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寄峤举着望远镜,站在城头四下瞭望,护城堤上尘上飞场,无数百姓正在帮着军队构筑工事、掩体。脚下的城墙也叮当作响,民工们在凿着射击孔。

    郭寄峤赶到这里已经有一天了,本着谨慎的原则,在并不太熟悉情况的时候,他没有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他对杨天风等人已经拟定的作战计划也没有什么大的修改。

    当然,要说意见完全一致,还不是这样的。比如杨天风并没有如郭寄峤和卫立煌所想的那样大肆攻城掠地,而是集中兵力,对付日军的反扑。要知道在当时,国x军与日军还是很习惯于把地形目标作为胜利的标志。整个豫东日军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象宁陵、杞县、睢县等地,是很有把握攻而占之的。

    再比如杨天风只是命令佟支队及所属的游击部队,以及联络新四军和大别山桂军袭扰津浦线,牵制徐州日军的调兵数量和时间,却没有下令破击萧县、永城、砀山段的陇海铁路。

    这样做,很明显的目的便是要放日军进来,不想因为铁路中断而使日军把矛头对准永城根据地。这可能有些自私,将使友军部队遭到伤亡损失,郭寄峤在心中对此有些意见也是正常。

    但总体来说,郭寄峤认为杨天风的计划也是可行的。下围棋中有先手的定义,先手又分“先中后”和“后中先”,杨天风选择的“后中先”在表面上好象暂时落了后手,但留有后续手段。如果是“先中后”的话,就是先攻弱敌所据的县城,再忙活着调兵与东来之敌较量。

    至于具体的作战战术,郭寄峤得承认,杨天风的打法是很狡滑,很先进,并且是很自信的。

    依虞城固守,虽然兵力不少,郭寄峤却相信,很少人会有这样的胆量和自信,尽管这只是诱使日军分兵的一个手段。

    而在护城堤上构筑的工事掩体,也让郭寄峤十分佩服。平整一面成陡坡,坝上挖沟成战壕,战壕再挖出一个凹形,成为单人掩体。这样,即使炮弹落进战壕,弹片杀伤的效果也降到了最低。重机枪和战防炮的掩体则挖得更深,修得更加坚固,上面用拆卸下来的钢轨覆顶,又盖上了厚厚的泥土。而堤坝的反斜面也构筑了藏兵洞。

    特别是四个最为重要的关堤口,不仅用土堆出了类似操手墙的工事,两侧堤上的兵力和武器也密集而犀利,形成的交叉火力令人胆寒。

    这次,杨天风拿出了二十挺屠倭电锯,可用弹链供弹、带三角支架的重机枪,决心让鬼子好好品尝一下“希特勒电锯”的滋味。

    兵工厂的生产,连战连胜的缴获,再加上郭寄峤所带来的弹药物资,支撑一场大战是没有问题的。

    而连续作战的伤亡也不小,主要是骑一师、骑十四旅,三纵的两个支队则从四支队抽调补充,几乎还是齐装满员。但从武器装备上看,骑一师、骑十四旅,甚至后赶来的贺粹之的八十一师,都因为缴获和杨天风不断的供给,而提升了很多。

    光捷克造,三支国*军部队就增加了三百多挺,榴弹发射器、霰*弹枪,还有歪把子和掷弹筒,以及部队中的老旧枪枝,都大量地更新换代。

    粮饷充足,装备提升,郭寄峤保持谨慎乐观的另一个原因,是看到经历了淮阳血战的部队的士气很高昂,不仅仅是三纵的官兵,骑一师、骑十四旅,甚至八十一师都没有厌战、畏战的情绪。各部队的高级军官也充满了战斗的**和胜利的信心,马彪、贺粹之、张占魁对杨天风虽说不上言听计从,但只要杨天风说得有道理,他们便会听从。

    对此,郭寄峤也无可奈何,甚至是很理解马彪、张占魁等人的心思。以独骑十四旅为例,继承了西北军装备差的缺点,在未获杨天风的武器援助前,全旅只配有四门迫击炮,六挺重机抢,其余全是马步抢、手榴弹和大刀。

    在一九三八年十月进行的周口保卫战中,张占魁不得不从周口以南百十里的村镇,调集了所有的土枪土炮,筹集了大批耙齿、犁面和铁砂,集中了各村镇的炮手、火药手,以弥补火力的不足。

    现在,骑十四旅除原有装备外,却已经有了六零迫击炮二十门,捷克造机枪三十挺,另外还有一部分榴弹发射器、霰x弹枪和一批缴获的日式武器。

    武器装备的提升是一方面,三纵的勇猛善战、敢挑大梁,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谁不想有一个靠谱的战友,谁不想建功立业,博取抗战英雄的名声呢?

    望远镜的视野中,出现了杨天风的身影,他正与骑十四旅的中将旅长张占魁在护城堤上巡视检查。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不断指点着周围的地形地势,看似非常融洽。

    坚守虞城(利民镇)的将是郭支队的两个大队、骑十四旅的二十七团和旅部直属的机枪连、迫击炮连,再加上杨天风特别增调的部分炮兵,总兵力近四千。而在城外负责策应、袭扰,并相机里外夹击的,则是骑十四旅的两个团和旅部直属的特务连、学兵连。

    有这样数量的军队威胁,日军想越过虞城攻击商丘,侧后方的安全难以保证;要先围困虞城,主力进攻商丘,千八百人想围城又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有被击败消灭的危险;重点围攻虞城,先扫清障碍,杨天风牵制、消耗敌人的目的也达到了,还可以相机转换战场,围绕虞城展开“中心开花”的军事行动。(。)

第二百零九章 晋升() 
计划很周密,几乎算到了所有的可能性。郭寄峤放下了望远镜,转头望向脚步声响起的后面。

    机要参谋匆匆而来,敬礼报告,“长官,战区发来的电报。”

    郭寄峤伸手接过电报抄纸,简单看过,淡淡一笑,把电报揣进了兜里,招呼旁边的卫兵,“去把杨将军请来,告诉他,军委会的嘉奖和任命下来了。”

    淮阳血战的战报呈送军委会,颁发勋章、通电嘉奖是简单的,但杨天风的晋升却要考虑研究。没等军委会研究出结果,商丘光复、全歼日军和张岚峰所部的告捷电报便又送到了,随后又有第一战区卫立煌催问结果的电报。

    军委会不敢再拖,也没有理由再拖,议定了结果上报蒋委员长。结果,蒋委员长极快地签字同意,晋升杨天风为中将,任豫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还奖励三纵参战部队二十万元。而且,杨天风、马彪和张占魁还荣获二等宝鼎勋章一枚。

    同时,对骑一师和骑十四旅的官兵也有奖励。骑一师立功的营以上军官颁发“民族至上”奖章,骑十四旅团、营、连长等军官也都分别记了战功,颁发奖章,并奖现金若干。

    在郭寄峤看来,这似乎在情理之中,却也有些在意料之外。依三纵的战绩,杨天风获此奖励晋升,并不为过。但以一个地方游击部队的长官,担任边区副总指挥,这在全国却是没有先例的。

    不管怎样,杨天风已经是中将,与郭寄峤、马彪、刘琛、贺粹之同级,终于在联合指挥部内,在官阶上有了对等的地位。而且,如此年轻的中将,在国*军中算是凤毛麟角了。尽管抗战之后,少将、中将的含金量大幅下降,可也怪不得军委会难以决定。

    “因为青纱账起来了,所以鬼子并没有在近期扫荡的计划和准备,仓促调动兵力便不会很多。”杨天风和张占魁视察过了阵地,向城内而来,边走边说,“如果想多准备些时间,又怕咱们占稳脚跟。就徐州这五千多鬼子,还有陇海路北所能调动的小股人马,并不足以占据优势,反倒有逐次添兵之嫌。”

    “逐次增兵,兵家大忌。”张占魁对此深以为然,说道:“小股人马不集聚一处,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还可以个个击破。”

    “鬼子还是不敛狂妄之性啊!”杨天风淡淡笑着,“五千人马,将近一个旅团,嘿嘿。”

    抗战中,国*军一个战队力强劲的师,也未必有把握抵挡住日军一个联队。不满编的杂牌师,更是连一个大队也无法击败。

    日军敢于以五千多人的部队前来进攻,一是倚仗其火力的士兵的战力,二是还调动了陇海路北的单县、曹县、丰县等地的守备兵力,三是陇海线并未完全中断。

    杨天风故意没有完全切断陇海路,作出这种姿态,似乎在向鬼子挑战示威,意思是“来呀,来打老子啊,老子不怕你们”。显然,这让鬼子很恼火,很愤怒。尽管津浦线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徐州还是尽全力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机动兵力。

    而杨天风也调动了所有力量,连双座侦察机也出动进行了侦察,并在机上重新涂上了日军的标志,准备再浑水摸鱼,偷袭日机。对付鬼子的装甲车和坦克,除了钢拳、反坦克地雷外,还有第三集团军支援的一个战防炮连(六门),以及两门兵工厂最新仿造出来的37mm高射炮。

    作为尝试,37mm高射炮的仿造成功,是军工技术的一个突破,兵工厂能够造出身管线膛火炮,无疑是一个里程碑。

    至于在淮阳血战中缴获的几门鬼子重炮,杨天风却不准备使用。目标大,移动慢,在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倒不如雪藏,以便在合适的时候给鬼子以突然打击。

    尽管张占魁知道杨天风可能要等敌人到来之后再破击铁路,切断敌人的物资、援兵最快捷的通路,但他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马参战。

    杨天风不仅命令陈支队做好了从砀山出击的准备,还从廖磊那里借调了一个加强团,用换防的办法解放出了东线佟支队的一个半大队。如果再加上动员的联防队,截断敌人退路的兵力足有近万之数。

    这也就是他之所以信心十足的原因所在,别说五千多日军,便是再多两三千,他也照样要把计划实施下去,这涉及到产业迁移的战略问题。

    永城根据地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特别是徐州有日军的重兵,可以说是四战之地。而鬼子会越来越重视三纵,以后的战事将频繁而激烈。尽管有芒砀山群这个有利地形,但杨天风早已经有了把军工、煤化等产业逐渐迁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随着所占地盘的大幅增加,这个设想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和必要。杨天风看中的是毫州,并已经派人探查、清理、改造毫州老城区地下的曹操运兵道。

    曹操运兵道始建于东汉末年,是魏武帝曹操为其军事需要,专门修筑的地下军事战道。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黄河决口,亳州城被淹,运兵道被灌淤塞,自此深埋地下数百年未被发现。

    运兵道有土木结构、砖土结构、砖结构三种类型,有单行道、转弯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四种形式,在地下蜿蜒延伸,似无尽头,纵横交错,犹如一座地下长城,十分壮观。

    有这一现成的地下长城,兵工厂如果搬迁进去,空袭便不足为虑。而且,毫州比永城更处后方,鬼子想攻到这里,也很困难。同时,毫州也盛产煤炭,减少了很多原材料的供应困难。

    当然,迁移不会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也不会是全部搬迁,或许还将是再建新厂。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出于杨天风的谨慎小心。

    “鬼子是很狂妄,但实力也不算太弱。”张占魁对此战还比较谨慎,“如果能会集其他地区的小股日军,兵力还有可能得到加强。”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