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接待张仪的宴会结束,戴言离开以后,张仪立即就将护卫他来到陶丘的秦军将领孟宽叫到面前,问他道:“孟将军,你在陶丘的军工厂中,看到了陶丘所制造的武器,也和我说了陶丘的武器质优量足,极为优秀!将军能否说得详细一些?”

    孟宽听到相国发问,自然是知无不言:“启禀相国!陶丘人只给我开放了几个军工厂,在这些军工厂中有着制式的弩以及搭配的箭矢,属下亲自试过其威力,可在百步外穿透皮甲,却有优秀的装备!而制式的神弩,只要陶丘的军工厂有需要,在一个月内就可以生产出三万部,其产量之巨,其价格之便宜确实不是我秦国能够相比的!

    陶丘的军工厂除了神弩以外,他们还大量的生产鲸皮甲以及制式刀剑。属下亲自试过了它们的属性,都是质量不错的装备,对我军有着重要作用的工具!”

    张仪听完孟宽的叙述以后,想了想,随后又问孟宽道:“以孟将军来看,这陶丘城如何?”

    孟宽答道:“相国,在下只是一介军人,您若要我评价此城,在下只能说此城之繁荣,实为天下少有!而此城占地如此广阔,然而其在城外的那些民居都是作为防御之用,想来若有外敌想要进攻陶丘,只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仪听完孟宽的话,说道:“陶丘之繁荣,不是天下少有,而是天下仅有!昔年我曾经游历齐都临淄,也体验过楚国郢都的风情,在这些大国之都里,没有一座城市能够比得上如今的陶丘!齐国临淄为天下大城,有户七万口,若是碰上战事,每家只征一人从军,齐王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征发七万大军!想来如今的陶丘,碰上战事所拥有的军队,即使不如掌控整个齐国的齐王,恐怕也不弱于整个临淄了!

    一个能在短时间内征发如此多军队,而在短时间内制作武器数量如此之多的城邑,未来会不和宋国睢阳产生冲突吗?看来我们要处理好与这位陶丘君的关系了,他一定就是未来的宋君,将来也必定是我秦国天然的盟友!”

    “相国,即使这位陶丘君未来和宋君起了冲突,进而起兵作乱,您有为何可以断定他一定是最后的胜者?要知道宋国毕竟是弱国,地处魏、楚、齐三大强国之间,其国内一旦有事,必定受到三大强国的关注,若是三大强国干涉,恐怕局势未必会遂我之愿吧?”

    张仪听完以后,只是坚定的回答道:“宋国是弱国没错,然而拥有陶丘的宋国就不是弱国了,而是天下的强国!你要相信我的眼光,宋国未来必定内乱,而胜利者必然是子偃!从现在起,你要多与陶丘君身边的军人和谋士交往,这对我秦国未来的布局至关重要!”

    孟宽见到张仪如此肯定,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只是重重的承诺道:“诺!”

    三相会盟,其中的两相都抵达了陶丘,唯一剩下的楚相没有抵达。而张仪也趁着这段时间去拜访了田婴,私下的交流了一些意见。然而田婴的口风非常紧,在楚相到达陶丘前始终不对秦国做出任何承诺。

    数日后,楚国的队伍抵达了陶丘。而这一次,派出的队伍极为豪华,而到来的人物也都是楚国掌权的人物,令尹昭阳,左徒屈原,而作为楚国护卫的,乃是曾经跟随楚威王参与徐州大战的昭滑。

    作为此地的主人,戴言自然也是参与了接待的。即使他贵为一地封君,然而与这些权倾列国的大国之相比起来,就大大不如了。戴言也很自觉,在接待了楚尹,并且分别和昭阳与屈原打了交道后,就默默的站在一边,将主导权交给三相处理了。

    田婴、张仪和昭阳作为三相,自然是走在一起的。见到两人,田婴一脸揶揄的对昭阳问道:“我听说秦相曾经在令尹府上为门客,现如今秦相与令尹大人平等相待,主持三相会盟,不知令尹大人可有何感想?”

    昭阳一听田婴的话,脸上闪过一丝不快,然而他毕竟为楚国令尹多年,早已变得人精一般。他对田婴说道:“秦相能有今日的成就,那也是他自己的造化。我与秦相是故人,今日再次相见,感觉很是亲切。”

    见到昭阳不吃这一套,田婴又接着说道:“我曾听说秦相在令尹府上时,被诬为窃玉之徒,差点被令尹门下打死。而秦相在秦国发迹以后,为秦楚两国联姻时,曾公然声言没有窃玉,反而要窃令尹之国!令尹对此,也感到亲切吗?”

    张仪听到了田婴这等挑拨离间的话,立即跳出来说道:“这就是齐相误会了。令尹大人刚才说了,他和我相交多年,故人相见,很是亲切。当年我去到楚国,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下不过和令尹大人开一个玩笑而已,楚国上下都没有当真,反而是齐相相信了张仪的话,齐相可真是会替楚国着想啊!”

    田婴见到这等挑拨之法无效,自是哈哈一笑:“既然令尹大人和秦相如此交好,那么看来,这接下来的会谈我齐国是要吃苦咯!”

    在前往陶丘城内的路上,三相之间唇枪舌剑,暗中挑拨离间,都希望能够离间其他两国为自己获取利益。这等顶尖政客的下作手段,也令得在一边的戴言打开眼界。

    在为楚国使团接风洗尘,并且让楚人养精蓄锐以后,三相的会盟也就正式开始了。

    三相会盟乃是由秦国提出来,将楚国和齐国拉到一起,大家坐下来共同商议并决定天下大事的盟会。它没有那么多的客套,一上来就是一片坦然,以及对于各自国家利益的诉求。

    张仪首先开口:“我召齐相与令尹前来的原因,想来二位已经很清楚了。最近魏国在魏相公孙衍的倡导下,进行了五国相王。五国相王之后,各国尤其是三晋之间频繁走动,或调军,或合兵,不仅齐楚两国不安,我秦国也很是着急。我王想要公开出面制止此类公然挑衅的举动,然而又深恐齐楚两国误会。故而在下召两位前来,就是想把事情的原委解释清楚。如若两国愿意与我秦国一道,共同谋划一致行动,我秦国更是更是求之不得啊!”

    田婴听完张仪的话,立即说道:“我齐国没有什么不安的。只是在下有些疑惑想问秦相,这三晋之间调兵,与秦国何关?”

    张仪微微一笑说道:“齐相有所不知,我秦国与魏韩两国有盟约,而我国与赵国之间,已于月前停战。秦国惟愿天下太平,只是迫不得已动手之时,还望两国不要误会,又恐另生事端!”

    张仪的话一说完,其他的人还没有什么反应,屈原就先杠上了:“秦相之言,可谓信口雌黄!分明是秦国擅自兴兵,三晋迫不得已只能结盟自保,怎么就变成了齐楚两国不明事理,引发事端呢?秦相也不必担心齐楚两国误会,只要秦国将大军退回函谷关,则天下自然安宁!”

    屈原这一冒失的举动,令得昭阳有些不满。然而田婴却是暗暗高兴,开口道:“左徒大人所言极是!只是在这里我还要补充几句,我齐国历来和三晋之间有疆域之争,必有往来磋商,或议或战,此事与秦国毫不相干,还望秦国不要干涉!”

    张仪叹了口气:“韩魏两国乃秦国邻国近邦,秦国一直希望与两国结成兄弟之盟。如若两国耐心,我秦国定当劝服韩魏,与两国不再有边界之争,从此不兴刀兵,如此则天下安宁!”

    田婴有些森然的问道:“依秦相的意思,若是我齐国没有耐心,那么秦国是不是要有其他的动作了?”

    张仪回答道:“齐相既然接受了在下的邀请,来了陶丘举行会盟,为何不往好了想?反而处处以恶人之心揣度秦国之意?”

    田婴冷笑道:“恐怕秦国一开始就没往好处想吧?”

    令尹昭阳见到会盟有谈崩的趋势,老谋深算的他立即就开口了:“两位稍安勿躁,容老夫说几句。二位都知道,我楚国乃南蛮小国,从无染指北地,窥视中原之意。然而魏国在我楚国北境陈兵,而齐国在淮泗之间驻军,我王寝食难安。今日既然有此会盟,我楚国愿与列国修好,于天下相安。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希望秦国不要插手魏国国政!”

    张仪见到昭阳出手,由此形成了齐楚两国压制秦国的局面,立即从座位上站起,说道:“此次会盟,一来修三国之好。五国相王,在张仪眼中形同闹剧,但一旦结盟起事,恐怕齐楚两国也难保平静!

    二来也是照会两国,魏国之事,事无巨细,我秦国管定了!我秦国并无非分之想,只想拆散五国之盟,与两国一道分忧啊!”

    随着张仪的通牒发出,整个盟会的现场空气都仿佛变得寒冷了。

    屈原也随着张仪的站起而起立,说道:“魏国之事,事无巨细,秦国管定了!既然秦国已经把话说道了这个份上,我看就没有什么必要谈下去了,屈原告辞!”

    说完,屈原就准备离开会场。

    张仪见此,立即走到屈原面前,对他说道:“左徒何必着急?各国之间谈判,谈不拢大家就可以坐下来慢慢商议。总不能一下子谈不拢,就这样散了吧?”

    屈原对于张仪的话,丝毫没有触动的说道:“我看还是散了为好!我们楚国市井有一句话: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打!拉拉扯扯,骂骂咧咧,实乃妇人情状,惹人笑话!”

    说完以后,屈原就此拂袖而去!随着屈原的退场,楚国使团也跟着退场了,而齐国自然也不甘人后。初次三相会盟,就这样给谈崩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选边站队() 
三相会盟初次谈崩以后,三国又在私下进行了各种交流。然而三国之间分歧太大,终究无法达成一致。而这时,为了达到更大的利益,私底下的利益交换与联络也开始了。

    在戴言为屈原安排的府邸内,齐国公子田文轻车简从到来。守卫的楚国士兵见此,自然不敢阻拦,立即将其迎接入内。

    屈原一见到田文,就深施一礼说道:“公子急公好义之名,屈原在楚国亦曾听闻。今日一见公子,如此和蔼可亲,难怪能够令士人倾心了!”

    田文打了个哈哈:“都是些虚名而已,左徒高看小子了。”

    待两人坐定,仆从献上茶点以后,屈原就直白的问道:“不知公子今日私下拜会屈原,可有何要事?”

    田文没有正面回答屈原的问题,反而问屈原道:“不知左徒对于秦相张仪所提之条件,如何看待?”

    屈原一听这个就气不打一处来:“张仪太嚣张,秦国太嚣张!他们秦国把自己当什么了?魏国事无巨细,秦国管定了!秦国若是不修订会盟条约,我楚国是绝不会在盟约上签字盖印的!”

    田文呵呵一笑,问道:“若是秦国依然不更改条件,楚国将如何做呢?”

    屈原回答道:“若是如此,那么三国会盟,就只好不欢而散了。”

    田文此时说道:“左徒之言差矣!大家好不容易,大老远的从各国国内跑到陶丘来,就这么不欢而散,未免太有些不值了!”

    屈原察觉到田文话中有深意,问道:“公子对此有何高见?”

    田文叹了口气,回道:“张仪未去秦国之前,秦国是以征伐为手段,如无胜算,便闭关韬晦,有胜算,便开关迎战。现在张仪到达秦国,邦交为主,征伐为辅,一些小国弱国本就惧怕,再加上张仪以口舌之力威逼利诱,秦国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