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崛起-第9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人的国中之国。

    谁都知道铁路是个好东西,但得看它控制在谁手里,此事激起了朝野上下的剧烈反对,因为此事是他全程力排众议一手决策和亲自操办。狡猾的俄国外条约签订后背信弃义,不久又与德国相互唱双簧,德国从清朝手中拿走了胶州湾,俄国拿走了旅顺和大连。

    李鸿章在今天的中国早已被某些人刻意的神化,更是有些书籍将他捧上了神坛,某百科甚至将他说成是“十九世纪三大伟人”,不知俾斯麦和格兰特九泉之下做何感想。李鸿章是一个官场干才,典型的现实主义者,诚如他自己所言,自己不过是个“糊裱匠”,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修补清政府这艘四处漏风的屋。

    华皇认为李鸿章从来就没有推倒房子的念头,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他一生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这所房子的存在,他既没有能力推到这所房子,也没有能力再重建房子,明明知道这所房子会倒塌,却又不得不痛苦的接受现实。

    从他所接受的传统精英教育来看,让清朝在自己手中灭亡无异于是一种屈辱——成为“亡国之臣”。

    当李鸿章睁眼看世界,以实际行动兴办洋务,举办工业,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了自己应尽的职责,很多事情虽然他也身不由己。

    所以,华皇用李鸿章,一方面是以为要笼络,并且加速满清遗留下来的一些能够改造的知识分子,尽快融入华国新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李鸿章在外交方面,在审时度势方面,确实有独到的眼光。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人,矮子里面拔高,华皇认为李鸿章是当时清帝国的重臣们当中少有的知道一些洋务、以及怎么和洋人打交道的重臣,得到洋人的重视很正常,当然,李鸿章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联俄制英的策略更是中国外交19世纪末大失败的一部分,他收受俄国人的贿赂也是事实。

    李鸿章未必见得多得当时洋人的敬重,很多当面的口头赞誉不能当真,伊藤博文当面对李鸿章很敬重,说了些“你在日本干一定会比我干得好”之类的话,但是伊藤博文会说“北海道不是我国的精华领土,还不如丢给俄国人算了”之类的话吗?李鸿章就说过,他明言过要放弃新疆给俄国人,以免白白消耗中国资源(海防塞防之争),若不是左宗棠力排众议,以高龄率军万里迢迢去远征新疆,把这片疆土从阿古柏手中拿回来,李鸿章卖国贼的骂名难道不是坐实了吗?

    李鸿章好钱,也好名,养得一大堆清客帮闲,在他在世的时候就市场帮他吹嘘,各种制造舆论,什么19世纪伟人啊,东方俾斯麦啊之类的话都弄出来了,可是实际上呢?“东方俾斯麦”这个称号就露怯了,俾斯麦就不大看得上李鸿章,他当面跟李鸿章说过,“有人说你是‘东方俾斯麦’,我自己却难望得到‘欧洲李鸿章’的称号。”

    李鸿章虽然缺点多多,但是在晚清那一片黑暗的官场当中,也算是一个过得去的人物了——这只能说明晚清的中国有多么颓废、可怜,而不能说李鸿章多么伟大多么优秀,时人送他一个“裱糊匠”的绰号,已经是恰如其分了。

    在那个中国最黑暗的时代,李鸿章自然身上也免不了沾上一些属于时代的酸臭气,他只能做到比绝大多数人稍微好点——这是他的悲剧,当然也是整个中国整个民族的悲剧。现在流行翻案风,每一个被定了性的人物大家都喜欢玩玩翻案,毕竟这样有趣,而且可以摆出一副炫耀脸说“你居然还信教科书?”,可是历史终究是历史,它没有那么传奇,其中反倒是充满了悲怆和心酸。

    华皇觉得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因为李鸿章抓住了当时保守官僚不愿意做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会,后来几乎管理整个外交和军事,工业等现代化的部分,做到北洋大臣,外交是其首要任务,外国人自然熟悉他。

    李鸿章除了头脑聪明,办事干练外,他了解外国人,看不起外国人,把外国人当作阴险小人,用聪明,算计,狡猾的手段去对付外国人,保护清朝利益,往往收到奇效。外国人对他既佩服又忌惮。保守迂腐的大臣,是做不了这样的事。

    李鸿章上海创立淮军起家,早受西方文明熏染,思想开放,学习的快,自然受外国人欢迎。

    李鸿章勇于面对,敢于担责,不管事情多难办也咬牙坚持办好,让他在十九世纪末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站在历史的潮头浪尖。

    李鸿章在八国联军侵华中,与外国谈判,牵头组织东南互保。如果外国放弃清朝另立总统,李鸿章是唯一人选。

    其实李鸿章在清朝体制内始终不够得志,远不如清末袁世凯,官做的其实不到顶级,受到的打击和掣肘非常之多,办事左右受阻,促使他专注外交和洋务,提高自己的地位。

    还有一段最让华皇感慨的是,李鸿章说天下唯有自己的名字最难写。

    李鸿章写下了,为爱新觉罗和翁同龢毓贤们背下了黑锅,这种胆识气魄张之洞做不到,袁世凯不会做,康有为们没胆做,那个乱世,好一个大智大爱,忠义礼孝,中国人骨子里敬佩的东西中堂都做了,古稀之年,老残泣血,华皇之所以每每念起李中堂,都心生无限感慨和敬佩。

    晚清风云乱世,三人合力扛鼎,给辫子国续命,一是慈禧,携经世振国之人,二是曾国藩,开现代教育先河,三是李鸿章,几乎以一人之力群抗列强,不惜搭上文人最看重的名声换得山河仍在,虽未国泰民安,却也竭尽全力。目光卓绝,深谋远虑,中堂早就看透了一切。

    所以,现在李鸿章在华皇的体制中,华皇才觉得用的这么顺手,轩建章在日本取得的军事成绩,有一半的功劳要分给李鸿章,李鸿章的外交策略和时机的把握,不是华皇手中这些刚刚念完小学的官员们能做到的。

    华皇对于迪斯雷利的欣赏,还因为迪斯雷利的政治眼光,被历史证实了是准确的,迪斯雷利说过一句话,英国和俄国都是地处欧洲边缘的大国,如果我们不携手合作,柏林就会控制欧洲。冷战时期不能说,意识形态问题。

    英国人一大爱好是当防止欧洲一体化的搅屎棍,这一战略并不是光针对俄国人,而是谁要有一统欧洲的能力就要针对谁,属于以免自己被边缘化的离岸平衡手。

    英国作为欧洲的海洋国家,总是在避免欧洲大陆上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拿破仑称雄欧陆的时候反法,德国崛起后又反德。维持一个势均力敌的局面,就可以坐收渔利。

    轮到华皇的时候,萌总裁从座位上站起来,笑道:“我刚才没有被炸死,要不然就没有机会在这里给女王陛下祝酒了。”

    从华皇站起身,到华皇开口,所有人都早就停下了轻声交谈,一致看着华皇,在场的哪个不是政治家?即便不是政治家,也最起码都是老牌政客,在什么圈子混的久了,自然而然的都会有敏锐度,这帮政客们,料定华皇的祝酒会与众不同,所以,从华皇站起身开始,大家就都等着看戏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虽然料到华皇可能会提起刚才被刺杀的事情,但是华皇会当众说出来的可能性,也只不过是一半一半,女王对于华皇当众出招,还是略感意外。

    华皇笑道:“除了英国之外,明天欧洲所有国家的报纸,甚至包括美洲所有国家的报纸,都将报道我刚才在英国的首都被刺杀的消息。”

    听闻华皇这样说,爱德华王储,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都将眼珠瞪起来了,不清楚华皇还会继续说出什么惊人的话,其实华皇这样说,就已经很不客气有挑衅的成分了。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顿时紧张,两只手的手心全都是汗水,虽然英国公然对华皇不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这毕竟是在白金汉宫啊,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的确够让人惊悚的了。

【1296 华皇怼英国女王维多利亚】() 
“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华皇既然来到我们国家,就是贵宾,你们是怎么保护贵宾的安全的?”维多利亚冷静的问道。

    华皇本来以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仅仅只是一个国家权力的象征而已,并不会有什么实权,但是从维多利亚的冷静和风度,华皇判断出,维多利亚女王绝对不是摆设。

    因为,摆设是摆设的气质,当权者是当权者的气质,权力决定人的气质,不管是官员,商人,工人,农民,还是一家之主,权力都能决定人的气质。

    就像是华皇刚刚穿越的时候,只是一个晚清官僚家的不受重视的小孩,那个时候看曾思平,好高大上的感觉,但是现在萌总裁贵为华皇,再看曾思平,虽然依然很漂亮,不过早已经没有高大上的感觉了,概因为,连曾思平的父亲曾纪泽,在华皇面前也必须低头弯腰回话,如果曾思平那贵为直隶总督的爷爷曾国藩没有死的话,在华皇面前,同样也只是臣子。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急忙道:“我刚刚听说这件事情了,是一帮境外分子所为,伦敦警方正在调查。”

    华皇微微一笑,接口道:“我知道是什么人做的。”

    维多利亚女王和本杰明迪斯雷利两个人同时一惊,不清楚华皇到底想怎么样?谁干的,其实能在这个场子里面坐着的人,有几个不清楚?这种事情,只要是发生了,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在整个欧洲国家的上层传开。

    “对华皇造成的伤害,我们非常抱歉,请相信英国政府,一定会给客人一个交代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主动举起了手中的香槟酒杯子,向华皇示意,想要将这件事情一笔带过。

    华皇一口饮下了自己手中的香槟酒,然后笑道:“我相信英国政府的能力,不过,处置的不好的话,这笔账,我会找回来的,可以对我冷淡,那是因为我的国家还不够强大,但是当我的国家足够强大的时候,再想对我热情,就为时已晚。”

    众人一阵轻哗,没有想到华皇的英语这么流利,英语流利并不是这句话的核心,关键是华皇这是赤果果的恐吓,在白金汉宫恐吓英国女王,华皇来英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英国宣战的?

    英国女王沉着脸,没有接华皇的话。

    萌总裁坐了下来,四周看看,然后对身边的外交秘书打个手势,外交秘书急忙将华皇的一身干净新西装递过来。

    华皇当然不是没有衣服换,当然也不是喜欢穿脏了西装,戏份已经演完,要吃饭的时候,自然要干干净净,体体面面。

    在场的政治家们并没有因为这个插曲而有所不同,该祝寿祝寿,该吃东西吃东西,似乎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华皇在桌子下面轻轻地握住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的手。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轻轻地叹口气,知道华皇是真的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同英国在中亚和中东,印度战场,这么一个广袤的空间战斗一场了。

    整个宴会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如果不是刚才华皇当众怼英国女王和英国首相的话,这本来应该是一次很枯燥无味的国宴。

    但是,现在各国政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