“叫叔叔,十七怎么了,十七也是丫头,也得叫叔叔。”

    黄小芳抿嘴偷笑,剪断线头,上药包扎,“宋大哥,你肯定打死了不少鬼子吧,有没有数儿?”

    宋青圃翻了翻眼睛,说道:“哪有个数儿?好了没有,好了你快回去,这里不是女娃呆的地方。”

    “女娃?怎么你称呼女人老用这种怪怪的词。”黄小芳抓起宋青圃的胳膊,用绷带缠了几圈,让他挎起了胳膊。

    对面有亮光一闪,“火炮!”宋青圃嘴里叫着,下意识地搂住了黄小芳,蹲下了身子。

    轰隆一声,掀起的泥灰簌簌直落,弥漫的烟尘还未散去,宋青圃的大嗓门便响了起来,“孙忠宏,你这个混小子,快给我把鬼子的火炮干掉。”

    “目标已确定。”不远处一个男声闷闷地答应了一声。

    宋青圃吐出了一口气,这才意识到怀里有一个温软的**,而黄小芳的大眼睛眨呀眨的正看着他,近在咫尺的距离。

    “没事吧?”宋青圃有些局促地松开了手,拉开了距离。

    黄小芳微微一笑,轻轻摇头,这丫头的神经挺坚强,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

    “有人受伤,医护兵,医护兵。”不远处传来了喊叫声。

    黄小芳立刻象一个战士听到了命令,喊道:“不要动,我马上就来。”说着对宋青圃点了点头,起身跑了。

    宋青圃愣怔了一下,回头命令道:“小吴,你跟着她,负责保护好她,要是她出了事,我拧下你脑袋。”

    多久没有抱女人的经历了,好象从来就没有过吧?宋青圃轻轻抚着包扎得干净利索的伤口。这个丫头,不错,勇敢而坚强,还有那么点倔脾气

    枪炮声响了起来,夹杂着日本人叽哩哇啦的嚎叫,他又集中起精神来指挥最后的战斗。

    形势剧变,处处告急,一下子将日军打得晕头转向,不知道哪路敌人才是主力,哪个方向才是主攻,但车站集被袭攻,才是最关键最沉重的打击。

    田中勤站在地图前,任凭参谋走来走去,将敌我标识的小旗子贴在地图上,任凭电报房里吵吵嚷嚷,他却仿佛已经神游物外。

    虽然对虞城屡攻受挫,田中勤失望丧气之余却并没有丧失信心。徐州又抽调集结了一个大队的兵力,明日便将乘车西援;华北方面军从京汉、道清铁路沿线调集重兵两万余人,由安阳南下,增援开封。

    显然,华北日军的调动是有些出乎杨天风预料的。但这也不足为奇,蝴蝶效应已经产生,很多事情已经脱离了历史的轨迹。

    本来华北日军是调动不出太多的机动兵力的,可恰在此时,新编三十五师团由日本开到华北,奉命与第十四师团办理防卫交接。多田骏立刻抓住这个双重配置的机会,拖延了第十四师团回国整编的时间,腾出了这两万余增援军队。

    对田中勤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开封、商丘有望在这突然增援的两万大军后,得到共同的解决。

    但敌人突然展开行动,迅雷不及掩耳,从态势上看,围歼其于虞城之下的意图很是明显。

    “车站镇遭到攻击,与川口大队联系中断”

    “郭集野村中队长急电:敌之兵力十倍于我,攻势凶猛。”

    “张阁庄和田中队长急电:敌之进攻十分猛烈,已击破我部防线多处,正与敌浴血拼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