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射过吗啡的伤员经过了简单的包扎,他们或倚或躺,等待着担架队抬走,或是医生来检查。而那些轻伤员则显出一副即使再受伤也不再会感到任何痛苦的神情。他们十分安静,似乎对周围的所见所闻毫不在意。

    最危机的时候过去了吧?杨时斌也不敢十分确认。今天的恶战令人触目惊心,即便是经历过周口保卫战的他,对此强度的残酷战斗也是估计不足的。

    三纵,三纵的郭支队,无疑是今天血腥战斗的擎天柱。杨时斌不否认自己团的官兵也很勇敢,但战斗力的差距确实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是装备的问题。

    能拼掉鬼子的敢死队,能击退敌人最为疯狂的进攻,郭支队一大队在指挥和行动上都是令人钦佩的。尽管他们也有些估计不足,但应变的调整却是迅速而有效的。

    粗略的战损统计杨时斌已经看过,阵地前的鬼子尸体也有参谋人员大概数过,能在鬼子的狂轰滥炸下基本保持一比一点五的伤亡比例,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纪录。何况,伤亡的大头还是出于自己的二十七团。

    勇敢是一方面,战术组织、配合协同更为重要。杨时斌亲眼目睹了三纵的官兵是如何与鬼子敢死队拼杀的,可不象二十七团,凭着热血和勇敢,与鬼子死缠烂打。

    这应该是源于强大的自信,在被鬼子的疯狂突破之后,依然能够不慌乱,能够沉着镇定地组织反击。

    杨时斌明白了很多,也感受到差距,更为自己手下的官兵付出的伤亡感到痛心。

    堤坝上响着锹镐声,几台抽水机又响了起来,三纵的官兵不仅要把阵地前变成泥沼,还抓紧一切时间挖掘加固壕沟工事。农民出身的中国士兵对挖掘的工作不陌生,但二十七团的官兵却不曾象这样疯狂和勤劳。

    “团座。”一个参谋跑过来,向杨时斌报告道:“郭支队请您速到指挥部商议军情。”

    “我马上就去。”杨时斌点了点头,收拾起纷杂的思绪,在卫兵的保护下直奔指挥部。

    杨时斌赶到城内指挥部时,支队长郭松林和几个军官已经提前商议完毕,但出于礼貌,还是征求了杨时斌的意见。

    “不管是放弃堤坝、收缩城内,还是继续撑起这么大的防御范围,上面命令我们再坚持一夜,也就是要坚守到明天天亮。同时,要密切注意敌人动向,反攻将于今晚全面展开。”郭松林望着杨时斌,客气地问道:“杨团长,你怎么看?”

    杨时斌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虽说收缩城内是很把握的坚守策略,但拱手把堤坝这么有利的工事给了日本鬼子,我们也就失去了主动权。从今天的战斗来看,鬼子的伤亡很大,想再发动如此强度的攻势,恐怕不容易。”

    郭松林点了点头,微笑道:“杨团长与我的意见相同。我刚才与参谋们讨论了一下,决定加大放水力度,把东西两面都变成泥沼。这样,我军便可以集中兵力坚守南北两个方向。如果鬼子分兵攻击,说不定能给外围的十四旅提供夹击敌人的机会。”

    杨时斌点头赞同,说道:“这个办法好。今天鬼子的佯攻还是牵制了我们不少兵力,缩小防御面的话,鬼子受到的打击会更沉重。”

    “那就这么定了。”郭松林拍板决定,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随后,郭松林和杨时斌又重组了兵力,依然保持一千多的机动兵力,而南北两面则由三纵和二十七团分别负责,其他两面只留少数兵力。

    弯弯的月亮悬在灰暗的天空,浓重的大面积的云团飘浮着、流动着。稀疏的光线,暗淡的星星,使一切都蒙在纱幕之中,隐隐约约。

    刚过黄昏,在刘店潜伏待机的大批部队便开始出动,直扑夏邑。马秉忠率骑兵旅迂回夏邑以北的李集镇,切断夏邑与车站集的道路;蒋支队则以急行军姿态由东面逼近夏邑县城,特战队和郭支队的一个大队则化装袭攻车站集。

    三把利剑出鞘,带着森冷的寒意,不是砍向石头般顽强固守的各据点皇军,而是大纵深穿插迂回,直接刺向敌人的要害。

    战争是一张复杂的连环扣网,有的扣结无足轻重,有的地方牵一发而动全身。虞城的战斗不仅阻住了鬼子的西进商丘,还牵制住了几乎全部的鬼子步兵团。这有如一根神经,牵动了各个行动的布置和调整。(。)

第二百一十八章 巧破夏邑() 
感谢终极&无赖,书友130516。。。,大山啊!大山,思飞28,peter咖啡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

    *******************************************************************

    歼灭或重创田中勤这个“步兵团”,鬼子在一两个月内将难以再抽调出足够的兵力与我军在豫东进行争夺。而赢得这段宝贵的时间,对保卫秋收,对我军休整恢复、巩固光复区是至关重要的。

    按照三纵的训练标准,武装常行军为时速五公里,坚持六小时;武装急行军为时速十公里,且能坚持三小时。也就是说,急行军能在三小时内行进三十公里/六十里。这并不是三纵的极限速度,还有一种最快的行军速度,叫强行军。

    而三纵规定单兵负重不超过二十公斤,这比鬼子的负重(通常为二十三公斤)要轻一些,主要是携带的弹药比鬼子少。

    同时,杨天风要求新兵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进入部队,也保证了部队的整体能力。刺杀训练培养士兵的勇气,战术动作减少伤亡,吃饱喝足则使新兵的体力得到蓄养和提升。

    在朦胧中不知是月亮还是星星的微光下,数路部队轻装疾进,只带着水壶、少量的干粮,以及必备的武器和弹药,赶着为数不多的骡马车辆,沿着各自的行进路线在向导的引领下,直扑夏邑县城。

    不作战,不纠缠,即便有据点发现异常,也不要理会,晚上十点必须赶到县城,这是死命令。

    活动在夏邑周边的游击队已经提前开始行动,一入夜便开始破坏敌人的电话线,这一次比以往更彻底、更疯狂。

    各部队分路急进,迅速绕过了鬼子修筑的据点、碉堡,晚上十点之前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县城。

    蒋骥才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抬手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又将目光凝注在远方黑乎乎的县城南门。不知道途中两次有据点的敌人向部队射击会不会影响到这次行动,希望游击队的破坏够彻底,或者即使消息传到城里,也不会引起日本鬼子的警惕。

    此时,城中的伪军中队长陈浩光家中,正是刀光剑影,气氛紧张。

    “陈兄,我,我可一直没亏待您呐!”伪军大队长杜颜辉正喝得高兴,旁边两个浓妆艳抹的**勾得他魂与神授,却没想到陈浩光突然变脸,几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的脑袋,**吓得惊叫不止,直往桌下钻。

    “杜大哥,兄弟也没有恶意。”陈光浩笑了笑,看了旁边的赵振中一眼,说道:“这位是杨天风司令派来的,也是西北军出身,更是自家亲戚,断不会坑害咱们的。”

    “那,这,这——”杜颜辉的手颤抖着指了指,希望那枪口能转移下目标。

    “杜队长,外面有三纵上万的人马,这县城是保不住了。”赵振中冷笑着说道:“杨司令对于顽抗的伪军如何处置,想必杜队长也是知道的。如果杜队长审时度势,临阵起义,杨司令说了,既往不咎,还有四条黄鱼奖励,以后可来去自由。”

    “只要大队长命令弟兄们打开城门,就没咱们的事了。想接着干,就跟着杨司令,人家可是中将啦,前途无量。不想干的话,就带着钱财找个地方逍遥快活,不比提着脑袋给日本人干好得多吗?”陈浩光循循善诱,与赵振中唱着双簧。

    杜颜辉还在犹豫,赵振中已经一声冷哼,摆了摆手,几个特战队员上前按手抓肩,将一排手榴弹绑在杜颜辉的腰上,

    杜颜辉看着身上揭开盖,拉好弦的手榴弹,冷汗直冒,看着陈浩光那人畜无害的笑脸,舔了舔发干的嘴唇,颤声道:“只要陈兄言语一声,什么都好说,何必,何必搞得这么危险。”

    “不危险。”一个特战队员冷笑着把帽子给杜颜辉扣好,挽住了他的胳膊,手指拉住从袖子里探出来的引线,“我的手稳得很,杜队长就放心好了。”

    陈光浩看了看表,将手一挥,命令道:“鬼子巡逻队过去了,咱们出发。”

    十几个化装成伪军的队员簇拥着杜颜辉走在前面,拐过两条萧条冷清的小巷,直接来到了西门。

    “今天感觉有点怪。”伪军中队长扶着城墙垛口,使劲张望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平常总会有人来喊门,今天怎么一个也没有?静得让人心里发毛。”

    “刚才日本人巡逻队过来的时候,您怎么不报告?”一个伪军不解的问道。

    “你傻呀!”伪军中队长横了伪军一眼,“那不是自找麻烦,要是日本人让咱们出城查看,没准就吃了黑枪,以后吃啥也不香了。”

    “队长高见,高见。”伪军士兵谄笑着恭维道。

    黑暗中,有野狗凄厉的叫声远远传来。伪军中队长狐疑的摇了摇头,打了个呵欠,对城墙上的士兵说道:“都他妈x的精神点,有情况马上去叫我。”

    一个伪军士兵突然跑上来说道:“大队长来了,就在下面,找您有事。”

    伪军中队长赶紧跑下城墙,来到杜颜辉跟前,并没注意到什么异常,笑道:“大哥,今儿怎么有空来查哨,有兄弟在,出不了事的。”

    杜颜辉咧了咧嘴,苦笑道:“大哥以往对你如何?”

    伪军中队长愣了一下,回答道:“大哥对小弟那是没得说,缺钱有钱,缺粮有粮,您为何说这话?”这时,他才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几个陌生汉子将他围在了当中,冰冷的目光刺得他浑身发冷。

    “那好。”杜颜辉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做什么也亏待不了弟兄们,打开城门,咱们起义,投奔国x军。”

    “啊?”伪军中队长大张着嘴,脑袋一时反应不过来。

    “听我的没错。”杜颜辉叹了口气,稍微拉开衣襟,让伪军中队长看了看身上的手榴弹,说道:“兄弟,不想死就照我的话做,城里的日本人要完蛋了,别搭上咱们弟兄的命。”

    城头上亮了三下手电光,蒋骥才的瞳孔骤然收缩,猛然一挥手,副支队长高鹏率领着先锋大队早已经按捺不住了,一见命令,立刻跃身而起,跑步向城门冲去。

    吊桥缓缓放下,城门吱呀一声打开,不过片刻工夫,蒋支队的士兵们纷纷涌入城内。伪军们躲在角落里、城墙上默默地看着蒋支队的官兵们源源不断的冲进来,以连排为单位向城里猛插。

    蒋骥才长出了一口气,让电报员发出突袭成功的电报,随后在警卫队的保护下,走过城门洞,转身上了城墙,在城门楼上与赵振中、陈浩光等人亲切握手。

    “赵兄,你立了大功啊!”蒋骥才笑道:“连我也没想到你干得如此漂亮,一枪未发便成功占领城门。”

    “主要是陈老弟的功劳,还有杜队长深明大义。”赵振中谦逊着,拍了拍蹲在地上的杜颜辉,笑道:“杜大队长,快起来吧!”

    “轰!”一声巨响从东面传来,接着枪声大作,随后县城的南、北几乎同时响起了枪炮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