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在下之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一个邦国,丘民是最多的,也是最难以收服的,因而,得乎丘民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

    以小子之见,要得庶民之心为己用,就必然要使庶民们生活得更好,即是国家的治理要符合庶民们的利益。一方面,要使庶民们生活富裕,令一方面,就要保护庶民们的财富不受侵犯。

    治理邦国,其实是有选择的。而要使庶民生活富裕,在下以为有两个办法:一个乃是带领庶民们掠夺他人之财为己用,另一个就是发展生产力。

    而保护庶民的财富不受侵犯,也要做到两方面,一个就是君主要克制自身的**,不随意的侵犯庶民的财富;而另一个就是要保护庶民的财富不为他国所掠夺。

    国人富裕以后,就必然爱惜家园,他们爱惜家园就会知道尊敬君主,畏惧刑罚,如此庶民们就容易治理了。有了富庶而又尊上畏刑的国民,国家又何愁不强大呢?”

    戴言简但的说出了数条意见,其中甚至有孟子自身思想中才有的观念,令得孟子一时间不知如何反对为好。

    随后他就抓住了其中一个问题问道:“敢问公子,您所说的要发展生产力,这是什么意思?”

    “生产力,就是一个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戴言淡淡的说道,“远古时代,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生活十分艰难。这在小子看来,就是生产力低下,也就是创造财富的能力极为低下。而到了三代,先贤们开始以种植粮食,蓄养牲畜为生。这在小子看来,也就是创造财富的能力提高了,而同一块土地能够供养的人也更多了,这也就是生产力提高了。”

    孟子听到这里,心中就有了底气。这科学的学派其实还是有许多农家的思想在其中的,他之前就辩驳了陈相,如今又有何畏惧呢?于是他立即开始了反驳:“我道公子之生产力是何意义,原来不过就是重视匠人农夫罢了。

    天下之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治理邦国,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劳心者,靠那些忧心天下的贤人,而非依靠这些掌握技艺的小人物。对于这一点,公子身边的农家弟子陈相以前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而在下也已经反驳过了。公子若是不清楚,大可以再向他问一遍。”

    而周围听到孟子此言的各稷下学士也是哄然大笑,显然他们也都知道孟子曾击败过农家的事。

    戴言对众人的哄笑丝毫不在意,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孟子反驳农家的观点,我早就已经知道了。然而孟子似乎是没有听清在下的意思,在下所说的是重视技术,重视生产力的提升,而并非是说必须遵循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政策,而是真正的重视技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在下想问孟子:如今天下到了如今境况,究竟是变得更好了呢,还是变得更坏了呢?”

    孟子一听到这个问题,立即变得严肃起来,说道:“方今之天下,世称战国,无岁不战!天下各大强国,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纵观历史,也从来没有什么时候是比现在更糟糕的时候了!”

    戴言听到孟子的话,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他说道:“孟子之言,在下绝不敢赞同!虽然说如今天下秩序失衡,以致列国互相攻伐。然而若要说当今天下,乃是最糟糕的时代,孟子之言未免太过了!

    以在下来看,如今之天下,虽然秩序崩坏,然而各国的国力都在飞速的增长!春秋之时,千乘之国就是大国了,而晋楚为三千乘之大国,就是天下的霸主了。

    到了如今的时代,类似韩国、中山国这样的五千乘之国,却已经变成了天下的弱国;而齐、秦、楚这样的万乘之国却是接连出现。武王伐纣,所率领兵力不过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士兵不到五万,而这已经是周朝的所有实力了!

    而到了如今的时代,天下大国间的战争,车万乘,士兵十万,为大军提供后勤的农夫数十万,动员如此多的人力,国家却依然没有崩溃!这样的事,如果放在春秋时代,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而天下为何有这样的改变呢?在小子看来,这无非就是整个天下的生产力都有了极大的进步罢了!

    以小子来看,如今之天下,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一十七章 劳心者治人() 
如今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这一观点一出来,孟子立时就陷入了沉默。而各稷下学士也都开始互相交流,窃窃私语起来。

    戴言继续说道:“孟子所言如今天下极为糟糕,无非就是说如今天下战争频繁,给天下造成的动荡太大了。然而在下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以在下之见,无论是三代,亦或是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天下一样有战争。然而那时候战争没有变成如今这样的规模,给天下造成这样大的动荡,其实不是前人不愿意,而是他们办不到罢了。

    三代之时,生产力低下,一个部落、邦国无论是人口,亦或是他们所能够创造的财富是有限的,即使他们想要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这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事。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大家手中都是没有武器的,能够对对方造成的伤害必然就小。

    而到了如今的时代,各国发展迅速,人口激增,创造财富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长,这就为各国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提供了可能!依然拿两个人打架做比喻,这就相当于如今两个人手中有了刀剑了,所能够造成的破坏性必然就大!”

    在场的众人,无论是孟子,亦或是众稷下学士,太子、齐王等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道理。这相当于是彻底的颠覆了众人的看法!在如今的人看来,春秋时期的战争乃是贵族式的战争,贵族式的战争因为有着各种规则的限制,所以造成的伤害才小。

    于是立即就有人提出反驳了,齐国太子田辟疆就站出来说道:“子偃,你这话我可是不认同。春秋时期的战争,难道不是有着众多的规则限制,造成的伤害才小的吗?”

    戴言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虽然春秋时期的战争有规则的限制,然而大家愿意遵守这样的规则,其实还是它最符合大家的利益。春秋时的战争,除非是国力差距极大的两个国家,否则实行灭国之战其实是办不到的。而发动战争必须要获得足够的利益,又不能灭国取地,那么战争只有让他国臣服了。

    春秋战争所设置的规则,不斩来使,不鼓不成列,战争以车战进行,受伤者不得攻击第二次,追击不得超过五十步,都是为了让弱者臣服。同时可以看出,这样所有的战争规则都是对强国有利的,而两国之间,谁的国力更加强大,进行一场战争就能轻易的看出来了!而弱者服从强者,是符合自然之理的。

    天下间的战争,凭的是实力,大国的实力强大,于是就可以轻易的让人屈服。后来吴国打破了这一规则,以为取巧就可以赢得战争。然而吴国即使攻破了楚国郢都,使得楚国这样的大国一度中衰。然而一旦楚国这样的大国认真对待,也不遵守规则以后,吴国国力弱小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晋国的史墨预言吴国四十年内必定灭亡,而后来吴国果真为楚国和越国所灭,又岂止是天数呢?实际上就是吴国不遵守强弱规则必然会带来的结果啊。”

    戴言继续说道:“如今的时代,对比三代和春秋时代,天下最大的变化,并非是邦国减少这么简单。在小子看来,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如今金属农具更多的开始运用,牛耕开始增加,而各国兴建的水利设施也开始增多。这些技术的改变,使得各国能够收获更多的粮食,因而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结余,以支持各国君王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而这,就是生产力的变化给天下所带来的改变!孟子所言匠人和农民都是劳力者,小人物。这话其实也不错,然而真正让这个天下改变的,却并非是那些劳心者,而是这众多改良了技术的劳力者!”

    这让孟子一下子变得无言以对!

    不过戴言所提出改变历史的乃是劳力者,而非劳心者的观念,却是一下子引发大震动了!要知道,在场围观的众人,无论是齐王,亦或是众稷下学士,其实都可以称之为是劳心者!

    而戴言所提出的这个结论就让其他的稷下学士不满了!在孟子沉默以后,一直在场下围观的一位稷下学士却是忍不住站出来了,此人就是法家的创始人慎到!

    慎到对着众人微微一拜,随后又对戴言说道:“公子所言生产力的提升给天下带来了改变,着实令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然而在下想问公子:魏国在天下率先成为天下霸主,靠的就是李悝的变法改革;而韩国能够强大,也离不开申不害的变法;秦国就更不用说了,若是没有商鞅,说不定秦国早就被逼到陇山去了。

    这些国家能够崛起,靠的还是这些法家之士在各国的变法。他们可都是劳心者,并非是劳力者。公子对此做何解释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戴言毫不慌乱,他继续说道:“其实这些劳心者,看似对各国造成了极大的改变,然而在在下看来,他们其实也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在小子看来,李悝、申不害、商鞅这些人在各国变法,虽然条目众多,然而以在下看来,其核心不过一条:尽地力之教!而他们所做的,其实也只有一件事:调整生产关系。在天下生产力已经得到了提升的时候,一户五口治百亩已经足够养活一家人了。若是没有这样的条件,彼辈法家之士是绝对无法变法成功的!

    这就如同是种桃子的果农,本来已经栽好了树,浇上了水,桃子已经结果了。然后一个陌生人过来,摘下了桃子,并对众人说:能够得到桃子,都是我的功劳。吃到桃子的人没有看到果农的努力,就以为能够得到桃子真的是那个摘桃子的人!”

    慎到听完了戴言的话,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作为法家创始人,他显然是不会认同戴言所提的观点的。

    而孟轲在此时也是接着开口说道:“公子所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见解,却是发前人所未发。以在下之见,技术的发展确实能给邦国带来变化,然而若要说真正的改变一个国家,却不能依靠那些劳力者,而必须依靠劳心者才可以。

    劳力者不懂诗书,不通文理。一个邦国若是依靠匠人和农夫来治理,在下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

    坐于上座的齐王孟子的话,也是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戴言听到此话以后,继续接口道:“一个邦国由匠人、农夫来治理,世间早就有了先例了!

    虞舜,不过是制陶的工匠,其治理天下,凤凰来翔,天下明德;夏禹,挖土治水之劳力者,然其治水有功,分九州,道九川,开涂山大会,天下宾服。

    上古圣王治天下,先劳力而后劳心,于是天下大治。孟子怎可说邦国不可由劳力者治理呢?”

    而在戴言的经验来看,后世红色中国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时代乃是“工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