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世界侠客行-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不易笑道:“那阵狂风便是我老师召唤出来的!”

    “啊呀!”

    听到居不易如此说,扈太公与李应等人吓的霍然站起,惊叫道:“那恶风是李先生喊出来的?”

    居不易道:“不错,老师见你们两家不明天时,不知进退,因此发怒,便要招引飓风把你们全都吹飞,省的看着碍眼。是我山上众人相劝,才让他收了神通。只是狂风太急,好放不好收,老师一不小心,伤了肉身元神,因此卧床不起。”

    前几日狂风突起,吓的附近村民肝胆俱裂,偏偏在临近村子时陡然散了,至今村民议论不停,烧香摆贡,酬谢天神保佑。

    这是众人亲身经历的事情,如今听居不易如此说,哪里还敢不信?

    几人吓的脸色发白,身子发抖,说话声音都颤了。

    扈太公擦汗道:“小人无知,冒犯仙威,如今已经知错了,还请禀告李先生,说扈家庄绝不再敢与梁山作对,日后梁山有令,小人绝不敢有半点违背!”

    李应也道:“李家庄也是如此,只盼先生收了怒气,饶了我等无知之人。”

    居不易笑道:“老师仁慈,不在追究,不然的话,当时狂风不停,尔等村寨性命早已不存。只是老师如今受伤,卧床不便,山上丫鬟伺候不了,须得有力气的女子贴身陪护,不知诸位可能找出合适的女子否?”

    说话之时,眼睛只是向扈三娘身上看。

    众人见此,哪里还不明白?便有李应笑道:“扈家小娘子习武有成,为人又极细心,最能疼人,不如便留在山上照顾李先生罢!我李家庄再送来十来个丫鬟,随时听候使唤。”

    扈太公又是吃惊又是欣喜,看向女儿:“三娘,你可愿意留在山上照顾李先生?”。。

    扈三娘脸蛋红了起来,低头不语。

    居不易道:“好叫太公得知,小娘子在山上伺候恩师,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我老师身边正缺少良人相伴,日后一好两好,岂不美哉?若是小娘子不肯,晚辈也绝不敢强留!”

    扈太公看向女儿:“三娘,你留还是不留?”

    扈三娘轻轻点头,声如蚊蝇,道:“看在前几日他请我喝茶吃饭的份上,我便留下吧!”

第三百四十二章 好奇() 
那扈三娘决定留在梁山之后,扈太公一家又是心酸又是高兴,心酸的是自己好容易养大的女儿,却要给一个土匪头子当贴身丫鬟,日后能不能提正都不敢说,高兴的则是,有了扈三娘与梁山这么一个纽带,最起码扈家庄与梁山的关系将会比其余的庄子要紧密的多,扈家庄众人也算多了一份保障。

    有梁山这伙强人在后面撑腰,便是官府也得对独龙岗等人忌惮三分。

    当下商议已定,扈家庄、李家庄之后便会抽出壮丁,参加梁山战士集训,将李侠客定下的纪律规矩一一传给他们,不得有任何违背。

    同时两个庄子与祝家庄在居不易当和事老的情形下,再次联起手来,重新结成攻守联盟,只不过这次针对的不再是梁山盗匪,而是外面意欲对梁山不利的武装力量。

    比如官府,要想对梁山不利,这独龙岗便是一个很难绕过的地方,人马开进,想要近梁山,一般得先经过独龙岗才是,如果不想经过独龙岗,那就得饶一个非常远的水路才行,那样非常不适合排兵布阵。

    这独龙岗三家庄子联手,便是扼守了一个紧要地段,成了一个进攻梁山的缓冲,也成了梁山的耳目。

    三个庄子和好如初之后,剩下的便是派遣人手来梁山接受训练,昔日三庄的教头铁棒栾廷玉,也随之上了梁山。

    这栾廷玉手中一根铁棒,怀内藏着一柄飞锤,马上功夫了得,便是前些时日与方杰交战,连方杰都吃了他的苦头,居不易与他动手,战了几合,便有点招架不住,而牛皋出手之后,栾廷玉却立马不能支撑。

    单就战力而言,这栾廷玉的功夫逊色与杨志、鲁智深,与花荣相差仿佛,可有明显低于牛皋,属于中上之人。

    难得的是一腔正气,若不是牛皋向请,又搬出李侠客的名头来,这栾廷玉还真不一定看得上梁山众人。

    他来到梁山之后,原本属于祝家庄、李家庄与扈家庄的兵丁,依旧交由他来训练,只是操练方式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

    李侠客定下操练规矩,一开始栾廷玉看的直摇头,很难接受这种后世队列操练,还要叠被褥,怕爬山训练,每天还要围着梁山负重跑三十里,之后还有器械训练,每天都安排的满满当当,比朝廷的正规军的训练都要严格。

    “这哪是土匪啊,便是朝廷禁军也比不了啊!”

    在山上看到居不易、牛皋、花荣等人各自操练的队伍后,栾廷玉眼角直跳:“这等气势,攻打州府恐怕也费不了多大力气。这李侠客到底想要干什么?”

    他脑子里不可抑制的生出了一个大不道的念头,身子微微颤栗:“志向不小啊,可是真的能成么?”

    在栾廷玉上山操练士兵之时,扈三娘也留在了山上,贴身伺候李侠客。

    这扈三娘虽然是扈家庄大户人家出身,却颇通书文,虽然没有几分才气,却也算的上知书达理的姑娘,针织女红也都擅长,与人争斗,也不含糊,便是照顾起人来,也是极为到位。

    自从见到了李侠客,了解他如今的伤势之后,这扈三娘每日洗手净甲,收拾的整整齐齐,将李侠客照顾的无微不至,有她在李侠客贴身照顾,另一个丫鬟潘金莲便轻松了很多。

    只是潘金莲做的一手好饭菜,这一点扈三娘却是比不了,因此整个房间里,最为贴身照料李侠客的人,只有两个女子,一个是扈三娘,一个便是潘金莲。

    相比前几日牛皋、居不易的照料,这女子确实要比男的好得多,李侠客终于不再骂娘。

    如此修养了几日,眼见的身子好转起来,本来被雷劈的焦黑的身子,也开始了慢慢的蜕皮,慢慢的转白。

    这些日子,除了扈三娘与潘金莲伺候李侠客之外,那杨家将嫡系传人,十来岁的杨再兴也时不时前来与李侠客说话,为李侠客解闷,有时候自家做了好吃的,也不忘端一碗送来给李侠客吃。

    李侠客见他伶俐乖巧,又非常懂事,大为喜爱,对杨再兴道:“待我身子康复,我便收你为徒!”

    杨再兴母亲萧玉娇听了,高兴不已,特地前来致谢,有李侠客这么一位老师罩着,她们母子两个在山上再无担心之地。

    转眼到了新年时日,被李侠客打发去了来州府的晁盖、阮氏兄弟以及吴用等人,一起返回了梁山,来面见李侠客,回禀在莱州的成果。

    当得知李侠客受伤之后,晁盖等人尽皆吃惊,一起前来探望。

    他们七人到了来州府之后,找到几个熟悉的江湖弟兄,花了些钱财,疏通了关节,便在荒僻海湾之地,依照李侠客传来的法子,秘密开辟了盐场,初始时,晒盐晒不好,后来多琢磨了几次,终于晒出了第一场盐,上千亩地的盐池,雪白的冰块一般的大盐,把几个人的眼睛都要晃花了。

    这晒盐之法如此管用,搞的众人都极为紧张,为此特意给那些干活的工人下了死命令,一个个问清楚了家庭住址,这晒盐之法若是被传出去,现场工人,有一人,算一个,全都诛灭九族!

    也就是这个原因,才将这晒盐的法子保住了,没人敢外传,后来李侠客特意从梁山调拨五百兵士,专门去看守盐场,这才解决了他们人手不够的问题。现在这海盐经过二次加工,滤掉了杂质,变得雪一般白,便是宁夏的青盐都比不了。

    如今朝廷断了与西夏的贸易来往,不再有人采购西夏青盐,而国内食盐产量有限,价格居高不下,老百姓吃盐十分困难。

    晁盖小时候曾三个月没有盐吃,后来与好友偷了地主老爷一粒盐,两人将这大盐粒子轮流在嘴里含,当时舒服的浑身颤栗,麻酥酥的,汗毛孔似乎都要舒展开了一般。

    那种记忆,一辈子都忘不了。

    缺盐的滋味,富户人家难以想象,但对于贫困人家来说,便是一粒盐,也是奢侈之物。

    如今见晒出了如此多的白花花的食盐来,晁盖当时便趴在地上大大的哭了一场,只是昔日幼年好友早就冻饿而死,再也没机会见到这些食盐了。

    “先生,如今南方方杰、王寅等人已经与盐场开始了联系,第一批盐已经卖给了他们,日后咱们便用食盐换他们的粮食,还有其余财物。单只是这盐场,就足以养活我们梁山几千人马了!”

    晁盖站在李侠客病床前,将盐场事宜一一汇报李侠客之后,小心翼翼道:“先生,小人八人,当初劫生辰纲,多亏了三位兄弟相救,才算是逃了性命,如今过年,我们几个想下山悄悄感谢一番,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李侠客笑道:“哦?是那三个人?”

    晁盖道:“第一个便是郓城县宋押司,人称及时雨的宋江宋公明!第二个便是郓城县的马兵都头美髯公朱仝,还有一个便是步兵都头插翅虎雷横,多亏了他们三人,我们才能逃得了性命。因此十分的感激,如今安定了下来,便想上门亲自感谢一番。”

    李侠客道:“我也久闻这宋江名姓,只是有一点不明,他这及时雨、呼保义等绰号是怎么来的?你们这次下山拜谢恩人,这是应有之义,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且让我徒儿牛皋随行吧,有他在,可保你们性命无忧。”

    他笑道:“正好趁此机会,让我徒儿好好查询一下这个宋公明,看他具体都做过什么事情,才有如此大的名声。”

第三百四十三章 投奔() 
且说李侠客听晁盖等人要去郓城县面见宋江致谢,当下也不阻拦,为求稳妥,特意把牛皋喊来,要他陪同众人前去,免得被人识破了行藏,到时候与官府做一场,也不至于被抓被杀。

    此时临近过年,给山上兵士也放了假,只留下一些站岗放哨的,其余操练都松懈下来,山上栾廷玉听了众人要下山,十分的心动,也要跟着一同去,面见李侠客道:“小人是个生面孔,有不曾被官府通缉,做什么事情都比天王他们方便,随他们一同下山,却是正好帮忙。”

    李侠客笑道:“栾教头愿意下山,最好不过,只是不要惹事。”

    几人下山之后,直奔郓城县,晁盖等人去见宋江答谢,牛皋与栾廷玉却在郓城县内偷偷打听宋江以往事迹。

    牛皋对栾廷玉道:“我老师打遍天下无敌手,斩杀高俅,大破东京,都不敢说名震天下,这宋江一个小小的押司,狗一般的东西,也能在江湖上有这么大的名声?他凭什么敢与我老师比肩!”

    栾廷玉笑道:“将军息怒,宋江的名字我早有耳闻,都说他义薄云天,最能周济江湖朋友,因此人人传颂,说他是及时雨。”

    牛皋呸了一声,道:“他一个押司,能有多少钱来周济人?资助三五个人,便也把他周济穷了!”

    栾廷玉道:“这件事我早就想过,里面确实大有文章,咱们好好打听一番便是。”

    两人在郓城县内悄悄住下,特意打听起宋江的消息来,不问还好,这么一问,满城都夸宋江仁义,只是如何仁义,做了多少仁义的事情,却都一个个含混不清,说不上来。

    勉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