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召虎-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轩辕关校场之上,五千预备兵阵列整齐,前面是宋超、薛明与蒋奇。

    点将台上,张辽只带了郭嘉,他目光扫过五千预备兵,看着他们有些茫然的样子,缓缓开口道:“昨日,相国麾下中郎将胡轸,遣都督华雄率两千胡骑南下劫掠颍川,李太守战死,麾下四千颍川子弟兵战死……”

    “啊?”底下那些预备兵一下子炸开了,许多人不由惶恐起来。

    有士兵忍不住急声发问:“校尉,颍川如今怎样了?”

    “校尉,那些胡贼……”

    张辽摆了摆手,那些预备兵强忍内心的惶恐不安,静了下来,这就是张辽训练的结果,这些预备兵已经具备了令行禁止的素质。

    “诸将士放心。”张辽看着他们急切的神情,和声道:“危急之时,幸得阳翟唐家名士唐翔,请出援军灭了胡贼,才免得颍川造劫,而今唐翔已被推举为颍川太守。”

    “太好了。”

    “唐使君……”

    底下那些预备兵闻言登时转忧为喜,激动不已。

    张辽摆摆手,令他们又静下来,缓缓道:“都是汉家郎,四海同兄弟,本校尉虽在天子与相国麾下效命,却深恨胡兵凶暴,尔等虽为本校尉俘虏,但本校尉却视尔等如兄弟,未曾有欺,更欲与尔等共战沙场,平祸乱,踏燕然,抚黎民,安天下,然则而今颍川时时面临颠覆之难,颍川是众兄弟家乡,颍川破,则众兄弟家破,本校尉不得不顾念一二。”

    他顿了顿,声音转高:“今日召尔等前来,便是派尔等回颍川,与唐使君效命,守护故土。”

    “啊?”底下众预备兵不由齐声惊呼,无不惊愕,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张校尉要放他们回去?他们不由纷纷看向张辽,却见他神情诚挚,没有一丝虚假,众预备兵这才有些相信了。

    “小人谢过校尉大恩!”

    “校尉,小人愿留下来为校尉效死!”

    “校尉,俺不走!”

    也不知在谁的感染下,五千预备兵不过片刻便纷纷拜倒,他们何曾想过张辽竟会做出如此决定,内心对张辽感恩之极,不少人激动地喊着要留下来。

    张辽沉声喝道:“这是命令!”

    那些预备兵一下子又静了下来,一个个咬牙不语,却以头抢地。

    “都起来吧。”张辽道:“本校尉会遣宋超、蒋奇、薛明三位假司马统领诸位回去,相助唐太守。”

    宋超、蒋奇、薛明三人带着众预备兵向张辽拜了三拜,而后起身。

    张辽看过那一张张面孔,有不少他很熟悉,他曾给这些预备兵讲过军纪,讲解过兵器,还教过他们唱军歌,如今要送他们离开,一时间也是百感交集,他看着众人,缓缓道:“众兄弟是本校尉的兵,如果在哪里受了委屈,只要一封书信,一个消息,本校尉必为众兄弟讨回公道。”

    宋超大吼道:“我等是校尉的兵,至死不变!”

    蒋奇、薛明跟着大吼,而后是五千预备兵齐声跟着大吼。

    “我等是校尉的兵,至死不渝!”

    “我等是校尉的兵,至死不渝!”

    “至死不渝!”

    张辽缓缓点点头,看众人安静下来,道:“守家卫国,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本校尉也会时时关注众兄弟,但有一点,众兄弟要谨记!”

    “要,时刻严守军纪,三要九禁,不可违背!”他的声音陡然转肃,目光也凌厉起来:“无论将领还是兵士,哪个违反军纪!肆意妄为!祸害百姓!那就不再是本校尉的兄弟!就不是一道人!而是敌人!他日更不必来归队,再见时就是仇敌!莫怪本校尉无情!”

    众人闻言不由肃然,宋超大吼道:“谨遵校尉军令,三要九禁,绝不违背!”

    众将士跟着振声大吼:“谨遵校尉军令,三要九禁,绝不违背!”

    “为兵为将者,要以守护为天职,军民鱼水,我等根基也,不可忘却,望诸将士共勉!”

    张辽点了点头,负手而立:“众兄弟要远行,本校尉想听兄弟们再唱一曲军歌。”

    众预备兵沉默了下,在宋超的带头下低沉的唱了起来:

    “风起卷,马长嘶,烽烟四起九州乱。

    好男儿,敢担当,何惧生死赴国难。

    保父老,离家乡,英风锐气此心丹。

    宁流血,不流泪,从此儿是英雄汉。”

    他们的声音越来越高亢:

    “披铁甲,挎长刀,与子同袍照肝胆。

    行如林,列如山,号令严明撼长天。

    疾如风,侵如火,千军万马势无前。”

    最后校场之外,整个轩辕关中,无论是预备兵还是正规兵,无论是军营中还是关楼上,连同张辽和郭嘉,也跟着唱了起来,声音在整个山峦间回荡:

    “狭路逢,勇者胜,纵横驰骋破敌胆。

    平祸乱,踏燕然,横刀立马谁来犯。

    敌尽灭,山河定,方与妻儿共团圆。

    以忠义,血肉躯,守护四海永康安……”(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 还要送兵马() 
唳!

    嵩岳高崖之上,几只雄鹰盘旋着,更西面,一群大雁向南飞。

    正是九月,秋高气爽,轩辕关内,山岭犹显葱郁,唯有西南处的山岭间夹着一片柿子林,红红的秋叶染红了一大片山坡。

    “九月,对于我们汉人来说,是收获的季节,但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却是狩猎的季节,如今风雨欲来,一场大战即将在雒阳爆发,却不知谁胜谁负。”

    张辽看着那一片柿子林,略微有些失神,看身边二人没有说话,便指着那片柿子林又道:“老虎,公道,雒阳百姓被迁走,却可惜了许多良田,你们看那片柿子林,离轩辕关有十多里吧,明日带些士兵去采摘些,就当作奔袭训练,还能改善伙食。”

    “是!”张辽身边的赵武抱拳领命。

    看到这个作战勇猛的大汉行事总是那么严谨,张辽不禁摇了摇头,又看向另一旁的一个布衣青年:“公道,阿衡随奉孝去了河东,他临走时推荐你来保护我,想必你武艺不错,有时间切磋一番。”

    那布衣青年有些紧张的点了点头。

    张辽见状呵呵笑道:“公道,不用紧张,阿衡那家伙可是常常把我呛得无言以对的。”

    那青年忙道:“史军侯对校尉很忠心呢。”

    张辽看他小心维护史阿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本来低迷的情绪不由又好起来。

    今日上午,他刚送了郭嘉回来,陪同郭嘉一道去河东的还有典韦、史阿,五百猛虎士和一百击刹士。

    当然,他们的名义是赴小平津探看张辽家属,待到了小平津后,典韦和史阿会带少数人护送郭嘉从东垣一带悄然进入河东,其他猛虎士和击杀士则是分批潜入,而后他们在河东会面,见机行事。

    前几日刚送走了宋超、蒋奇、薛明,今日又送走了郭嘉、典韦和史阿,高顺又留在了颍川,张辽感到自己身边陡然空了起来。

    不过史阿在离开前,又给他推荐了一个护卫,姓祝名平字公道,听史阿说他为人忠义,武艺又高,不过性子比之史阿显得拘谨。

    张辽宽解了祝公道一句,脑海里又想到了眼下的形势,前两日传来消息,关东诸侯已经在酸枣、原武、阳武一带聚拢了十万大军,且仍在增加,声势浩大,战云密布。

    而驻守成皋的胡轸,在看到麾下大将华雄仅率三骑狼狈逃回后,勃然大怒,却也不敢再出兵颍川。

    与此同时,董卓麾下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率三万步骑离开河东南下,前日已经抵达雒阳,正在休整。河东郡只留下了中郎将牛辅及一万士兵。

    李傕、郭汜与张济,连同前不久刚提拔的樊稠,任职校尉,皆是董卓麾下二级将领,仅次于牛辅、董越一级,与眼下的张辽相当,但他们在董卓心中的地位却要高得。

    如果说胡轸、杨定、段煨等将领是因为家世与地位的关系获得高位,那李傕郭汜等将领则完全是跟从董卓一步步崛起的最嫡系人马,他们率领的也是董卓最精锐的凉州铁骑,以飞熊为旗,号称飞熊军,精锐更是在胡轸的兵马之上。

    尤其是李傕郭汜,这两个后世鼎鼎有名的祸乱朝纲者,张辽已经打探过他们的情况,李傕是北地郡泥阳人,善于用兵,作战勇猛,性格诡谲,有辩才,自称是“飞将军”李广之十世孙,是董卓最为信重的一员将领,不过此人与牛辅一样,都偏好鬼神巫道之术。

    至于郭汜,则是凉州张掖人,本是马匪出身,作战勇猛,性情粗野残暴,是董卓手中最锋利的一柄尖刀。

    而张济是武威人,与师父贾诩,还有牛辅是老乡,而且张济与师父有些交情,听说他对师父很是尊敬。

    这些精锐将与关东诸侯展开一场大战,而自己最好能避开风暴中心,也期望关东诸侯不要大败,战斗结束的越早,于自己越不利。而且关东诸侯如果不能重创李傕郭汜这支主力精锐,那未来对关东也是一场灾难,李傕郭汜大胜后必然会下南阳、颍川劫掠。

    张辽正思索着,突然听到身后一阵马蹄声,他不由回头看去,一下失声惊呼:“奉孝!怎的……又回来了?”

    匆匆赶来的正是刚刚被张辽送走的郭嘉,还有典韦和史阿护卫着。

    “主公。”郭嘉气喘吁吁,神情却依旧洒然,笑道:“嘉在途中遇到一人,说是主公旧识,乃刘表刘景升,朝廷任命荆州刺史,要南下荆州赴任,不多时便会经过这里,嘉有一言,主公当助之。”

    “刘中侯?”张辽一怔,随即回过神来,刘表要去赴任荆州刺史了?

    又想到郭嘉的话,不由奇道:“为何助之?”

    郭嘉笑道:“刘景升乃汉室宗亲,名列八俊,知名当世,他赴荆州上任,若无意外,必得荆州士人支持,掌控荆州之地,荆州乃战略要地,刘景升虽有恩威手段,却无四方之志,其年事已高,嘉观其子刘琦,慈孝有加而魄力胆识不足,他日难保荆州,主公此时若助之,日后或可谋荆州之地。”

    张辽不由眼睛一亮:“如何助之?”

    历史上,三国鼎立,在于荆州,三国格局打破,也在于荆州,荆州是中原南下、吴蜀北上统一天下的要冲,若有机会提早谋划这块地方,何乐而不为。

    郭嘉道:“刘景升本为北军中候,禁军重职,董卓免去其职,转任荆州刺史,一则免去禁军后顾之忧,二则有借刀杀人之意。今荆州路途险阻,宗贼横行其中,又有袁公路觊觎窥测,而董卓却不予刘景升一兵一卒而令其赴任,岂非任其送死?主公若能与其兵马,护送赴任,以为根基,便如同雪中送炭,救其性命,他焉能不感恩于内?”

    张辽失声道:“又要送兵马?”

    郭嘉摇头笑道:“非是送兵马,而是赚兵马,如今刘景升孤立无助,主公送其兵马,必然引为臂助,主公可派亲信之人带数百人随刘景升在荆州建立基业,他日这数百人未尝不能变成数千数万人。不过派何人前去,却需主公思量了。”

    “刘景升不多时便到,嘉这便辞别主公,赶赴河东也。”

    郭嘉说罢哈哈一笑,抱拳一礼,潇洒的拨马而回。

    张辽只能苦笑,朝典韦和史阿吩咐一声,令他们急忙赶去,保护好郭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