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崛起-第9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皇从接手华夏,到现在,几乎没有战争,清王朝在同太平天国血拼一波之后,华夏也已经十多年平稳了,这三个条件,华皇都有满足到。

    然后再看看华夏自古以来的情况:首先,文人学子主要的课本是四书五经,科学技术不是选拔人才的标准,玩科学技术的都不能成为真正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

    光有一点资本主义的思维意识,实现不了就是空想。

    重农轻商这绝对不是封建末期的观念,中国一直都是重农的,明朝的萌芽是末期,所谓末期,就是明朝要倒闭的时候,到处起义,关外还有清军,自己人都起来给人开门当藩王去了,你维持社会稳定?维持市场?清末为什么遭了鸦片战争,不就是中国的市场太自给自足吗,本来商品的销路就不太可能实现大规模。

    而华皇则不同,在原本的历史中,如果华皇没有摧毁清廷的统治,清廷还能至少延续三十多年,至少到1900年之前,都是稳稳的,可见即便是封建帝国,但是华夏的底子太好了,地大物博,趴着被人揍,都能再坚持三十多年,幸好,华皇这个起步阶段不算晚。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中国古代要是想转到资本主义,就要推翻封建制度,而封建制度不是明朝发明的,不是想改就改的,清军入关是外族,一样也不敢改,不能改,当然,也不会去改。

    明朝末期如果没有清军,大明能突然一个翻身再次中兴、并且自觉改革了封建制度,或者说,接任明朝的下一个汉族朝代在推翻了明朝后,没有建立新的封建王朝,而是建立了一个资本主义制度,不然的话,所谓的中国任意一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都是在想象之中而已。

    所以,也只有华皇这样,突然发动军事打击,攻下了大清帝国的都城,一波流的带走所有大清高层,一下子让所有的华夏老百姓都睁眼看世界,有样学样,这样才有可能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否则,儒家太强了,要靠官办大地主们自动自发的发展到资产阶级阶段,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以,华皇现在一定要保持两样东西不能乱。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货币规模。

    二是平衡权力的议会。

    华皇虽然是帝国总裁,一个人就能决定国家的方向,但是真的到了战争动员,尤其是面对两三百倍的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的时候,整个国家的各级发声单位,其实都是议会,破除了封建体制,不管是社,还是资本主义,都有自己的议会方式,华国也不例外。

【1303 华皇的每一个决定都重若千钧】() 
怎么才能让整个华粹党,整个国家,在华皇向英国和沙俄抛出有可能放弃中亚省的主权的这个假动作的同时,又能让整个国家机器动起来,所有的议会都支持并且大量的帮助筹集战略物资,为全面战争做好准备,这是一个十九层地狱级别的难题。

    货币和议会,华皇此时一边慢慢的渡着步子,一边思考着这两个词。

    “陛下,我先出去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轻声说了一句,感觉华皇一时半会拿不出什么法子。

    “等一下。”华皇抬手制止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

    “怎么?陛下想出办法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好奇的看着萌总裁。

    萌总裁目光中露出坚毅之色,“把华国目前在中亚面对的困难,报道出去,在华国国内也报道,在欧洲也报道,统一口径,暗示华国政府有放弃中亚的想法,注意,要强调是因为英法和沙俄的压力。”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想了想,瞬间明白了,不过却担心道:“陛下是想激起全国上下的同仇敌忾之心?但是陛下有没有想过,可能事情会往另一个方向走,会有人认为华国也许真的应该放弃中亚地区呢,毕竟,华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中,中庸,守本是主流。不怕适得其反吗?”

    萌总裁冷然道:“我想过了,肯定是赞成放弃的华国人比赞成积极对外扩张的华国人多,尤其是华国现在仍然是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农民来说,扩张跟他们的关系不大,反而要拿出大量的粮食来,会造成生活品质的下降,战争对工业的刺激,远比农业大的多。”

    “哦。”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见华皇想过这个问题了,放心了一点点,却更加不理解了,既然华皇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对统战工作起到反效果,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你是不是想问我,如果赞同放弃中亚省的舆论太强大,该怎么应对?”华皇看着卡特丽娜卡芙公主。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点头道:“嗯,陛下打算怎么办?这是最难的地方。”

    “血耕。”华皇说出了两个字。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词是华皇刚刚发明的,“血耕运动,耕田用的汗水,耕耘教育用的是汗水,耕耘在工厂用的也是汗水,什么地方用的到血呢?那就是耕织人心!谁反对放弃我们已经得到的中亚省,就是不坚定的人,不坚定的人,就要扭转过来,扭转不过来的,就用血来转变。”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顿时明白了华皇的意图,这是要发动大规模的肃清运动啊,原先在东北,刚刚组建华粹党和华军的时候,华皇在党内和军内都做过小型的肃清运动,一般持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但是那个时候的华粹党不过几十万人,军队也不过几万,范围小,容易控制啊,如果是在全国范围内这样做的话,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对华粹党对于整个社会的控制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由华粹党来牵头?”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问道,“什么时候开始?”

    “华粹党不能牵头,华粹党也不见得就没有人不存在懦弱的,消极的心态,华粹党中有多少人是赞同放弃中亚的,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用华粹党来牵头,将毫无效果。”萌总裁道:“你知道哪一个群体是最积极,最靠向华粹党和华国的吗?”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没有犹豫,马上就能回答:“学生,尤其是青年学生,刚刚接受了政治教育,对国家,对民族,对陛下,都是纯洁而热血的爱。”

    萌总裁点头道:“对,不管是要从国内征调进步学生到中亚来,还是要掀起肃反运动的热潮,都离不开学生,现在就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加强学校的相关科目教育,把这股风,暗中先鼓动起来,等到整个社会都卷入评论我们对外政策的时候,再看时机,让学生动起来。到时候,我一篇文章,就能让那些妥协派消失或者转化,尽量少死人,这是其中的关键,尽量缩短时间段,这些都要考虑新生的政府,这将是华粹党和华国政府接受的第一次大考验。”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嗯了一声,心中对华皇佩服到了敬若天神的地步,她最担心的就是陛下没有应对的办法,至于危险,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危险,只要陛下给出了具体的办法和大的方向,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就会不遗余力的将陛下的意思贯彻下去。

    其实华国,不管谁当首相,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才是真正的首相。

    “还有一个难点,货币的稳定!在大的行动中,最怕的就是货币市场波动,要知道,华国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华夏王朝的特征就是华国第一次让华夏有了稳定的货币体系,这也是我们竞争世界,同列强角逐的关键,你告诉刘雨晴他们,要将学生工作和稳定货币的工作,放在暗中,却放在重点。”

    “明白了,陛下。”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用笔记本将陛下刚才说的话一边记录,一边回答道。

    “行了,大的方面,就这些了,国内的事情,能交代的,都交代了,国外的事情,还是要靠我们,等明天各大欧洲报纸出来之后,看看英国人和沙俄的态度,会不会转变吧。”萌总裁忽然感觉头有点晕,做出这一系列重大的决定,他赌上的是整个国家,每一个决定,都让萌总裁感觉重若千钧。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记录了华皇说的要点,合上了笔记本,安慰华皇道:“陛下放心吧,我会安排好的。我出去做事了。”

    萌总裁点点头,把头靠在沙发椅上,不想说话了。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心疼的看了眼华皇,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陛下,她知道,如果不是被逼到万不得已,陛下不会拿出这一系列举措的,陛下是很爱面子的人,向欧洲和全世界透露华国有放弃中亚的想法,这对于华皇来说,是非常伤害自尊的事情。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轻轻的走出去,关上门,然后就交代李泰熙去陪伴陛下休息,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知道陛下不想说话,需要好好休息的时候,安静,善解人意的李泰熙是最好的人选。

    华皇最不放心的部分,其实还是货币,华元现在这么钢的住,这是华皇最大的依仗。

    华夏在华皇之前,从来没有形成过统一的货币制度,在原本的历史中,一直到1949年中华国建立之后,才第一次有了能够控制全国金融的货币体系。

    货币体系,这是一个国家的命根子,从人心来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容易说服,最容易的掌控的,尤其是这个年代还有着坚固的君权天授的思想,华皇已经是华国的皇帝,即便是民间有反对的声音,也不会有大规模的反叛状况发生,华国目前已经不具备割据势力的土壤了,华军要比清廷的军事体系强大一千倍。

    明代时,西班牙的银元大量输入中国,使中国向银本位过渡,但是西班牙输入银元量多达十七亿两,中国原本的粮食本位财政体系根本接受不了,导致物价极度不均衡,土地兼并和炒物价现象严重。但是明朝廷并没认识到货币政策的作用,反而随意改变国家法定货币,基本上每个皇帝登基都废除上一任发行的货币,一夜之间家里存的银子都不能用了,这不是逼着资本家去买地屯粮食?

    除了乱改法定货币之外,明朝廷还干过自己印假银票的事儿,更是加重了通胀。在如此混乱的货币政策下,明资本家们永远不可能发明股票、开设银行放贷以及从事金融活动。

    没有金融业,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资本家们只有土地兼并与囤粮食这两条路可走。明虽有内阁,然而内阁对皇帝负责,最终任免权仍归皇帝所有。

    因此明内阁就算有票拟这种类似民主投票的决议形式,也不可能进化出现代民主制。

    英国之所以在议会的道路上走的这么超前,就因为英王的权力一直十分有限,只有赢得贵族支持才能确保王位稳固。当光荣革命成功后,各派政治力量互相妥协,最终达成共识,于是形成了议会。

    议会是资产阶级体现自己意志的最佳舞台,通过议会斗争,新兴资产阶级在武力与数量上的劣势被弥补,资本家们通过资本渗透获得政治实力。然而由于明朝皇权力量庞大,更有厂卫特务机构保障了皇权对整个官僚体制的威慑力,任何一派力量与皇帝分享权力都是不可能的。

    没有议会提供政治保护伞,资本家只有用金钱和文官集团结盟,于是权力被腐败,中央政府逐渐失去对地方的掌控力,地方政府也逐渐丧失对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