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所谓”名士“,秦王即位以来已经见得多了,在他严重,大多”名士“都是配不上这个称号的。他本想拒绝,然而一想到秦国如今的危机,他竟鬼使神差的同意了接见。

    被引荐进来的名士,自然是魏人张仪了。

    “先生来我秦国,想从我秦国得到什么呢?”待坐定以后,秦王就不客气的对着这位魏国寒士问道。

    张仪听到秦王如此不客气的话语,却是丝毫不在意的回答道:“张仪,势利之徒也。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丰盈皆为名来,而张仪则是为名利而来。我自然是希望能在秦国名利双收!”

    秦王听到如此自大的话语,之前阴郁的心情也不由一缓,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随后问道:“先生自称势利之徒,又如此夸口可在我秦国收获名利。那么寡人也势利的问一句:你又能为我秦国带来什么呢?”

    听到这一问题,张仪淡淡的说道:“我来秦国,可以帮秦国服诸侯,霸天下!”

    “先生能否说得更明白一些?”秦王也是淡淡的问道。服诸侯,霸天下这样的远大的目标,说到了他的心里。然而他却不是那么好欺骗的小白兔,这么容易就能为他人所忽悠的。

    于是张仪对秦王说道:“我曾听人说,不知道事情的原由就开口发言那是不明智;明白事理、可以为事情的解决出谋划策却不开口,那是不忠贞。’作为一个臣子,对君王不忠诚就该死;说话不审慎也该死!尽管如此,但我仍然愿意把我的所有见闻都说出来给大王听,请大王来裁决定罪!

    天下有三种亡国的情况,而天下终会有人来收拾残局,可能说的就是今天的世道!我听人说:‘以治理混乱之国去攻打治理有序之国必遭败亡,以邪恶之国去攻打正义之国必遭败亡,以背逆天道之国去攻打顺应天道之国必遭败亡。’如今天下诸侯国储藏财货的仓库很不充实,屯积米粮的仓库也很空虚,他们征召所有人民,发动千百万计的军队,虽然是白刃在前,利斧在后,军士仍然都退却逃跑,不能和敌人拼死一战。其实并不是他们的人民不肯死战,而是由于统治者拿不出好办法进行教育。说奖赏而不给予,说处罚却不执行,所以人民才不肯为国死战。

    现在秦国号令鲜明,赏罚分明,有功无功都按照实际情形进行奖惩。每个人离开父母怀抱之初,从来就没有见过敌人,所以一听说作战就跺脚、露胸,决心死战,迎着敌人的刀枪,勇往直前,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几乎全都决心要为国家死在战场上!大王知道:一个人决心要去战死,和决心要逃生是不同的,但秦国人仍然愿意去战死,而这就是由于重视奋战至死之精神的缘故。一旦有了这样的精神,一人可以战胜十人,十人可以战胜百人,百人可以战胜千人,千人可以战胜万人,万人可以战胜全天下!如今秦国的地势,截长补短方圆有上千里,强大的军队有几十万。而秦国的号令和赏罚,险峻有利的地形,天下诸侯都望尘莫及。用这种优越条件和天下诸侯争雄,全天下也不够秦国吞并的。由此可以知道,只要秦国作战绝对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所向无敌,完全可以开拓土地几千里,那将是很伟大的功业!

    然而如今,如今的秦国却是军队疲惫,人民穷困,积蓄用绝,田园荒废,仓库空虚,四邻诸侯不肯臣服,霸业不能树立,出现这种令人惊讶的情况并没有其他原因,主要是秦国谋臣不能尽忠的缘故。

    我愿意用事实来加以说明。自从魏齐相王,天下各国混战,这就给秦国带来了一个很大的机会。秦国趁此机会战强魏,吞河西之地,逐离、蔺之民,由此据有肴函天险,成为当世西方之强国!秦国之地势,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南有武关,四关锁钥,关中沃野千里,天下各国没有谁能比秦国占据更有利的地势了!

    从前周朝据有秦国的地势,崛起于渭水,历经两代,发兵东出就取代商朝而据有天下!如今大王已经有了周初的战略态势,如果能够亲近魏国,交好楚国,发兵三川,攻取新城、宜阳,兵临二周之郊,拥有天下的版籍,挟天子而令诸侯,诸侯没有不听从的!如果大王能够这样用兵,这将是称霸天下的基业啊!然而大王却错误的发兵西讨戎狄,东伐强齐,这样的军事行动对秦国有何好处呢?如今秦国肆意挑衅东方强国,不仅没有为秦国带来好处,而且还使得秦国大军丧师于外,为诸侯所轻,这难道不是谋臣不肯尽忠的原因吗?”

    听到张仪的话,秦王就如同一个沉睡多时的人被突然打醒了一样!他走到张仪的面前,对他恭敬的说道:“先生所言不错,我秦国本来有称霸天下的基础,却被寡人搞成了这个样子,这既有谋臣不肯尽忠的原因,同时也是寡人的罪过。如果先生现在为我秦国谋划,先生将会如何做?”

    张仪回答道:“如今秦国虽有桑丘之败,然而国力却并未有太大的损耗。秦国想要真正建立起霸业,莫过于采用连横之策!”

    “何为连横之策?”秦王好奇问道。

    “连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尔!”张仪悠然回答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连横() 
“方今天下之大势,秦居西,楚居南,齐居东,赵、燕居北,而魏、韩居中。而如今之形势,与秦接壤者,赵、魏、韩与楚也。赵、魏、韩、楚四国之间,互相攻伐,矛盾重重,而秦国占据武关、崤函之天险,完全可以坐观其成败,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而秦国拥有了这样的主动权,完全可以与四国之间任意一国结盟,随后再攻取他国。四国之间,无论是哪一国与秦国结盟,都是横向之联盟,故臣称之为连横!只要秦国强大,有了弱国侍奉秦国以为内应,秦国向东攻伐将不费吹灰之力!”张仪又详细的为秦王解说道。

    “连横之策,却是我秦国称霸之妙策!先生大才,寡人佩服。”听完张仪的连横之策以后,秦王却是由衷的佩服。

    连横之策,在后人看起来不值一提。然而能够提出这样出色战略的张仪,是有着高屋建瓴之眼光的,他无疑是此时天下首屈一指的外交人才!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必须要能够适应这个国家的情况,才能真正的实行。毫无疑问,连横就是真正适应秦国的外交政策!

    连横策略的核心,是将秦国置于“强者”的地位上的,以他国作为弱者来侍奉秦国,这本身就是对秦国有利的。

    秦国想要向东扩张,就必然会受到东方各国的联合抵制。而秦国与接壤各国的横向联盟,无论是与哪一国结盟其实都是对秦国有利的!而在连横的过程中,秦国还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盟不断的攻取他国,于是秦国的强者地位将会越加巩固,他国的弱者地位也将不可更改!

    这样的策略完全可以作为秦国长期的国策,来长久的实行!

    在得到了“连横”之策以后,秦王又突然想到了秦国如今所面临的困境,随后问张仪道:“张子,如今我秦国新败于齐,而魏军又向我国索要河西之地,张子以为我国该如何处理?”

    “魏国如今的做法,不过是火中取栗罢了。以在下之见,如今我国面对魏国的要挟,绝对不能退让!河西之地乃是秦国将士一寸一寸打下来的,魏国以为其扣押我国士兵就能够使我国就范,这是太小看秦国了。大王大可不用理会魏国之要挟,派驻重兵陈兵秦魏之边境,魏国必然不敢轻举妄动!”张仪说道。

    公子疾忧心忡忡的说道:“依照先生之做法,我国为魏国扣押的将士不就再也回不来了?”

    张仪回答道:“庶长不必忧心!如今的魏国已经不是以前的魏国了,如果我国真的退缩了,魏国反倒以为真的拿住了我国的弱点,必然会狮子大开口。而若是我国保持强硬,魏国忧心之下却必然不敢轻举妄动!然而想要将公子华将军以及战败的将士接回秦国,我国必然还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张子觉得我国该付出什么代价,魏国才肯放人?”秦王问道。

    “天下列国相争,凭的是实力!河西之战以后,魏国实力大衰,又怎么能够再要挟我国?当然大王若想将我秦国将士接回国内,给魏国一些好处也是必要的。以在下之见,魏国旧都安邑,为魏氏起源之地,对魏国十分重要,而对我国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用在此处却是恰好合适。”张仪淡淡的回答道。

    听到这样的回答,秦王直接对张仪说道:“先生作为势利之徒,欲在我秦国获得名利,寡人断不会令先生失望!寡人欲拜先生为我国客卿,出使魏国,为我国讨回我国滞留在魏国的将士,先生以为如何?”

    张仪拜谢道:“臣多谢大王!”

    第二日,秦国朝会上,秦王拜张仪为客卿,命其出使魏国。与此同时,秦王派公子疾,从蓝田大营调兵五万,前往函谷关,陈兵秦魏边境。

    对于如此重要的事物,大良造公孙衍却压根没有任何的发言权!秦国高层都为之震撼不已。

    张仪抵达魏国以后,直上魏国朝堂,当他刚一开口“秦使张仪拜见魏王”,话还未说完,就被魏王给拦住了。

    魏王直接问道:“张仪,听你的口音乃是魏音,你可是魏人?”

    这样的问题,张仪自然不会否认,他老实的回答道:“张仪却为魏人。”

    得到了准确的回答,魏王毫不犹豫的命令侍卫道:“给我拖下去,将张仪廷杖二十!”

    张仪对此极为不解,趁侍卫还没过来时就紧急问道:“张仪自问从来没有得罪过大王,大王为何要如此对待张仪?如今张仪作为秦国使者,出使魏国,难道大王不怕惹起两国纠纷吗?”

    魏王一听到这话,越发勃然大怒的说道:“你是魏人,我是魏王,寡人为何打你不得?寡人平生最恨魏奸,打你是想告诉你,与他国谋我魏国的下场!就你这魏奸还敢多嘴!侍卫,给他再加十杖!”

    见到如此景象,惠施赶紧出来打圆场,对魏王劝道:“大王,张仪如今毕竟是秦国使臣,如此公然侮辱他国使者,于我国不利啊!”

    魏王不在意的说道:“惠相不必担心,寡人自有分寸!”

    待三十杖打完以后,侍卫将张仪带进来,魏王此时对张仪说道:“张仪,刚才打你,那是寡人教训自己的臣民张仪。而现在,才是寡人正式召见秦使张仪!说吧,秦王派你来,是想给寡人什么好处,来赎回秦国战败的士卒啊?”

    张仪此时还在忍受着刚刚廷杖的痛苦,一听魏王此话,忍着疼痛对魏王说道:“魏王给张仪的厚礼,张仪记住了,张仪日后必当回报!魏国与秦国贵为姻亲之国,秦国出兵伐齐,魏国也承诺给予帮助,然而如今却如此出尔反尔。魏国连姻亲之国都如此对待,魏国之无信,天下皆知!我王派我来,并不是想给魏国任何好处,而是命我告诉魏王:我秦军归国士卒,若是有一人受到魏国伤害,秦国必定倾全国之兵以攻魏,不破大梁,决不罢休!话已带到,告辞!”

    张仪说完,转身就走,丝毫不给魏王以及魏国群臣反应的机会!

    这样的场面令得魏王大为尴尬,他当然不是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