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戴言在给予陶丘的民众自主建房子权力的同时,其实也用了一些细微的手段在做调控的。

    新建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在陶丘城外,而在如今的战国时代,陶丘又是天下最富裕的城市,它受到各国攻击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因此戴言在划分宅基地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规划,而且通过这种规划完美的考虑了城市的防御!

    戴言在陶丘发布法令规定,每一个申请建房的人,必须统一建造两层的楼房!而每一块宅基地都有着固定的大小,楼房打造的地基也必须由陶丘邑府的吏员亲自划定!任何敢于不遵守此项法令的人,所建造的房子都会被陶丘邑府判定为违建,会被陶丘新设立的城管队伍严厉打击!

    如此一来,整个陶丘城的扩建就变得规整有序起来。在陶丘的西面和南面,紧挨着陶丘的西城墙和南城墙建造了一排又一排的楼房。

    一旦陶丘有变,受到了外敌的攻击,这一排排的楼房随时都能够形成一堵堵的城墙!这样一来,整个陶丘的陆地部分就由此形成了数道高高耸立的城墙,任何军队想要攻击陶丘主城,首先就需要先攻破这些外围的楼房所形成的堡垒!

    戴言将这样由楼房所组成的街道不断延长,一直延续到济水和菏水边,如此就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陶丘地区!

    大陶丘地区西面和南面有着数道楼房组成的街道作为防御,而它的东面和北面有着大量的空地,分别背靠着菏水与济水,这使得整个陶丘由此形成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城市!

    在戴言与整个陶丘最具有战略思想的将领乐毅讨论以后,两人都认为,要想真正的攻破这样的大陶丘,有着两种办法。一是不顾死伤的通过与陶丘进行巷战,逐步攻破陶丘西面和南面的数条街道以及路口,再通过这些街道抵达陶丘城墙下,攻打陶丘主城!

    而另一种办法则是通过与陶丘的水师进行水上决战,消灭了陶丘的水师以后,从北面的济水或是南面的菏水登陆,然后长驱直入攻入陶丘城!

    这两种办法,无论是哪一种办法都需要面对陶丘通过强大的商业从各地所调集来的资源!如果打成了消耗战,除非陶丘彻底的破产,那么这样一座城市几乎不可能被攻破!

    这样优越的四面防御,并且依靠水路调集资源来作为辅助,已然有了后世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防御格局了!

    而戴言在这样批准宅基地和建造一栋栋楼房的过程中,还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成果,那就是将陶丘强制将陶丘底层庶民分割,不使其能够成为对抗邑府的大家族!

    大家族势力强大,对抗官府,是这时代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秦国商鞅变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一条法令,就是推行异子之科制度。这条法令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这种强制的法令,使得秦国遍地都是小家庭,而很少再出现大的世家。这使得秦国中央集权的能力大为提高,而从庶民中攫取财富的能力也大为加强!

    而戴言没有强制的推行异子之科法令,但是给每一户的住宅设置了硬性的面积。一户家庭人口过多时,他们若是依旧不分家,那么就无法得到新的宅基地,全家人就只能挤在一个地方!若是他们想要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就必须自己将家族给强制拆散,分割成数个小家庭!

    陶丘没有通过法令的强制方式,就达到了秦国异子之科这项法令的效果,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了!

    这样的方式,对于那些真正强大的家族,比如跟随戴言的陶丘各大商人,当然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然而戴言对于这些大商人,他理解中的大资产阶级,从来都是以收买为主,大家也结成了稳固的利益同盟,又怎么会无端的去削弱他们的力量呢?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实业帝国:水泥() 
在得到了烧结砖和石灰砂浆这两种优良的建筑材料以后,戴言并没有满足。因为对陶丘的工厂和某些特殊建筑来说,必须建造更坚固的房子方能够满足要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戴言就开始了对于新的建筑材料水泥的研制和生产。

    戴言在前世对于水泥还是有所了解的,它就是一种由硅酸盐所组成的混合物。

    而水泥的生产大致有“二磨一烧”三个步骤。

    首先是制作水泥生料,就是将石灰石、黏土、铁粉等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将其磨细并调配为成份合适、量质均匀的水泥生料,此为一磨。

    随后,将得到的水泥生料放到水泥旋窑内,经过大约1350——1450度的高温煅烧,就制成了水泥熟料,此为一烧。

    最后,将得到的水泥熟料加入一定的混合材,比如矿渣、煤粉灰等,再加入石膏混合研磨,此为二磨。经过二磨一烧以后,就可以得到水泥的成品了。

    这样看起来水泥的制作应当是极为简单的,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研磨生料时,需要强大的立磨机;而研磨熟料时,则需要球磨机。这两种磨机无论是对轧辊,亦或是磨机的动力,要求都是极高,两者差一点就无法得到合格的产品!

    戴言为了解决动力的问题,不得不让墨家弟子研制了功率更大的水车,通过水车来带动两种磨机。然而水车所产生的动力,完全依赖于水的流速,一般情况下,水泥厂只有一半的时间能够得到勉强合格的生料和熟料。

    而为了得到优质的轧辊,也是从所炼的钢铁中选择了最好的钢铁,方才勉强达到了标准,得到了合用的轧辊。

    而水泥的煅烧,也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事!其煅烧的温度比起烧结砖的温度更高,在目前陶丘所有的工业中,几乎是仅次于钢铁的冶炼,要得到如此高的温度,就必须和炼钢一样使用优质的煤!而作为水泥煅烧的容器,水泥回转窑的选择也必须仔细的考虑。

    戴言一开始是想选择使用钢铁,然而在1350度到1450度的时候,普通的钢铁虽然还没有被融化,然而它的性质已经开始变得柔软了,这样的回转窑,戴言时刻担心其会发生爆炸,因此也不敢用钢铁来制作。

    唯一可用的,也就只有使用和炼钢相同的材料——石墨坩埚材料了。

    这使得水泥的回转窑和炼铁的坩埚一样,都变为了消耗性的物品。如此一来,水泥的成本就变得极为高昂,差不多与炼钢所需要的成本相当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戴言对水泥的热情就远没有烧结砖和石灰砂浆高了,而对于水泥的应用,他也只是将其用在少数极为重要的地方,比如作为陶丘沿河大坝的材料,或者建造高质量的厂房时戴言才会使用水泥!

    更多的时候,他会将水泥、骨料和钢铁一起使用,如此能够得到少量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这种高强度的建筑材料,使得陶丘高强度的工程总算是有了合格的建筑材料了!

    而有了三种建筑材料,陶丘城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总算是有了稳固的物质基础了。

    戴言在规划南城和西城外一层层的楼房堡垒时,曾经将这两面墙附近的棚户区全部拆除,而其中从各国流落到陶丘的庶民,戴言则将其全部集中管理,使其集中居住在东城墙、北城墙、济水与菏水所围成的这一片广大地区!

    他先是投资巨资在这片地区建造了众多简陋的房子,然后将这一整片的棚户区全部拆除,使这些棚户区的各国庶民全部搬迁到房子离去,然后向这些庶民收取高额的租金!

    那些极不愿意搬迁,又不愿意支付高额租金的家伙,陶丘邑府将会直接视其为不安定分子!等待他们的只有被驱逐的命运了!

    这样的政策对于这时代来说是毫无问题的,毕竟一个外国人来到宋国陶丘的领土上,非但不努力干活,还想扰乱治安,这样的人陶丘是不会容忍的!

    至于那些住进了房子里的庶民,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陶丘,并且想得到归自己所有的房子,那么他们就必须不断的努力奋斗!他们有的作为码头上的搬运工卖苦力,有的作为陶丘各工厂的工人,有的被各大商行吸收,前往各地开拓市场,也有的和其他人联合一起,前往盐城加入捕鲸和航海的队伍!

    整个陶丘由此变为了一种激烈的竞争氛围,整个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任何来到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必须不断的努力奋斗,方能在这个城市立足!而这座位于宋、鲁、齐、卫、魏诸国交界的地区,天下的商业中心,对于周边各国的商人、庶民乃至于贵族的吸引力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强!

    在陶丘高层的规划下,这座城市的扩张也变得整洁有序,人口也随之开始不断的增多!

    从最初的30万人口,迅速的增加到了40万,随后又从40万人口迅速的突破了50万,由此超越了齐国临淄!以陶丘为中心的大陶丘地区,也由此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城市!

    而陶丘的原本的一些行业,也因为人口的逐渐增多而使其规模愈加庞大。那些新兴的行业,也不断的带动着陶丘的经济发展,使得陶丘的人口变得越来越多。

    人口和经济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由此给陶丘带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得整个陶丘形成了一个“强者越强”的格局!

    这一切的改变使得陶丘的庶民,乃至跟随戴言的各家学者、游侠等都是极为欣喜,认为天下擅长治理的人,没有能够超越陶丘君的!

    对于这样的吹捧,戴言并没有迷失了自我,对于他来说,他这一阶段的目标还远没有完成!

    他想让陶丘成为真正影响天下的第一大城市!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他已经将临淄定为了自己真正的目标!

    要超越临淄,就必须能够超越临淄的稷下学宮,必须要能有超越齐国影响力的东西!

第二百一十五章 学术中心:陶丘大学() 
陶丘想要超越临淄,首先就必须在文化影响力上超越它,这就必须使陶丘有一个能和稷下学宮抗衡的教育机构!

    戴言现在还有稷下学士、齐国上大夫的身份,而亲自在稷下学宮待过的他,深深地知道稷下学宮有多么强大!

    稷下学宮精英荟萃,人才云集,乃是如今天下当之无愧的学术中心!即使放在整个中国的历史来看,数千年的历史中,也没有几个学校的影响力能够真的超越稷下学宮!

    稷下学宮中所产生的成果实在是太强大了,它是整个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主战场,从这里争论出的思想最终奠定了整个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

    而且在如今的时代,正是齐王田辟疆当政之时,这位齐王喜爱文学游说之士,不仅扩大了稷下学宮的规模,还大幅度的提升了稷下学士的地位。

    稷下学士在齐国可以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具有学士与政治的双重特性,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稷下学宮随着齐国当前在天下的强盛,而处于它最辉煌的时期!

    陶丘不过是宋国这么一个小国的三都之一,虽然现在它很有钱,然而论起对天下政治的影响力,宋国与齐国相比可就差远了。临淄城内,齐王打一个喷嚏,周边的燕、中山、宋诸国都得跟着感冒!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