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器无比精良,且产量巨大,令尹应当知道吧?世人都以为陶丘商人出售的铁器是在陶丘生产的,实际上却是在我楚国的封地上炼制出来,并运到陶丘去销售的!令尹若是能帮我养陵将其取回来,我愿意将此地献上!”

    这样的话,果然令得昭阳有些动心。陶丘的铁器,在他来到宋国之前,就已然在列国中有着偌大的名声。而当他亲自见识过了陶丘铁器的精良,并采购了一大批的农具以后,他也想过去窃取具体的冶炼技术,然而在见识了陶丘军工厂那严密的安保措施后,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一打算了。

    如今他竟然从养陵君这里知道了陶丘具体炼铁的地点,真可谓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随后,他又从养武这里得到了具体的细节,关于陶丘炼铁厂的位置。而通过养武隐晦的说法,昭阳也算是知道了这养陵君为何会如此大方了。

    陶丘选择在相邑炼铁,乃是因为其附近有着铁矿。然而铁矿的具体位置,却是在睢水的南岸。如此敏感的位置,养陵君说此地属于他的领地,其实是存在着问题的!

    到了如今的战国时代,天下各国经过兼并,只留下了这么十多个国家了。列国之间若想要处理好关系,清楚的划分边界绝对是最重要的问题。

    由于这时代人们测量土地的技术不发达,各国都无法得到精准的土地信息。因而各国对于边界的具体划分,都是通过城邑的归属来确定国家的。即使有少数几条边界,那也都是非常显眼,容易辨认的。比如以某座山来划分,又或者通过具体的河流来进行划分。

    而宋国和楚国的边境,其实也是这么一种状态。双方只有具体的城邑归属,并没清楚划定的边界。因而严格来说,戴言在陶丘开挖的煤矿和铁矿,位于宋楚两国之间,双方都可以认定这是属于自己的。

    对于相邑来说,煤矿和铁矿的位置虽然与相邑隔着一条河,然而此地距离相邑的位置近,地里的东西自然是属于相邑的,那么从地里挖出来的煤和铁自然就是属于相邑的。而对于养陵来说,煤矿和铁矿的位置位于睢水南岸,若依照一般国家之间以河为界的原则,那么这里挖出来的煤和铁自然就应该是属于养陵君的私人财产!

    只要涉及到了利益的争夺,某些说法完全是可以改变的。哪怕是在后世,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俄罗斯为了给自己的海军找一个好的海港,依然通过“合法”的公投将其完全吞并!更何况如今的时代,乃是无岁不战的战国时代,各国之间想要争夺土地,自然有的是借口!

    昭阳为相多年,自然不是一个冒失的人。在他的印象中,楚国与宋国之间若是发生了边界纠纷,一般情况下都是楚国占据上风的。而眼前的这位养陵君愿意将能够产出的煤矿和铁矿都献给他,那么这其中必然是有问题的,在没有完全了解清楚其中的问题,昭阳自然是不会轻易表态的。

    因而他很快就装作不胜酒力的样子离席,这场酒宴就这么散了。

    而整个楚国使团就这样留在了养陵,昭阳开始深居简出,而负责护卫整个使团安全的昭滑就开始打探具体的情报了。

    “滑弟,相邑铁矿的具体情况,你可打听清楚了?”休养了三天以后,昭阳向回来的昭滑问道。

    “兄长,相邑铁矿的具体情况我已经完全了解清楚了。养武对我们说的大部分是事实,只是隐瞒了一部分的情况。”昭滑回答道。

    昭阳问道:“养武隐瞒了什么情况?”

    “位于睢水南面的地方,确实有陶丘商人开挖的铁矿。而且陶丘人冶炼铁矿的位置,也是位于睢水南面,距离铁矿的位置不远。养武之所以愿意将此地割让给我们,而不愿亲自独占,乃是因为铁矿内有着精锐士卒护卫。养武以前曾率领四千余士兵攻打铁矿,最后被完全击败,损失惨重,我们若是想拿下这座铁矿,就必须派出重兵攻打此地,并完全将宋人赶到河对岸去!”昭滑回答道。

    “你是知兵的人,以你看来,想要攻下并且完全守住相邑铁矿,大概需要多少兵马?”

    “兄长,据我打探到的消息,相邑铁矿虽然有陶丘商人高价请来的护卫队伍,然而其中护卫的主力却是相邑豪长的族兵!一个相邑,能够出动的兵马,应当在四千到五千人,而商人的护卫队伍应当不会超过两千人。然而这些护卫队伍背靠陶丘,有着先进的武器,若想完全击败他们,就必须出动数倍与此的兵马!依我之见,若想拿下铁矿和铁厂,至少需要三万大军!”昭滑说道。

    昭阳想了想,随后又说道:“三万大军,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说,我们在淮南的力量就完全能够将它吃下来了!如今的天下,铁制工具和装备已经开始盛行,而控制着天下铁器源头的,只有韩国和陶丘两家。整个宋国以前从来没有听说有铁矿存在,那么陶丘能够拥有如此多的铁器,想来相邑铁矿的产量应当是非常庞大的!如果能够得到这样一座铁矿,我昭氏的力量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昭滑问道:“那么兄长的意思是回国以后就派出兵马准备进攻宋国?要知道如今我们还受到秦国和魏国的威胁,大王是不可能在这时候支持伐宋的!”

    昭阳回答道:“这样的事,自然是不能告诉大王,通过楚国中枢来做。我们只需要借口楚国和宋国存在边界摩擦,从大王那里要来一份调令,然后调动我们在淮北的族兵,直接将相邑铁矿打下来!在此之后,我们再派人前往宋国与其划定边界条约,以睢水为界,如此铁矿就完全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了!”

    “兄长的手段果然高明!”昭滑由衷的赞叹道,“宋君子喜为人懦弱,我们发话他不敢不答应。而相邑虽然有着陶丘君子偃的势力,他若是答应将铁矿给我们还好,若是他不答应,违抗宋君的命令,就是叛乱。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帮助宋国平叛为理由进驻宋国!这些年宋国的国势有些上升,而他们又一直以中立为理由在各国间保持独立,平时想找他们的麻烦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是能够通过这样的方法将宋国削弱,也是为我楚国去除一个大敌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战起() 
“冯先生,我已经照你的说法,将相邑铁矿的消息给传过去了。司马昭滑这些天一直都在打听相邑铁矿的消息,我等在铁矿的失败他们也都知道了。而令尹昭阳现在也没有表态,会不会他见到了陶丘的实力而感到惧怕了?”养陵的邑府内,养武一脸担忧的向旁边的冯谖问道。

    冯谖微微一笑,说道:“您不必担心!昭氏在楚国实力雄厚,有昭氏半楚国之说!这么一个势力雄厚的家族,是不会将陶丘的势力放在眼中的。而且一个堪比韩国宜阳铁矿的相邑铁矿,对于昭氏这种地域广大,族人众多的家族来说,其重要性是你无法想象的!即使攻取相邑铁矿需要付出一些代价,昭氏也是绝对愿意承受的!”

    果不其然,就在冯谖话音刚落,就有仆役来告诉养武,司马昭滑有请!

    养武离开的时间并不太长,只是出去了半个时辰就又重新返回来了。一回到邑府中,他就对着冯谖说道:“先生果然妙算!昭氏已经接受了我的建议,愿意派出兵马攻取相邑铁矿。不过昭氏似乎只愿意夺取相邑铁矿,不愿意有更多的进展了。若是如此,我养陵在这场战事中除了能复仇外,可是得不到任何好处啊!”

    冯谖冷笑一声,随即说道:“养陵君您大可不必担心此战过后会没有好处!相邑铁矿对于昭氏非常重要,但是对于陶丘来说,难道就不重要了吗?子偃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如果他对于昭氏的挑衅不进行反击,那么我还会怀疑他是否能配的上天下‘贤公子’的名声了。而这样的反击,必然会触动整个宋国乃至周边的力量,到时候宋国即使还能存在,也绝对不可能保持现在这么一个中等强国的名头了。您乃是距离宋国最近的楚国封君,又何必担心无法从这样一场盛宴中获益?”

    经过冯谖这么一说,养武也算是相信了他的言辞,并开始全力发动整个养陵的力量,准备在未来的战争中获益了!

    半个月后,已然是天气最冷的十一月,回到了楚国郢都的令尹昭阳,在向楚王报告了三相会盟的情况以后,开始发动了两场战争。

    相比起春秋时期的义务征兵制,到了如今的战国时代,天下各国的兵制已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各国都建立起了庞大的常备兵制度,从而终结了以往各国只能在春季和秋季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历史!

    楚国的第一场战争是针对魏国和韩国的,在令尹昭阳的倡议下,楚王征发大量武卒以及位于北方的封君地方部队,共集结了近10万大军,大张旗鼓的进攻韩魏!而如此声势浩大的征伐之举,虽然楚国得到的成果不多,却是对魏国和韩国构成了极大的压力,两国不得不派出了大量军队前往南方边境集结,以对抗楚军的入侵。

    而魏韩的举动,也立即带来了连锁反应。齐国虽然和楚国没有签订盟约,然而却也是极有默契的开始进攻魏国的附庸卫国,随后又沿着济水逆流而上,进攻起魏国本土!

    同时,齐国还发动外交攻势,强烈斥责中山擅自称王之举。齐王直接在于列国使者的宴会上强烈的抗议:“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并且意图联合燕、赵一起废除中山王号,虽然燕、赵两国没有同意,然而这种私下联合的举动已然使中山国对燕、赵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之后在魏国提议的五国联合调兵以防御齐楚的建议中,中山国也害怕把事做绝了会受到齐国的打击,因而直接给予了拒绝!

    如此一来,五国合纵联兵不成,合纵不破亦破了!

    得到了这种局面,最为高兴的,自然就是秦国了!秦王派出了张仪举行三相会盟,就是希望齐国和楚国能够和秦国一起,共同制定针对合纵的联合行动方案。然而三相会盟虽然以谈判破裂,甚至引发了流血冲突而告终,秦国举办三相会盟的目的,却也是歪打正着的达成了!

    因而秦国也丝毫不客气,开始了战争的准备,再次发动针对魏国的战争了!作为合纵的发起国,又是夹在秦、齐、楚三个大国之间的魏国,如今的局势岌岌可危。在魏国内部,公孙衍的合纵方略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在此情况下,魏国内部的亲秦派和亲楚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魏国的外交政策一日三变,在整个天下形成了一种“朝秦暮楚”的奇观!

    而楚国所发动的第二场战争,无论是在楚国内部,亦或是在当时的天下人看来,都是一场毫不起眼的战争。作为这场战争发起者的昭阳,也是没有预料到,就是这场不起眼的战争,在后来给整个天下的局势带来了多么巨大的转变!

    对于这场战争,当时在楚国内部,令尹昭阳在处理完了国事以后,方才无意一般的对楚王说道:“楚宋边境,养陵君和宋国相邑有些冲突,在回国路上,养陵君曾招待于我,并希望老臣能够帮助他。老臣抹不下这个面子,也就答应了,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此时的楚王正好得到了一个名叫郑袖的美女,并将其册立为妃。对于这位出游都能梦见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