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谋者-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义军援兵到来后继续围攻丹阳。

    苏恒当初也正是担心这点,知道胡大山在等宣义军的人到来,所以一狠心,火烧关山,在放出丹河之水,一举消灭了丹阳隐患。

    另外,当初徐之荣暗中已经接到了赵无极的密令,如果苏恒没有那个魄力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关山匪众,那么就由徐之荣来插手,按照赵无极的指令来解除丹阳隐患,决不让宣义军和关山匪众汇合。

    同样,如果徐之荣插手了,也就意味着苏恒的考验失败了。

    感谢长安街的浊酒打赏的500起点币,谢谢支持。最后求下推荐票,大家请不要忘记投票了!

第六十四章 赵无极的谋算() 
“苏先生请留下,其他人退下吧。”赵无极随意翻阅着手中未有批阅完成的奏折,轻描淡写的一扫而过,随后丢至一边。

    众人不敢质疑,纷纷躬身行了一礼,陆续退下。

    “先生对儒家怎么看?”在众人相继退却之后,乾清殿内只剩下赵无极和苏恒。赵无极突然抛出这么一句话,让苏恒有些捉摸不透。

    “儒家位列诸子百家之首,门生故吏遍天下,有才能者不胜其数,在下不敢随便妄言。”苏恒低着头,赵无极也看不到的神情,不知道他话是发自内心的敬畏还是随口应付。

    不过赵无极还是很不痛快的哼了一声“哼,一群迂腐之人罢了,如果不是儒家传承千年,根基沉稳如山,朕岂会留他们到现在。”

    赵无极一席话说的怒意十足,可苏恒却听出了别的意思,一是赵无极对儒家早就心生不满,二是赵无极岂会在一般人面前随便透露出自己对儒家的不满,他敢在自己面前大肆的表达对儒家的不满,那必定是有所依仗,知道自己绝对不会把今日所听之言传出去。

    见苏恒低头不语,赵无极随意找出几份奏折扔到一边,道“苏先生在关山杀降一事传到京城后,儒家每天都不断有人上奏弹劾,让朕下令严惩。”

    赵无极话的真假苏恒没有怀疑,早在杀降之时他就料到儒家的人会弹劾自己,只是没想到这一切会来得这么快。

    不过赵无极话已到此,苏恒也不得不表态,饶是心中平静如水,也抬起头,脸上露出愤慨之色“在下杀降也是迫不得已,为的是减少将士伤亡,儒家却整天抱着他们嘴中的假仁假义弹劾在下,请陛下做主。”

    见苏恒终于表态,吐露心声,赵无极满意的点点头“蛮人勇武,性格憨厚,朕早就想建立一支蛮人军队,只是儒家一直出言阻止,朕希望苏先生能替朕去收拢一支蛮人精锐,来年为我大楚征战四方。”

    停歇片刻,赵无极接着说道“因为儒家从中作梗,岭南郡内蛮人和汉人的矛盾用普通的方式已经无法调解,如果先生想成功招募到蛮人效命,唯有”

    赵无极说道着语气一顿,没有在说话,只是那不怒自威的双眼紧紧盯着苏恒。

    苏恒心中一叹,说道“唯有杀光岭南郡内从中作梗之人,以此来笼络蛮人”

    岭南郡内儒家的据点至少有不下千名儒家子弟,想要得到蛮族的人心,唯有杀光这些儒家子弟,如果苏恒当真这样做的话,那就是彻底得罪了儒家,也会连累到九皇子赵瑾瑜。

    而好处就是苏恒会得到蛮族人的忠心于效命,并且和赵无极的关系也会亲近一些,毕竟这件事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只是伴君如伴虎,这份亲近苏恒可不太想要。

    赵无极微微一笑“朝堂上的压力朕会替先生挡下,先生只需安心在岭南郡内做自己的事,无需担心外界压力。”

    “这次去岭南郡的人选朕心中有几人,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苏先生,丹阳的考验先生没有让朕失望,先生不管是大局观上的眼界还是那行事果断的作风和那份为国为民的品性都是上佳人选。”

    赵无极的奉承话苏恒听后并没有感觉,不过脸上还是露出激动之色,好似受到了天大的恩惠一样。

    看不出苏恒神色的真假,不过对赵无极来说,这足够了,臣子只需要在自己面前表个态,那便行了。

    “这次所招募的蛮人全部规划到小九旗下,劳烦苏先生费心了。”赵无极最后又说了一句,这句话听上去好像是九皇子占了好处,其实也是在警告苏恒,这事做好了对你和小九都有利,办砸了你和小九都会受到牵连。

    从乾清殿内出来后,苏恒一边往闻香阁走去,一边想着刚刚的经过。

    赵无极这是在借自己去帮他除掉岭南郡内的儒家子弟,清洗儒家在岭南郡的势力,一来可以拉拢蛮人,二来他自己又不会得罪儒家不过这样一来,苏恒以后和儒家将会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至于那得到蛮人效忠的好处在苏恒看来目前效果并不大,就算得到了蛮人的效忠,他和九殿下不还是要听赵无极的话?

    从始至终,最终受利最大的还是赵无极罢了。

    在听到接二连三的坏消息时,苏恒还曾想过这所谓的考验会不会是想挑选出对付五十万宣义军或者十万边军的人选,结果没想到却是让自己去岭南郡清洗儒家势力。

    回到闻香阁时,门外的下人早已通报给了赵瑾瑜。

    这位九皇子激动的亲自出来迎接,给了苏恒一个热情的拥抱“先生,辛苦了。”

    没有优美的辞藻称赞,也没有价值连城的珠宝嘉奖,有的只是一句真心切实的辛苦了。

    三个字,却让苏恒欣慰一笑。

    在赵瑾瑜的亲自引领下来到最近才腾空建造出来的书房,里面正端着着两人。

    一个是和苏恒有一面之缘的王志,上次在朝阳客栈遭到刺杀,其他学子全部丧命,王志受了重伤,在家中修养几日后赵瑾瑜又亲自去府上将他请了出来。

    另一个是一脸阴鸷的黑衣书生,看上去约莫快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相貌平凡,整个人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看上去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

    “苏先生,这位是张肃,我在寿阳城内偶然遇见的,也是才华横溢之辈,所以邀请他到府上做客,现在也是自己人了。”

    赵瑾瑜一脸微笑的介绍着张肃,当初相识之时虽然只是短短的交谈,可是其人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让赵瑾瑜眼睛一亮,后来让陈德暗中打听,知道他来历清白,是个落魄书生,便邀请他做了自己的幕僚。

    王志先是恭敬的冲着苏恒拱了拱手,苏恒回礼之后,那张肃也起身道“苏先生,久仰。”

    张肃始终冰冷着一张脸,虽然嘴中说着久仰,可语气里却听不出丝毫久仰之色。

第六十五章 无双帅才() 
宣义军席卷江南三郡之地,叛军统领裴晏率领五十万大军一路攻城拔寨,杀得官军溃不成军,五十万叛军离京师寿阳越来越近,一时间人心惶惶。

    近来年的安稳生活早已让楚地内部几郡之地的军民心生懒惰,加上宣义军一夜起义,更是措不及防,根本无法组织人手去阻止叛军的步伐。

    虽然情况危急,可是赵无极却并没有在朝廷上表现出过多的关注,只是轻描淡写的下了一道圣旨“命平南将军邱泽安调集十万信淩军前去平乱。”

    十万官军对五十万叛军,按理来说,听到这样的圣谕,大部分人想到的应该是这群官军去了恐怕也是有去无回,毕竟人数相差太大,而且五十万宣义军可不是那种随便凑合起来的乌合之众,而是暗里训练了数年的精兵强将。

    可是朝臣反应却异常激烈,其中最激烈的当属儒家,说起儒家在楚国最讨厌的两个人,一个是蒙战,另一个就是邱泽安,如果把两人做个比较的话,他们更讨厌邱泽安这个满手血腥的屠夫。

    一名在朝的儒家官员立刻站出来,拱手道“邱泽安残暴不仁,不是适合人选,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另派大将。”

    接着,又是十几名儒家官员站出来齐齐说道“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邱将军虽然手段过激了一点,可是宣义军乃是叛军,对付叛军自然就要一次将他们打怕,让他们以后不敢在行这大逆不道之事,老臣支持陛下的决定。”

    听到这样的言论,在场的儒家官员一阵动怒,立刻怒目望向声音的来源,看到来人面貌后,到嘴的讽刺硬生生的缩了回去。

    说话的乃是兵家大师耿秋生,是兵家在楚国势力的领头人,此人最是擅长行军布阵,立过无数功勋,在庙堂和军中很有威望,而且兵家在楚国的势力也不至少这朝廷上的兵家官员数量并不是太弱于儒家,这点也正是让儒家官员心生顾忌的原因,不敢像往常一样逮谁揪谁。

    “耿大家,邱泽安心性残暴,宣义军虽然有五十万大军,可大部分也都是受人蛊惑的普通百姓,不明实情,如果邱泽安领兵的话,恐怕到时候江南三郡之地免不了血流成河了。”说话的乃是大学士张先,他眯着眼,冷冷的看着耿秋生,朝廷上恐怕能敢和耿秋生对干的人不多了。

    耿秋生也毫不示弱的回瞪了一眼张先,然后冷笑道“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当年若不是你们儒家插手又何来今日宣义军的死灰复燃?难道你们儒家的人现在还以为自己能凭着一张嘴就能说服这些叛逆吗?”

    耿秋生的话可以说直接打到了儒家的七寸,当年宣义军叛乱,负责征讨的将领已经将宣义军杀得片甲不留,就差直接灭掉那些余孽时,儒家的人却跳出来阻止,他们说大家都是楚国同胞,应当以理服人,既然已经胜了,就不应该过多造成杀孽,然后儒家的人又亲自请命去江南等地,说要教化育民,让他们以后不会在受人蛊惑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赵无极当时一是迫于儒家势大,二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便答应了儒家的请求。

    然后儒家学子便在江南等地打着教化育民的口号大肆的发展儒家势力,造成了后来江南等地儒家近乎一家独大的局面。

    当时儒家可是信誓旦旦的保证以后不会再有宣义军,可如今才过多久,宣义军又再次死灰复燃,无疑是在儒家的脸上狠狠抽了一巴掌。

    儒家这件事如今被耿秋生拿出来说教,等于又是抽了他们一巴掌,而且这一巴掌还是直接抽到了要害,饶是他们脸皮再厚也不好继续阻止了。

    看到张先吃瘪的模样,赵无极心中冷冷一笑,儒家这些人的心思他岂会不知,邱泽安在信都郡坐镇,让儒家的势力无法插手进去,于是儒家的人便嫉恨在心,加上邱泽安心性冷酷,杀人不眨眼,在信都郡一手遮天,于是儒家经常便以此为借口在朝廷上弹劾邱泽安,自此,两边算是结下了梁子。

    如今邱泽安领军去讨伐宣义军,而宣义军起义的地方正是儒家势力在楚国发展最稳定的江南,以邱泽安冷酷无情而且还记仇的性子,恐怕江南一带儒家的势力会受到不少打压。

    赵无极心里冷笑,可嘴上还是和颜悦色的安慰了张先几句,而讨伐宣义军的人选也正是刚刚定下来的邱泽安。

    至于说邱泽安能否凭借十万信淩军击败五十万宣义军却没有人任何怀疑。

    那可是常年纵横塞外的信淩军,领军的大将更是当年赵无极曾亲口称呼的无双帅才!

    在九原郡,很多人都觉得蒙战是无双帅才,可那只是仅限于九原城,而邱泽安可是在整个大楚都享有盛名,当之无愧的无双帅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