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大将军-第6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生漠然回道:“既如此,三生愿领教道友天宗秘术。第一场天道论法,地人宗由无色师兄聆听天宗道义。”

    翟廖语和李落相顾无言,心中着实哑然,好一个心高气傲的道家三生,竟然不愿占天宗半点便宜。

    “甚好,无色道友的天地失色神功乃是道家的大神通道术。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被算计的王爷() 
数百年间道家再无一人能将天地失色领悟到这般境界,的确值得一观。培风,少时你去领教一二。”

    三名负剑年轻道士中步出一个面含微笑的道人,稽首一礼,道:“培风谨遵师祖法旨。”

    三生道人雪眉一扬,淡淡说道:“天宗培风,被誉为天宗门下年轻一辈中道法最精深的道家传人,且看是否名副其实。”

    培风和颜一礼,道:“培风见过三生师叔。”说罢又向三生身后盘膝静坐的几位地人宗道士行了个道揖,笑道,“请无色师叔不惜赐教。”

    没有人应声,李落看了几眼,实在分辨不出三生口中所说的无色道人是哪一位。原本以为逍遥子大约会派上苍松或是青松这样的道家高手,没曾想竟然是眼前这位面如冠玉的年轻道士。看着逍遥子写意的神色,再加上培风道人气定神闲的模样,多半天宗门下年轻一辈第一人的名头假不了,不过未必是道家年轻一代的第一人,此际还有一个辈分不低的妖孽三生。

    “第二场,地道论法……”

    三生的话还没有说完,李落眼角忽然瞥见云妃在和万隆帝低声说着什么,说完之后,云妃的一双美目不偏不倚的投向李落,让李落连躲闪的机会都没有。李落眼皮一跳,心中骤然生出一个不祥的预感。

    果然,就在三生道人说出第二场论道下场之人的名字前,万隆帝长笑一声,将场中诸人的心神都引到自己身上,朗声说道:“道家盛举,地人宗是朕的座上宾,朕也算和道家有缘,理该略表心意。逍遥子道长贵为道家高人,有言道唯一法万千,天宗和地人宗的道法殊途同归。其实在朕看来,不只是天宗和地人宗,天下大道也莫不都是殊途同归,朕这样的凡世之人也有向道之心。”万隆帝顿了顿,大笑接道:“这第二场就由朕遣人会一会天宗道法,看看朕的向道之心算不算得坚定,朕对道的领悟和诸位真正的道家高人相差几许。”

    此语一出,群豪议论纷纷,没想到半路上会杀出来一个万隆帝。道家门内斗法,似乎外人没有插手的理由,但万隆帝这番强词夺理,一时间倒让人不好辩驳,再怎么说诸如萧百死这样的朝廷高手毕竟也不容轻视。

    三生沉默不语,面容清冷,不知道在想什么。逍遥子倒不觉得意外,还是这幅淡然模样,似乎早已猜到大甘朝廷会横生枝节。

    道家斗法,众目睽睽,这是一场公平的较量。

    大甘朝廷固然不乏高手,但道家天宗的千年传承一样非同小可,说不定就会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不出世的前辈高人,倘若大甘朝廷输了,那可就是弄巧成拙,贻笑大方了。

    群雄面面相觑,这个时候最难决断的怕就是三生道人了。

    如果拒绝,定会扫了万隆帝的面子,大甘天子一言九鼎,说出的话就是圣旨,言出如山,让万隆帝收回成命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如果答应下来,那道家斗法就有些变了味道,赢了不是什么滋味,要是输了就更是雪上加霜。

    李落暗自咋舌,万隆帝这番慷慨陈词的话十有八九是出自云妃之口,区区数言就将道家三生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看起来云妃与三生道人之间并不是李落想的那样,似乎还有些难以启齿的秘密。

    不过这个时候如果说在场诸人中有和三生一样为难的人,那便要算李落了。

    云妃看似平常的一瞥,瞧在李落眼中却有些不怀好意的意味,云妃要不遗余力的将李落拖下水,这万隆帝多半会顺着云妃的心意,到头来大甘朝廷之中也就只有李落成为这个众矢之的。

    三生思量片刻,平声问道:“不知道皇上属意何人?”

    “朕自然要选一个朕亲近的人,这样也好印证朕的道心,哈哈,玄楼,你来替朕和道家高人比试比试。”

    刚好没多久的头又开始疼了起来,李落黯然一叹,在众目环视下踏前一步,向万隆帝躬身一礼,又瞧了瞧面无表情的三生道人,和声说道:“臣谨遵圣上旨意。”

    万隆帝金口玉言,大庭广众之下抗旨不遵,只会让人捕风捉影,胡乱猜疑。

    李落扫了万隆帝身边诸人一眼,围着万隆帝阿谀奉承的多,瞧着李落和三生的少,想必都听到了是云妃的主意,万隆帝首肯,固然有人觉得不妥,但眼下却没有人愿意当面谏言。

    倘若真想论道,大可在道家斗法过后再行相邀,眼下出手,喧宾夺主不说,更惹得江湖群豪疑心不满。李落婉言劝道:“不过今夜是道家同门斗法论道,臣并非道家门人,是否等此事过罢再由臣领教道家道法精义?”

    万隆帝微微一愣,抚须思量,李落言之有理,这个时候似乎的确不该大甘朝廷出面,如此一来有些依多为胜的意思,反而不美。

    云妃看了李落一眼,抿嘴浅笑,李落心知要糟,果不其然,云妃不过是在万隆帝耳边说了几个字,万隆帝便打定了主意,朗声说道:“不必等到过后,就今夜吧,玄楼,莫让朕失望。”

    李落眼皮一跳,不论云妃此举的用意是什么,但云妃一定要助三生一臂之力,要不然万隆帝也不会对李落说出失望的警示。

    场中群雄都是城府深重之辈,此事实属突然,但也没有人面露异色,齐齐望着长明宫前的三生道人和逍遥子。

    万隆帝一言既出,却看这两位道家宗主该如何答复。

    三生白皙冰莹的嘴唇动了动,忽然雪眉眉梢绽出一丝傲岸轻笑,正要答话,就在这个时候,一旁悠然自在的言心在旁人看来极是突兀的清朗说道:“既然是王爷出手,天宗第二场可否让我来领教王爷的绝艺?”

    此语一出,一时间场中诸人议论纷纷,竟然比万隆帝节外生枝还要让人震惊。万隆帝亦是一脸讶色,低头向身边几人问话。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言心应战() 
不知道扬声应战的言心是何许人也。

    言心淡然自若,做了个道揖,望着李落轻笑道:“我与道家同脉相承,不算外人,不知道逍遥子前辈可否答应?”

    逍遥子脸色不变,苍松和青松却微微点了点头,脸色缓和了下来,显然很放心言心,与李落这一战就算赢不了,输也是极难的。

    众人看看言心,又再瞧瞧李落,最后将目光放在三生道人和逍遥子身上。三生会否应允李落代替道家地人宗出手,逍遥子又会不会有什么异议,言心与道家同脉相承想必不假,只有李落十足是个外人,当真有些难堪。

    言心颇显唐突的说话实则解了三生左右为难的情势,看来道家门内的事并不是李落这样的外人能看得透的。

    逍遥子抚须笑道:“如果王爷代道家地人宗出手,那就请言师侄和王爷试上几招。”

    言心稽首一礼,笑而不语。

    三生静静的看着李落,从口中吐出一个好字。李落暗叹一声,这是何苦来哉,早知如此,今夜还不如寻个借口不入宫的好。和言心这一战,输不得,更难言取胜,最好的结果就是一场平局。不过倘若对手是这位大隐于市年轻一辈的翘楚,李落实在没有多少把握。当年南下余州,与冰冷李缘夕联手都不曾留下此女,这些年想必武功更有精进,不言生死,只分高下,求一场握手言和的平局难于登天。

    流云栈兴致昂扬的瞧着李落,若是李落没看错,竟然还小小的扮了个鬼脸,让李落哭笑不得。

    如此一来,道家两宗斗法三场已定,第一局是天宗培风对阵地人宗无色,第二场就是言心和李落的较量,最后一局是今夜斗法最引人心神的一战,天宗宗主逍遥子和地人宗宗主三生道人之间的旷世争锋。

    培风不等米苍穹再惹人厌的尖声传令,上前几步,站在三生与逍遥子下首,看着地人宗随三生同来的几名道士,朗声说道:“天宗培风,领教无色师叔的天地失色绝艺。”

    在场群豪有几个见多识广的前辈高手听说过道家天地失色这门绝学,尽都引颈张望,看一看能得逍遥子赞许的无色道人是什么模样。

    地人宗众道士中站起一人,年逾不惑,相貌不见清奇,倒是寻常的很,如果不是主动起身,只怕没有人会在第一眼将此人认作无色。青衣道袍下的身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没有出奇的地方,只不过让场中诸人凝神打量的却是这位无色道人的眼睛,从起身后走到培风身前,无色道人的眼睛就没有睁开过,方位分毫无错,似乎开了道家传说中的天眼或是心眼神通,与常人行走无异。

    “地人宗无色,见过天宗逍遥子师叔。”

    逍遥子少见的微微有些凝重神色,颔首回道:“多年未见,想不到你的天地失色已经到了这般境界,好!”

    无色稽首回了一礼,没有多说,径直朝向培风,平声说道:“培风道友,请。”

    培风面无惧色,坦然一笑道:“无色师叔,得罪了。”

    无色淡淡说道:“我是地人宗,你是天宗,观剑论道就无须在意道家辈分这些虚名,你我同道不同宗,不必拘礼,出手吧。”

    培风笑道:“师侄虽与师叔同道不同宗,不过礼不能乱。”

    无色漠然回道:“你这般拘于礼法,还不如拜到儒家门下。”说罢,无色一挥长袖,一股看不见的气流以无色为中心向四周荡了出去,无影无形,罩向培风。

    培风双目一凝,脸上的神色骤然严肃起来,身上道袍无风自动,整个身躯化成阵阵涟漪,仿佛留在这里的只是一尊虚像,不论是风还是劲气都只能穿过这尊虚像,但却不能对虚像本体造成一星半点的伤害。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这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释纤巧闷哼一声,震惊的看着这个弱冠之龄的天宗培风。

    李落看了释纤巧一眼,低声虚心求教道:“前辈,这是道家的什么绝艺?”

    释纤巧定了定心神,沉声回道:“此法名唤和光同尘,是道家无上心法,取意消磨锋锐,消除纷扰,调和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而又好象实际存在,与三生道长方才施展的梦蝶之遁有异曲同工之妙,俱有移形换位的妙用。这两法各有千秋,不是深悉道家秘术之人很难知道其中的玄妙。”释纤巧微微一顿,感慨赞道,“这位天宗培风,实乃少见的武学奇才,和光同尘老朽也只在记载中读到过,近百年间绝迹江湖,没想到出现在天宗晚辈的身上,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翟廖语叹息道:“道家人才辈出,果然了得。刚刚一个梦蝶之遁,现在又有一个和光同尘,如果不是内斗数百年,天下间有哪门哪派可以和道家争锋!”

    李落点了点头,凝声说道:“无色道长的天地失色也非同寻常,如果不是今日道家斗法,我绝难想象世间还有这般神秘莫测的杀招绝学。”

    释纤巧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