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战争中士兵的饮食,随着中国脆弱的小农经济的崩溃,逐步跌至令人发指的地步,远不如工人、农民及知识分子;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很低,大多乃是不识字的农民,并不具备“民族意识”;交通不便,必须依赖徒步跋涉,让民众望而却步;政府没有能力建立可靠的“户籍制度”,该多征的地方往往少征,该少征的地方又往往多征

    周至忠自然不能如此面面俱到地认识到征兵困难的全部原因,但他也说到了其中的几点,比如士兵待遇差,对老百姓没有吸引力。还有

    “老百姓怎么想的,鬼子还没打到这里,兴许以后也打不过来,家人能在一起团聚,苦点难点也能活下去。保家卫国,在他们眼里,家未破,卫国关我什么事?这种思想,啊?这个应该怎么说呢?”

    “国民素质。”杨天风有些理解了,轻轻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不用多说了,在沦陷区招兵确实比较容易。鬼子搞得天怒人怨,想报仇雪恨的人很多。活不下去的,更多。嗯,孙总司令的苦衷我明白了,好歹你还带了半个团的人马,带了多半个团的枪枝弹药,也算够意思了。”

    “杨兄理解就好。”周至忠吐出一口长气,说道:“你放心,一两个月之后,我六十一团还是六十一团,还是能征惯战的部队,不会误了杨兄的事情。”

    “伪军俘虏可以招一些,还有就是鹿邑县的自卫队,这是最现成的兵源。”杨天风点了点桌上的电报,“卫长官已经发来电报,一是嘉奖三纵歼灭敌人,光复鹿邑;二是将鹿邑的军权从魏县长手中拿掉,由余亚农接任自卫军指挥。这样一来,我们明正言顺,可以并掉他手中的人马。”

    “能有多少人马?”周至忠问道。

    “至少有四五百人吧!”杨天风忍痛放弃这近一个营的兵员,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如果从伪军中能拉出两三百人,六十一团也就算满员了。这以后呢——”

    “以后绝不抢杨兄的买卖。”周至忠很上道地作了表示,“除了战损补充,周团绝不多编一个人,一条枪。”

    “话不是这么说。”杨天风摇了摇头,说道:“地盘、人口、赋税等等,这才是制约部队扩充的主要因素。如果以后能扩大地盘,增加赋税和治下人口,周团再扩充,我是乐见其成的。”

    周至忠点头称是,虽然并不是完全明白,但他认为是杨天风把周团以后作战的战绩作为一种衡量,打得好就扩充,打得不好嘛,那就别跟他抢兵员。

    这样的一番安排下来,杨天风便不得不为余亚农这个指挥另外安排人马了。而周团的实力下降,也不得不使杨天风多留下些部队在鹿邑和毫县。

    其实也正象周至忠所说的那样,在沦陷区招兵买马是比较容易的,杨天风一直有所控制,招募的兵员也有要求。若是敞开了招,三纵就远不是现在的数量。

    魏县长等人终于和杨天风见面了,气氛却并不是十分融洽。借着县城沦陷,杨天风算是坑了魏县长一把,并了他的自卫军,剥夺了他的兵权。这当然会引起魏县长的不满,但杨天风自有说辞。

    “魏县长的抗日热情是值得钦佩的,此番县城沦陷也不应全部归咎于魏县长,但魏县长也是要负些责任的。”杨天风脸上现出了沉痛的神情,“首先,既已提前得到鬼子要进犯的消息,便要通知百姓,疏散民众,怎能不声不响,令百姓措手不及呢?其次,只注重抗日宣传,实际的布置少之又少。如果事先破路设障,鬼子的行进未必如此迅速。县城只沦陷了两三天,却有几十人惨遭荼毒,其状惨不忍睹。魏县长,想必您也觉得难过吧?”

    魏县长的火气发不出来了,沉重地叹了口气,说道:“魏某无能,令百姓遭难。这责任,应该由我全部承担。”

    “敌人来势汹汹,只凭自卫军是万难抵挡的,这责任哪能由魏县长全负呢?”杨天风停顿了一下,说道:“不是三纵要抢地盘,要并自卫军,而是从大局出发,使鹿邑民众在日后能免遭杀戮和残酷统治,才通过血战歼灭敌军,光复鹿邑。如果魏县长觉得三纵是多此一举,那我们马上告知百姓,收兵撤回。这鹿邑还是交由自卫军保卫,日后再有敌人进犯,自然也由魏县长率自卫军保城护民。”

    魏县长苦笑了一下,说道:“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这个道理,魏某还是懂的。魏某也有自知之明,只凭自卫军是万难抵挡敌人大举进攻的。三纵兵强马壮,毅然赴援,与敌人血战,救民于水火,魏某与鹿邑民众是钦佩和感谢的。以后呢,也请三纵继续保卫鹿邑,保护鹿邑百姓。”

    杨天风淡淡一笑,这才把周至忠介绍给众人。正规军入驻,魏县长就更无话可说了。(。)

    。。。

第一百五十章 转进的首肯;自力更生() 
张ap一直在观察这个年轻的国*军将领,也一直没有插言说话。虽然合并自卫军比较仓促,也比较强势,但人家的实力摆在那儿,你有能耐就保住城池,打退鬼子嘛!不能说你们打败了鬼子,光复了县城,辛苦了,请走吧,这里还交给我们好了。就算是为百姓考虑,这话也是绝说不出口的。

    词锋锐利,深谋远虑,只这两三天的工夫,便把官面儿上的文章全做好了。而且,三纵的实力确实令人震撼,一个大队的鬼子,两个团的伪军,放眼豫东皖北,谁还能一鼓而灭?

    魏县长是个不得志的国民党军官,接近下层,同情抗日。张ap同志做他的统战工作,为新四军的军需争得了一些援助,但是解决不了大问题。

    而新四军游击支队二大队在杞县、睢县、民权一带活动,因为在敌人夹缝之中,国*军势力也很强,一直没有条件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自然也就没有稳定的财赋来源,经费十分困难,每天连几分钱的油盐钱都开不出,部队经常开不了灶。

    实在没有办法,彭xf又派人到“国统区”想法募捐,结果收效甚微。后来不得不卖掉十几匹战马,连彭xf也把他心爱的坐骑卖掉了。

    因此,东进在苏皖边建立根据地势在必行,但杨天风的三纵可以说是正在豫鲁皖的交连部,没有杨天风的首肯或配合,东进的困难极大。

    所以,豫皖边党委一直想做通杨天风的工作,但收效甚微。尽管杨天风对各抗日武装是扶持和一视同仁的态度,却似乎一直在回避高层之间的接触。

    现在是不是个机会呢?张ap心里想着,突然发现杨天风好象对自己的注视比别人要多一些。

    “杨长官,新四军在本县设有留守处,不知是否可以继续在此工作?”留守处的一个工作人员开口询问道。

    “什么样的工作呢?”杨天风对这个问题似乎早有决定,不紧不慢地说道:“招兵买马?那可是要与三纵和周团竞争喽!如果是共同抗日、配合作战,或者是有什么转进之类的重大问题,倒是有合作的必要。”

    这话听到别人耳中或许有些刺耳,明摆着就是不想留守处在鹿邑开展实际工作嘛!但张ap却听出了另外的意味,不由得若有所思地看了杨天风一眼。

    “好了,这些事情你一个工作人员也没什么资格谈,还是以后再说吧!”杨天风摆手打断了工作人员的急欲争辩,“诸位着实辛苦了,先好好休息一下吧!”

    众人见杨天风下了逐客令,也不好再说什么,纷纷告辞。

    屋内清静下来,杨天风把余亚农请来,细细地商议了一番。

    “协调作战是肯定的,不能自己乱打。”杨天风指点着地图,说道:“抗日武装被鬼子追,这种事情很常见。如果事先不打招呼,把鬼子突然引过来,就会弄得我们措手不及。另外呢,你可以与新四军的游击支队的高层进行一下接触,询问他们是否有转进的可能。”

    “转进?往哪个方向?”余亚农在毫县与新四军的彭xf有过接触和合作,这恐怕也是桂系某些人对他不满的原因。

    “或许是这里,也或许是那里。”杨天风伸手指点了两个位置,说道:“如果他们真有这个设想,我是愿意提供帮助的。只不过,划分活动区域是肯定的,这需要双方协商解决。”

    “好吧,我去试探一下。”余亚农点头答应。

    “我很快就要返回永城,接触试探的结果你通过电台与我直接联系。”杨天风沉吟了一下,说道:“在豫东发展的策略已定,大战不远,四支队新建,要加紧训练,早日成为一支强军。”

    “属下明白。”余亚农停顿了一下,说道:“说实话,余某对担任支队长这个职务深感不安,若有可能,余某想先去特训班学习学习。”

    “不一定非要到特训班学习。”杨天风笑着说道:“带兵之余也是可以抓紧时间学习进步的。若说三纵的战法,确实与其他部队不太相同,比较灵活多样。嗯,我这里有特训班的教材,林存孝参谋长也可以答疑解惑。相信很快,余指挥便会成为合格的指挥员,成为战功卓著的名将。”

    “名将可不敢想,只求多打胜仗,多杀鬼子而已。”余亚农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打鬼子,三纵可不含糊。”杨天风呵呵一笑,说道:“走吧,你若有闲暇,陪我去看看宋青圃他们打下来的鬼子飞机。那玩艺儿,呵呵,以后咱们也会有的。”

    “咱们也能有飞机?”余亚农真是惊愕了,随着杨天风走了出去。

    ********************************************************************

    虽然话不好听,但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抗战打到一九三九年,武汉会战结束后,正面战场暂时进入了平稳期,敌我双方的较量转到了持久力上。

    而说到持久力没有军工生产的支持,战争是万万打不下去的。被逼得没办法,中国人也迸发出令人惊讶的创造热情,发挥出百分之二百的创造力,无数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工人在为这场战争而奋斗拼搏。

    战争的逼迫,政府和民间的需求,使抗战期间中国的钢铁产量不断提升:战前还不能生产灰口铁,可到了一九四一年灰口铁的产量却达到吨;战前只有十几家铁厂,到了一九四三年的全盛时期,已经有了十六家国营铁厂,九十八家民营铁厂。炼钢厂由于投资大、见效慢,则多是国营钢厂在运行,民营的只有四家。

    在战争状态下,政府也不得不放弃崇洋媚外的思想和作法,积极引导本国冶金工业的科技研究,以紧密配合军事工业发展的需要。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经济部和国防科学技术策进会,提出军事工业紧迫需要研究的课题项目。

    当时经济部公布的急需仿造之原料中,炼铝、炼钨、锑之利用、铬之替代品、钢板、矽钢片等被列为重要项目。由于处在几乎是完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和试验,抗战时期中国冶金工业科技工作者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摸索研究,以填补空白。

    而坩埚炼钢法的成功,则一揽子解决了新法冶炼钢铁、提炼纯钨、炼制铁合金和合金钢及锋钢(高速工具钢)等技术问题,可谓是重大的技术突破。

    况且,杨天风所指导的炼钢、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