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崛起-第9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这点毕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很易遭忌,容易给政治上的对手制造类似“西乡又要收买人心造反”的谣言的机会。

    于是西乡想出的办法就是对外扩张,“堤内不足堤外补”,让下级武士们去侵略别的国家,从新的领地内和其它国家的人民身上取得新的特权和新的资源。可是说说容易,当时世界列强环伺,好的地方早就被抢占一空。

    与西乡对立的大久保等人,认为应以内治为主,先建立起近代化的国家体系和后勤制度,才能展开对外征伐,贸然用武士征伐,很有可能因后勤,补给不足,又因西方强权的干涉而失败。

    因而极力反对“急征”,先前倒幕时期的好友,如今倒成为政治上的死敌。

    大久保等人采用多种政治手段各处游说。站在大久保一边的山县有朋也运用谋略于台前幕后多方奔走。

    因为,山县有朋要维护新的政府军的利益,同时也维护自己在政军界的利益。另外还有不少长州武士出身,已经成为政府高官的人,也准备充份利用西乡和大久保之间的这一矛盾,搞倒西乡,从中渔利,以抬高长州派的人在政府中的地位。

    而与他们相对的西乡,此时却似乎真的仅以一个英雄和偶像的形象出现,他把一切政治工作都只做在明面上,希望仅以自己的忠心和名望打动公卿大臣和参议们,希望他们不要背叛曾一起战斗过的下级武士们。

    西乡隆盛似乎真的想成为那个心目中“无一事不可为外人道”的司马温公了。

    然而,政治斗争是一场特别的战争,需要特别的技术手段,需要特别的谋略机巧,仅仅靠“光明正大”四个字是无法在这场关乎公私两种利益和理念的战争中胜出的。

    朝议之中,西乡派终于落败。他要求出使朝鲜,要求由武士征伐四方的愿望彻底破灭。

    愤怒的西乡随即向天皇提出辞呈。

    第二日,天皇便批准西乡辞去参议和近卫军都督之职,保留了陆军大将军衔。

    而西乡所代表的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武士们,也即永远失去了他们所能独享的荣誉。

    如果说,武士们的生命,如那樱花,那么,西乡一定已经清楚地看到,那比樱花更为令他们珍视的荣誉,此时已经轻轻地落去了。

    士族问题越演越烈,日本各地不平士族陆续叛乱。

    规模较大的有明治七年(1874年),江藤新平在九州佐贺县发动的佐贺之乱。

    该事变平定后,日本政府为安抚士族,尤其是反抗意识最强的萨摩士族,于同年(清同治十三年)藉口琉球难民在台湾被原住民杀害,发动台湾出兵(牡丹社事件)。

    日本政府特意将西乡隆盛之弟西乡从道升为中将,并任命为台湾蕃地事务局都督,领兵三千馀名攻打台湾南部原住民部落。

    然而士族问题并未因此获得解决。

    明治十年(1877年),萨摩不平士族攻击鹿儿岛的政府军火药库,揭开西南战争序幕。

    当时西乡隆盛并不在鹿儿岛,闻讯之后慨然长叹,但依然回到鹿儿岛统率士族们,以“质问政府”为名挥军北上,并在熊本城与政府军爆发激战。

    西乡隆盛在萨摩推行的是把土地分给下级士族的政策,他对侵略战争的态度从他学生死谏反对战争可以看出,他也离开了主张对外侵略的政府,他的弟弟西乡从道支持对外侵略,一直在政府中。

    西乡隆盛对百姓仁义,因此在日本人民中有巨大威望,尽管领导小资产阶级革命的西南战争失败,被定为叛逆,但是后来为了笼络百姓,而且很多“叛军”都是日本主要派阀萨摩派的亲戚,倒幕成功以前西乡隆盛先是支持藩主的“公武合体”,之后主张“尊王攘夷”,但事实上也同英国合作,努力引进西方的技术。

    他在倒幕运动中纵横捭阖,运用权谋。

    新政府成立之后他以宋代陈龙川的话“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作为座右铭。

    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为人当学司马温公(司马光),无一事不可与他人道,努力要求自己向完全大公无私的方向发展。

    西乡隆盛曾对坂本龙马说:“你前天所说的和今天所说的不一样,这样你怎么能取信于我呢。你作为天下名士必须有坚定的信念!”

    坂本说:“不是这样的。孔子说过,君子从时。时间在推移,社会形势在天天变化。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西乡,你一旦决定一件事之后,就想贯彻始终。但这么做,将来你会落后于时代的。”

    西乡隆盛从始至终都代表下层武士的利益。西乡好恶分明、热情洋溢、时而采取不合理的行动。

    当时日本除了地位高贵的华族,士农工商是属于四民。士族有42万户,占人口总数十分之一,上级士族俸禄三百石,最低的只有五石,是小生产者。西乡隆盛代表这些小资产阶级阶层,尽管比贫困农民和百姓稍微强,但是与华族成千上万的俸禄没法比,德川氏兵败投降还依然保留七十万石俸禄,皇族也成为拥有数百万石的大封建主,他们和大资产阶级建立了封建军国主义政体,本质是帝国主义侵略性质的,是亚洲战争灾难的根源。

    当时的士农工商四民阶层,比起华族那些世袭大名、藩主、高级武士地位低,与那些大地主、大商人比地位也是低下的,士族地位与农工商相近,他们主要是在倒幕运动中建立的民兵组织,在整编中被遣散的,解除俸禄的,都是战功卓著,结果被解散失业,生活无着在各地起义。

    西乡隆盛是个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进步政治家,反封建立场坚决。

    不过,在华皇,李鸿章和轩建章的眼中,却没有将西乡隆盛想的有多复杂。

    在1879年的这个时间节点上,西乡隆盛就是华皇手中的一颗棋子,只要西乡隆盛不死,华国对于九州岛的控制,就不能视为入侵,而西乡隆盛的存在,也无法让日本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支持。

    因为,在国际社会眼中,日本此时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统一的国家和没有统一的国家,差别是很大的。

    在华国统一之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

    但是当萌总裁领导的华国统一之后,尤其是在对沙俄取得战争的胜利,使华国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而随着华国的势力暴增,又出兵日本,使得日本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

    虽然华日之间的战争,还不能说日本已经完全的失败,但是对于日本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

    日本明治政府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日本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现在能否给予日本致命一击,就看华皇和华国能否让英国人低头,真正看清统一的华国,是强大而不可战胜的了。

【1276 前往法国】()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

    统一中原的秦国,还有后面的大汉,大唐,大明,在世界上都是中心大国的地位。

    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

    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华国也能算一个了。

    在华皇改制以来日益强大的华国,已经隐隐有同英国抗衡的影子了。

    华国和华皇让西方人开始重新认识亚洲,重新认识华国。

    这些历史上的强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体制的变化。

    在马德里和西班牙政府理清了大概的合作细节之后,华皇将要继续启程,华皇下面的行程是法国。

    本来到法国只是路过,直接穿过法国,不与法国的高层见面,直接去德国,完成这次的行程,这是最初的计划。

    不过华皇临时改变了计划,决定还是与法国的上层社会接触一下,接触一下总是没有坏处的,甚至英国,华皇也打算走一趟,然后从英国经过荷兰与比利时,最后再去德国柏林。

    华皇现在等于是拉大了行程,好在欧洲就这么点大,在华国夺取了西伯利亚和中亚省之后,整个欧洲的面积现在加在一起,也不如华国的三分之一大了。

    面积大,人口多,又接二连三的在国际战场获胜,这是华皇现在日益提高国际地位的三项重要条件。

    华皇离开马德里的时候,西班牙王国的高层几乎全部来了。

    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二世带着王后玛利亚克里斯蒂娜,以及大批的王室成员亲自到火车站。

    连西班牙王国的首相安东尼奥也来了,安东尼奥卡诺瓦斯德尔卡斯蒂略首相对华皇的印象很好,如果华皇不亲自来西班牙这一趟的话,他们甚至仍然会盲目的认为华国只是一个愚昧的封建王朝,光是华皇一个人,就足以改变世界对华国的认识,这就是外交的力量。

    阿方索十二世和首相安东尼奥分别同华皇亲切的寒暄了几句,说的都是一些场面话。

    让华皇没有想到的是在马德里期间没有多少机会深入接触的王后玛利亚克里斯蒂娜倒是对他很热情。

    “陛下,真的很欢迎你到西班牙来,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常常见到陛下。”西班牙王后玛利亚克里斯蒂娜温柔的笑道。

    萌总裁心中一动,玛利亚克里斯蒂娜是个性格偏冷静的女人,几次有很多人在场的场合,华皇都见她是不苟言笑的,唯独对自己的态度柔和,华皇暗忖,应该还是看在自己只是一个九岁的人吧?

    这么想的话,未免让华皇有点不甘,华皇最烦人将他看小,尤其是美女。

    萌总裁微微一笑,“也很感谢王后殿下,如果不是王后从中牵线,这次的西班牙之行,不会取得这么丰硕的成果。”

    “我也很高兴看见西班牙王国同华国建立友谊。”玛利亚克里斯蒂娜得体的回答道。

    “也祝愿我们同王后的私人友谊更加紧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在旁边笑道,“希望王后殿下和国王陛下能抽时间访问我们华国。”

    玛利亚克里斯蒂娜点点头,“一定有机会的,谢谢你们。”

    洁格格的外语不行,只是在旁边保持微笑,玛利亚克里斯蒂娜也不忘跟洁格格道别。

    众人在很好的气氛中,离开了马德里。

    十九世纪对于法国来说,始终是一个动荡的,革命的世纪。

    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它结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开始了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时期。

    法国大革命以来近200年的历史可分为3个时期:

    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1789~1871年)这个时期可称为“革命的世纪”,在这82年中,总共进行了5次革命(1789年、1830年、1848年、1870年、1871年)。

    1789年法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展资本主义。

    1789~1794年,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起经过君主立宪制、吉伦特派共和国和雅各宾派民主专政3个阶段。

    1792年9月22日,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