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丧的问题,而是应该让那些畜生般的敌人也尝受这一切。

    至少对吴金锁来说,心中已经播下了对鬼子无比仇恨的种子。无一例外,绝不饶恕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只要我有机会就开枪杀死他们。

    。。

    “三纵的部队果然悍勇。”骑一师二旅旅长马秉忠远远地观察着战场,自认是达不到这样的防御水平,“听说其攻坚也有独到之处,袭攻开封便出兵助战,击破宿城更是独力而为。”

    “他们的武器装备好。”韩团长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当然,战壕工事也相当坚固,防炮效果很不错。”

    暂编骑一师属于杂牌部队,而青马的部队在武器装备上原本就逊于其他国x军,国府补充又少,这是其一个弱点。但骑一师的凝聚力强,作战有献身精神,加上骑兵的快速机动、马刀砍杀,也是相当有战斗力的部队。

    特别是在抗战初期,马家军和日军骑兵便有过对杀,由于刀短而吃亏,使特意请著名“河州刀”工匠打制新刀送往前线。

    新马刀长度长于日军制式马刀,但是刀柄较长,因此重心力矩合理,重心在刀柄前方,挥舞时并不费力,刀背厚而韧不易折断(日本军刀硬度好,可是双刀交碰的时候容易折断),刀刃部分薄而极其锋利,刀尖上挑是为了适应马家军拿手的“蹬里拖刀”刀法。刀背嵌银增加了韧度和重量,劈杀的时候更有威力。

    而让青马骑兵吃过亏的,正是驻商丘的日军第四骑兵旅团,此次出动了一个骑兵中队前来助战。所以,马彪和马秉忠非常渴望着再与敌人交手,洗雪曾经失败的耻辱。

    “若是咱们防守,肯定不能打得如此轻松。”马秉忠苦笑了一下,说道:“此战过后,杨天风恐怕要晋升为豫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孙桐萱坐镇郑州,这豫皖边区便是杨天风直接管辖了。”

    “消息确实啦?”团长马德胜有些诧异,他是知道杨天风的年龄的,实在是年轻的过分,晋升副总指挥,意味着杨天风可能要升为中将,可能是国x军中最年轻的中将。

    “听师座这样说的。”马秉忠沉吟了一下,说道:“当然,这还要看战绩。咱们骑一师以后补充人员、物资,作战援助,恐怕要依靠杨天风。所以,师座的意思是搞好关系,立足长远。”

    “杨天风手中已经有七八个县的地盘,还有兵工厂,发展潜力很大。”师参谋长马仁一直没有说话,此时放下望远镜,沉声说道:“连孙桐萱都有求于他,何况是咱们骑一师。杨天风的性格禀性也不难揣摸,与日本人有杀母之仇,只要是能打、真抗日的部队,他还是很慷慨的。”

    众人纷纷点头,这个条件不难,骑一师打鬼子可不含糊。

    “参谋长,什么时候反攻啊?”马秉忠有些着急,开口询问道。

    马仁淡淡一笑,说道:“三纵的主力和骑一旅正在截击柘城出动的日军,估计今晚便会向淮阳急进,他们围城断敌退路,咱们便要趁势反攻,消灭这股日军。”

    “杨天风的胃口很大。”马仁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他要光复淮阳,重创或歼灭开封的增援之敌,再向商丘下手,把豫东平原这产粮之地握在手中。”

    “有地盘,有粮食,有人口,还有兵工厂供应武器弹药,杨天风是想把部队扩充到什么规模啊?”马秉忠感慨地连连摇头,“三纵现在便有一个师的人马了吧?难道他要建成一个军?”

    (。)

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战淮阳 3() 
有推荐啦,三小时一更,每更三千字,多写多看多支持啊!

    ******************************************************************

    从千八人枪到现在的一万人马,对杨天风来说也远远不是最终的目标,他的雄心壮志当然也不为人所知。

    至于豫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有这个名义更好,没有也不能从实质上改变目前杨天风和三纵在豫皖边的领军地位。

    而马秉忠和马仁并不知道,截击柘城日军的行动由周团、四支队再加一个骑兵团完成,三纵主力和两个骑兵团已经西进包抄,要切断这股日军的退路。

    在宝塔进攻的日军遭到了连续的挫败,甚至在不做炮火准备,突然发起的进攻中曾短暂地占据了第一道战壕,但很快便被手榴弹雨炸得伤亡惨重,被三纵官兵用霰*弹枪、机关枪、步枪、刺刀反击出去。

    进攻的鬼子看见在承受了上千发炮弹的轰击下,打不死、杀不绝的中国士兵依然射出密集的子弹,在烈火硝烟中时隐时现地呐喊拼杀,这情景实在令他们大惑不解,又感到心惊肉跳。

    一天的进攻下来,鬼子的伤亡已经达到了三百多,可宝塔阵地岿然不动,很多被击毙的鬼子尸体都为不及收走,凄惨地倒在阵地前。

    黄昏时分,鬼子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进攻遇到了强硬的对手,光凭六门四一式山炮、十二门九二步兵炮,以及十几门迫击炮,难以撼动对手的顽强防御。

    到了这个时候,日军指挥官也产生了疑问,对手是骑一师吗?在他想象中的骑兵汹涌冲锋,却在蝗军凶猛炮火和密集子弹面前伤亡惨重的景象,根本就没有发生。而作为骑兵,能有这样坚韧的防御能力?各种武器的配备和使用也如此完备、纯熟?

    如果防守阵地的不是骑一师第二旅,那——鬼子指挥官突然产生了不祥的感觉。激战了半天,人困马乏,弹药消耗很大,而敌人是不是还隐含着实力,等着进行反攻?

    这样一想,鬼子指挥官便犹豫迟疑起来。是马上撤退,返回淮阳?还是就地防御,或发挥火力优势,重创反攻之敌;或等待淮阳运来更多的弹药,再行进攻?

    说起来,鬼子对自己的防守相当的有信心,一个中队如果有坚固阵地依托,国x军一个团都未必能攻破。如果是倚险防守,那就更难打了。

    所以,鬼子指挥官尽管意识到了有可能遭到敌人的反击,但却不相信敌人有这么大的胃口,敢向这一个大队的人马下手。

    夜幕正在降临,在接到了淮阳城的电报后,鬼子指挥官带兵稍退,在田庄集结固守,等待明日抵达淮阳的驻商丘的一个骑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前来增援,还有淮阳运来的弹药物资。

    时间终于站在了杨天风一边,虽然他按照历史作出了一定的预防措施,但还是不能十分地确认淮阳日军在周边形势发生变化后,依然大举南下。

    显然,淮阳日军也没有料到杨天风已经联络了占优压倒性优势的兵力,并制定出了针对淮阳的完整计划。

    得到淮阳日军大举南下的情报,杨天风立刻调整了布署,只留下周团、四支队和一个骑兵团截击柘城日军,接近黄昏时亲率郭支队和两个骑兵团过郸城集,向西分路疾进。

    入夜,得到电报的马彪率骑一师第三旅,以及已经调至项城的山炮营和防空部队渡过黄河,在****楼歼灭日军一个小队后,在南下日军的侧翼完成了兵力展开,并把师部由项城西关移到距淮阳城仅十五公里的新站集一带。

    晚八时,两个骑兵团抵达目标地,立刻秘密包围王店,并切断了王店据点的对外联络;晚九时许,郭支队到达王店,稍作整顿后,便开始攻击。

    至此,我军完成了对淮阳南下日军的三面包围,只给日军留下了背水一面。

    凌晨十二时左右,在飞雷炮、步兵炮、迫击炮的轰击掩护下,郭支队攻入王店据点,全歼日伪军二百余人,彻底封闭了南下日军返回淮阳的退路。

    凌晨一时,由郸城集开来的蒋支队的一个大队押运着大批辎重物资赶到王店。杨天风派郭松林率领直属警卫团(又名郭支队)的一个大队和部分炮兵,以一个骑兵团为先导,星夜南下,向田庄逼近。

    一夜之间,天翻地覆。南下日军做梦也不会想到,上万中国x军队的行动如此迅速,如此协调一致,已经从三面形成了包围。

    这就是杨天风的厉害之处,提前的准备,预测性的措施,完整的计划,一旦行动起来便不会拖泥带水、延误时间。

    同时得到电报的还有驻周口的骑十四旅,他们也开始向河边移动,堵住了南下日军背河的一面。

    凌晨二时许,马秉忠率骑兵旅由宝塔、孔庄出击,突袭攻击田庄外围之敌,也可以说是打响了围歼敌人的第一枪。

    随后,驻守宝塔、孔庄的步兵,还有马彪亲率的骑兵第三旅及部分炮兵,也陆续赶到田庄附近,加入战团。

    日本指挥官举着望远镜久久不放。在远处爆炸的火光映照下,骑兵的身影奔腾跳跃,人数极多,正从四面八方涌来。

    这就是敌人的反攻?鬼子指挥官还不知道大难临头,他认为骑兵的流动性虽然大,但要突破有简易阵地依托的步兵防守,还是很困难的。在火炮、机枪、步枪的火力下,马匹就是很明显、很大的目标。

    令日本指挥官注意的是南面的进攻,敌人的步兵顽强、稳健地向前推进,并不断使用六零迫击炮、抛掷集束手榴弹和榴弹发射器作为火力掩护,轻机枪也很多。他不得不派出一个中队的援兵,并提供炮火支援,以确保外围不被敌人突破。

    “淮阳来电,要我们固守待援。”

    “淮阳来电,商丘骑兵中队和机枪中队天亮便会抵达县城。”

    野泽选择了服从命令,在维持外围防线的同时,他开始布置村落工事,要与敌人战斗下去。

    一方面是淮阳方面的情报和命令,另一方面野泽也认为在大股骑兵已经聚集于周围的情况下,撤退是愚蠢的。无阵地依托的步兵,在平原开阔地遇到骑兵的猛烈冲击,后果是很严重的。

    但情况似乎比野泽的想象更艰险,马彪下令,第三旅骑兵下马作战,并用迫击炮和炮兵营的晋造山炮轰击敌人,从东面向敌人施加了更大的压力。马秉忠的第二旅也接到命令,组织了步兵,从西向敌进攻。

    又是一个中队派去增援,野泽对敌人的数量产生了严重的忧虑,再次向淮阳发电,请求速速增援。

    凌晨三时许,郭松林率部赶到,稍作整顿,便从北面开始猛攻。两发试射后,八二迫击炮、120重型迫击炮直接向田庄和敌炮兵阵地进行炮火轰击。

    有什么样的官儿,便有什么样的兵。杨天风喜欢进行斩首攻击的作风,不可避免地传染给手下军官。

    距离太近了,敌人的41式山炮已经没有了射程上的优势,三纵的重迫、八二迫击炮,第三集团军支援的晋造山炮,都进入了轰击范围。鬼子也不客气地调集所有火炮,双方展开了对轰。

    但此时,一向倚仗火力优势的日本鬼子悲哀的发现,敌人的火炮数量很多,占有很大的优势。很快,重迫和八二迫击炮,以及晋造山炮,便压制住了鬼子的炮火,并不断摧毁其火炮,杀伤其炮兵。

    十几枚黑乎乎的炮弹突然凌空飞起,在夜幕中划过死亡的弧线,落在鬼子的阵地上,猛烈的爆炸象一串雷鸣,疯狂卷起的黄、黑色硝烟,淹没了鬼子的阵地。

    在三四百米的距离,在夜幕下,借着土堆、弹坑为掩护,郭支队突然在攻击队伍的身后施放了飞雷炮,这一轮猛轰便使阵地上的鬼子死伤惨重,幸存的“蝗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