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国的地理学,本身就有戴言所提供的先进理论,而在稷下名士邹衍也来到宋国以后,就有了真正对地理学感兴趣的人了。虽然之前戴言还只是封君时,就曾资助农、墨两家弟子四处游历,然而他的目的,不过是找寻珍贵资源,并非想要促进一门学科的发展。

    而阴阳家则不同,阴阳家的哲学,根植于天文和地理,因而此学派乃是对地理最感兴趣的学派。在宋国国内,阴阳学派不仅直接受到戴言的资助,更是与军方、东海贵族以及那些奔波于海上的船长们有着广泛的合作。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天下,探索未知的领域,并将未知的地方,清楚的画到新的地图上。

    乐毅作为军方的大佬,同样对地理学的发展感兴趣。如今的宋国如此强大,未来说不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对外战争,若是不清楚天下的状况,又怎能在这波澜壮阔的变局中立下不世之功呢?

    宋吴联军,不过数日,就从越地北境的御儿抵达了越地会稽。此时,来自海路的东海贵族已经抢先一步,从海路上袭扰了越地了。

    来自海路的进攻,让越人不堪其扰。越人首领王乱面对此景,也只能分散一些兵力,沿着海岸线四处巡视。当宋吴联军来到会稽附近时,他手中原本超过六万的大军,此时仅仅只有不过四万多人了。

    越军前锋的败退,让他知道了宋军的实力,因而方一见到联军的主力后,他就立即率领大军回到会稽城中,紧闭城门。

    与此同时,他又开始派出使者来到宋军大营,告诉乐毅,他知道越人不是宋国的对手,越人愿意投降;只要宋国愿意承认越地自治,他将立即向宋国献上降表!

    以王乱的了解,中原诸国对于名分向来是看得很重的。在春秋时代,任何一个大国,都喜欢四夷请降,列国来朝的盛况。就连楚国,也不是在灭亡了越国以后,又给予越人自治之权的吗?

    然而这样的建议,方一送到宋军营地,还不待乐毅开口,就立即遭到了一大群人的反对。东海贵族和投靠宋国的吴人豪杰,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越人的投降!

    这些人给出的明面上的理由,无非就是越人乃蛮夷,从来都是畏威而不怀德。只有当刀子真的架到他们脖子上了,他们才会感受到危险,并开始收敛起来。而一旦主国实力稍弱,越人就会反噬其主!当年被勾践灭亡的吴国,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

    对于这些理由,乐毅自然是嗤之以鼻了。越人的反噬,说到底,也不过是他这样的执政者才应该考虑的事,东海贵族和吴人什么时候这么好心,愿意以国家来考虑了?

    这些人说到底,还是看中了越地那富庶的领土。如今的宋国,无论是归属于其下的庶民,还是如东海贵族,亦或是才刚刚愿意接受宋国统治的吴人,深受杨朱学派的影响,考虑问题都是以实际利益为准,从来没有中原诸国那种为了尊严和名分,甚至能够放弃部分利益的做法!

    对于这样的变化,乐毅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从国家角度来说,他自然是希望宋国整个国家能够变得理智,以利益来考虑问题。然而到了私人的层面,估计没有一个人,会对一个唯利是图的人有好感的,大家还是希望多一些人情味。

    作为一个熟悉人心的将领,乐毅自然是讲人情的。既然在当下,东海贵族和吴人都反对与越人议和,那么他也不会违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他也认为将越地一次性解决,更容易宋国在此地站稳脚跟!

    越人使者带着沮丧的心情,回到了会稽城内。当王乱得知宋军将领拒绝了越人的请降后,他倒也没有慌张,而是直接开始召集所有的越人统领,对着他们说道:“我等自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如今宋国从北方而来,意欲逐我子民,占我领土。我原本不想损伤我等子民性命,与宋国议和,然而宋国丝毫不顾我等的意愿,决意要将我等逼入死地!为今之计,我等只有与宋人决死一战,方能带领子民走出一条生路!”

    王乱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倒也让不少越人开始有了信心。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也不会去思考,之前王乱主动与楚国联盟,主动招惹宋国,并向宋国宣战一事了。

    会稽城虽然是越地仅有的大城,然而以越人那粗陋的筑城技术,此城是万万不能与中原的城邑相比的。对于这一点,无论王乱,还是越人众统领,都对此心知肚明。他们也根本没有奢望会稽城那低矮的城墙,能够防御住攻破吴城的宋军的攻击!

    因而唯一的做法,也只能是在会稽城外,与宋军直接开战了!

    待布置好了具体的作战计划,大部分的越人统领都退去后,王乱特别留下了数位亲信,并对他们说道:“如今宋国强势来袭,哪怕我等倾尽全力抵挡,也是万万抵挡不住的。为今之计,我等只有趁着我军战败时,从会稽退到山里去,这样才能给我等留下一条生路。只要我等收服了周边山越诸部落,一旦越地有变,我等就又可以重新返回家园了。”

    一个亲信听到了此话,立即带着悲哀的心情问道:“主君,难道宋军真的如此强大,我等竟然没有丝毫抵抗之力吗?”

    王乱叹了一口气,说道:“昔日我等强盛之时,在越地全无敌手,然而楚将昭滑一到此地,我等是什么遭遇,你们难道不清楚吗?这一次率领宋吴联军前来的将领,我已经打探清楚了,名为乐毅,他已经在云阳击败了昭滑,让楚军放弃云阳,退守金陵了。你们觉得,我等现在可还能与之抗衡?”

    众人听到此言,也都是默默不言起来。

    “我等打不过宋军,然而这些首领,也必然不愿意退出越地。既然他们愿意去送死,那我等就成全他们好了。我越国被灭国,越人沦落到此种地步,最大的原因,就是我越国不似中原诸国,礼法制度不严,连大王也没有权威。只要这些首领们都死在了战争中,或是他们的势力大为削弱,那么以我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就能够统合越人了,到了那个时候,我才是越地的权威,真正的越王!”王乱随后又补充说道,也不知这些话,是说给自己的亲信听,来鼓励他们,还是给自己的懦弱找一个借口。

    当日,越军向宋军发来战书,约定双方三日后决战。乐毅想都没想,直接就一口气答应了。

    到了约定的交战时间,宋吴联军与越军同时出现在了战场上,乐毅只是稍稍看了一下双方士兵的样子,就对此战有着无比充沛的信心了。

    宋吴联军,人人手中持有铁制武器,身上最差的,也都穿着陶丘工厂批量制作的鲸皮甲。而对面的越军,虽然看起来人数较多,然而只有近半的士兵手中拿着金属武器,剩余的人,都只能拿着石头和木棒罢了。至于他们身上的披甲率,就更加低下了,数万大军,能拥有皮甲的人,也不过只有区区数千人。

    如此悬殊的武力差距,不仅仅是由宋国和越地现在特殊的状况造成的(宋国持续发展,越国已经亡国),更是由于双方巨大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对于这样“不平等”的战争,乐毅也丝毫没有轻视,一出手就是全力以赴,直接让宋国大军率先发起了进攻。

    而对面的越人,面对着宋军的进攻,也没有任何后退,也是在越人首领王乱的率领下,直直的向着宋军冲了过来。在王乱身先士卒的带领下,越地诸首领不疑有他,一个个都英勇十足,亲自向宋军发起了决死冲锋。

    越军没有注意到的是,双方的交战刚开始不久,王乱就被宋军“击伤”了,进而迅速的退到了大军最后。而王乱真正的亲信部队,也开始不断的收缩兵力,将自己的主力全部收缩了回来。

    这场交战,丝毫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以越军完败而告终。随后,他立即以自身亲信为主,率领着越军主力,从战场上逃了出去,逃到了周边的群山中。

    宋吴联军击败越军,却没有获得敌方首领王乱的消息,让乐毅也有些意外。不过随后他就不在意了,他命令大军清理战场后,就开始派遣大军进入会稽城了。

    进入了会稽城,不仅意味着吴越之地大部分归属于宋国,更代表着此时宋国的影响力,已经到达了此时中原列国所知东南方向的最南方。

第三百七十七章 金陵() 
虽然拿下了越地会稽之地,然而面对着越地周边群山环绕的形势,乐毅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来进行治理。尤其是当他知道,会稽之战后,越地贵族的首领王乱逃到了南方的山林中,他就更加头痛了。

    他不可能长时间将大军驻留在会稽,毕竟金陵如今还在楚国手中。只要有这个如同堡垒一般的城邑横亘在江南,宋国完全掌控吴越之地,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乐毅本身作为宋国的军事主官,擅自处理地方民政事务,本身也有些敏感。在此情况下,他也只能从玄鸟军中抽调了两个师,又从吴军中抽调了一万人,驻守在会稽;随后以宋军军官为主,以东海贵族和吴人豪杰为辅,联合起来对越地进行暂时管理。

    而越地最后的处置结果,则须留待主君来亲自决定。

    将越地大致处理好以后,乐毅就率领着剩余的大军,开始返回吴地了。以宋军那强健的体魄,不过区区数日,宋军主力就回到了吴城。这样一场伐越之战,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天就完成了。

    当宋军完成了伐越之战后,宋国在江南的目标,就只有金陵这么一座城邑了。

    金陵,在如今的天下,绝对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在十几年前,此地还仅仅只有一座低矮而残破的石头城,仅仅只有极少人居住。当年楚国和宋国一起,一同伐越,灭亡越国时,楚威王认为此地地势险要,有帝王之气,于是命人在此地埋金,并筑金陵邑以镇压此地王气。虽然最后楚王埋金的举动为戴言所阻,然而此城的名字也由此确定了下来。

    在楚王看来,有了金陵这样的形胜之地,楚国就可以在吴越之地钉下最深的一颗钉子,并借此掌控吴越之地,彻底消灭长江下游对楚国造成的威胁!

    当年与楚军一同伐越,初到江南时,戴言就对吴越之地垂涎不已。为了拿下这块地盘,戴言早已经让宋国准备了十余年了。而在吴越之地归属于楚国时,宋国若想完全将吴越之地掌控在手,宋国就必须将金陵拿下!

    为此,戴言对于金陵,以及其周边地势的调查,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准备了。然而作为当年亲自查看过金陵地势的人,在伐楚之战前,宋国能否攻克此地,就是戴言本身也没有把握。

    金陵防御的坚固,不仅仅在于其本身城墙的坚固,而是其本身所处的地形,外加周边的地势综合在一起的坚固。此城城墙大多由石头筑城,外墙坚固异常;而其本身由位居清凉山上,楚军以居高临下之势来守御;而此城周边的地势,则更是险要异常,东有钟山如龙一般盘踞,石头城在西面如虎一般盘踞,这就是俗称的“龙盘虎踞”,而在这些险要的地势之外,还有玄武湖和长江这样的水道为它提供防御!

    如果把金陵和周边城邑的防御结合到一起的话,那么此城就更难攻取了。此城毕竟就在长江边,去往江南、江北都是极为方便,在此地可以极为迅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