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航海业和捕鲸业兴起以后,陶丘人对于抓鱼的兴趣也一下提升了不少。在民间,庶民们所发明的独特菜式鱼头豆腐汤,也很快成为陶丘名气仅次于竹笋炒肉的独特菜式。

    至于以豆腐来烧烤的人,还有那些希望能够长期保存的人,开始研究如何将豆腐进行发酵,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带有臭味的豆腐,这就是臭豆腐了。当人们发现这种臭豆腐一样可以吃,并且味道比普通豆腐更美味时,臭豆腐又开始风靡一时!

    航海业和捕鲸业的兴起,不仅为陶丘带来了鱼头豆腐汤,更是带来了海洋上的新鲜食材。在大部分的人都注重捕鲸的巨大利益时,那些手中没有专业捕鲸船,又不希望放弃海洋上巨大利益的人,开始将目光瞄上了海洋中的鱼群!

    各种各样的海鲜从海中被打捞出来,并带到陶丘。某些特定的海鲜,因为保存时间比较短,因此方一回到盐城,就必须用盐来进行腌制,或者将其晒干制作成干货。在这些干货中,戴言最喜欢的莫过于不用担心其造假的鲨鱼鱼翅了!

    而另外的人,则从其中看到了商机,他们和陶丘的造船厂合作,开始制作出了速度越来越快的船只,将盐城到陶丘的航行时间不断缩短,并将其控制在了五天以内!

    五天的时间,再用海水来进行饲养,就可以让许多海鲜保持新鲜了。而这其中就包括戴言在穿越前作为一个屌丝吃不起,只能干看的海中奇珍——鲍鱼!

    在魏王的期待中,陶丘邑府为魏王一行人所提供的食物,也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

    若是说竹笋炒肉这样的食物乃是烹饪技巧上的高超,让他们吃的好;而豆腐这种通过初等食材再加工所制作的食材,乃是通过烹饪方式的多样性,让魏人觉得无比美妙;那么鱼翅、鲍鱼这些花样繁多的海鲜,乃是不靠海的魏人从未见识过,吃起来味道又极为鲜美的东西,就真的令他们回味无穷了!

    “曹公,天下人都说你这陶丘乃是天堂之城,看来所言确实不虚啊!寡人空有偌大的魏国,却从来不知道天下竟然还有如此美味!比不得曹公天天能享受神仙般的日子啊!”魏王将吃完的鲍鱼壳扔在面前的盘子里,又喝了一碗鱼头豆腐汤,对着戴言一脸羡慕似的说道。

    戴言对此不置可否的回答道:“魏王过誉了!在下胸无大志,不过就是希望吃的好一些,过得好一些罢了,因此在下方才在这口舌之欲上下了这么大的功夫。哪里像魏王一样,居安思危而又胸怀天下呢?不过若是魏王真的觉得陶丘的食物不错,在下大可让陶丘的庖厨们与魏国互相交流,以增进双方的了解。若是魏王不弃,在下也可以让陶丘的商人为魏国供应优质的食材,魏王意下如何?”

    魏王一听到戴言的话,也是满脸带笑的回道:“曹公如此客气,在下就却之不恭了!在下会记得陶丘的恩惠,而我魏国之前和赵、齐一起确定的陶丘中立,寡人也一样会遵守!”

    “如此,多谢魏王!”戴言当即大喜的回答道。

    一餐饭就能够得到魏王对陶丘中立的承诺,这样的代价也确实能够让戴言高兴一场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公孙衍的震惊() 
魏王和随行的魏人一直只能够从生活起居的表面来看到陶丘的繁荣与昌盛,他们看不到整个陶丘隐藏在深处的强大力量。然而魏相公孙衍却不一样,这位同时拥有战略眼光和独到军事见解的名士却能够看到陶丘君的野心!

    在行宫内装饰华丽的房屋内,公孙衍对一切视而不见,而是将目光放在了眼前的几份报纸上面。

    “主君接待魏王相王使团一行,魏王亲口承诺将保证陶丘在各国间的中立!”这是陶丘日报的头条。

    “受魏国相王使团到来影响,交易所粮食价格昨日大涨5个百分点!”这一份报纸是陶丘商报的报道。

    “陶丘王者之政震惊魏国!”这是道、墨、农诸家在陶丘崛起,话语权渐渐丧失而不得不疯狂向陶丘邑府讨好的儒家圣人报的文章。

    “我魏国一个使团到达陶丘,就有这区区树种观点在报纸上出现。有了这样的报纸,上位者何愁被人蒙蔽啊!”公孙衍一边看着这几份报纸,一边在那里喃喃道。

    曾经做过秦国大良造,如今又成为魏国的相国,公孙衍对于官场中欺上瞒下的场面已然是见怪不怪了。作为一个名将,他能够深刻的知道信息的完整对于决策者的重要性!当年齐威王颁行许民诽谤法时,他作为一个年轻士人觉得这是明君方能有的气度。但是在亲自成为决策者时,他又觉得如此一部法令并不能够长期存在,因为它虽然让底层的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而它的效率实在太低下了,这使它很容易成为表面的法令!

    而报纸这样的一样东西,就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了。公孙衍甚至能够猜测戴言的日常办公情况,每天让人收集几份市面上的报纸,阅读以后基本就能够了解陶丘各阶层士民的想法!

    这是解决“王之蔽甚”最好的办法啊!效率高,而又简单易行!

    之前数年,陶丘新出现的机构,新产出的东西,以及陶丘商人的崛起令得整个陶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就如后世的天朝已然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国内外却依然还有人认为天朝处于一种极度落后的状态中一样,信息传播的闭塞以及人们的偏见会自发的阻碍这些消息的传播。

    让相王之会在陶丘举行,主动让各国的高层来到陶丘,见识陶丘的这一变化,其实就有利于陶丘传播这种影响力。就算某些君王因为心中的自傲不认可陶丘的富庶和文化昌盛,但是推广一下陶丘先进的设备,帮陶丘商人拉一些生意依然是有利可图的!好比如今陶丘的瓷器厂,就已经接到了魏国宫廷的订单,将为魏王的各处行宫制作独特的瓷砖、浴缸、马桶等,这不就是一笔巨大的生意吗?

    公孙衍在前几年对于陶丘的印象,其实也是道听途说居多。他也没有时间去关注魏国东面的这么一个小国城邑所发生的变化,然而数年下来的这一次变化,真的让他感到了震惊,他也因此更加关注整个陶丘的一切!

    看到行宫不远处那冒起的熊熊黑烟,当公孙衍知道此地就是陶丘的炼铁厂时,他立即就向戴言提出,希望能够参观这地方,戴言对此十分警觉,以口气委婉但态度明确的方式拒绝了公孙衍的请求。

    为了安抚这位促成五国合纵名士的情绪,戴言也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了让步。他将瓷器厂以及部分民用的造船厂向公孙衍开放参观,原本以为这位名士会拒绝,然而公孙衍却是立即就同意了!

    当公孙衍看到瓷器厂中,从来料的挑选,到揉泥、拉坯、印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再到彩绘,完成整个瓷器的制作,每一步都是由专人分工、井井有条!这种专业令得他想起了兵法,当初他在秦国练兵时,所用的其实也是这样的方法,训练出精锐的士兵,让专业的士兵干专业的事!

    而对于造船厂,他看到的是更加宏大的场面。作为一个嗅觉敏锐的人,他在造船厂中虽然只看到了船只组装的过程,看不到船体内各种部件在其他工厂的生产,但是他也能猜想出设计这一条体系之人的用心:保密加效率!

    公孙衍的眼中可以看到,若是未来有战争发生,整个陶丘的造船厂在陶丘君一声令下,无数的船只将会源源不断的出现,并堆满整个济水、菏泽,通过源源不断从各国运来的物资将敌人耗死!

    很显然,这样的治国方略乃是不同于秦、魏等以农为本的法家,而是以工匠和商人等为主体治国的另外一种:“新法家”!

    虽然这样一套体系从来没有真的发挥出自身的实力,来进行一场战争,但是公孙衍的眼光让他知道,这样的新法家能够将尽可能多的人聚集在一起,那么它的效率必然要比将广阔领土上的农民集合在一起的效率更高,它爆发的力量也将会更加强大!

    随后,公孙衍又去参观了整个陶丘的学校。对于这一项,原本戴言只是想开放陶丘大学让公孙衍参观的,然而这位名士对于类似临淄稷下学宮的学院,压根就不感兴趣,他执意要去参观陶丘的小学与中学。

    在小学中,他看到了年仅几岁的儿童上午在教室中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各种文化知识,到了下午,这些小学生就会走到室外,用跑步来锻炼耐力,列队以加强秩序,并且学习类似剑士以及射术的各项技能!

    他甚至还详细的询问了陪同他参观小学的陶丘骑兵校尉乐毅,知道了陶丘在这数年内所建立的小学,全都是自家主君四处节省,乃至于向商人借款方才建立的!

    对于义务教育,公孙衍几乎不用猜测,也能知道这是一项多么强大的政策!作为统兵的武将,他对于士兵的素质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一支士兵的基础素质越高,这支士兵的战斗力也必然更加强大!

    当年吴起训练的魏武卒为何能够以区区五万之众,就击败秦国五十万大军?不就是因为魏武卒都是精挑细选的士卒,其战斗力要大大强于秦国庶民吗?

    在公孙衍的眼中,最强大的军队,应该是由身体素质最好,战斗欲望最强,并具有坚定信仰的军队!他曾经就训练过一支特定的军队,那是全部由士长期训练所组成的军队,区区五百人的军队就可以击败超过一万由农民组成的大军!

    在他的设想中,若是一国的军队全部由士经过长期训练组成,那么这样的军队绝对是战无不胜的!不过这样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一直就是奢望!

    毕竟一国的士人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国君的财力就算再雄厚,也没法豢养太多的士。如果从各国进行招募,又因为士人的想法太多,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整训,其战斗力也是有限的。

    齐国的技击之士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其中的士人很多,论起技击士的身体素质以及战斗技巧,哪怕是魏武卒都不一定能比得上。然而就是因为这些招募而来的士人想法太多,无法在军队内形成合力,只能纯粹的以高奖赏来进行诱惑,因而齐国技击士只能打顺风仗,碰上稍微逆风的局面,技击士很容易就会崩溃!

    因而各国军队的组成,在当今天下,大多都是由有一定文化的士人作为军官,而以普通庶民作为士卒的军队。这其实也是由春秋时代士人作为车兵,国人作为步卒所组成军队的翻版。

    然而义务教育这一手,算是让公孙衍见识到了其他的途经。通过将儿童从小开始进行教育、培养,如此即是在整个陶丘范围内大规模的培养士人!未来若是有事,这些经过教育的儿童长大成年,他们所组成的军队就是纯粹的士军,这该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

    通过报纸全面的了解信息,通过工厂这样的机构来组织民众,再通过学校来训练强大的士卒,陶丘的一条崛起之路已然清晰的展现在了公孙衍的面前!这样一条与以往以农为纲的法家之道截然不同的新法家,一旦完成,其爆发出来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即使是眼光出色如公孙衍这样的人,依然无法预料!

    这让他对开辟出陶丘这一崭新的发展模式,并用来富国强兵的陶丘君产生了深深的忌惮!无论是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