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是这帮文臣弄死的,冤有头债有主,就算皇帝想起来那也会去找李忠有的麻烦。

    苏则这个祸害,还是死了最好!

    这厮不死,万一在弄出了什么会来,他可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张大勇和池峰心有灵犀的保持了沉默。

    无论钱根生怎么说,他们二人只是推脱,丝毫不提帮忙的事情。

    混帐东西!

    钱根生勃然大怒。

    苏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锦华会就能搅的整个大明朝不安宁。

    大明需要他。

    所以钱根生一定要留住他。

    (本章完)

第286章 出海() 
朝廷,皇帝跟群臣的博弈仍旧进行。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皇帝不上朝,以言官为首的文臣每日都在宫门外跪谏,后来见皇帝没有动静,他们也就不跪了。

    双方比拼的就是耐心。

    但是内阁和六部却一直在运转,国家这台机器不能不运转。

    内阁出票拟,司礼监管着批红!

    地下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只是一涉及到锦华会的事情,双方心有灵犀的压了下来。

    压了下来的意思就是暂时不做回应,等候以后处置。

    但是有两种奏章是不能压下来的,一个十万火急的军情,一个是言官的奏本。

    内阁把积攒了几大箱子的言官奏章,一箱一箱子的抬道宫中。

    于是乎就有紫禁城多了一副场景,几名军士吃了的架着一个大箱子送往宫中。

    这些奏章自然都是反对皇帝的。

    风闻上奏,这就是言官们的活。

    他们写了,你皇帝必须看,这是祖制。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这也是那位英明神武的朱皇帝定下的规矩。

    可想而知,朱皇帝面对这些奏章会多么的头疼。

    于是他下令削减言官的笔墨纸张供应,但是言官们依然踊跃上书,没有笔墨纸砚自个掏腰包。

    每天仍然有源源不断的奏章送到皇宫。

    皇帝铁了心要跟群臣强硬到底,每天派人将这些奏章送到御膳房生火。

    一箱子一箱子的奏章被送往御膳房,最后落得来了生火的下场,即便是这样还是没有吓住群臣。

    正当群臣两方争执不下的时候,一纸军情打破了这个局面。

    陕西近些年来接连大旱,颗粒无收,饥民发生暴乱,一些乱党趁机而起,攻占州县,规模已经达到了十数万,波及数十个县城。

    ……

    混帐!

    朱皇帝看到这份军情,气得身子发抖,脸色铁青。

    陕西大旱,受灾百姓达数十万,需要大量的钱财来安抚。

    一提到钱了,户部的尚书就像死了爹一样,两个字,没有,要么就是请拨内帑。

    内帑早就发出去了,可是几经流落,被这帮贪官污吏上下其手,真正到达灾民手中的已经十不存二三。

    该杀!该杀!该杀!

    朱皇帝一连说了三个该杀,咬牙切齿道:“陕西的民乱成了什么样子,这个帮人不思忠心为国,还是在这里跟朕纠缠不休,他们这是在亡我大明朝啊!”

    万岁爷息怒!

    王伦和李颂石跪倒在地。

    息怒!

    朱皇帝指着门外那一箱箱的奏章,道:“你们让朕如何的息怒!”

    说着将手中的奏折丢在龙椅上。

    “起驾内阁!”

    朱皇帝一甩袖子,离开了御书房。

    王伦急忙尖着嗓子喊道:“起驾!”

    说着跟李颂石一左一右的护住了皇帝。

    大是大非的事情,皇帝还是分得清的,陕西民乱一起,他也顾不得跟群臣置气,立即赶往内阁商量事情。

    此刻内阁也十分的紧张。

    陕西可谓是中原的腹地,一旦发生民乱,那么整个中原都不能幸免。

    张凤府跟高明正在商讨这件事情的时候,皇帝的御驾来了。

    “臣张凤府、高明,见过皇上!”

    二人跪倒在地,缓缓的叩了一个头。

    朱皇帝面无表情的走进了内阁。

    他的目光落在了内阁的那张地图上,正是陕西的地图。

    “陕西的事情你们已经知道了!”

    朱皇帝冷冷的问道。

    张凤府和高明点了点头,齐声道:“臣已知!”

    朱皇帝冷笑道:“你们两个可有什么好办法?”

    张凤府和高明对望了一眼,脸上露出了难色。

    陕西民风彪悍,这些年有过几次民变,都被地方官员弹压下去了。

    可是这次的民变不同,先是连续几年大旱,农作物颗粒无收,饥民食不果腹,再加上朝廷的救济迟迟不能到位,就算是到位了也落不到实处。

    再加上底层的官吏贪腐跟地方乡绅勾结大发国难财,囤积粮食以低价收购农民的土地,这才激起了民变。

    朱皇帝冷下了道:“说话啊,怎么不说了?”

    张凤府咳嗽了一声,道:“回万岁,上天有好生之德,乱民闹事也是被生活所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都是万岁的子民,老臣以为还是以安抚为主。命陕西巡抚张士廉全权负责此事。”

    不然!不然!

    高明摇头道:“陕西民乱已久,张阁老虽然体谅他们,不忍刀兵相加,可是却助长了其嚣张的气焰。这次反了,朝廷安抚了,下场不满接着反,朝廷是不是还要安抚?皇上,臣以为还是要派军弹压,以正国法。可以调派周边的官军入渭。”

    朱皇帝冷笑道:“好啊,既然你们都有法子,那就按你们的法子去做吧!”

    这!

    二人顿时犯难了。

    对付这种事情,无非有两种法子,一个安抚,一个是弹压。

    安抚那就要去赈灾,派出干吏去做善后工作,安抚灾民,整顿吏治,解除危机。

    弹压那就是调遣军队去镇压。

    可难就难在无论是哪一样都要用钱,偏偏朝廷缺的就是这个黄白之物。

    其实朝廷的收入早就入不敷出了,要不是皇帝的内帑支撑着早就破产了。

    幸好出了个苏则,弄出了个什么彩票的东西。

    得易于这么个小东西,彩票司每年都能收取一百多万的银两。

    可是这点银两搁在大明朝这么大的摊子可谓是杯水车薪了。

    这一次无论是出兵还是安抚都要花费一笔不小的费用。

    十几万人的安抚至少的要三十万两银子。

    而出兵的代价更大,首先当地的卫所军已经不堪一用,必须要从外地调兵。

    旷日持久不说,还颇消耗钱粮。

    要想彻底收拾着十几万乱民,至少需要一两万精兵,就是这一两万精兵一年的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关键是户部只剩下十几万两白银,这还是这些时间的彩票收入。

    所以无论是哪一样都离不开皇帝内帑的支持。

    没有钱什么都做不了!

    万岁!

    张凤府咳嗽了一声正要开口。

    朱皇帝忽然道:“你要什么,朕都给你,就算是你想要朕的金銮殿,朕也让人拆了给你,唯独银子朕没有。”

    万岁言重了!

    二人再次跪倒在地。

    他们听得出皇帝口中的怨气。

    (本章完)

第287章 被擒() 
万岁息怒!

    张凤府硬着头皮道:“户部银库也只有十万余两,还要应付群臣的俸禄。老臣以为还是由万岁先用内帑垫上,等到明年的财税下来,臣等在补上内库。”

    高明也道:“张阁老所言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银子着实难做啊!”

    二人虽然暗中分庭抗拒,但是在有些事情上还是穿一条裤子的。

    这会儿他们代表的是内阁。

    朱皇帝哼了一声,道:“你们难做!”

    二人缓缓的点了点头。

    朱皇帝哈哈一笑,道:“那朕叫你们一个乖。”

    他指着门外的言官们,淡淡道:“看见了没有,我们大明朝不缺热血的忠臣。即便是朕削减了他们的笔墨供应,他们还会自掏腰包跟朕顶牛。张凤府,高明,你们也不用派遣军队了,直接把这些人拍到陕西去,让他们去跟那些流民去说,让他们去做工作。他们有这份决心,朕便成全他们的忠义。陕西民乱正当用人之际,着门外的言官去陕西公干。让这些人留着他们的激情用到该用的地方吧。”

    张凤府高明脸色大变,急忙道:“万岁息怒!”

    朱皇帝冷笑了几声,拂袖而去。

    被群臣攻讦了这么长时间,他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你们不是能闹吗,朕就让你们闹,在京城闹得不开心,朕让你们去陕西去闹。

    你们有能耐跟朕顶牛,那么也去跟那些变民说说,看他们会不会理会你们这些混蛋。

    朱皇帝离开了,张凤府和高明才缓缓的站了起来。

    这场对峙是他们引导起来的,目的就是要让皇帝打消从地方政府手中分取财税的权利。

    只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民变打乱了群臣们的计划。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应对这场民变,应付民变就要花钱,户部没有钱,只有像皇帝开口。

    可是言官们这么一闹,皇帝心中不爽,钱不会这么容易的拿出来了。

    “张阁老!”

    高明苦笑了一声,道:“闹剧也该收场了!否则万岁真的把他们送到陕西,那他们可是死路一条。”

    言官是张凤府的喉舌,也是他在背后支持这些言官攻讦皇帝的。

    原本顺风顺水的,可是这会儿却被这个民变给打乱了。

    张凤府点了点头,既然陕西出了事,这场闹剧就该停止了。

    不仅是停止,还要安抚一下皇帝的颜面,否则的话皇帝不高兴,拿钱也不会痛快。

    很快,围在宫门外的言官们散了。

    但是这件事没完。

    督察院佥督御史赵刚惑乱朝政,混淆视听,贬去岭南为官,同时被贬的还有几名御史。

    所有参与的官员一律罚半年的俸禄。

    当然也有几名书呆子仍然围着宫门不走,他们要坚持自己的真理!

    这些人都是读书读傻了家伙。

    大队人马都撤了,他们还不撤,甚至叫嚣着要舍身成仁。

    对于这些书呆子。

    朱皇帝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立即让锦衣卫捉拿了,一顿廷杖下来都打死了大半。

    受了这么多天的窝囊气,他早就想打死这帮混蛋了。

    这一下杀鸡儆猴,所有言官们都人人自危,背地里惊出了一身冷汗。

    自大明朝建立的时候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皇帝不杀言官,这也是祖制。

    可是这一次似乎有些不对劲了。

    虽然那几个书呆子有取死之道,但是皇帝却破天荒的打死了几名言官。

    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难道皇帝真的有心改变祖制吗?

    言官们有些担心了,要是背后没有内阁的支持,这次被打死的可不仅仅是几个书呆子这么简单了。

    ……

    因为陕西民变的事情,文臣们难得的选择了暂时的休战,主动的取悦了一下皇帝。

    找了一个替罪羊当了炮灰。

    话说朝臣们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让皇帝掏钱,他们好方便平息陕西的民变。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