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崛起-第9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建立了成功的全球殖民体系并不等同于全球霸权,法国、德国、俄国在欧洲都有同英国抗衡的实力。

    在1850年之前,英国的实力,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是美国的两倍,直到1879年美国在经济上都是总体落后于英国。

    对于英国来说,美国并没有能力威胁到它在大西洋的海上霸权,更不用说威胁到英国的经济或者包括非美洲殖民地的国土安全,因此在这段时间内(1800…1860)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去阻止美国,而是依旧把重心放在欧洲和其他殖民地上(主要是英属印度);前者是处于地缘政治目的,后者则更多是经济利益。

    现在全世界只有华皇一个人知道未来的世界走向,所以,即将到来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瓜分非洲,和美国的默默崛起,这都是华皇目前最为关注的事情,夺取非洲和阻止美国崛起,对于华国的战略意义是几乎平等的,要想阻止美国几乎不可能,那么就只能试图打穿中东,拿下非洲,能全面统一亚洲,更是最佳选择,在海军发展之后,再设法拿下澳洲和新西兰。

    华皇认为英国也不是不把美国当回事,关键英国没有能力对美国发起一次军事上的完全征服,甚至不能完全击垮美国的全部军事力量。

    1812年战争就是很好的例证,英国人虽然攻陷了华盛顿,但是仍然在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战场、尚普兰湖战役、巴尔地摩战役、新奥尔良战役遭到了一系列的挫败,在消灭掉拿破仑腾出来大批人手之后还是不能完全击败美军,最后以根特条约作为结束,恢复到战前的状态,美国也并没有像大清一样割地赔款。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大西洋的阻隔。

    英国皇家海军在大西洋虽然是所向无敌,但是制海权和越过大洋投送兵力和补给在难度上来说不是一个级别的,在当时所有的列强都很难不依靠当地盟友越过大洋投送大量兵力,独立击败一个拥有近代军事力量,不存在技术代差的大国。所以从某些角度上来说,英国实在也不能拿美国怎么样。

    如果真的想在军事上对美国动手,首先要设法在美国旁边的北美国家或者南美国家中,找到一个小弟,或者找到一个儿子,欧洲列强都想这么做,也都试图这么做,但是他们彼此的内耗,给了美国太多的机会。

    英国19世纪外交政策是大英帝国在19世纪的主要敌手和对头都是欧洲大陆的国家。这是英国作为霸权所决定的,发展的步骤永远是:地区霸权到全球霸权。

    英国从来就没有达成过真正的地区霸权或者全球霸权,至少在欧洲并不是一家独大。

    英国在美洲同时也存在西班牙和法国这两个老对手,在1850年前,这两家在美洲都拥有大片的殖民地。

    换句话说,欧洲哪一个列强都腾不出手来,他们都很强大,但是几个强国摆在一起的局面,就是全部抵消,所以,要想出一个世界霸权,只有美国和华国,这是华皇从1870年开始,就想明白了的问题。

    德国统一之后,欧洲就愈发成为英国的战略重心。

    1812年英国对美国的战争或者说第二次独立战争,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对于加拿大的觊觎之心引起的。并不是英国要把美国怎么样,英国人自己也知道已经无法控制美国了。

    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向国会发表演讲后,国会投票宣战。当时宣战的理由有三个,主要是英国侵犯了美国的主权,同时不尊重美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中立地位,拒绝移交之前在巴黎达成的协议中同意移交的西部地区军事要塞,并且武装印地安人,威胁美国的西部边陲,还有皇家海军拦截美国商船并且强征美国海员入伍。这几项政策实际上来说都是英国对于拿破仑战争的附带政策,首要的目标并不是美国。

    当时英国人对美国提出的抗议是有很大的让步意愿的,当时英国议会投票的结果是对美国进行让步并避免战争,把重心放在拿破仑身上。

    然而为时已晚,美国已经决定对英国宣战。

    所以说,1812年战争并不是英国对美国的武力遏制战争,而在1812年战争之后,英国基本就放弃了武力遏制美国的想法。

    相比而言,在1812年左右英国最大的威胁不是美国而是拿破仑,在1820…40年代英国更警惕的是欧洲大陆的革命风潮,还有在亚洲包括印度和中国的殖民体系建设,1850…60年代对英国最大的威胁则是拿破仑三世,同时还有直接威胁到英国殖民体系的印度殖民地大起义,接着是同沙尔的克里米亚战争。

    英国本身人口、地理优势都比不上美国,美国几乎是放大版的英国,而英国为了保护本土产业,不可能放开膀子发展殖民地,反而会打压殖民地的制造业,本来规模就小,又不能利用好殖民地,自然总量拼不过美国。

    美国几次分裂的机会和可能性都没被英国抓住。美墨战争不帮明显弱势的墨西哥,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加入美国不阻挠,南北战争又没武力援助弱势的南方。

    没有这种实质上的分裂,美帝是不会疲软的,美帝甚至不需要攫取海外殖民地,只要继续西进运动就能达到殖民地的效果。

    而美国本身又地大物博,英国其实被美国反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战二战,如果二战不是德国跳出来挑衅,搞不好美国就要启用红色方案抢夺加拿大亲自武力瓦解英国了,不过英国海军实力之强有目共睹,如果打成了大西洋静坐战,估计英国解体效果就没有美国设计得这么好了。

    华皇把一切都看的很明白,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就不像是他想的那样简单了。

    因此,荷兰这个想和平,想通过贸易重振雄风的老牌强国和华国这个新近冒出来,努力追赶,努力崛起的新贵,有太多的利益共同点了。

    荷兰的国会大厦有三个入口和四座大门。骑士厅左右两侧的建筑物曾经是总督的住所,而则是议会的上议院和下议院。

    这座建筑物极其具有吸引力,因为荷兰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都是以此为背景的。

    骑士厅下的接待厅常年进行展览。其中包括国会大厦的模型、展示低地国家在过去12个世纪的政治历史年代表,以及许多骑士的墓碑。这些墓碑是在国会大厦以前的小教堂拆毁时发现的。

    “陛下,这是梅斯达全景画,这幅欧洲最大的圆形油画让人看到大海、广阔的海滩、荷兰的沙丘以及席凡宁根风景如画的渔村。”威廉三世亲自向华皇介绍道。

    萌总裁点头道:“这的确是令人难忘的时空体验;壮观的景象仿佛成为现实。艺术家们是伟大的。”

    洁格格和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李泰熙,凯瑟琳等人也兴致勃勃的跟着看油画,埃玛王后会一点英语,不过不是很流利,一边给华皇的几个女眷讲解,一边听华皇用流利的英语和威廉三世交谈,暗暗纳罕,不停的偷看华皇,似乎对华皇陛下很感兴趣。

【1338 粮食储备的战略意义】() 
这次的宴会进行的很愉快,主要因为荷兰国王威廉三世听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给予了华国留学生便利待遇之后,当即表示要做的比比利时王国更好。

    华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分别是德国,荷兰,美国,比利时,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这六个国家。

    荷兰能排在第二,在荷兰的的华国留学生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人,这是很吓人的一个数字。

    “谢谢陛下对华国的友好态度,我们也将加大同荷兰之间的合作。”萌总裁当即表示。

    “与战争无关,在经济上,工业上,荷兰欢迎华国的合作。”威廉三世笑道。

    萌总裁也笑了,“我们坚持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略,但是,我们华国也从来不放弃必要维护国家尊严的时候,采取武力措施。”

    威廉三世和埃玛王后听华皇说话,都感觉是一种享受,倒仿佛六十多岁的威廉三世是学生在听老师上课。

    其实人获得多大的成就,想明白多少事情,跟年纪的关系真的不太大,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也就是想明白了生活中的一点事,甚至还想不明白,有的人,几年功夫,就能从一个平凡的人,进化到一个舵手的角色,华皇就有这么点意思。

    威廉三世还同华皇就荷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组织结构交换了意见,因为两个国家的政体完全相同,威廉三世在欧洲的君主当中是少有的强权君主,在整个国家体制中占的分量很足。

    华皇并没有评论荷兰的经济状况,但是对于威廉三世保守的外交风格表示了肯定,能在欧洲这种是非之地始终保持中立,又是传统的殖民强国,这一点是不容易做到的。

    宴会之后,威廉三世将华皇安排在席凡尼根王宫大饭店居住,这是荷兰接待外国政要的最高规格了。

    席凡尼根是荷兰最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由于紧临海牙,因此从海牙市中心到海边,只消一会儿工夫,便能尽情享受阳光、海水与沙滩。

    傍海而建的宫殿式大饭店,自古代即是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所。四周有娱乐场和剧院,名牌商品完备的购物街等,可充分享受到舒适的休闲生活。

    留学生的问题本来是华皇的一个心病,没有想到威廉三世这么爽快的就给他解决了,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粮食问题。

    华皇的军购方向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华皇的粮食订购甚至比军购的意义更加重大。

    华皇计划订购10亿华元的粮食,在这个时代,这是非常大的量!能占到整个地球富余粮食的三分之一规模以上。

    华皇本来是和西班牙合作,现在决定,也同荷兰合作,因为光是同西班牙一家合作的话,怕时间不够,华皇的计划是,到1880年的年中,完成粮食储备!

    粮食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高粱和青稞等,但是,其中三种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

    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更是华皇决心挑起保卫中亚省战争的最重要物资,重要性甚至在军备之上!

    清廷为什么拿着不输给列强的军队,还是往往要被人家一两万人的小规模部队打的爬不起来,这是人的问题,华皇手中有最强大的陆军,即便全部拿的是砍刀,华军也有足够的能力保卫本土,这一点同清廷不可同日而语,华皇相信,只要粮食不出问题,不管军备能否供应的上,华国都有在防御战中,一个对英法,甚至包括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沙俄帝国四个大国的能力!

    与蔬菜和果树不同的是,粮食作物的种子含水较少。因此,它们比蔬菜或水果耐贮存。

    所以,只要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储存再多也不怕,五年,十年,那是最好,可惜华皇没有足够的资金存这么大的量,而且地球也没有这么多的粮食。

    中国7000年前就种植水稻。约7000年前美洲就开始在种植玉米。约在6000年前,中东的人就开始种植小麦(但那种小麦比现代小麦原始)。

    为什么把它们叫做粮食作物?因为它们为人类提供粮食。在科学上,它们被称为禾谷类作物(分类上属于禾本科)。

    粮食作物是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