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大将军-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落暗暗松了一口气,身处卓城,实在风尖浪口之上,牧天狼此举恰巧应了李落本意。

    李落回返卓城数日后牧天狼才传来密报,当日李落出使东海,牧天狼诸部明处未动,但暗地里有些布置,在漠上城与蒙厥骑兵过了几招,战事似乎不甚有利,失了一两座小城。

    战报告急,西域草木皆兵,万隆帝再是不愿勤于朝政,这等事关朝廷兴亡的大事也要关心关心。

    引得不少人思虑都放在了西府一带,朝廷更是留心李落行踪,只盼李落早日回来重振西府军威。

    不过等到李落回城的消息遍传天下,这战报便和缓了许多,失守的城池又再夺了回来。

    李落看在眼中暗自失笑,好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沈向东与云无雁的才能俱可堪大用,只是平日里李落名声过盛,两人反而不甚起眼。

    军中传信还有一事,李落瞧在眼中一时还猜不透,沈向东言道得高才相助,还是李落故交,只是没有说姓名。

    李落仔细想了想,猜不出是哪一位故交仗义援手,不过见沈向东卖了个关子,也就一笑置之,能得沈向东赞誉总归是不会错的。

    中书令中,李落上奏朝廷,有意重建大甘水师。

    当日东府所见所闻,李落据实禀报,论功行赏,给足了顾陆两家面子,顾惜朝的名字也放在了上奏万隆帝的奏折中。

    如今李落起意重建水师,顾陆两家自然暗中帮了李落一把,算是还李落一个人情。

    万隆帝听到东府官衙虚报水师数目,贪图朝廷军饷,龙颜大怒,借顾惜朝此番有功,命顾家彻查此事。

    无意间将顾怜影绑在李落这艘船上,却让李落始料不及,不过现今之时有利而无害,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顾怜影虽说不见得诚心相助,不过万隆帝正在气头上,也不敢拂了帝君的兴头,躬身亲为,省了李落不少工夫。

    水师重建是一件大事,万隆帝虽说没有什么常性,不过此事交给了李落督办。

    朝堂上下议论纷纷,谁人出任水师都统众说纷纭,连着数日在朝中争论不已,都不想让李落独美,执掌大甘精锐牧天狼之余,又再插手水师之中。

    李落不言不语,冷眼看着朝中重臣争权夺利,似乎有些置身事外的打算,看在旁人眼中倒有些莫测高深的意味。

    朝中诸派争论不休,太师太傅没有表明立场,大甘六大世家中除了唐宋两家不见踪影外,其余四家都奔走谋算。

    后宫之中,万隆帝耳旁自然少不了枕边风,左右摇摆不定,今日有意此人,明日又换成了另一人。

    每逢如此,李落只好诚颜应下,不过没有奏请万隆帝下旨,暗中揣摩宫中权利脉络。

    朝堂上百官份属不同,宫中几个皇子隐身在后,各有喉舌在朝堂上激昂陈词,谁也不愿弃之不顾,只是大甘水师向来积弱,仓促间确实找不出一个可用的水师将领。

    也不知道是谁暗中运筹,半月之后,虞子略的名字终于出现在李落手中的奏章中,李落执意不允,作势欲在大甘军中搜寻一个良才出任水师都统。

    李落如此做法,引得不少谏官搬弄是非,群起攻之,传言李落用人唯亲,后宫中也多有诟责。

    李落暗暗好笑,只是心中却也无奈的很,戍守一方的整军卫国之事,竟然只是朝堂上这些皇亲国戚、百官重臣搏权争利的棋子。(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九章 水师都统() 
末了李落装作不堪重负,勉强同意虞子略出任水师都统,另择了一个李氏宗族的王爷平章王李承哲出任监军。

    平章王李承哲在李氏宗族中算是有些才气,年轻时曾任过布政使,有些建树。

    只不过是先王朝中的宗亲王爷的子嗣,算不得大甘皇室权利中心的人物,闲置卓州多年,郁郁不得志。

    此番李落留意监军人选,太后推举了平章王,不论其他,平章王单论对大甘李氏宗族忠心不二,值此一处便可一用。

    李落思虑之下,手中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也只好应了太后之言。

    只不过平章王与李落历来没有深交,和淳亲王府也没有太多的交情,在宫中几个皇子中倒是和三皇子李玄旭过从甚密,太后用意昭然若揭。

    虞子略能出任水师都统,朝中力荐者正是司寇杜施哲,此人看似不偏不倚,不过蛛丝马迹中也可查出是出自四皇子李玄郢授意。

    李落得枢密院密报,心头一沉,宋家的势力原来已经到了后宫皇子之中,却不知道宋家和纪王李玄郢之间有什么密议,或许是另有玄机。

    宫中几个皇子这几年争锋愈演愈烈,三皇子明武王李玄旭为长,权势最胜。

    百官多以李玄旭马首是瞻,其中就有少傅许归,少保应冠旗诸人,少师太叔闲愁也与三皇子甚为融洽。

    太傅凌疏桐原本是和李玄旭亲善,不过李落任了中书令参政知事后这才疏远了几分,行中庸之道。

    其次是四皇子纪王李玄郢,有司寇杜施哲相助,明面上司马顾怜影两不相帮,不过似有似无的遥助李玄郢。

    顾怜影身在的顾家与陆家唇亡齿寒,明武王李玄旭是皇后颐妃亲子,瑜贤妃身下并无皇子,一旦李玄旭得势,瑜贤妃除了臣服颐妃外再没有其他出路。

    如今卓城局势不明,瑜贤妃在后宫中与云妃联手遏制皇后权势,在外顾怜影率顾家暗中牵制三皇子,不过也不敢太过张扬,倘若真是封了李玄旭为太子,也好留下几分回旋的余地。

    七皇子英王李玄慈醉心行伍,素有才名。

    不算李落,在诸位皇子中独树一帜,很少参与朝中争势,如此一来反倒很有人望,朝中不少重臣虽说与其他几位皇子过从甚密,但对英王李玄慈都很是敬重。

    无心插柳之下一众皇子中反而是李玄慈名望最高,平日里也甚得万隆帝宠爱。

    李玄慈处世很有分寸,少有生事,勤于研习兵武,曾几何时,得太保李承烨、牧王李承文等一众武将推许,崭露头角,有几分与李落分庭抗争之意。

    禁军悍将霍裁乱,卓城中的后起之秀,诸如太傅义子凌孤眠都与英王相交莫逆,称得上是卓城中的新气象。

    让李落始料未及的是十皇子晋王李玄悯,随着年岁渐长,渐渐懂事起来,一举一动颇有大家之风。

    礼贤下士,从行事做法中仿佛还能看见李落的几分身影,不以出身名望论英雄,麾下有一帮年轻的寒门才子。

    只是初入权利中央,人微言轻,眼下还没有什么起色,不过假以时日不可限量。

    眼前所见都是明面的势力交错,只是这些人又有多少是真心实意,又或者是别有用心,就算几位皇子自己怕也拿不准,倾轧异己的同时还要防着自己人。

    不过朝中历来对结党觊觎皇位的事深恶痛绝,三公尚算中正,虽有纷争,但也是在权势规矩之中,不曾有越轨的事发生。

    李落捏了捏眉头,怅然不已,皇后太师虽说落定,但太子之位空置多年,朝中百官党同伐异,争的不亦乐乎,万隆帝似乎还乐在其中,到底有多少人能看见大甘四境暗伏的兵危人祸。

    此时此刻的李落成了众矢之的,兵权政务集与一身,不是太子,权利却还胜过太子监国。

    三公九卿见到李落都恭敬有加,位高权重,只是没有不进则退的说法,进则生,退则死,已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

    李落放下枢密院密报,低语沉吟道:“慧王李玄泽,这个时候你留在卓城,到底是什么用意?”

    李落回返卓城掀起的波澜渐渐平息下去,明争转为暗斗,几个皇子很有默契的不再在万隆帝面前争强斗狠,都盯着李落的一举一动。

    李落言出必践,废立重臣的事已经不是一两件了,如果能得李落相助,太子之位凭空多出几分把握来。

    只是李落并不想置身其中,一心一意放在巡检一事上,忙于朝政。

    原本是好事,只可惜猜测多了,似乎倒落实了李落监国的传闻,坊间无风起浪,万隆帝俨然有中意李落为太子的意思。

    朝堂上万隆帝态度暧昧,模棱两可,更让李落不胜其扰,偏偏又莫可奈何。

    重建水师一事,最后得利者一为四皇子,一为三皇子。

    李落出力不讨好,又留下隐疾,宋家兵权终于探出南府一地,凭借沿海水师染指中府东府诸地。

    淳亲王对此事很是动怒,斥责了李落数次,言道李落不知好歹。

    李落暗自叹息,大甘的天下何时起是自己一言可以决定的。

    就算后患无穷,待到山穷水尽之时,未尝不会柳暗花明。

    诸事刚刚落定,宫中又起了风波。

    却不知道谁将李落从江湖山野中带回一个女子,纳入府中为妃的事传到了万隆帝耳中。

    而且这个女子还长得奇丑无比,简直有损李氏皇族的颜面。

    万隆帝大是猜疑,虽然心中还是有些不信。

    后从宫中侍卫得到的消息,弃名楼中确实有一个江湖女子,容貌被毁,整日带着面纱,深居简出。

    李落没有多说,万隆帝也不好多问,念起为李落许下的婚事,耳旁的谏言都在说李落行至如何不端,明处门不当户不对,实则蔑视天子隆恩,不喜宫中赐婚,这才故意为之。

    万隆帝和淳亲王都知道李落的婚事不好再拖,各自命下人即刻操办,早日完婚。(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章 祠堂赐婚() 
淳亲王对李落带回一个江湖女子倒不是如何在意,如果漂亮些也就罢了,不过传闻言辞确凿,真是一个丑陋难看的女子。

    李落在府中还亲口承认纳妃属实,让淳亲王着实不解。

    数日过后,谷梁泪师出红尘宫一事渐渐传了开来,少了几人说李落荒唐,多了几人揣测李落是否有意江湖绿林。

    总归这原本的嘲弄笑话渐渐变了味道,一股奇怪的私语声仿佛绕在弃名楼外,终日不散。

    李落听到这些传言,尽都付之一笑。

    众说纷纭,各有猜测,就是李落也没有静下心思去想一想,自己当日为什么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应了谷梁泪的誓言。

    或许有几分不忍谷梁泪不公,不过心底深处恐怕还真像这些谏官所说,就是想触碰宗族礼法,丢一丢大甘李氏一族的颜面,发泄心头郁气。

    李落婚期将至,弃名楼上下忙碌起来。

    李落大婚已然成了年关将近时卓城里的又一桩大喜事。

    万隆帝命宗庙国师占卜星象,择良辰吉日赐婚李落。

    淳亲王府中诸位王妃也张罗起来,洛氏居首,萱妃和兰妃几人挖空了心思,奢华之余,更求端庄富贵之象。

    天子赐婚所选的地方正是皇室宗庙祠堂,待赐婚之后再转入宫中设宴,排场极大。

    在宗庙祠堂中赐婚,大甘历朝历代也不多见,如果不是太子,那就是功绩声望可看作国之基石的李家族人才能得到这等厚恩,寻常皇子也不见得有这个资格。

    李落也没有料到万隆帝会这样郑重其事,暗自咋舌,上书请命,劝万隆帝莫要如此大张旗鼓,万隆帝只是不允,言下之意李落的这场婚事办得越大越好。

    李落苦劝无果,只好作罢,随了万隆帝的美意。

    大婚喜宴有三,首要就是万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