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

    与人品差的李品仙相比,廖磊生活作风俭朴,所存军队节余兵饷,缴归广西增购军火,从不中饱私囊。而且他勤于练兵,不苟言笑,赏罚分明。廖磊因治军有方,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等职,都是实打实的晋升,从草根爬起来的将军。

    而廖磊最大的功绩应该是在大别山根据地的苦心孤诣的经营,结果便是在八年抗战中,孤悬敌后的安徽却能保有大部。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九三九年,皖省六十二县中,能保留完整者三十五县,县境有敌踪者有七县,县城为敌盘踞者仅十九县。

    一九三八年九月,廖磊以桂系第七军、四十八军为主干,加上一些地方团队,组成鄂豫皖边区游击部队,以大别山为依托,多次出击,截断日军交通线,还曾在黄梅、广济地区给日军重大打击。

    人的名,树的影。杨天风虽然没与廖磊见过面,对廖磊的印象多是出于脑中的资料,以及传闻。但他据有皖北数县,和廖磊这个皖省主席还是偶尔有电报联系的,也认为廖磊是个公心为大的人。

    别的不说,单只凭廖磊的遗言,至死都在惦记着抗战,没有对妻儿亲人的交代,竟是“我不行了,希望你们努力抗战,莫让日寇窜进大别山”。这是什么,这是抵御外侮的军人气节,这是摒弃了个人感情的爱国忠诚。

    布置得差不多了,杨天风才起身走到另外一个较清静的房间,坐在沙发上静静地思索起来。

    宿城是守不住的,也不能守。让出县城,占领乡村,与敌人进行长期的游击战,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劝离百姓,避免报复,说得容易。但对老百姓来说呢,却意味着背井离乡,抛家舍业,奔向未知的生活。

    可不这样又能怎么办呢?是不是会有老百姓怪我,怪我的抗日队伍,打下县城却守不住,惩治了罪魁祸首,又会再来更凶恶、残忍的坏蛋?再招致一番血腥的报复呢?

    杨天风的脑海中在翻腾,但一想到鬼子在宿城专门设的“帝国旅馆”,想到那些被蹂躏甚至因为反抗而被杀害的可怜妇女,想到只因为着急进城给孩子看病而忘了向日本鬼子鞠躬,就被砍头示众的一家三口

    。杨天风不由得咬紧了牙齿,有些矛盾或软弱的心情瞬间被仇恨所占据。

    杀鬼子,多杀一个,世上就少一个作恶的畜生。我没有错,把他们从鬼子的残酷统治中解放出来,难道是错?不,绝不是这样!

    在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在这场民族浩劫中,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要有牺牲物质,甚至生命的觉悟。

    我不能死守县城来保护你们,我不能把持久抗战的队伍全押上,但我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尽最大的努力使你们摆脱鬼子的奴役。

    “来人。”杨天风霍然睁开眼睛,对着应声而进的警卫员说道:“通知王香圃,我要在城中心召开公审大会,让他派人布置,把俘虏的日伪军都押去。”

    停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叫许参谋来一下,我还有命令要下达。还有徐干事,把他也找来。”

    “长官要公开杀俘?”政工部徐干事听到杨天风的话,吃了一惊,眼镜片后面是瞪大的眼睛。

    “不是杀俘,是杀战争罪犯。”杨天风摆了摆手,详细解释道:“战俘的定义是什么,我当然知道。但要有一个区别对待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一战后,巴黎非战公约便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从而扩大了战争犯罪的范畴。”

    看着很感迷惑的徐干事,杨天风耐心地解释道:“战争犯罪就是指交战*队违反战争法的行为,包括使用有毒或其他被禁止的武器,杀害或虐待战俘,攻击、掠劫和屠杀平民等。对于战俘,我们可以依据国际公约来处理;但对战争犯罪者,却将不视其为战俘,而针对其罪行,进行审判,然后——”

    “处决。”徐干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杨天风的意思。

    杨天风很重视政治宣传,专门招揽了一些笔杆子,揭露鬼子的残忍罪行,宣扬从古至今的民族英雄,鼓舞战士们的仇恨和杀敌之心。为此,他还买了几架照相机,两台摄像机,为部队配备了战地记者,把胜利的场景记录下来,鼓舞民心士气;把百姓所受的苦难也拍下来,配上文字,在根据地广为传播,形成全民皆兵、同仇敌忾的氛围。

    徐干事刚才还带着人在“帝国旅馆”记录材料,见过那些被蹂躏的女人的惨状,没人不恨得咬牙切齿。

    现在听到杨天风这么一说,他心中自然是极赞成,但又怕给杨天风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听懂我的意思了?”杨天风在得到了肯定回答后,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把鬼子在宿州犯下的罪恶都记下来,还要诉诸报端,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而且,既要杀,又要杀得有理有据。就按我们的军法执行,由军法官进行审判定罪。至于战争犯罪,也要详细阐述,争取让大家都认同。特别要强调一点:被告的官方地位,不问其官职大小,皆不应视为使彼等免受或减轻惩罚的理由;政府或上级命令,也不应成为免除被告责任的依据。”

    “明白了。”徐干事沉吟了一下,说道:“这样,我先把长官的话记录整理,登载报端。至于详细的,还请长官拔冗讲解。”

    “这没问题。”杨天风淡淡一笑,说道:“这件事情要做好,但也不着急。鬼子是杀人放火的畜生,这谁都知道。他们也不承认自己会有战俘,所以,砍些人头没你想得那么复杂、严重。”(。)

第一百零四章 榜样;迁民大撤退() 
在杨天风看来,这是立足长远的大事,他有责任做出表率,为全中国的抗日武装做出榜样。

    现在还只是中国在独力与日本血战拼杀,英美等国禀持着绥靖政策,虽然也知道日本兵违反了国际公约,犯下了滔天罪行,但连口头上的谴责都少有。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佬、美国佬亲身体会到了日本鬼子的残暴,才在二战后规定了战争罪行的定义。

    而中国对日本战俘的政策从历史上来看是失败的,宽容、原谅并没有唤起日本人对战争罪行的反省,反倒是历届日本政府极力否认、篡改或掩盖其罪行。同时,杨天风认为宽容和原谅是对本国受害百姓的漠视,根本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利益和伤痛。

    命令被很快遵行,所谓的审判不过是走个过场,是留在书面上掩人耳目的东西。杀人,而且是杀罪大恶极的鬼子、汉奸,从兵到民,在心理上都是赞成,并乐于执行的。

    砍头,美其名曰“节省子弹”,杨天风却知道这是鬼子很害怕的。很有意思的是日本鬼子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很高,可也很迷信。按照有些陈旧的日本说法,被斩首的人不能魂归故里的,也就是进不了神社的。按照中国说法就是永世不得超生,只能成为孤魂野鬼。

    激怒日本鬼子,招致血腥报复?这确实难以避免,但没杀鬼子战俘,没砍鬼子头之前,日本鬼子的残忍暴虐可有收敛?南京大屠杀又是怎么发生的?

    杀俘可能使以后的战斗更加残酷,使敌人只能顽抗到底。这种说法只适用于鬼子,而不适用于伪军。反正鬼子是死也不投降的,而伪军只杀作恶较多的一批,对日后的影响又有多大?

    杨天风甚至已经想好要定得更细一些,将反正和投降区分开来,给予不同的待遇。对于软骨头伪军,或许更有威慑力。

    只不过,临刑前杨天风更改了命令,改杀头为绞型。都是处死,何必拘泥于形式,让外人以为咱野蛮,不够文明呢!关键是杨天风要留下影像资料,就更不想授人以柄啦!

    既然要杀人立威,杨天风连小川正雄都没有放过。影像清楚地记录了曾不可一世的日酋那副狼狈像,以及吊在架子上那丑陋不堪的样子。当然,之前伏击战中燃烧的坦克、汽车,到处伏尸的鬼子,也变成了照片和影像。

    入城突袭已经是下午一点,战斗结束,收拾整顿,审判杀人,天擦黑才算基本停当。宿城被全部控制,东郊的火车站也被攻克,歼灭了十几个鬼子、几十个伪军。

    天虽然黑了下来,但宿城内却人声熙攘,火把、灯笼到处都是。

    马车、牛车、骡车、驴车、板车、独轮车,城内的百姓携家带口,恋恋不舍地走上街道,向西门行去。

    杀鬼子、杀汉奸,老百姓拍手称快,受到过伤害的更是觉得报了仇、雪了恨。但三纵的告示和宣传说得明白,鬼子肯定要回来攻打,也肯定要血腥报复。乡下有亲戚投靠的可领路费去乡下,无处可去的便去永城县,三纵负责安置。

    沦陷前鬼子飞机的狂轰滥炸,沦陷后鬼子的暴虐残忍,宿城百姓是身受其苦,对血腥报复自然也恐惧害怕。

    既然有三纵的承诺,以及慷慨的路费、物资的发放,城中百姓当然不肯坐着等死。或许有埋怨三纵捅篓子、惹日本人的,但此时也不敢说出口。

    而且,出城的百姓只要有余力,都领了盖章的条子,用各种工具帮着三纵搬运物资。只要运进永城县,这些物资便有一半是他们的酬劳。

    凡是汉奸的家产和店铺,都遭到了无情的查抄,宿城十八家日本洋行也被抢个精光。

    宿城沦陷后,日本鬼子经常出动到处搜查,小到鸡鸭猪羊,大到黄金元宝、名人字画、古玩、艺术品,随手就抢,是一群明火执仗的入室强盗。受害最大的便是商铺,鬼子到商店里抢拿东西且分文不给,店主稍有不满,就遭到拳打脚踢枪托砸,甚至将店铺捣毁。

    全城原有八家酒坊、油坊,被迫关闭了六家,其余两家则被伪县长霸占。为了躲避日军的抢掠,大多店铺关都门歇业。

    日本人则乘机填补空虚,在宿城开设了福寿昌、清喜、大师等十八家洋行,这些洋行的经理全由日本人担任,副职由亲日分子担任。这些洋行使用鬼子发行的烂纸钞,大量收购粮食、油料等土特产品运往日本,而从日本运来轻工业品倾销,同时还从各地贩来毒x品销售,剥削和毒害宿城百姓。

    粮食、布匹、食盐、日用品等等,三纵是尽力搜刮,大多由出城的百姓予以运输,并以半数为酬。

    所以,老百姓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最爱运大米、白面,连五十多岁的老人家都不甘示弱的挑起百来斤的担子,健步如飞。大米、白面啊,民以食为天,自沦陷后这些细粮可都成了军供,这运一趟就够全家吃上一阵子了。

    “一拧钥匙一脚油,手脚配合要紧凑。轻踩油门慢离合,平稳启动不熄火。挂上一档看前方,起车平稳不要抢。”鬼子司令部内,杨天风坐在车里,教着几个士兵在学驾驶,汽车摇摇晃晃的开出了几米,停了下来。

    起初缴获的汽车被当做路障堵在门口,被打烂了两辆。可在城里、司令部里、车站里,三纵又缴获了七辆汽车。这七辆汽车和征集来的几十辆畜力车,将载着缴获的武器弹药,以及部分士兵作为最后撤出的殿后力量。可司机的缺乏,就只能临时学,临时训练了。

    “不用紧张。”杨天风用力拍了拍正驾驶位上的士兵,说道:“胳膊放松一些,方向盘不用抓得太紧。等开到大道上,基本没人,就更不用担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