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种独特的草药,戴言倒是非常感兴趣,觉得这或许可以用在人伤口的处理上,奈何这些草药乃是这些操刀匠的独门秘术,无论他出多大的代价都不能让他们将秘术透露出来!

    而得到的这些骟猪,也确实比没有阉割的猪好养活多了。而对于这些猪,戴言则大规模的向陶丘和丰邑收购磨完小麦后的麦糠,用这种麦糠再添加其他的一些叶子来喂猪,使得他养的猪长得飞快。

    而对于养猪场的管理,戴言只是保留了少量的种猪进行配种,其他的猪则全部阉割,这使得他打造的养猪场规模迅速扩大!此后不久,在符离草原上的养猪场,竟然就能够为丰邑和陶丘大量提供猪肉了!

    这使得陶丘和丰邑的庶民第一次的品尝到了廉价的猪肉!肉食者,由此在陶丘和丰邑不再作为统治者的专有名称了!

    而骟猪的经验,戴言又将其运用到了战马上面!戴言知道,骑兵在发起攻击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自己所骑的战马突然发情,出现意外。如今有了阉割的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也使得战马的使用变得稳定。

    这也相当于变相提升了骑兵的战斗力!

第二百零六章 实业帝国:东海之地() 
陶丘邑府内,戴言正在处理着日益繁忙的陶丘的琐事,以及他那越来越大的产业时,突然接到了有宋国贵族来访的消息。

    来访的贵族名叫皇甫雍,乃是最新被分封到东海之地的部分小贵族之一。

    戴言听到有这样的人物来访,立即就停下了手头的工作,赶紧出门去迎接了。

    说起来,戴言如此重视这位名叫皇甫雍的小贵族,不是没有理由的。从姓氏源流来说,目前在宋国掌权的戴族皇氏,和这皇甫氏其实是有着同样的祖先的。他们都是曾经的宋国权臣皇父充石的后代,排起辈分来,戴言和这位皇甫雍可是平级的。戴言碰上他了,也得叫他一声族兄。

    因此一见到这位皇甫雍,戴言就立即客气的说道:“族兄今日怎么有空,到我陶丘来了?在我陶丘,一定要好好的玩一下,玩的尽兴!”

    这位皇甫雍见到戴言如此客气,也是极为高兴。然而他知道自己的地位,也不敢在如今的陶丘君面前摆架子,立即谦恭的说道:“子偃如此客气,为兄真是无比荣幸!然而为兄这次来陶丘,并不是来游玩的,而是来向你求助的!”

    “族兄有何事向我求助呢?”戴言好奇的问道。

    皇甫雍叹了口气,说道:“我如今到达陶丘,并不是一个人来到此地的,而是受了东海之地公族们的请求,来向子偃求助的!若是子偃无法帮助我们,我们说不定就无法在这东海之地立住脚了!”

    东海之地,乃是当年戴言配合楚威王伐越,而后与楚国平分越国土地而扩张的领土。虽然后来在齐国出兵围攻陶丘时,宋国为了让齐国退兵,又归还了东海之地一百里,然而宋国依旧在伐越之战中扩张了大片的领土!

    这对于宋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可是许多年都未曾有过的事!而新扩张的领土,宋君其实也是无法去进行管理的,而只能分封给国内的一些弱势小贵族。

    这块大致从后世的盐城一直到达上海的广大领土,被称为九夷之地。这片九夷之地,分布上多达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部族。而九夷之地在以前虽然属于越国,然而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各个部族的族长,直接向越王进贡一点土特产,表示臣服,也就可以了。如果越国真的要对它进行管理,收取税负,那么对不起,这些性格粗蛮的东夷部族们可不是好惹的!

    说得直白一点,这块九夷之地其实就是一块还未被华夏文明之光照耀的野蛮之地!如果历史不发生偏转,它的大规模开发还得等到几十年后的楚国春申君被分封到此地!

    这样的地方,你想去建立中央集权式的统治,直接派遣地方官员进行管理,恐怕不出几年,这样的地方就完全不归宋国管了!

    好在宋国毕竟是历史悠久的大国,对于新扩张的土地如何处理,乃是有着丰富的经验的:这就是分封制!

    说道封建制,后世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制度,它造成了国家的分裂,破坏国家稳定等。诚然这些都是封建制的缺点,但是不可否认,封建制在国家和文明的扩张方面,乃是有着极其强大的优势的!

    周朝能够以区区渭水边的百里弹丸之地,历经两代人的时间就崛起,成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国,靠的就是封建制!

    在文明的初生阶段,许多部族都是处于蒙昧状态,而地方的势力太强大,必须派遣值得信任的人过去直接统治。周朝选择了从血缘出发,将周王的亲戚们按照亲疏程度,逐渐分封到不同的地方。这样,凡是被周的封国所统治的地方,最后都会打下周文化的烙印,而这样的地方经过周礼的熏陶,最后也必然会永久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了。

    而宋国在建国以后,也借鉴了周朝的这种统治,开始不断的征讨四方蛮夷,成为如今方圆五百里的国家。

    而自从晋国崩溃,宋国灭曹以后,宋国的国势日渐颓丧,已然许久没有扩张领土了。一直到如今的子喜夺权即位,对宋国进行了部分改革,使得宋国重新开始强大,并且夺得一片如此广阔的东海之地。

    东海之地,在如今的宋国眼中乃是蛮夷之地,然而他们也还是想让这块土地永久成为宋人的家园的。因此将国内一些小贵族分封到东海之地,这既可以排解这些贵族们对睢阳的怨气,同时也可以让宋国增加一大片真正的领土,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然而或许是宋国国势颓丧太久了,两百余年没有再扩张,如今骤然将新获取的土地分封给贵族们,却是有了不少的麻烦。

    最大的麻烦就是宋人如今的勇武不如这些野蛮的东夷部族!

    虽然此时天下各国无岁不战,各国的尚武精神也都没有丧失。然而宋人毕竟长期处于中立,较少介入天下的战争,随着小贵族们分封到东海之地的宋人长期拿惯了锄头,又怎么能够和那些常年身背弓箭,在东海之地的丘陵上捕杀猎物的东海夷民相比?

    即使这些宋国贵族组成了联合的行动,然而在对抗当地各部落时,也是非常被动的。

    戴言详细的听完了皇甫雍的讲解,算是知道了东海之地的状况了:东海的夷民结为联盟共同对抗他们,如今他们在东海之地的统治已然有着危机了。

    “那么你们为什么不去请求睢阳的帮助呢?”戴言问道。

    皇甫雍一脸冷笑的回答道:“我们并非没有向睢阳请求帮助,不过目前齐国和楚国已经注意到东海之地,并开始将自己的势力逐渐往东海之地渗透了!睢阳如何敢得罪齐国和楚国这样的大国?”

    戴言一听,也是有些无语。不得不说,宋国的高层在这方面确实反应太迟钝,而且也太过胆小了。

    “那么你们需要些什么帮助?”戴言直接问道。

    皇甫雍回答道:“我等听说陶丘如今的铁器非常不错,我等想从睢阳借一批武器来增强手中的实力。”

    这些宋国小贵族分封去东海的时候,光是迁徙自己的族人就几乎将自己手中多年的积蓄花得差不多了,如今他们要买武器,也没有多少积蓄了,所以他们只能从陶丘“借”武器。

    戴言一听到皇甫雍的话,立即开口了:“族兄何必如此客气,若是能够帮助你们稳固在东海的形势,我就算资助你们一批武器又如何?武器我可以给你们,不过因为这些武器并不是我自己制造的,而是由陶丘本地的商人制造的,我也不能强逼着他们将武器交给你们。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族兄能否接受?”

    “子偃有何要求,请尽管直说!”皇甫雍知道关键的条件来了,也不得不细细的竖起耳朵开始打听起来。

    “其实也没什么,商人们都是一些唯利是图之辈,所求的无非也就是钱财而已。但是你们手中没有钱财,却有着丰富的资源啊!东海之地,毗邻东海,若是能够像齐国一样,兴鱼盐之利,获利不知道能有多少!如果你们能够给予商人们在东海之地晒盐的请求,我们大可以联合组成一个商行,你们提供场地,而我和陶丘商人们提供技术和钱财,共同制取食盐!而食盐贸易所获得的钱财则由大家来分成,如此岂不是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戴言兴奋的说道。

    皇甫雍一听到戴言的话,在知道自己不用出任何钱,只是许诺在未来提供土地给陶丘商人们晒盐,就可以得到大量的武器,也不由得大喜。

    戴言随后又继续说道:“其实你们同意这样的方式,对你们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若是陶丘商人们前往东海之地,那么商人们手中的商船或许可以帮助你们对付当地的野蛮部族出力!要知道,如今即使是在济水和大河上,那些水匪已经不是我陶丘商人们的对手了,有那些商人们的船只往来,并且和你们有了利益关系,那么帮你们对付当地部族岂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皇甫雍由衷的赞叹道:“子偃的建议真是太好了,我立即就可以代表东海贵族们同意你的要求!”

    戴言随后又劝说皇甫雍道:“族兄,我还是要劝你们一句,那些东夷地方部族们你们固然要打击,然而你们却也不可不团结其中的人才!对于你们领地上的这些人才,也切不可有所歧视,你们也得如太公治齐一般,给予这些人才真正的重视。如此,东海之地方能成为你们真正的领地啊!”

第二百零七章 实业帝国:盐城() 
淮水上,一艘带有风帆的新式车轮船正在航行。

    “曹公,您别看如今的这条水道如此平静,在半年前,这里可是匪盗横行的!”车船上,陶丘大商人猗蔚面带笑容的对着河面好奇的戴言解说道。

    “哦,看来你们的实力不错嘛!不过区区两个月,你们就将沿岸的东夷盗匪全部扫荡干净了!”戴言看着平静的江面夸赞道。

    如今已是皇甫雍向戴言求助的两个月以后了。自两个月前皇甫雍向戴言说明了东海之地所面临的困境以后,戴言就积极出马,开始帮这些东海贵族解决困境了。

    他先是通过菏泽俱乐部,召集了一批大商人,和他们说起了东海之地的困境,也告诉了他们若是帮助东海之地渡过此次难关,就可以有机会在东海晒盐时,所有被召集来的商人全部心动了!

    盐业的利润有多大,在场的人没有不清楚的!因为在场的商人里就有着一个大盐商:猗蔚!大家几乎不需要去询问,只看猗蔚这几乎堪比陶丘君的家底,就能知道盐业有多么挣钱了!

    因此几乎就不需要戴言多说什么,这些商人一听说了东海贵族的条件,大家立即出钱从陶丘采购了大量的武器,通过戴言交给了东海的贵族。

    而东海贵族在得到了这些装备精良的武器以后,宋人在实战上稍微弱势的局面立即就得到了改观,这些贵族在东海之地的地位也立即变得稳如泰山了。

    有了这些事还不算。当宋国贵族在东海之地站住脚以后,陶丘的商人们根据上一次集资购买武器的比例,又重新筹集了一笔巨资,开始前往东海之地的中心,淮河的出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