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世界侠客行-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还不足以令江心月感到吃惊讶,真正令她感到吃惊的是,刚才那展天衣向众人试探出手时,唯独将这李行道给遗漏了,竟然在下意识的便知道这李行道的不好惹,这就像是野兽捕猎,只敢狩猎不如自己的猎物,对于真正的大妖魔兽却是退避三舍,连凑近都不敢凑近。

    因为一旦凑近,那便成了别人的猎物。

    这才是真正令所有人吃惊的地方。

    这李行道竟然能隐隐影响身边的敌人,使得敌人觉险而避,不敢招惹,这已经是有了几分大宗师的威势了。

第六百二十二章 练功。修道() 
好好的一场聚会,被魔门展天衣给搅和了,众人心中都十分的不舒服,尤其是袁太刚,这场聚会是他召集,最后却弄到这个地步,着实领他颜面大失。

    袁太刚虽然是一个端方君子好好先生,展天衣这么一搞也令他心头火起,打定了主意:“几日后,天湖论剑,定要与他分个明白!”

    非但是他,便是江心月、法性、萧剑童等人都有了同样的心思,今天这个场子必然要在展天衣身上找回来!

    他们乃是各大门派中的魁首人物,如何肯吃这个亏?被展天衣这么一闹,人人脸上无光。

    在短暂的喝了寒暄之后,相继离开。

    “店家,把这些东西都给我打包了,回头送到府上去!”

    之前的一桌酒菜自然是撤掉了,魔门弟子经手的东西,谁也不敢胡吃,因此直接是撤掉重做,现在这一桌酒席就是新做的,但是基本上就没人动筷,几个人吃了几口,便即结束了饭局。

    李侠客觉得可惜,这才让小二吧这些饭菜打包,送到府上,即便他不吃,给府内下人吃也是好的。

    但是现场众人都是各门各派的真传弟子,一向养尊处优,在外用餐时,却从来没有做过打包这种“丢脸”的行为,现在见到李侠客这么一个堂堂的银袍捕快,竟然连这一桌酒菜都要带走,所有人心中都生出诧异之感。

    公孙红绫“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李大哥,你这么节俭啊?”

    李侠客正色道:“这一桌酒席如此丰盛,至少要耗费六两银子之多,你们就吃了几口便不吃了,这也是太过铺张浪费!让小二用食盒送到我家,还能吃上几顿!”

    公孙红绫瞪起圆圆的眼睛,好奇道:“六两银子?六两银子很多吗?”

    她以前与几个师姐出去吃饭,从来都是师姐们付账,一般都是扔出一锭银子便即潇洒离开,果然是江湖儿女,潇洒不羁,视钱财如粪土。

    现在听到李侠客说出这酒菜的价格来,她颇感好奇,区区六两银子,何以李侠客如此郑重。

    “嘿嘿,果然不愧为名门大派弟子,钱财对你们来说,那根本就是不用考虑的东西,这六两银子是多还是少,袁兄,你来说说吧!”

    现场众人,公孙红绫十指不沾阳春水,那就不用说了,江心月是天河剑派天之骄女,平素里少不了有人服侍,对于物价什么的,基本上也不会了解,至于萧剑童与法性两人,平素里也有别人服侍,或者对钱财不怎么在乎,对于民生问题或许知道,但也或许不太了解。

    只有袁太刚身为儒门弟子,最为关心国计民生,才对大周朝民众的生活状态有一个极为清晰现实的了解。

    现在李侠客问他,也是在考他,若是他连这种问题都回答不上来的话,那么他这个儒门青年第一人的称号在李侠客看来,那就是个屁,完全不值得交往。

    “红绫师妹,你或许是久在门中不知百姓疾苦。”

    袁太刚见李侠客向自己询问,当即叹道:“十多年前,一两银子能买四到五石大米,如今天下乱象频发,物价上涨,一两银子还能买一石大米,一石大米一百八十斤,这六两银子,几乎是一个平常的四口之家一年的开销了!”

    他说到这里,一脸羞愧:“这次我来宴请诸位,是用的小弟卖字卖画的钱,特意奢侈了一次,只是为了保持风度,方才没敢要求店家打包带走,却没有李兄做事这般洒脱,心中想什么,便做什么,这一点我比李兄可是差远了!”

    公孙红绫楞道:“这么说来,我们这一顿饭,就抵得上寻常人家一年的口粮?”

    李侠客嘿嘿冷笑:“一年的口粮?两年都不止!”

    他扫视众人,淡淡道:“平民百姓谁又吃得起这种一两银子一石的精米?便是有精米也得换成糙米,即便是换成糙米之后,那也得混着野草一起吃,吃也只能吃半饱,如今谁家能够敞开肚皮吃饭,那就是了不得的大户人家!”

    袁太刚深受震撼,脸色涨得通红:“我这几年在书院闭关,却是对当今现状没有了解太深,却是如不如李兄知道的这么详细。其实只看天灾不断,**频发,便可以知道当今百姓生活是何其艰难!”

    他说到这里,想起一事,叹道:“刚才江师姐说的李侠客,在他浑浑噩噩沦为乞丐的时候,竟然到了与狗抢食的地步,若不是被狗主人一顿拳棒打醒,恐怕将会成为第一个饿死的转世天人了!”

    李侠客闻言脸色一黑,本来觉得这袁太刚还挺顺眼的,现在觉得这小子忽然就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他这具躯体在主世界曾与狗抢食的事情,简直成了他的终生耻辱,他越是出名,估计这件事就越是被人传颂,若是他有朝一日当了皇帝,那么这件事肯定会被记录在史书之上,成为万世污点。

    虽然这件事不是李侠客做的,但却是李侠客这具身体做的,账自然要算在他的头上,毕竟谁也不知道他这个身体内存在着一个别的灵魂。

    现在听到袁太刚拿自己举例,李侠客恶狠狠的盯着袁太刚,目露凶光,喝道:“英雄不问出处!大丈夫出身贫寒或者富贵之家,这点没得选!先天条件好坏,那是先天的事情,后天的努力才是一个人做事的体现。你说李侠客与狗抢食,难道昔日老夫子光州断粮,饿的凄惨无比,全靠弟子讨饭供奉,才捱过一月光景,这种事也算得上耻辱么?说钱粮就说钱粮,扯这些有的没的作甚!”

    袁太刚吓了一跳:“李兄何以如此激动?这李侠客众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因此我才以他为例,说给大家听。连他这等转世天人,都饿成这样,可见普通百姓贫困到了什么地步!”

    旁边的公孙红绫噘嘴道:“他当时尚未醒转,与狗抢食只是本能之举,袁大哥,这种事还是不要多说了!”

    袁太刚一愣,旋即明了,公孙红绫乃是与李侠客有过婚约之人,自己在这里说李侠客曾经的惨事,公孙红绫即便是对李侠客极为怨恨,那听着这种事也是极为不舒服,说李侠客不行,那就是说她也不行,不然何以会与李侠客订了婚约?

    袁太刚瞬间便明白了公孙红绫为什么不高兴,急忙错开话题:“所以说,这六两银子在寻常之家,已经是很大的一笔钱了,李兄舍不得浪费,那是他做人勤俭,不愿浪费。”

    江心月对这些钱粮的问题不感兴趣,听了几句,便即离开,法性与萧剑童等人也相继告辞。

    待到公孙红绫跑出去追赶江心月时,李侠客摇了摇头,对还在包厢里的袁太刚与孙博达叹道:“连百姓死活都不放在心上,只知修行求道,却不管天下安危。大周王朝,要这种人有什么用?”

    “他们练的什么功,修的什么道!” 富品中文

    

第六百二十三章 他是谁() 
“门派,门派,有门有派,大家真正在乎的还是自己的门户,想发展自己,壮大自己,那才是首要的事情,王朝兴跌,其实与武林大派们关系不大。大家在乎的是各自的传承,而不是天下朝廷。他们不为祸天下,那就算是不错了,若是还能保一方平安,那就算是真正的名门大派了,至于心忧国事,为国为民?恐怕也就只有我儒门一直这么做了!就这还被人笑话,说我们儒家书生,贪恋红尘权势,嘿嘿,却不知为保天下太平,花费了我历代门徒多少精力!”

    听到李侠客的冷嘲,袁太刚深有同感:“当今天下,只有十三剑派以下的宗门才会对朝廷恭谨有加,这些门派的不少弟子都投身公门,十三剑派以上的大宗门,着眼点已经不是王朝交替和百姓死活了,他们想到的是超脱,是逃离,是长生久视!有些人更是将滚滚红尘视若洪水猛兽,根本就不敢涉足期间。”

    他叹气道:“好在他们也不生事,也不坏事,只当看客,倒也不怎么影响大局。”

    现在包厢里只有他和李侠客以及孙博达,在听到袁太刚的话后,孙博达朗声道:“袁兄,你这话说的有点过了,我不太认同!天下百家,自古相承,各大世家也是如此!在朝廷还没有出现之前,便有了门派,而在门派还没有出现之前,便有了世家。之前成立王朝的都是世家子弟,一直到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屠戮把持天下的世家,这才有了诸子百家的兴起,和诸多门派的诞生。当时百家门派齐尊王庭,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自从始皇帝崩殂之后,王朝覆灭,百门分裂,一直到现在,都是各家顾各家,从未有一个门派完全效忠于朝廷,便是你们儒门,也是门派为重,国家在其次。”

    孙博达笑道:“袁兄,只是您们儒门老夫子要求门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们深入红尘,一则是教义使然,修行之法决定了你们必须如此,二则是心怀天下,确然有忧国忧民之心,三则,恐怕把持朝纲,掌控天下,才是儒门真正不能割舍的东西吧?辅佐人王,不为帝王,要做帝王师,嘿嘿,这也是你们儒门弟子的真正追求吧?”

    袁太刚脸色微变,沉吟片刻之后,方才看向孙博达:“人都有私心,圣人也不是无私,你说我们把持朝纲,为何不说我们是在维持朝纲?‘把持’‘维持’,虽有一字之差,含义天差地远。孙兄,你可能误会我们了!”

    孙博达道:“袁兄,我是直性子,若是你觉得刺耳,兄弟我收回刚才的话,但是天下没有大公无私的人,更没有大公无私的宗门。老夫子创建儒门,一心为天下想。他老人家虽然不谈神鬼怪力,但是他却传下了修行卫道之法,而且越是口中不注重武力,武力就越是强的不可思议,四大宗门,谁不知道儒门的修行功夫天下第一!”

    他嘿嘿笑道:“兄弟我曾经进过夫子庙,看到过老夫子的画像。画上老夫子拱手行礼,谦逊温良,果然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老人家虽然面带笑容,可腰间还挂着宝剑呢!”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老人家也是先礼后兵之人呐,先讲道理,道理讲不通,那就亮剑罢!这才是他老人家给人家跟别人讲道理的真正底气啊!”

    “袁兄,我们十三剑派虽然管不了朝廷的事情,但是找我们的一亩三分地上,方圆千里之内,却甚少生活困苦的百姓,这一点你不能否认吧?你们儒门的‘剑’太锋利,兄弟惹不起,但你也不能如此小看我们十三剑派!改朝换代,维护一方平安,我们青城山可是比如今大周地方官府做的好!”

    袁太刚有点无言以对,急忙道:“是我说话偏激了,九宗十三派,八十一门,既然存在,那就有存在的道理,兄弟我也是有点想当然了,孙兄弟,还请你不要在意!”

    他是儒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