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召虎-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仄降刃〗凶渲小

    张辽兼领靖远武堂祭酒,也就是武堂校长,今日的第一节课由他来讲。

    下首众人,无论谋臣还是猛将,都颇是肃然,他们或智谋多端,或战功赫赫,但对于张辽这个主公却无不尊敬,不只是因为张辽的地位,更是因为张辽本身就是一位战略战术大家,从一个小小的军侯到今日的征北将军,都是一步步打出来的,击关东,平白波,定黑山,败李郭,破匈奴,从五百士兵到今日的近十万兵马,不过是两三年,他们怎能不佩服。

    张辽环顾众僚属和学子,道:“战国时齐国立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乃有太学,此皆教习学术经典,而今我在并州立武堂,是自古以来第一所军事学堂,主培养军中将领,行精兵强将之道。”

    他顿了顿,又道:“前汉时,孝武皇帝强军事,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国威远扬,乃有今日汉之疆土,然百姓多有疾苦。后汉以来,光武皇帝精简兵事,大兴儒学、推崇气节,风化一时无二,然西北常有边乱难平。”

    众人默然,张辽对于两位皇帝的评价,虽然未必大敬,但可谓公允,他们细想确实也是如此。

    “而今我治理河东、并州之地,”张辽神采飞扬,声音铿锵:“南有河东书院,北有靖远武堂,一文一武,此强国安民之道,不可偏废,唯诸位谨记。”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计() 
张辽目光扫过众人,道:“武堂建立之初,定名之时,众人多有建议,有并州武堂,我以为局限于地域难以彰显建立武堂之要;有文远武堂,与我名字相合,又寓文武并重之意,乃为将之道,可谓佳矣。然而最后我与诸君商定,取名靖远武堂,何也?”

    他看向众人,尤其是中间那一帮神情振奋的小将,声音沉定有力:“文远,为将之道,靖远,为将之本也。道,不如本!武堂定名靖远,就是激励众将,要时时勿忘为将之本,要以抵御侵略、平定天下为己任,要以安定社稷、守护百姓为己任!”

    “我等谨记主公教诲!”高顺、典韦、赵云等将领齐齐起身抱拳,众学子也纷纷激动起身:“谨记主公教诲。”

    张辽压了压手势,让他们坐下,看向众学子,问道:“武堂育将,不知谁能作答,何为将?”

    典韦之子典满起身大声道:“驰战沙场,杀敌立功,不苟生惧死,马革裹尸,报效主公社稷。”

    “说得很好。”张辽鼓励的点了点头,却有摇摇头,道:“此为兵,为勇士,为先登,却不足为将。”

    典韦狠狠的瞪了儿子一眼,典满忙缩头坐下,众人不由莞尔。

    徐庶起身道:“兼文武,有勇力,通谋略,识天文,知地利,爱士卒,统万军,晓战机,能致胜,方为良将。”

    张辽点头赞道:“元直所说为将之道,可谓尽矣,为将不易,诸位当时时自省,勿要骄满。”

    “喏!”高顺等将领抱拳。

    张辽又道:“元直所说,乃良将,然则何为大将?”

    众人沉思片刻,纷纷看向张辽。

    张辽的讲课方式是互动,能发人思考,比之儒家一贯以来照本宣科的讲解要深入的多,令荀彧等人也颇受这种讲课方式的启发。

    看到众人询问的目光,张辽缓缓道:“大将者,能统观全局,能深谋远虑,能为主上计长远,能令士兵效死,能将出军魂!”

    “何谓军魂?”关平起身发问。

    张辽道:“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有军魂,每战将士高呼‘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能以三千而令鲜卑乌桓闻风丧胆,是军魂之力。典中郎的猛虎营有军魂,每战犹如猛虎下山,有虎之威,虎之猛,虎之傲,凶悍无可当,虽死不后退;高中郎的陷阵营有军魂,冲锋陷阵,刀山火海,有进无退;张中郎的大戟营有军魂,灵巧机动,可战可退;赵中郎的骁骑营有军魂,纵横沙场,勇不可当。”

    众小将不由纷纷看向典韦、高顺等将领,露出尊敬之色。荀彧、郭嘉等谋臣也连连点头,认同张辽所说的军魂。

    张辽在黑板上写了“军魂”二字,又写了“本心”二字,缓缓道:“除却军魂,大将还能坚守本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众人望着“本心”二字,各有思索。

    张辽看向右侧高顺、典韦、赵云、张郃等将领,肃然道:“本心,即责任,为将者,要追求功勋与荣耀,但归根结底,时时勿忘根本,勿负初心,以守护社稷为己任。我送诸将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为将者的功勋,是百战沙场、牺牲士兵的性命换来的,是无数家庭的破裂换来的,代价沉重,弥足珍贵,是勿居功自傲,勿意气用事,时时记责任,一个疏忽,就会牺牲无数的性命,所以不可不慎,不可不省。”

    一将功成万骨枯!

    高顺等将领被张辽这句话震动了,典满、关平、郭淮等小将看着张辽,满是崇敬,他们用笔在纸上飞速的记着张辽说的话。

    张辽又看向左侧荀彧等谋臣:“出谋划策、治理地方亦如此,当时时自省,人难免有私心私利,但有私心更要有公心,怀私利却要顾念大局,一个计策的疏漏或失败,就会造成不知多少伤亡,一个政令的疏漏,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唯诸位谨记。”

    “喏!”荀彧、郭嘉等谋臣肃然抱拳,尤其是审配和沮授,神情更是肃然,兼有沉思。

    张辽点了点头,又看向众小将,肃然道:“十年磨一剑,锋刃方能出,武堂培育将领不可能一步登天,一切要从基层做起,尔等要一步步磨砺自己,不要好高骛远,武堂也不会拔苗助长。大将终究不过几个,更多的还是基层小将,各在其位,各司其职,统全局靠大将,掌局部靠小将,大将如头脑,小将如手足,缺一不可。”

    众小将连连点头。

    张辽露出笑容,鼓励道:“要守护社稷安定,需要一代代的努力,不能断层,如今军中靠七大中郎将,靠四大军师,靠我这个主公,但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靠的就是你们,你们正当年轻,便如清晨初起之日,朝气蓬勃,当勇敢向前,不惧艰难,百折不挠,奋发有为。”

    张辽说罢,在黑板上又写了两句话,一句是唱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是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众小将深受震动,齐齐起身朝张辽作礼。

    荀彧等人也连连点头,他们不得不承认,张辽讲课也是一绝,比大多数博学的儒士都要讲得好。

    “将之道,将之本,便是如此。”张辽这才露出笑容,道:“接下来我便讲一些兵法策略,孙子兵法乃兵法谋略之首,我师父贾尚书精通此道,几位军师也深明其道,日后便由他们为诸位讲解,我便不献丑了,只为诸位讲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别说众小将,就是荀彧、郭嘉等谋臣脸上也露出疑惑之色,他们都没有听过三十六计的说法。

    事实上,三十六计虽然是对历代兵法计策和军事谋略的总结提炼,但真正出书很晚,至少到了明末,此时还没有三十六计的说法,只是张辽提前将它们搬了出来。

    “三十六计,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类,今日我先讲胜战计,胜战计乃我方占据优势时所用计策,第一计为瞒天过海。”

    张辽在黑板上写下了瞒天过海四个字,讲解道:“瞒天过海乃伪装惑敌之计,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 


第四百五十七章 贵人庭会() 
3?t??v??}*?By?5???V3???????Q?F?????》?L0?C?3O/???圆顶牙帐之中,一个声音大吼:“休屠各不服王庭调遣,但他们还是我族子民,这并州牧残杀我族人,是藐视我族!你们还犹豫什么?当尽起十万大军,杀他个片甲不留!”r

    说话的正是南庭左大都尉栾提褚由,左大都尉虽然在栾提氏中地位最低,但也曾有左大都尉继位单于的先例。如今的褚由的部落势力颇大,与休屠各也有联姻,所以很是气粗,对并州牧张辽很是不满。r

    “还是小心行事。”右贤王乌利出言反对道:“并州牧有六万兵马,一日之间便打败休屠各主力与我部醯落六万精兵,岂能小觑!”r

    “还请王庭兴兵为我部报仇!我部精兵战死,那并州牧必然损失惨重,正是报仇的良机!”一个黑脸卷髯大汉悲愤的高叫着。r

    他是南匈奴右部醯落留守的一个万骑长,醯落一向与休屠各亲近,此番联合起兵,部落中兵马几乎全部被俘虏,如今只余下老弱病残,失去了兵马,他们在族中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很可能不久之后就会被其他部落吞并。r

    左日逐呼衍尤浮提点头赞同道:“不错,并州牧败我族六万精兵,岂能全无损伤,而今正是其势弱可图之时。”r

    右贤王乌利摇头道:“本王去见过并州牧,他的兵马很厉害,手下将领也很厉害,还有飞石车,我族要攻打,必然是两败俱伤。”r

    年迈的右日逐呼衍突灼咳了两声,道:“难道我族便任由那并州牧编户入坊不成?到时候我族部落离散,王庭便如虚设,诸位也将失去部落、战马、牛羊,咳咳……到时我族要亡,我族要亡啊!”r

    牙帐中一众匈奴贵族听了呼衍突灼的话,无不色变,右大当户乌洛兰呼产儿大声道:“我们绝不接受并州牧的编户政令!”r

    “不错!我们绝不接受!”众贵族神情狰狞,齐声大吼,他们绝不会放弃权势。r

    “杀死并州牧!”随着右大将一声大吼,众贵族慷慨激愤,齐声大吼:“杀死并州牧!发兵!发兵!”r

    右贤王看到连自己右部之中也是群情激奋,左部更是难以控制,无奈的道:“这并州牧绝非等闲,只恐我大军过去一败涂地。不如派人去见汉人天子,求罢并州牧。”r

    左大将不悦的道:“右贤王未免太抬举那并州牧了,我等部落联合起来,足有大军十万,皆是精锐骑兵,何惧那并州牧!汉人天子又如何,与那并州牧都是一伙的,想当初他们的使匈奴中郎将不知杀了我族多少单于,哼!”r

    一直冷眼旁观的左部辅相日逐呼衍烈土突然开口道:“眼下老王病重,我族无主,何不请于扶罗回来做单于,带着我族抵抗斩杀并州牧!”r

    “不可!”右日逐呼衍突灼立时反驳道:“于扶罗甘为汉人做奴,不可立为单于!”r

    右部诸多贵族纷纷跟着反对,当初正是他们右部联合休屠各部杀了于扶罗的父亲羌渠单于,如今自然不肯接回于扶罗了。r

    右大当户乌洛兰呼产儿厉声道:“我等可联合鲜卑,里应外合,劫掠并州,杀了并州牧,杀死所有汉人,抢了他们的女人,把并州变成我们的。”r

    “不成!”有人反驳:“鲜卑吞我族部落无数,更是大仇。”r

    右渐将王开口道:“可联结羌人,北地先零种、上郡沈氐种、西河虔人种,都曾臣服我族,并州牧推行编户入坊恶令,同样与羌人不利,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完全可以联合。”r

    他此计一出,立时有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