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鼎记-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脸一沉,从怀中掏出圣旨大声宣道:

    “永城县县令柳文直接旨!”

    柳文直赶忙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城县少年安和,在朕初登大宝举国欢庆之时,无据而散地震之谣言,乱朕臣民之心,特旨永城县县令柳文直协宫中侍卫捉拿此人,既刻押送长安,不得有误!”

    “臣领旨谢恩!”

    柳文直一惊,又不敢当面抗旨,只得先应承下来,再做打算。

    还没等柳文直站起,尉迟宝林对两名侍卫大喝一声:

    “速速将安和拿下!”

    两名侍卫一个执铁锁、一个执枷栲,铁链哗啦一声朝着安和当头套下,趁着安和一愣神的功夫,一名侍卫将枷栲迅速地夹在安和脖颈上,另一名侍卫束起铁链便拉,安和双脚仿佛生了根一般,稳稳的纹丝没动。

    遇次突发情况,安和本能地双手拉住铁链往外一甩,哪侍卫竟然随铁链被甩出两丈多远,跌翻在地,良久直立不起。

    哪枷栲本夹在脖子上并无不适,只是哪侍卫忙中出错,连同安和脖子里的铁链一块住,安和喘不过气来,脸色通红,青筋暴起,几乎背过气去,抬手抓住哪枷栲用力一掰,哪枷栲顿时分为两半。

    看着两丈外躺在地上,满脸是血的侍卫,安和拿着两截枷栲,木头一样呆立在哪里,他虽然知道自己气力比以前有增,但却不知力大如斯,竟能轻而易举地将哪枷栲掰断。

    安和此举,把哪尉迟宝林和另一名侍卫唬得青蛙一样跳到院内栓马桩处,从马上卸上竹节钢鞭和横刀,分执手中,看着安和,竟然没敢动手。

    柳文直见状心中大骇,心想:

    安和如此行事,实是抗旨不遵之大罪,传之宫中,不但性命难保,恐诛灭九族之虞,急上前拦住。

    “二人将军,且慢动手,容我劝劝安和!”

    二人站在哪里,瞪着安和,目眦尽裂,丝毫不敢松懈。

    安和本无意反抗,刚才所为,皆是人处危景之中本能反应。此时,自己亦是吓出一身冷汗。心想:

    这要要坏,抗旨不遵本是死罪,打伤钦差,岂能独活?还是先随他进宫吧,等今日夜里地震之后,哪李小九(李治排老九,安和称之李小九)就会知道自己所言非虚,定会免已之罪。

    想到此,没等柳文直来劝,就跪翻在地:

    “将军息怒,小子非是抗旨不遵,只是一时性意,出于本能,才做此蠢事,小子愿随将军即刻回宫,面见皇上,任由处治,绝不反抗!”

    尉迟宝林环睁豹眼,喘气如牛,手中钢鞭握得更紧,显然对安和的话不太相信。

    安和就让柳文直吩咐捕快从衙中又取来一副枷锁,自已夹于脖颈。

    虽然知道哪枷锁对安和全无用处,但看安和自愿戴上,尉迟宝林才放下心来,将哪竹节钢鞭重又挂回马上,又让侍卫将哪锁锁上。

    尉迟宝林这才走上前来,在安和胸前轻擂一拳:

    “小子,没想到小小年纪,竟有这般功夫,将来定是将军之材,甚对本将军口味,如果此次进宫,皇上能饶你不死,本将军定会将你招至麾下!”

    转过头来对柳文直说:“速去准备一辆马车,这小子穿枷戴锁,不便骑马,皇上有旨,让速去速回,我等在这耽搁不得。”

    柳文直心想:就看今晚是否真发生地震了,如果平安无事,就是神仙怕也救不了你了。

    叹了口气,柳文直就让主簿阮元准备马车去了。

    安和又结合后世抗震措施详加交待,柳文直记在心里,尉迟宝林一旁冷冷地看着,心想:

    这俩人弄得跟真的是的,还没听说过有人能提前几天预知地震之事,这小子难道是神仙转世不成?

    稍时,阮元已将马车准备停当,牵于衙内,尉迟宝林吩咐一名侍卫赶车,一名侍卫骑马,将另两匹马牵于马车后面。

    自己抱着竹节钢鞭和安和一块坐于车上,安和让人找来黄大海,让他告知林一山,并加以照顾,然后与黄大海、柳文直挥泪而别。

    马车走到林一山被填平的大坑边时,安和看到有十多辆装有木料、砖、石灰的马车停在哪里,劳工们正在往下卸东西,原来公孙恒、王仲田、林长贵他人三人一大早就组织人员将永城县的建房材料购买一空了。

    尉迟宝林和安和分坐在马车两旁,尉迟宝林抱着竹节钢鞭两眼微闭,时而张开,密切注视着安和。

    安和隔着车窗将目光投向窗外,路过永城县辖内每个村庄,都能看到在大大小小的空地上,放有有村民从屋内搬出的家俱,青草茂密的地方,有村民放牧的牛羊。

    看来永城县县衙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到位,只是想到自己此次进宫,吉凶未卜,不由得思绪跌宕起伏,暗自神伤。马车奔驰在宽阔的驿道上,耳畔风声阵阵,此起彼伏,恰如心之波澜。

    离长安还有很长一段路,马车车轴的吱哑声响得人难受,尉迟宝林耐不住心头寂寞,便睁开眼,问安和道:

    “你小子既能预知地震,想必定非凡人,长路漫漫,给本将军卜上一卦如何?”

    侍卫给柳文直介绍时,安和就知道他是唐朝著名将领尉迟敬德的儿子。

    在后世,安和小时候喜欢一边干农活,一边拿个收音机听评书《说唐三传》,评书上说:

    尉迟恭离家投军,其妻梅秀英正怀身孕,尉迟恭将孩子起名宝林,并且留下自己雌雄双鞭中的一根,刻上“尉迟宝林”作为父子相认的凭据。

    后来梅秀英被北国白良关总兵刘国桢所掳,梅秀英为了保护腹中孩儿,忍辱答应嫁给刘国桢,尉迟宝林出生后,便成为刘国桢的儿子,取名刘宝林。

    唐军扫北,尉迟恭为先锋,兵进白良关,打伤刘国桢,刘宝林要为“父亲”报仇,和尉迟恭大战三天不分胜败。

    梅秀英得知往日夫君来到,将刘宝林的身世告诉了他。刘宝林在阵前亮出刻着“尉迟宝林”的鞭来,双鞭相会,父子相认

    。尉迟宝林倒反白良关,杀死刘国桢,梅秀英自尽全节。后来无论是扫北和征东,尉迟宝林都跟随父亲,冲锋陷阵,屡建功勋,是大唐新一代的中流砥柱之一。

    还有一本书上说尉迟宝林后来出家当了和尚,宋朝平西王狄青在一次偶遇中遇到了替唐皇出家、已经高寿的尉迟宝林。他整整活了三百八十五年。

    前者是演义,不足为信,后者一听就是杜撰。

    安和看过《资治通鉴》,知道尉迟敬德有尉迟宝林、尉迟宝琪、尉迟环三个儿子,尉迟宝林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安和心想《资治通鉴》上记载的总不会是假的吧,我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老爹,他在后世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啊!

    反正长路漫漫,不知何时到达长安,我切唬他一唬。

    追看的朋友,请收藏一下,投个推荐票吧!

第四十三章 周易预测() 
说起算命,安和后世认识一位算命先生。

    后世安和住在市人民医院对面,医院门口常有几位算命先生在高大的榕树下面摆卦摊。

    摊位极简陋,一张凳,一本书,一副八卦图而已。算命人多为老叟,常戴一眼镜,嘴中叼一烟卷,有人时算命,没人时自个在那看书。

    这些算命先生集中在医院门口,想来是医院内多为病人,所谓“有病乱投医”,重症之人多迷信,吃药打针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往往算卜求神,这些算命之人就有了生意,每日倒也挣得五六十元,生意好时,挣上几百元也可能。

    一位四十多岁的算命先生在没生意时,常与安和在榕树下棋,二人棋艺相当,常常走马行卒,杀得难分难解,不分伯仲,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一日,安和与哪算命先生一块饮酒,酒至半醺,安和私下向他请教算命之术,这算命先生显然已醉,竟一语道破天机:

    算命之人多是打着《周易》幌子的看相,有些根本就不懂周易八卦,只是精于察颜观色,然后加以利用,凭三寸不烂之舌骗取钱财而已。

    比如说某位顾客很着急地问子女个数或到问他到底有子无子,那说明他的头胎或是女孩,或是死了,还想再生一个。

    当看到顾客趾高气扬地走过来测妻子的情况时,大多是在外有了情妇想同妻子离婚。当顾客气急败坏地来算妻子的情况时,大多是妻子给他戴上绿帽子。

    当顾客身着贵重的服饰来算丈夫的情况时,不是丈夫在外花心,就是丈夫贪污事发。若你发现她举止轻佻,面若桃花,不笑也似笑,肯定是她的作风不正派,害怕丈夫发现她暗渡陈仓。

    当顾客春风得意地来测官运时,定是刚刚升了官或马上就要升官。当顾客露出一副看谁都不顺眼的面孔来测官运时,定是或刚刚错过升官的机会或丢了官。

    如顾客对升迁心里没谱,患得患失时,你可说“要抓住这次机会,若是这次不成,下次肯定成功”。当顾客无可奈何时,定是求官无门,你可以安慰他:

    “好好干吧,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当顾客年岁已高,却还想求官时,定然是快到退休了还不想丢权。

    测财运要看顾客的长相。当你看到顾客长得一副精明相,定然是已经发财又想发更大的财。当你看到顾客气势沉稳,说话舒缓有力,定然是家财万贯,财大才能气粗嘛。

    当你看到顾客一副猴急相或老实相,要劝他做生意千万要小心,以免上当。当你看到顾客一脸倒霉相,定然是刚刚破过大财。

    有时算命先生用一句模棱两可的话“父母双双一个无”,来预测你父母是否健在,你说父母都健在,他说一个“无”伤,你说一个去世,他说一个“无”了。怎么都对!

    有的算命先生不怎么会算卦,找他算卦的人却很多。原因是他有两大优势:一是长得有些仙风道骨,看上去很会算卦;二是口才特别伶俐,让来算卦的顾客听了之后不想走。

    有时因为算的卦太多了,自己太累,不想算了,甘愿把挣钱的机会让给别的算命先生。周围的几个算命先生只能干看着他把大把的票子挣到手里,虽然眼红,却也无可奈何。

    位算命先生算卦的主要特点是,不直接说“你××年如何如何”,而是说“你××年如果不怎么怎么,就如何如何”。

    不直接说“你的八字××年克父”,而是说“××年你的八字应该克父,如果不克,家中有烦心的事或要破财,或妻子身体不好”;不直接说“你命中无子或克子”,而是“你命中克子,如果不克,你的孩子肯定不好养,不听大人的话”,等等。

    他这种算法,真是胡弄了不少人,使每一个来找他算卦的顾客都认为他算得很准,掏钱时自然也爽快。

    有品行不端者,更是先将人唬住,说他命犯煞星,如不及时破解将有血光之灾,杀身之祸,然后向之兜售破解之法,往往一次骗钱逾千。

    但真正精于《周易》的预测大师,是不会整天摆个地摊算命的,因为大的预测有时会关乎王朝更替,天灾**,所谓天机不可泄露,泄露者会祸及自身。

    唐代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李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