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大将军-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落暗叹一声,兴许又有几分希冀,大甘底蕴犹在,也许有朝一日当可拨开云雾见明日。

    众人相谈片刻,各自回去歇息了,朱智压低声音道:“大将军,你看他们是如何递送消息的?”

    李落轻轻摇了摇头,淡然说道:“这是南王府机密,一时不好猜测,我们不便强人所难,再说度大人未必知晓,回去卓城后,请杨大人代为打探一二。”

    朱智嗯了一声,不再多言。(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八章 扬南城府() 
翌日,午时。

    牧天狼诸将连同度术几人一道南下,李落念及度术辛劳,却是到了午时再走,度术虽无明言,但亦可瞧见敬畏之中稍稍多出的几丝感激之情。

    茂城在安定城东向,众人取道南下,未入茂城。

    七日后,到了圩府境内,度术渐与李落熟络起来,一路上不时向李落说起余州民风习俗,不曾有避讳之意,甚是热情。

    行至圩府榕合城,李落诸人遇到南王府另一支前来相迎的队伍,此番是王府中人,统领之人为南王宋崖余族弟宋秋宁,同行之中尚有与李落相识的宋家年轻一代翘楚宋无夏,正是宋秋宁亲子。

    宋无夏见到李落,有当日木括患难之交,有意无意之间颇显亲近,鞍前马后极是客气尊崇。

    李落亦是平辈相交,与宋无夏相谈融洽,执晚辈之礼与宋秋宁前,让宋秋宁很是感慨,连呼折煞。

    宋秋宁年逾四十,与宋无夏的俊秀不甚相像,反是生的虎背熊腰,颇有豪迈之风,亦是武勇之辈,却也不乏智谋,言谈举止谦虚有礼。

    不似度术般心无隔阂,但也未有倨傲敌视之意,言语之中对牧天狼甚为推崇,不论是真心实意或是虚情假意,确属可独当一面之将。

    犹是一身武功深不可测,便是冷冰也不免多瞧了几眼,隐隐有几分战意。

    闲聊之中得知这宋秋宁并未有功名在身,不过是帮着宋崖余打点些事情,不过观之度术客气之中隐隐尚有几分忌惮,实则是这南府举足轻重的人物。

    过了圩府,即是余州首府扬南府,南王府便是建于扬南府首城扬南城。

    众人刚入扬南府,便与这南王府第三支前来迎接李落的兵将相遇,此次声势颇大,余州都统大将典勋昌亲率军中精锐将士三百余众列阵相候。

    前后三迎,极是隆重,便是李落见罢也颇为惊讶。

    余州都统典勋昌年近不惑,只瞧相貌,倒显阴柔,面白无须,双眼狭长,嘴唇浅薄,似是有些刻薄阴寒。

    见到李落诸人,也是一副冷漠神情,皮笑肉不笑的淡淡打了声招呼,余下牧天狼诸将竟是看也不愿看上一眼,甚是疏远冷谈。

    牧天狼众将看在眼中,只是不以为意的暗自一笑,并未放在心上。

    自李落入扬南府,众人行踪彰显,过得一处,便有一处的地方官吏早早候在官道旁,见到李落诸人,恭敬行礼,自然难免歌功颂德之言,极显热忱,嘘寒问暖之中透出缕缕古道热肠来。

    只不过众人各不相同,或是虚情客套,或是敷衍其事,总归是守了规矩,明面之上对大甘皇子甚为尊崇,只不过久在官场,众人俱是城府犹深之辈,七分假里三分真,只让牧天狼诸将瞧得眼花缭乱。

    除却冷冰与李缘夕略感不耐外,李落倒甚为清朗,一一寒暄应付,不曾怠慢了谁人。

    扬南府,扬南城。

    扬南城数十年前还是名不经传,自宋家王府落于此处,不过十年,便成了南府第一大城。

    众人簇拥李落一行来至扬南城前,恍惚之间,牧天狼众将竟然生出了一个错觉,一如当年的朔夕城一般。

    城墙高耸,守卫森严,大甘天南行迹所过的诸府之中,尚无这般雄伟庄严的大城。

    许是有些别样的是扬南城引了水道入城,城外不觉就里,入城之后才发觉水道足有五十丈之宽,深不见底,舟行其上,竟是比这骑马还要快捷些许。

    城中道路俱是青石铺成,甚为平整,楼阁居所井然有序,城南城北连通有三座大桥,只为通行无阻,水中有楼,楼外有花,绿荫环绕,飞檐逐月,柔水含情,怎一个秀丽磅礴了得。

    只看了第一眼,城,水,楼,花红,叶绿,游舟,行人,似是一个画道宗师呕心而制的工笔画一般,处处透出一分新意,鲜亮如朝阳戏露,亦不曾落了轻浮,只此一城便知宋家有如今声望,非是侥幸得来。

    入城十步,还不及牧天狼诸将收回震惊之意,只听城门前传来一声爽朗长笑:“大将军远道而来,本王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众人举目望去,城门正中站着数十人,领先一人身穿王服,金丝描龙,祥云簇绕,随意站在人群之中,让人一眼便定在他的身上。

    这昭显尊贵的王服反倒是弱了此人几分气势,凤目不怒自威,风流倜傥之中却是气宇轩昂更胜一筹。

    旁的不待细看,只是这一双眼睛,似有洞彻人心之能,在此人面前仿佛尽是一览无余,不曾留得半分遮掩,温和尔雅,清澈而不见凌厉,无可奈何之时便生出倾慕之意,正是南王宋崖余。

    李落翻身下马,诸将相随,李落和颜笑道:“王爷亲自前来,折煞李落,李落见过南王。”

    说罢恭敬一礼,纵是不论日后会否对阵沙场,只为宋崖余能将南府经略这般地步,百姓安居乐业,便也当得起李落这一礼了。

    宋崖余踏前一步,双手虚扶,朗声说道:“大将军不必拘礼,你我同朝为官,只是今日才见,可惜了这些年,哈哈,凭高把酒,此兴壮哉,大将军,请。”说罢微一侧身,让出路来,示意李落先行。

    宋崖余徒步而来,以示敬重之意,李落含笑称谢,让了宋崖余主家先行,有道是入乡随俗,宋崖余大笑一声,洒脱而出。

    城内道边早已站满了城中百姓,士农工商,才子佳人,游侠浪子,擦肩接踵,踮足相望,尽是瞧着宋崖余多些。

    对着李落,不过是扫上两眼,多只是好奇而已,却也不少厌恶憎恨的神色,大甘朝廷难得人心可见一斑,纵是李落扬威西域亦是如此。

    李落淡然自若,沿途人山人海,俱都高呼南王之号,极是虔诚,南府之中,宋崖余名望之盛,远在大甘皇室之上,宋崖余含笑示谢,平易近人,不曾有倨傲之颜。

    如此杂乱之中,南府诸人从容不迫,不惧有人欲行不轨,李落方有岤阳州之事落定,这宋崖余竟也似不放在心上,入了扬南城,便是在宋家执掌之中。(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九章 百里烟雨() 
两人率先而行,宋崖余不时与李落言笑攀谈,身后众人尽是南王府要人。

    知州贾和旭,州牧诸葛谨言,州判曹尚,巡检花聒,提刑按察使司闲章,都司指挥使匡界,扬南知府施才半,通判金谁道,虽设都司,却有都统大将典勋昌,布政参知度术。

    另有监司,都判,提督,总兵数人,俨然是自立成朝,尚有三人宋崖余一言而过,只说是宋府中人,观之气度,不在南府重臣之下,怕才是南王府底蕴所在。

    扬南城道路两旁几被府中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不过杂而不乱,无人冲撞宋崖余与李落一行,便如这扬南城一般层序分明。

    众人自城北而入,一路南行,映目所及,路分楼,楼环水,水映绿,绿藏红。

    石街有曲有直,直者似竹,竹节蔓枝,层层叠叠,清秀俊雅之中又甚为齐整;曲者似天南婵娟的婀娜腰身,轻柔之中风情自有,不用仔细分辨,便叫人醉倒在软玉温香之中。

    楼台亭阁,百姓居所鳞次栉比,却又泾渭分明,住所幽静,楼阁热闹繁华,颇是费了一番心思。

    宋崖余言及扬南城并无东西之分,只有南北二向。

    北城除却寻常百姓居所之外,尚是行商之地,天南海北过往商旅尽可在城北暂留,一些寻常不得见的稀罕物件俱能在城北找到,不敢说应有尽有,确也是琳琅满目。

    李落几人便瞧见不少西域客商行走其中,尚有些穿着稀奇古怪的旅人混杂其中,服饰非是大甘人氏,也不似卓城中可见的西域北疆来客,听闻扬南府知府施才半疏解才知原是东海来人。

    人数虽不是很多,穿着却各不相同,有些脸上还绘有奇形图腾,颇是引人注目,李落也不禁多望了几眼。

    不过这些人行走扬南城之中,城中百姓似是司空见惯,随意祥和。

    南城算是官家重地,衙门各司尽在其中,若有些权势地位者俱在南城立府,官宦巨商比比皆是,楼阁庭院远眺很是齐整,美轮美奂,不过却也不尽然全是这般位高权重之人,尚有不少扬南百姓居于南城。

    宋崖余入扬南城,并未将原本居于此地的寻常乡民迁至北城,反是借机修整了不少残破人家,待民亲善,实在大甘朝廷之上。

    如此南北呼应,极具气派,兼有宋家磅礴大气之概,无怪乎近年之中便有人言,南府兴衰事,还看扬南城。

    众人行至居中大桥处,桥下碧波荡漾,垂目望去,生出几分眩晕来。

    扬南城三桥,自西向东,名为煦景,烟光,疏雨,正是借了煦景朝升,烟光画敛,疏雨夜来新霁之语,颇有意境。

    烟光桥上,宋崖余驻足而立,长笑道:“大将军请看,此处烟光桥属扬南城中心之地,南北东西之向,尽数汇集于此。”

    李落顺着宋崖余所指望了过去,果然是一处汇聚锋芒之地,入目所观,行舟如织,横贯东西,车马如梭,纵接南北,凡人苦寻天地万法,殊不知这道法自在天地之中。

    这一纵一横,莫不是天地至简之法,至简则无可破,若是宋崖余通晓这番境界,必然是李落和大甘王室一大劲敌。

    李落暗赞一声,点头道:“好一处妙地,不知桥下这条河可是南府有名的帝渐河?”

    知州贾和旭笑道:“正是帝渐河,此河另有一道风景,不知九殿下是否知晓?”

    “哦,是什么?”

    “九殿下请看远处那一座疏雨桥。”

    李落抬眼望去,疏雨桥在数千丈之外,风和日丽之下,倒也瞧的真切,雄伟处不及烟光桥,却胜在清秀典雅。

    突然李落似看到什么,讶然问道:“何来这般多彩舟?”

    同行南府几人哈哈一笑,贾和旭接道:“九殿下,烟光桥与疏雨桥之间便是扬南城中一处久负盛名之地,名为百里烟雨。

    取名自烟光桥的烟和疏雨桥的雨,虽说百里之名有些言过其实,不过数十里还是有的。

    此处是扬南城乃至南府才色佳人集聚之地,沿河而居,争奇斗艳。

    白日里尚瞧不出什么,到了晚间,灯火通明,莺声燕语,歌舞管弦,听说鼻子灵些的人纵是在扬南城外也闻得到美人身上的脂粉香味,算得上一处盛景。

    游历扬南城的浪子游侠莫不都会到此地流连一番,博得美人垂青,也不枉造就一番风流佳话。”

    知府施才半接言道:“帝渐河横断南北,这百里烟雨也有了南北之分,北岸繁杂,珠玉暗藏其中,若没有一番寻觅,甚是难得其门而入。

    南岸相比便是要规矩些,虽不及北岸热闹,但可立足南岸花坊之中的俱是百里挑一的佳人,九殿下若有兴致,来日下官可当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