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行,拥有着数千条船,其船只来往于河水、济水、江水、淮水、泗水等几乎天下所有的水道之上!这即是说,只要各国有河能够连通到主流河道,陶丘商人就能够通过船只将物资运送过去!

    而这个运输商行,除了这种水路的运输外,他们还拥有着连通部分重要的陆上城市的运输体系!因为陶丘的大商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原来就是在各国有一定势力的人,他们也有拥有着建立在陆上的商行。

    而当陶丘的工业体系建成以后,很快,墨家工匠们就开发出了运输效率高昂的双辕车,随后更是设计制造出了效率更高的四轮马车。某些思想开阔的地方势力,如卫国国君,甚至直接引进了陶丘城以及相邑工业区那运煤的轨道,专门修建了一条轨道连通濮阳与濮水,使得卫国与陶丘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

    这样的一个强大的运输系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就是这时代的ups!

    打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打后勤。若不是陶丘商人有着如此强大的运输系统,戴言可能根本不会那么轻易就同意齐国的出兵请求!

    而在运输网络之外,陶丘商人还控制着粮食贸易的结算,以及粮食的具体定价权。这两项,其实才是陶丘商人真正操控天下粮价的杀手锏!

    在戴言初次执掌陶丘时,就在陶丘成立了粮食交易所,将粮食作为期货来做交易。在期货交易所的发展过程中,陶丘的金融业发展迅速,很快就拥有了遍布天下的钱庄系统,而这些钱庄系统,就是最好的粮食贸易结算场所了!

    而有了期货交易所,再凭借着陶丘商人们那遍布天下的灵通消息,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粮食的价格。而且在陶丘交易所吸引的资金越来越大,陶丘的粮食库存也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陶丘商人甚至能够凭借着这套系统,直接击溃一地乃至一国的粮价!

    比如魏国,在李悝进行变法改革的时候,就在魏国建立起了平籴法的粮价稳定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丰年时,政府就会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

    有着这样的制度来作为防范的魏国,想来是不应该担心粮价太剧烈的波动的。然而事实上,陶丘商人们轻而易举的就突破了魏国的这么一项制度!

    这样一种平籴法,其运行逻辑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它其实非常考验政府的执行力和资金实力!若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魏国,其拥有的资金以及粮食储备,自然是陶丘商人们无法对抗的。然而在单独的地方上,其与陶丘商人们比起来,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陶丘商人们那高效的融资手段,能够让他们迅速的调集资金,从而在单个地方上,迅速的击溃当地的粮价!比如,在丰年时,陶丘商人们就会通过贸易网络,在某地大肆发卖粮食,打压整个地区的粮价,从而能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粮食。而在灾年,乃至发生了灾难而导致缺粮的时候,陶丘商人可以凭借着当地的粮食交易网络,迅速推高粮价,从而积累起丰厚的利益!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自然是需要和当地的实力派来分润利益的!

    凭借着这样的手法,陶丘商人击溃了周边数个国家的产粮区,让当地的实权阶层垄断了当地的大片土地,从而结成了更为深厚的利益同盟!而通过这样的手法,让这些地区的农民不断的破产,就可以逼得这些地方的农民不得不出走国外,谋求新的生活!

    尤其是在三晋在函谷关败北,魏国国内的粮价疯涨的情况下,陶丘商人就通过这样的运作,让魏国西部靠近宋国的数座城邑直接被陶丘击溃而破产,大批农民失去了土地从而不得不出走他乡!而这些因丧失土地而出走的农民,则大多被急需人口的宋国给吸纳了!

    对于这样打压周边国家的手法,戴言并没有丝毫的愧疚!在他看来,国与国之间,尤其是邻居之间,就是竞争关系!当你的邻居强大了,你就弱小。为了让自己强大,宋国就必须不断的从周边国家身上撕咬其身上的肉,来强化自身!而且,那些因为受陶丘商人打压,而来到宋国的破产农民们,在吸收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后,其生活反而能够比以前更好!

    拥有着粮价的定价权,再加上拥有着那庞大的运输网络,事实上,这一次的伐燕之战,不仅仅宋国大军的粮食供应,乃是由陶丘商人来负责,甚至此次伐燕联军大部分的后勤供应,都是掌握在陶丘商人手中的!

    除了中山国因为毗邻燕国,直接由边境城邑来直接供应粮食以外,连齐国本身的粮食都是由陶丘商人来供应的!

    陶丘商人凭借着在齐国,乃至周边中山国、赵国甚至燕国的粮食收购系统,先大量征收粮食。再通过其强大的运输网络,直接运送到燕齐边境。而最后的结算,都直接由各国在本国内的钱庄内完成!

    可以说,除了部分商人在陶丘负责总的指挥外,整个粮食的征收、运输、结算其实都已经和陶丘完全无关了。然而陶丘商人,却可以通过这一整套的运作,获取大量的利益!

    在这种高效的后勤运输系统下,没有了后勤的担忧,整个伐燕联军的行动,立即变得极为高效起来!这一点,可以以实际的实例来证明!

    中山国以外的伐燕联军,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让那二十多万大军在临淄集合。而在这时候,燕齐边境上,就已经有了超过数百万石的粮食来供伐燕大军使用了!

    这样高效的征粮效率,让齐王乃至齐国众臣都是大吃一惊!而对此最为高兴的,就是统领着整个伐燕联军的联军统帅匡章了!

    因为不需要担心后勤运输无法跟上行军速度,所以联军完全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来进军!在他的率领下,伐燕大军不过短短五日就从临淄抵达了燕齐边境!随后在其亲自率领下,联军直扑燕国!

    刚刚成为燕王的子之,想过齐国所组织的联军会很快到来,但是却没有想到,联军到来的速度竟然可以这么快,不过短短两个月就兵临燕国城下了!

    他立即匆匆忙忙的让燕国边境大军自行组织起来,反击联军对燕国的入侵。然而在这样时候,燕国国内人心浮动,燕齐边境的守军,更是无心抵抗,他们根本就不听从子之的命令,直接就向匡章所率领的联军投降!

    见到如此景象,子之也有些慌乱。好在他不愧是一个能以权臣篡位而成为燕王的枭雄,很快,他就亲自率领燕国大军主力,来到燕国下都易城,打着“为燕人保存燕国的土地”的旗号,来死守燕国下都易城!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坚固的城池,来抵抗住联军的进攻!

    联军伐燕的第一场硬仗,就这样开始迅速的爆发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易都之战(上)() 
易城,作为燕国的下都,从来就是为了防范中原国家,乃至位于华夏腹地的戎狄进攻而修建的军事重镇。

    作为燕国有数的几座军事重镇之一,它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依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因此,哪怕是如今齐国联军统共三十万大军伐燕,凭借着这一雄城,子之也敢与联军一战!

    在如今的天下,城池的防守,并不像后人想象的那样,仅仅只是在城墙上防守,就可以了的。一个城邑,如果不能够自由的从城外获取物资,并有人员自由进出,那么再坚固的城邑,也不过是一座死城罢了!

    这即是说,任何城池的防守,都要建立在野战能够战胜对手的基础上的!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再坚固的城邑,都不过是死的堡垒!这就好比后世的长城,真正用来防守的,归根结底还是靠能够在城外自由活动的大军,靠的是人,而并不是死物一般的城墙!

    子之自然明白这一道理,因此当他一来到易都,他就做好了与联军野战的准备了!

    因为陶丘商人那高效的工作,使得联军后勤的运输甚至比燕国本土作战还要快!因此,当子之方一来到易都时,他也并没有立即就与联军交战,而是在不断的囤积物资!

    面对着城门紧闭的易都,匡章暂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而在这时候,萧相就开始向匡章提出,只要等待一段时间,等宋军的攻城武器运到此处,那么联军攻破易都城池,必定易如反掌!

    匡章作为齐国名将,深深知道齐国技击士这种雇佣兵式军人的特性,让他们打打顺风仗还可以,真的让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去爬城墙,如果不付出极高的赏格,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干那样的事!

    作为齐国名将,他对于天下各国的战争动向,都是非常了解的。他早就听说了宋国已经研制出了可以击发石块的弩炮,又拥有在地面攻击城墙上守军的超强弩机,这些可都是攻城的重器啊!有了这些重器,不仅能够减少伤亡,也同样能够让他快速的获得胜利!如此,就这么在易都城下等一段时间,倒也没有什么。

    而宋军要求齐国联军在易都城下等待,并不是简单的过程,而是刻意营造出来的结果!若是以宋军如今的行军,带上床弩和弩炮这样的武器,其实并非是很困难的事,然而宋军却为何要刻意的增加这么一道程序呢?

    其实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如今在这场伐燕之战中,联军胜利或是失败,其实对于宋国本身都是没有太大影响的。而宋国唯一能从这场战争中获取的利益,无非就是陶丘商人能够从中赚取利益了!

    让人数多达三十万的大军,每在易都城下修整一天,就会消耗多少粮食啊!而这些粮食,都要靠着陶丘商人来供应!因此,联军在易都城下待的时间越长,陶丘商人从伐燕之战中,获取的利益就会越加丰厚!

    当联军在易都城下,又陆续等待了近二十天后,宋国总算将攻城所需要的装备运送到了易都城下,而在这时候,子之所囤积的物资,也都准备齐全了!

    在有了充足的物资储备以后,子之将自己手中,几乎能从燕国征集的大部分大军,都调到了易都城下,总共近十五万大军,一同来守卫易都!

    当大军到位以后,他率先开始发难,对联军发动了进攻!

    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燕国因为地处北方,环境艰险,其民又多与戎狄杂处,因此燕人普遍喜欢好勇斗狠的!他们与齐国国内,崇尚武艺而私斗的情况不同,燕人之间不是私斗,而是打斗,他们的打斗可不是斗着玩的,那都是一言不合就拼命的!

    最能够反应燕人性格的,就莫过于汉末的张飞了。这厮就是以自己为燕人而自豪,每当与敌人接触时,都会大吼一声“吾乃燕人张翼德”!这观感,就如同后世卖切糕的家伙,碰上了城管检查,大吼一声“我是xx人”一样!那是一个地域普遍的表现,给外人所形成的强悍地域性格!

    燕人就是这么一群拥有着强悍、尚武精神的群体!如今愿意跟随子之到此的,大都是子之的嫡系,在他们看来,如今齐国所组织的联军,名义上讨伐他们的王子之,实际上就是对燕国的侵略!

    在这种保卫家乡的朴素爱国主义情怀感染下,燕军的士气极为高昂!

    看着那抱着必死决心冲过来的燕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