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本荣作还处于半昏迷当中,脸上是舍身保护他的那个参谋的污血,被几个卫兵搀架着,狼狈地撤退。

    在惊叫斥骂声中,一股可怕的轰鸣由远而近,吉本荣作又摔倒了。剧痛反倒使他醒了过来,茫然地看了下周围,被打掉脑袋、削掉臂膀腿脚的尸体横陈,惨叫哀嚎充斥于耳。

    吉本荣作身上溅满了鲜血和脑浆,他努力着想站起来,这时才发现他的右臂没了,在接近肘的部位露出锯齿样的断骨。吉本震惊而又慌乱地盯着自己的伤口,几秒钟过后,他倒下昏迷过去。

    孙岗驾着飞机再次俯冲下来,火鞭射出,在鬼子顽抗的阵地上耕犁一遍,带起了一片血肉横飞。

    “子弹不多了,省着点打。”高凤阁大呼痛快的同时,却还没忘提醒。

    孙岗嗯了一声,眼睛一扫,飞机转向,目标是两门还在顽强开火的九二步兵炮。

    从天而降的子弹撕裂了鬼子炮兵,耕犁过的场面十分血腥,血肉和肚肠迸溅在步兵炮上,粘糊糊的,被打得发烫的炮管炽烤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电报,杨长官让咱们趁天还亮着赶紧滚蛋。”高凤阁撇了撇嘴,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西斜的太阳。

    孙岗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好吧,留点穿爆弹,别让杨长官心疼得跳脚骂。”

    高凤阁轻笑了一声,看了看下面的战场。战况已经明显,除了正面,东、西、北三个方向都达成了突破,失去统一指挥的鬼子已经被分割包围,失去了炮火优势,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胜利是毫无问题的。”孙岗拉起机头,转向南,低速离开了战场,感慨道:“杨长官还是不够心狠,要打掉鬼子的重炮,并消耗其一部,才发起总攻。若是换个指挥官,虽然也可能靠兵力优势取胜,但伤亡就要惨重太多了。”

    高凤阁的激情有些冷却,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和那些在血火中拼杀的步兵、骑兵相比,咱们是幸运的,也要珍惜这份幸运,以后多出些力。有空军配合作战,能减少很多的伤亡。”

    孙岗没有回答,脸色也沉郁下来。

    燃烧的装甲车、汽车,变成了一堆堆扭曲的废铁。战场上,树被炸断了,庄稼被踩平了,到处都是弹坑,以及横七竖八的尸体。

    日近黄昏,战斗进入了收尾阶段。残存的四百多鬼子被分别包围在三处狭窄的区域内,没有劝降,只要残酷的剿杀。

    一顿迫击炮弹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重武器损坏、丢失殆尽的鬼子束手无策,承受着不断的伤亡,把枪口指向四面,等待着敌人的冲锋。

    在一个小洼地内,飞雷炮架设起来,黑粗的炮口斜指向敌人据守的狭窄阵地。

    “开火!”随着军官的手臂猛地向下一挥,在不断的闷响中,十几颗“炮弹”在空中掠过三百多米的距离,纷纷落地,冒着青烟的“炮弹”在地上弹跳,即便是最凶狠顽强的鬼子,也被吓得惊声怪叫,恐惧崩溃。

    在一连串巨大的爆炸中,残肢断臂、枪械零件飞上天空,纷纷扬扬的落下,又被爆炸的气浪抛起。

    爆炸声刚停,雷鸣般的马蹄声便响了起来,一队骑兵冲进了硝烟未散的阵地。而除了满地弹坑、血肉狼籍,阵地上能继续顽抗的鬼子寥寥无几,一个中队的鬼子被强大的爆炸所粉碎。(。)

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战淮阳 12() 
感谢宫崎俊,子木李不休,寂寞在发呆,渡鸦伊尔珊诗舞,鲁修修134390,羽卒月月鸟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

    ********************************************************************

    定点清除,杨天风宁可多费弹药,也要尽量减少伤亡。

    晋造山炮向着最大的一砣鬼子狂轰滥炸,草草构筑的阵地根本经不起炮弹的摧磨,纷飞的泥土中夹杂着红色的血肉,鬼子在伤亡惨重之下还苦苦支撑。掷弹筒、轻重机枪向着试图逼近的散兵线猛烈射击。

    步兵暂时停止了进攻,片刻之后,二十多颗胶凝******被八二迫击炮射到了鬼子阵地上。

    烈火熊熊燃烧,比西沉的夕阳更加绚丽鲜红。被喷溅的胶凝汽油烧着的鬼子发出嘶心裂肺的惨叫,在地上翻滚,在地上跳跃,烟火之中,如同一群妖怪在狂舞。

    “够狠。”马秉忠举着望远镜,头上缠着绷带,身上的军装也破烂不堪,身先士卒的毛病还没改掉,他才二十九岁,历史上他便殉国于淮阳血战,用忠骨在项城县水寨矗立起令后人景仰的抗日民族英雄碑。

    “不过,也真他*娘*的痛快。”马秉忠用呐喊得嘶哑的喉咙发出一阵怪异的笑声,“屠倭如杀狗,这仗是老子打得最痛快的一次。”

    望远镜的视野中,有绝望的鬼子冲出阵地,胡乱射击着、叫喊着,但随即被密集的子弹撕成碎片。

    “旅座,师座命令,骑兵撤出战场整顿休息,安岭那边还有鬼子要连夜解决。”一个传令兵跳下马,敬礼报告。

    马秉忠放下望远镜,又留恋地看了一眼火烧鬼子的地方,挥了挥手,“退出战场,这点小鬼子交给三纵解决。”

    太阳彻底沉入了地平线,夜幕迅速笼罩大地,三纵的官兵不疾不缓,开始围歼最后一股残敌。

    照例是一顿炮弹轰炸,屠杀着疲惫又绝望的鬼子。

    吉本荣作躲在一个弹坑里,蜷缩着,象条可怜的狗。一声爆炸在旁边响起,震耳欲聋,把他震得迷迷糊糊。他迷茫又无助地抬头,看见了爆炸带来的“降雨”,空气中混杂着污物、硝烟、金属碎片,令人窒息。

    突然,一个黑乎乎的物体飞了过。出于本能,吉本荣作赶紧把头避开,那个物体呯地一声摔在地上。

    那是一具冒着热气的鬼子的残骸,光秃秃的一具躯干,已经没有了四肢。****、脖子、脸被弹片划得全是血,已经完全走样儿。令人惊讶的是这具躯干的嘴竟发出了呻吟,用喉音发出仿佛另一个世界的声音。

    “救救我,我,我不想死。”这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但残骸确实在哀求、咕哝。

    吉本荣作惊恐万分地退缩,几乎要歇斯底里。他紧贴着坑壁,唯恐碰到这如同恶鬼般的躯干残骸。

    垂死的躯干开始哭泣,吉本荣作嘴唇翕动,在颤抖地祈祷。或许是作为他祈祷的回应,躯干很快死去了。

    吉本荣作也想哭,他想到了岛国的家人,可再也回不去,连尸骨也不会留下。

    没有给吉本荣作太多的哀愁的时间,借着夜色和炮轰的掩护,抛射手榴弹的飞雷筒贴近鬼子的阵地,在不到三百米的距离从三面突然发射。

    足有上百颗手榴弹冒着青烟,象下雨一样落了下来,在地上翻滚着,带来一阵阵疯狂恐惧的惊叫。

    一个黑乎乎的手榴弹从天而降,正落吉本荣作的旁边。时间好象凝固了,吉本呆呆地看着那个仍在打滚的东西,一个参谋不顾一切,伸手抓起手榴弹,刚刚做出抛掷的姿势,一团绚丽耀眼的闪光迸现,鬼子参谋化作了一片血雾。

    血肉糊了吉本荣作一脸,但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一块弹片划破了他的喉咙,他徒劳地用一只手想捂住,但汩汩流淌的污血却象关不住的水龙头。他的眼前开始发黑,思维开始停顿,终于陷入了无边的黑暗。

    轻、重机枪怒吼着,匍匐着潜近鬼子的阵地的士兵们呐喊着发起了冲锋,几十支霰*弹枪喷出密如雨点的铅弹铁砂,将挡在面前的一切打得粉碎。

    最后的定点清除拉近了敌我双方的伤亡,勉强把伤亡比定格在一比一。

    战场上已经沉寂下来,只有那遍布的弹坑,等着清理的尸体,显示着这场大战的惨烈。

    杨天风很快收回目光,面无表情地转过身,听着几个参谋的汇报。

    黄昏时,胜局已定。杨天风在征求了刘琛的意见后,发电报给十四旅和蒋支队二大队,放开安岭镇防线,任由敌人沿大路继续南进。

    这又是一个局部的后退作战,这股鬼子没有重炮,坦克也只有两辆,兵力是一千余,打他们要容易很多。道路已经破坏,夜幕降临,敌人的行进会很缓慢,时间上能够允许部队再作机动,合围敌人,在淮阳城北加以聚歼。

    按照鬼子的作战特点,长官失陷,部下不加救援,或者救援不力,是要受到严厉惩处的。何况,鬼子还有增援解救淮阳的任务呢!

    所以,杨天风认为不管已被歼灭的鬼子是否发出了求援电报,或是通告了已经覆亡在即的警告,那股鬼子该怎么走还会怎么走,安岭镇的阻击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意义。

    骑一师各部经过短暂的休息整顿后已经先行出发,照例是在两翼夹击,而正面抵挡的任务还是由三纵承担。

    “只要这股鬼子进不了淮阳,在野外被歼灭,淮阳也就唾手可得了。”杨天风看着地图,手指用力点了点,“淮阳光复,不仅是在河东有了足够纵深的回旋之地,更是在开封、商丘之间打进了一根楔子,豫东战局由此发生大变也是完全可能的。”

    “长官放心,我支队绝不让鬼子望见淮阳。”郭松林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他将独立指挥这第二场的围歼战,显出了杨天风对他的信重。

    杨天风点了点头,提醒道:“我已命令淮阳城下的部队发动佯攻,逼淮阳日军继续求援。嗯,你们打伏击时,要当心鬼子的毒气弹,风向是最关键的。这帮畜牲,死到临头是什么招儿都敢用的。”

    “是!风向最关键,下风头的部队要装备齐全。”郭松林立正,却未马上走,等着杨天风的嘱咐。

    “计划是计划,虽然也算周全,但战场形势变化无常,你也要灵活掌握。”杨天风停顿了一下,露出鼓励的笑容,“不用太紧张,无论是兵力、火力,我军都占优势。嗯,去吧,我在淮阳城下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郭松林啪地端正敬礼,凝铸了片刻,转身大步而去。

    “强将手下无弱兵啊!”马彪看着郭松林的背影远去,感慨地说道:“这位军官在杨将军的教导下,已具名将风范。围攻鬼子时,他所率的步兵是后赶到的,但进展不慢,且打得很有章法,已得杨将军作战之精髓啊!”

    精髓?老子的精髓就是先知先觉,步步占先。杨天风谦逊地摆了摆手,说道:“过奖了,实在是不敢当。那个,兄弟要在淮阳城下,布置攻城,二位老兄——”

    “同去吧!”刘琛询问般地望向马彪,得到肯定的回应后,笑道:“攻坚最是艰难,我们可是都想见识一下杨将军的奇招妙计呢!”

    “哪有什么奇招妙计,不过是老祖宗早就用过的办法。”杨天风淡淡地笑着,伸手示意两位先走。

    坑道作业,作为突破城垣的第一步,是使部队能够迅速接近城垣、减少伤亡的最有效的战法。但这种战法在军事历史上却不是什么新鲜的、独创的手段。

    在中国的军事历史上,最早采用坑道爆破的是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但将这一战法真正发扬光大,并发挥到极致的,却是清末的太平军。

    “掀翻钜城,如揭片纸”。虽然描述有些夸张,但武昌、南京等名镇大城,确实是被坑道爆破所攻下的。

    而就在抗战历史中,坑道爆破的战例也不少见,小规模的炸碉堡,又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