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召虎-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阿若有所悟。

    “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重典法。”张辽沉吟了下,又道:“五部督邮作为督察之吏,是郡府的五柄出鞘利剑,必须要凌厉,且要从郡府的层面来看待和处置事务,正如眼下我们刚在河东打开局面,各项政令初步下达,就必须要用重手段震慑地方!所以,这宋方要重处,树立督邮巡查诸县的权威,使政令迅速畅通。”

    史阿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

    初平元年十二月,关东诸侯兵马彻底退出雒阳,袁绍退到了河内,曹操依附其麾下,王匡、於夫罗、张杨、毌丘毅也到了河内,河内一时间兵强马壮,有近三万兵马。

    其余诸侯如袁术、韩馥、张邈、刘岱、袁遗等人则各自回了本郡。

    关东诸侯兵马退去后,董卓命中郎将董越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辅和张辽屯兵河东,又命李傕、郭汜、张济、贾诩、樊稠等校尉驻扎在新安和谷县一带,由牛辅统领,随时准备作战和扫荡,又任命朱儁为河萳尹,守在雒阳毕圭苑一带。

    董卓自己则带着中郎将吕布、徐荣以及皇甫嵩、盖勋等大臣回了长安。

    回到长安后,董卓为了聚敛钱财,将原本通行的五铢钱大量回炉,又将雒阳百姓当初无法搬走的铜人、铜钟和铜马打碎,重新铸成小钱。

    粗制滥造的小钱就是个破圆铜片,不仅分量比五铢钱轻,而且没有纹章,小钱边缘也没有轮廓,不耐磨损,唯一的一个特点就是数量增加数十倍了。

    河东太守、中郎将张辽听闻后,向董卓上书,提到了通货膨胀之论,董卓虽不以为然,但却在李儒的建议下,稍稍放缓了小钱铸造。

    除此之外,董卓大肆发动关中民夫二十万,加紧了建造郿坞,又大肆搜刮金钱珠玉和粮草,以充实郿坞,令关中怨声载道。

    ……

    天下四处大乱之时,张辽却在河东郡潜心发展。

    在扫清豪强、度田编户、彻底掌控了河东郡之后,张辽迅速走出了第二步,强军、屯田、发明,军事、农业和技术齐头并进。

    军事是张辽立足乱世的根本,而他的精兵战略更是少不了操练,为此他制定了详细的士兵操练条律。

    条律规定,士兵每日黎明卯时和黄昏酉时进行奔跑越野,锻炼体力和奔袭能力。每日上午辰时和下午申时进行阵战操练和骑射,练习旗鼓号令和兵种配合,包括攻城和野战,尤其是旗鼓号令,全军统一,以避免将领阵亡或轮换将领后的指挥混乱。巳时、午时和入夜后练习急行军就餐、学军规、诵军纪和休息。午后未时,则到附近县乡帮助百姓和老弱孤寡挑水、打扫,拉近军民关系。

    除了操练外,士兵每个月有三天休息和探亲假,实行轮休,战时取消。

    为了鼓励青壮踊跃参军,激励将士奋勇杀敌,张辽减轻了军户的赋税,凡七口以下人家,有一人入伍者赋税减半,两人入伍者赋税全免,富户豪强和大口之家则不在此例。

    张辽又将在小平津时设立的忠烈祠推广开来,凡是殉国阵亡的有功将士,他们的名字都会刻写入忠烈祠中,接受祭祀。

    同时,张辽在郡下各县设立专属住宅,专门安置殉国将士的遗孀孤寡。

    这一举措,直接为他收拢了军心,将士们无不对他誓死拥戴,少了后顾之忧,作战更是勇猛,从几次零星的战斗中就能明显反映出来。

    不过,在提高军户待遇的同时,张辽也提高了参军入伍的准入资格,凡是新兵入伍经历三个月操练不合格、而又无一技之长者,便遣送原籍继续种田,或作为郡府、县府、乡亭的巡捕和护卫。

    与此同时,张辽严申“三要九禁”军令,尤其是违反了九禁的,斩杀不饶,与临阵逃脱者同,并取消其家眷享有的军户待遇。这个处罚可谓极为严厉了,那些士兵无不肃然,几个月来没有一个胆敢违纪的。

    张辽对此很满意,他要的是精兵,可掌控的精兵,可纵横驰骋的精兵,而不是冗兵和乱兵,看似声势浩大,虚耗粮草却没多少战斗力,反而为祸百姓,自坏根基。

    除了军事训练外,张辽在河东郡开始全面屯田垦荒。

    屯田最早始于汉武帝在西域屯田,是安顿流民,统一垦种,获得粮食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三国曹魏率先强大的基础。

    张辽早就知道屯田,但他只是闻其名而不知其然,直到与韩浩经过一番交流,他才知道,屯田也不是那么简单。

    屯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强迫百姓屯田,第二种是招募屯田。

    张辽自然不会强迫百姓,他采取的是招募屯田。

    接着便是组织屯田,屯户主要来自那些从豪强庇护下收回来的佃农、贼寇俘虏、受罚的罪囚和一些自愿参与的寻常百姓,并采取一种近乎军事化的管制,以五十人或百人为一屯,由屯官发放工具和种子,集体劳作,接受监管。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收成分配,韩浩提出了三种分配方式供张辽选择:

    第一种是劳役屯田,每年的屯田收成除了供屯户食用外,全部交官。

    第二种是分成屯田,每年收成之后,分成收租,使用官牛的,官六民四;使用私牛的,对半分,即百姓留一半,上交官府一半。

    第三种是定额屯田,按每人或按每亩,收取固定数额的粮食。

    张辽放弃了第三种方式,定额收租太呆板,如果遇到丰年还好,遇到灾年屯民的负担就会很重。

    他采取了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

    第一种劳役方式是针对贼寇俘虏和受处罚的罪囚,他们只有无偿进行一年至三年的劳役屯田,才能转为正常屯田。

    对于寻常屯户,则采取第二种方式,按比例分最为合理,可以激发屯户的积极性,即便后世的很多领域仍然都是采用这种分成模式。

    不过针对韩浩的提议,张辽又放宽了分成条件,将比例定为使用官牛者,官民对分,使用私牛者,官四民六。

    先前编户齐民之后,河东郡足足多了近十万的编户齐民,数目之多令张辽瞠目。

    只是,虽然可用人数不少,屯田对无田无产的百姓和流民也大有好处,但那种近乎军事化管控,却让大多百姓犹疑却步。

    从各世家豪强释放出的十万百姓,只有不到三万无产者愿意参与屯田,其余百姓或是租借土地自行耕种,或是仍愿意托庇于豪强,做一个编户的佃农。

    三万屯民看似不少,却远远达不到张辽的要求,但他不能强迫,他已经得罪了世家,再得罪了百姓,可就彻底玩完了。

    不过张辽自然有手段,他迅速布告了四条鼓励措施。

    第一条,屯户可以免除每年一个月的劳役。

    第二条,遇到灾年,屯户将优先得到官粮赈济,屯户家中的患病者将优先得到官家医馆的医治。

    第三条,凡屯田满五年的屯户,可免费获得五十亩自有田地,满八年的可免费获得一百亩自有田地,自行耕种,按律纳税。

    第四条,官府将建立郡学、县学、乡学,凡屯田满三年的屯户,允许家中一名子弟免费进入乡学读书,屯田满七年者,允许家中一名子弟免费进入县学读书,绩优者可优先擢入官府任用。

    这四条规定一出,参与报名屯田的百姓登时蜂拥而至,甚至有一些有田地的百姓也参与了进来,数目达到了十万人,只把韩浩忙得不可开交,张辽不得不给他增派人手。

    众屯民在韩浩的带领下,开始分田、复田、修田、垦荒,趁着明年初夏前,做好屯田耕作的一切准备。

    河东地区处于河谷盆地,气候相对于并州地方稍微暖和,并州由于气候偏冷,只能种植一茬,河东一年却可以种两茬作物。

    初夏耕种一茬,到了秋季成熟收获,整田之后,可以在秋季直接耕种冬小麦。冬小麦经历冬春,到了夏季六月收割,再种夏粮。

    如此循环,只要施肥得当,再利用武帝时赵过发明的“代田法”,沟垅相间种植,加上合理施肥,灌溉得当,地力完全可以支撑,收成也有保障。

    军事和屯田是张辽这段时间忙碌的两大事项,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就是发明。(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盛事() 
河东郡,张辽正在范氏堡中忙得热火朝天。

    当初抄了卫氏和范氏两大豪强后,卫氏坞被改作河东书院,范氏坞则被张辽改作了机械营驻地。

    张辽对机械营极为重视,又广泛召集民间能人异士,将机械营的扩编到了近五百人,又分作了两曲,一曲专门研制军事器械和装备,一曲则研制工用、农用和民用器物。

    在军事机器械上,张辽对马钧提出了连弩、霹雳车、望远镜、指南车等器械的构想。对其他器物上,张辽提出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水泥、织绫机、翻车以及一些农具改良的构想。

    这些构想令马钧思路大为开阔,振奋不已,带着机械营几乎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疯狂研制起来。

    事实上对于发明而言,突破性的思路、构想和方向才是最重要的,这三点具备了,那发明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如果这些发明搞出来,张辽在军事、农业和文化上都将领先其他诸侯,发展速度会更快,后劲会更足。

    当然,对于这些发明,张辽也知道保密的重要,一旦泄露给敌人,那就是资敌了,自己的优势便会消失。虽然现在还没有人关注他,但他也没有懈怠,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保密手段。

    他一方面严禁机械营人员泄密,另一方面采取隔离保密手段,将范氏坞中分隔成十数处院子,每处院子只研制一种器械,并且专配人员,不得相互串院子,除了马钧,其他人员根本不知道彼此研制的器械。如此一来,即便有一处不小心泄密,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器械,损失会降到最低。

    除此之外,张辽又将河东郡的四处铁官全部统合起来,严格管控精铁,禁止精铁外输,除了部分地方打制农具外,其余的基本全部收归官府,全部用于铸造军械和农机。

    这已经是事实上的精铁官营,好在有两处精铁原本就在范氏和卫氏的掌控下,他们一死,张辽收回的很容易。

    ……

    初平元年十二月二十八,刚刚又一场大雪过后,寒风清冷,山岭树林间还有积雪层层。

    张辽正在河东书院的正堂之中,司马徽等数十名儒师围在他身边,郡丞王邑、主簿郭嘉、毌丘兴、司马朗几个亲信都在,正堂外还有数百名学子不畏天寒,围在门口,一个个神情兴奋而期待。

    今日,在这河东学院正堂中,将以雕版印刷出有史以来第一本印刷书籍。

    众人都很期待,这一日必然会被载入史册!

    正堂之中,张辽拿起一面雕版,在徐庶和石韬的协助下涂了墨,平平的压在一张纸上。

    徐庶和石韬小心的压着纸张四角,看着张辽缓缓抬起雕版,露出纸面上工整而均匀的文字,二人止不住激动起来,大喊着:“成了!成了!”

    一旁众儒师无不激动起来,就连一向淡泊名利、主张出世的司马徽身子也忍不住颤抖着,看着那满纸文字,忍不住喃喃道:“成了……成了……”

    张辽却神情镇定,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