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召虎-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功德于民,加地进律吗?”左慈撇撇胡子:“朝廷那些事贫道不管,若不是因为平息干戈,贫道岂会由得那小子随意驱使?”

    伏寿笑而不语,她不会说自己认为师父对装神弄鬼也是乐在其中。

    左慈似乎猜出了伏寿的心思,本要说什么,又想到了这个弟子的命运,叹了口气:“徒儿,此去西域,不知何年方能回归,汝若无意,为师送汝回去。”

    伏寿神情有些惘然,走了好一截才怅然轻叹了一声:“这不是最好的选择麽?”

    左慈看到这个弟子惆怅不乐的样子,又想到了自己的女儿,哼了一声:“那小子可真不是个好东西,贫道当初找上他,结果赔上了女儿,还搭上一个弟子,该不是看错了星象吧?”

    “师父。”伏寿蹙眉:“又不是大哥的错,再说他对苏姊姊可好了,我与他也不是那回事……”

    “好的我这个父亲在女儿心里都不如那小子地位高。”左慈一副吃味的模样,哪还有什么仙风道骨的姿态,不过看到弟子不乐,他终是道:“放心吧,只要凉州平定了,那小子就会来西域走一遭,他要重建丝绸之路。”

    “嗯。”伏寿似是随口应了一句,心情却陡然轻快起来。

    左慈又嘿然道:“在西域可没中原那么多规矩,也没有人知道汝的来历,到时让那小子给汝抢个国家做女王,再和他生个娃娃,让我汉家血脉在西域落地开花,倒也不错。”

    “师父!”伏寿听左慈口无遮拦,俏脸一下子飞红,疾拍了两下马跑到了前面。

    左慈在后面哈哈大笑。

    ……

    凉州谣在凉州传开后,加上左慈等人在其中推波助澜,三日后,韩遂暗中抵达萧关附近密会故识樊稠,从樊稠那里得到消息,大将军出事后,关中军心不稳,张郃与徐荣确实不和,已有剑拔弩张之势。

    五日后,韩遂派使者暗中入关去见张郃。

    而这一切都被马腾的人“恰好”发现了。

    与此同时,马腾也派使者去见徐荣,也被韩遂“恰好”发现了。

    至此,韩遂与马腾对对方暗中勾结关中之事已经确信无疑,二人都要“将计就计”。

    七日后,韩遂以大将军张辽战死、关中群龙无首为由,邀马腾、宋建合兵攻打关中,窥伺中原。

    宋建依旧没有理会,马腾应邀,半个月后,二人合兵十万,抵达萧关。

    二人各怀心思,约定一起夜袭,又各自暗中与关内联络。

    当夜三更,两支兵马抵达萧关门下,韩遂让马腾先去攻关,马腾也没拒绝,到了萧关门下,发现关门果然大开,入了关门也没有伏兵,他以为是徐荣暗中策应他,心中大喜,径自入关。

    而韩遂看到马腾如此轻易入关,更笃定他与徐荣勾结谋算自己之事,也急忙带兵冲入关内,要与张郃联合除去马腾与徐荣。

    入关之后,二人发现关内根本没有守兵,心中惊疑不定,又走了两里,遥遥看到远处有火光,更听到鼓声和喊杀声,似乎是两支兵马在厮杀。

    黑夜之中,看不清太多,马腾与韩遂只道张郃与徐荣已经开杀,此时早已按耐不住,也突然向对方发起攻击。

    马腾与韩遂本就有仇恨,他们的部曲之间更是矛盾重重,黑暗之中,在有心人的鼓动下,十余万人的混战在萧关之内迅速展开。

    黑夜之中他们没有注意到,萧关之门在他们背后悄然封死了。

    黑夜混战中难辨敌我,也不知造成了多少自相残杀,韩遂与马腾发现夜战不利,却怎么也喝止不了,此时形势混乱,就算是韩遂与马腾想要制止也无能为力了。

    大战一直持续到黎明,双方精疲力尽之时,四面八方突然出现无数兵马,向他们发起猛攻。

    为了一举击溃马腾、韩遂主力,除了徐荣、张郃和樊稠驻守关中的五万兵马外,张辽派出了高顺、许褚、典韦三支精锐部队,合计八万兵马,对凉州兵发起了歼灭之战!

    徐荣、张郃、樊稠、高顺、许褚、典韦,无论哪一支兵马都是虎狼之师,历经数年训练与磨砺,就是最弱的樊稠也不比马腾韩遂的精兵差,何况马腾、韩遂厮杀了半夜,早已是疲战之师,更是混乱不堪,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哪能抵抗六路兵马的围攻。

    此时马腾与韩遂哪还不知道中了计,但已是回天乏力。

    马腾之子马超自恃勇猛,带着一支骑兵猛冲,却选错了对手,悲剧的去冲击高顺的陷阵营。

    高顺的陷阵营是最强悍的移动堡垒,在长枪重甲兵和弓箭手的配合下,马超的骑兵被杀得大败。兵种相克,装备又差距太大,纵然马超骁勇无双,在凉州威名赫赫,却也无济于事。

    马超的悲剧不止于此,急忙退走的他又遭遇了气势汹汹的典韦,杀成一团,难以脱身。

    韩遂手下同样有猛将阎艳,勇猛不下于马超,却不知道他们早已在张辽和荀攸的计算中,迎接阎艳的是猛将许褚。

    此时天色早已大亮,眼见马超和阎艳这两个在凉州军中威名赫赫的猛将也被杀得无力反攻,对凉州军的士气打击是致命的,在徐荣和樊稠部曲“投降不杀”的呼喊下,大片大片的凉州人开始投降。

    马腾、韩遂见势不对,想要冲出萧关,退回凉州,却哪还有机会?

    张辽和荀攸费尽心思将他们调出凉州,就是为了避免他们利用凉州地利人和之势,又哪会放他们归去。

    大战持续了一个多时辰,马腾最先承受不住,挂旗投降,他本就有归降朝廷之意,此时走投无路,做出这个选择既是无可奈何,也是顺水推舟了。

    韩遂看到马腾投降,便也要投降,但他的中军被徐荣的骑兵突破,徐荣没有理会他的投降,直接乱箭将他射杀。

    雄霸凉州十余年的韩遂至此身死。

    这也是张辽和荀攸的意思,马腾此人还好,野心不算大,投降了不会有反复,但韩遂不同,此人反复无常,又多次弑主公杀同僚,加上在凉州颇有威望,留下也是个祸患。

    随着马腾的投降和韩遂的战死,凉州人彻底失去了抵抗之心,数万人全部伏地投降,汉末最大的祸乱之一至此而平。

    此时的张辽已经在长安坐镇,随后他在荀攸的建议下,命令高顺、许褚收编降卒,徐荣、樊稠、张郃、典韦马不停蹄杀出萧关,兵分四路,平定凉州。

    得知马腾、韩遂败亡,凉州震动,有几股豪强和羌族兵马意图反抗,皆被雷霆扫平,全部斩杀,余下诸郡再不敢反抗。

    一个月后,除却陇西郡,凉州诸郡皆平,徐荣的骑兵更是远征张掖、酒泉。

    两个月后,寒冬之际,陇西宋建在霹雳车和床弩的猛攻下开城投降。

    至此,混乱了十数年的凉州全境纳入张辽的版图,随后张辽与荀彧等人商讨,分派官吏前往凉州任职,迅速安定地方,恢复民生。

    军事上,张辽令高顺重归并州,张郃驻守凉州,许褚坐镇关中,徐荣、樊稠、典韦远征西域,要一举打开断了几十年的丝绸之路。

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护府() 
    西域,巍峨的昆仑山脉北麓,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南,落日的斜晖洒照在美丽的胡杨木上。

    张辽骑着象龙,伫立在尼雅河畔,遥望蜿蜒的尼雅河消失在沙漠之中。

    尼雅河是精绝国的母亲河,发源自巍峨的昆仑山脉会塔格冰川,自南向北流淌,上游猛浪若奔,然而不是注入大海,而是历经四百里高温暴晒,变得平静清浅,犹如一条美丽的丝带曲曲折折的落在黄沙之上,时隐时现,渐渐无力,再也冲不过去那些矮矮沙丘,最终消失在茫茫沙海之中。

    没有长河落日圆的壮观,却自有一种绮丽。

    尼雅河两岸金黄色、深绿色的胡杨,成为当地人判断河流的路标,绿色的胡杨表示那里的地势稍低,水更充足,黄叶胡杨是地高水少。

    如今已经是建安四年,两年前一举拿下凉州后,张辽没有对中原用兵,而是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营关凉,打通河西走廊和重建丝绸之路上。

    两汉虽然开通丝绸之路,但这条路并不稳当,尤其是后汉以来,百年羌乱,成为最大的祸患。

    张辽击溃马腾韩遂,拿下宋建之后,凉州的汉人豪强势力已经不足为惧,但还有各处羌氐部落,遍布凉州各处,加上益州、并州等地,足有上百万。

    东汉用了百年也没有平定,主要是因为东汉的重心在关东,对于是否丢弃凉州还多有争执,自然不会尽力平定,而且兵力本来就弱,黄巾之乱前朝廷兵力极少,黄巾之乱后朝廷两大主力皇甫嵩加董卓也不过五六万,还不能全部投到凉州。

    如今张辽不同,他的重心就在西北,将精锐步骑投入凉州,四面横扫,将羌氐势力切割的七零八落、

    羌氐虽然好战,但也不是一味劫掠,只是当初东汉对边政策不佳,导致连年祸乱,而且自段熲几次破羌之战后,羌族元气大伤,其后作乱的都是马腾、韩遂、宋建、边允这一类汉人豪强,羌氐已经变为附从。

    张辽施以雷霆之威后,羌族再也没有抵抗之力,但张辽也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剿抚同施,恩威并济,他将并北的很多官吏包括曾经的别驾张既等能臣调入凉州。

    并北的官吏当初曾安定归降的匈奴,颇有经验,如今进入关凉,正当其用。

    加上投降的马腾劝抚,凉州在最短的时间里安定了下来。

    随后张辽以徐荣、樊稠为前锋,典韦为护翼,亲自走了一趟河西走廊,重建西域都护府。

    丝绸之路夹在天山与昆仑山之间,又绕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分为南北两道,沿途分布西域数十国。

    西域都护府将整个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囊括在内,将丝路南北两道皆控制在辖内。

    三百多年前,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汉武帝在西域建立西域都护府,相当于大汉的一个郡,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四十八个西域国家,各国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以示是大汉的官员。

    但因为地域偏远,又有强大的匈奴势力在北,西域诸国一直在大汉和匈奴两大强国之间摇摆,时附时叛,几百年来丝绸之路并不稳定。

    事实上在前汉晚期,大汉就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王莽时,匈奴南下乘机略取西域,焉耆先叛,王莽令击焉耆,汉军兵分两路,一路以王骏为西域大使、五威左率都尉,与西域都护李崇率兵自南道,经鄯善至尉犁,会莎车、龟兹、尉犁等西域诸国兵共七千余人,趋北击焉耆;另一路是佐帅何封、戊己校尉郭钦所率五千兵,自北道,经车师趋西南击焉耆。

    焉耆诈降,王骏将兵分数部入焉耆,姑墨、尉犁、危须国兵倒戈,共击王骏,全军皆没,李崇退保龟兹,被同样反叛的龟兹所杀。何封、郭钦部军后至,时焉耆兵还未完全撤走,郭钦率兵击杀其老弱后,还兵退守车师。焉耆与匈奴联兵攻车师,何封与郭钦孤军奋战,终因粮尽不能坚守,遂撤回玉门关塞内。

    匈奴完全掌控了被盗诸国,虽然南道之中还有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莎车国率领南道诸国与匈奴对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