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靳尚立即拜谢道:“臣多谢我王信任!”

    第二日,在楚国朝堂上,楚国重臣正式知道了宋国派遣使者,前来与楚国议和一事。当宋国使者苏厉提出了宋国希望花费一大笔钱,从楚国手中买下目前已经被宋国占领的江南江北一地时,楚国群臣一片哗然。

    毕竟这件事,来得实在太快,他们之前竟然没有收到任何宋国意欲与楚国议和的消息。如今宋国使者突然出现,立即就打了楚国群臣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当苏厉的建议方一提出来,还不待楚国群臣消化,楚国的才子,公认楚国最为刚直不阿的屈原,竟然立即就同意了这样的议和。而且他提出的理由光明正大:此事能够缓解楚国目前遭遇的困局,能够避免楚国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中。

    见到屈原如此一说,楚国群臣皆是低头不语。他们很清楚,屈原虽然因为性格原因,在楚国朝堂内势力微弱,然而其在楚国士人间却颇有美名,如此人物出来支持,其意义非同凡响!

    在楚国朝堂,除了楚王以外,自然就是昭氏势力最大了。昭氏不仅在楚国各地势力雄厚,更有着昭阳这样的两朝令尹,在楚国朝堂根深蒂固!

    还不待昭阳出马,立即就有昭氏一派的臣子站出来反对了:“大王,我楚国立国七百余年,从未有割地求和的君王。如此做法,恐怕会让大王名誉受损,敢请我王收回成命!”

    见到昭氏一派的人出马,靳尚立即就站出来说道:“如今我楚国遭受四国围攻,无论东、西、北三面皆岌岌可危。若是我国不能快速拒敌于国门之外,我楚国必定会有亡国之危!到了那时,尔等又将大王置于何地呢?而且如今就算是我国不承认江南江北两地归属宋国,我国难道就能保住这两块土地吗?”

    见到靳尚出声,在场的楚国群臣立时就不说话了。对于屈原这样性格耿介的才子,在场群臣都不会太在意。屈原因为性格原因,不太讨楚国朝堂喜欢,他的话就算是对楚国士人有一定影响,却根本就不能真正的改变朝堂上的势力对比!

    然而对于靳尚的表态,这就很不一样了。在场的楚国群臣,大多都是经年累积下来的楚国贵族,对于靳尚这样依靠楚王宠信才能上位的家伙,内心里存着一股蔑视。然而他们却不能真正的小看靳尚,毕竟他是作为楚王的心腹,这可是代表着王的意志!

    果然,在见到靳尚出言表态以后,还没等到昭氏再次做出反击,楚王就立即堵住了他们的口说道:“屈爱卿和靳爱卿说得有理,如今我楚国同时与四国交战,确实压力过大了。如今既然宋国愿意与我楚国达成和平,那么咱们大可先与他们谈谈。就算是谈不拢,至少也能拖住宋国,为我国调兵赢得时间!”

    见到楚王如此表态,不止在场的重臣,就连靳尚也都有些吃惊了。在靳尚看来,他作为楚王的心腹,来进行表态就再好不过,楚王只需要保持明面上的中立,就完全可以制衡朝臣了,他为何会进行如此旗帜鲜明的表态呢?

    靳尚不知道的是,当楚王与他商议完毕,回到后宫以后。其宠妃郑袖不时的向楚王吹风,要求楚王保持楚国与宋国的和平。作为爱美之人,楚王哪里能这么辜负美人的心意呢?因而他也不得不亲自出面表态,来推进楚国与宋国议和一事了。

    在楚王的亲自表态下,哪怕是有昭氏和景氏同时反对,也再无法阻止楚国与宋国的议和了。

    随后,在苏厉与靳尚两人的共同商谈下,楚国最终与宋国达成了议和,并正式签订了停战协议。

    在这些协议中,大致的内容有:楚国与宋国正式处于和平状态,并承认江南、江北等目前被宋国占领的地域归属宋国;为了赔偿之前在战争中的死难者,宋国支付3000万钱与楚国;宋国正式放开对楚国的贸易管制,并允许楚国购买部分宋国武器。

    在这份协议中,宋国作为应当支付给楚国的买地钱,其实也并没有少多少。原本宋国给出的预算是五千万钱,然而在靳尚的“指点”下,剩余的两千万钱,都被苏厉援助给了如今的楚国中立派众臣,让他们支持此事上了。

    对于苏厉来说,这样的事自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来到楚国以后,他也对楚国的现状有了些了解,楚国朝堂若是没有金钱开道,想做成一件事必定十分困难。然而一旦有了钱,在楚国简直能够通神!

    与楚国议和这样的大事,竟然在不过短短七天内,就完整的解决了!这对于一向效率低下的楚国来说,简直就是个奇迹!

第三百八十七章 扬州() 
    宋都彭城,戴言见到回国交差的使者苏厉,心中极为高兴。

    苏厉此次出使楚国,与楚国签订盟约,给宋国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过巨大了啊。这样巨大的利益,让他至今都有些不敢置信。

    宋国与楚国议和,就是让宋国摆脱了与楚国之间的战争。宋国此次突袭楚国,虽然也是经过宋国多年的准备,方能一举成功。然而为了获得这样的成果,宋国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目前整个宋国国内虽然因为战争,而出现了无比繁荣的战争经济,然而宋国数十万大军不是远在南方,就是在做着战争准备,这些都让宋国大量的成年男子无法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这极大的牵制了宋国如今的力量。

    结束了战争,固然会让繁荣的战争经济为之停滞,但是戴言相信,如今战国天下,绝对不会缺少战争!尤其是楚国在得到了宋国所提供的一笔“买地”费用以后,楚王对于与秦魏韩诸国的战争,又有了无穷的信心!

    如此,宋国本身由于战争而兴起的军工业,也并不会因为战争的骤然结束而陷入衰退。宋国大量劳动力可以从战争中腾出手来,就能够让宋国较为快速的吸收此次战争的胜利成果。

    如今宋国与楚国达成停战协议,就让宋国获取了从宋国南部,一直到越地会稽的广阔领土!这片广阔的领土,几乎相当于如今天下九州中,扬州的全部范围。

    在天下九州中,扬州绝对是领土面积能够排在前列的大州了。在此战之前,不算之前扩张的东海之地,宋国本身的领土,不过是区区方圆五百里的小国。然而单单扬州一地,就几乎相当于之前宋国本土的十倍!

    当然,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大,也从来不是单单看领土大小,而主要还是看此国能够动员出多少兵力,这些兵力能够具体支持多长时间的战争而决定的。

    这即是说,国力的具体支撑,一看人口的规模,二看具体创造财富来支撑战争的实力,总的来说,国力的强弱与地方的开发程度是相关的。以现在的形势,江南江北诸地的开发程度,自然是远远不如宋国本土的。如今宋国本土虽然只是一片方圆五百里的小国,其人口却超过了三百万,在天下列国间,都算是人口稠密之国了。

    而江南江北之地虽然领土远大于宋国本土,然而其登记在册的人口,却还不如宋国本土。新打下来的领土,就是一片地广人稀之地,虽然领土扩张了十倍,但并不代表着宋国的实力,就此扩张了十倍。

    然而宋国领土扩大,却还是拥有着巨大的好处的。一个国家,若想成为一个大国,首先就必须拥有广阔的领土。领土广阔的国家,才能承受更多的挑战,并拥有更高的容错性,这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在春秋时代,第一个称霸的强国郑国,很快就陷入衰弱,固然有郑国地处四战之地的原因,然而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郑国领土狭小,容错率并不高。其国内稍稍发生一次内乱,外加周边的强国崛起,其很快就陷入了衰弱。

    这样的例子哪怕是在后世的现代工业化时代,也同样适用。典型的例子,就是如荷兰这样的小国以及像俄国这样的大国。

    在17世纪,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建立起了无比强大的海洋帝国。在那个时代,就连俄国沙皇也从本国出发,前往荷兰进行学习。然而其领土狭小,就是它最大的软肋。当它被新崛起的英国挑战,失去了海洋霸权,又被法国从陆上进攻以后,很快就从大国的位置上衰弱下来。

    而反观俄国,无论是封建时代,还是到其逐步开始工业化的时代,进入苏联时代,而后又进入俄罗斯时代,虽然经历了多次战争,某些时候甚至是能决定其国家存亡的战争,它也依然是在世界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大国。它凭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领土广阔,让其能够养起尽可能多的国民,并且拥有更大的容错性罢了。

    如今宋国的领土扩大,不仅代表着宋国的底蕴增长,能够拥有更大的容错性,同时也代表着宋国的未来有了无限光明的前景。如今江南江北所处的扬州之地,虽然在世人眼中属于“下九等”,最为贫瘠的领土,然而在知晓未来的戴言看来,这片土地的发展前景,可远比如今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有发展前景得多了。

    如今战国天下,哪怕宋国有了稍许资本主义的影子,整个天下也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天下间最富庶的地方,就是土地最肥沃,农业最发达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其实无非就是依靠着黄河、淮河、济水、渭水等几条主要大河罢了。

    黄河流域作为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华夏族的母亲河,是整个天下开发最完善的地方。甚至在如今的时代,它本身的河水并不像后世那般携带着大量泥沙,而浑浊不堪。在这个时候,它的名字还是叫做大河!而它的主河道所流经的秦国、魏国、韩国、赵国外加齐国,都是天下最为富庶的地方!

    淮河和济水,因为所处地方与黄河不远,也是天下开发较为完善的地方。淮河所流经的地域,为楚国、魏国、韩国外加宋国瓜分。说起来,如今楚魏韩三国之间的战争如此激烈,也是因为需要都处于同一片地域,需要不断的为自己争取利益罢了。

    至于济水,则主要被魏国、宋国和齐国所瓜分。说起来,宋国能够以一个小国,养起仅次于当世大国的人口,宋国所占据的富庶地方,绝对也是功不可没的!

    至于天下的其他河流,如秦国的渭水、楚国的汉水以及齐国临淄附近的淄水,虽然也大多是富庶地方,然而其毕竟只是一地之水,影响力并非十分广大。

    而且熟知历史的戴言很清楚,如今北方虽然开发程度完善,富庶远超南方,然而在戴言看来,北方的发展底蕴却远不如南方。这种底蕴的差别,无关人口、风俗等,完全是由黄河和长江两条河流本身的差异造成的。

    在农业文明社会,水源就是最大的问题。到了战国时代,人类虽然能够改造部分自然环境,比如开垦沟渠来促进农业的发展,然而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两条河流之间最大的差别。

    相比起黄河,长江的水流量更加庞大,这就能够给南方更加充沛的水源。而长江拥有了如此丰沛的水源,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拥有如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这样巨大而广阔的湖泊,可以作为长江的蓄水池,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南方遇到较大规模的洪灾。

    北方虽然地域广阔,开发完善,但是以黄河为中心的北方,除去逢泽、大野泽以外,就没什么底蕴深厚的湖泊了。在如今的时代,天下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